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适宜性诊断的湖泊湿地沉水植物恢复研究
1
作者 郝好鑫 柳雅纯 +4 位作者 王岳飞 仲夏 杨宙 李红清 江波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51,共8页
研究沉水植物群落恢复策略,提高沉水植物的恢复效率和降低恢复成本,对湿地生态修复工程至关重要。以引江济淮工程调蓄水体菜子湖为例,根据沉水植物生长的适宜水深和底质条件需求,提出基于适宜性诊断的菜子湖湿地沉水植物群落恢复策略。... 研究沉水植物群落恢复策略,提高沉水植物的恢复效率和降低恢复成本,对湿地生态修复工程至关重要。以引江济淮工程调蓄水体菜子湖为例,根据沉水植物生长的适宜水深和底质条件需求,提出基于适宜性诊断的菜子湖湿地沉水植物群落恢复策略。结果表明,工程规划水平年恢复区域可供沉水植物生长的水深为0.50~2.98 m,速效磷是限制沉水植物幼苗生长的底质因素。基于上述结果,通过筛选适应恢复区水位波动的沉水植物,确定一种采用大茨藻(Najas marina)和小茨藻(Najas minor)进行营养土育苗移栽的恢复策略,及一种通过微地形改造满足苦草(Vallisneria natans)等多种沉水植物生长水深条件的恢复策略。考虑恢复工程效果和成本,建议未来充分利用菜子湖湖滨带地形条件,因地制宜开展多物种沉水植物的规模化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湿地 沉水植物 植被恢复 水位变化 菜子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水期水位变化下菜子湖湿地生态修复 被引量:8
2
作者 刘芷兰 李红清 +3 位作者 石义军 裴看元 柴海涛 江波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3-68,共6页
引江济淮工程运行后,菜子湖作为调蓄湖泊,枯水期水位将有所抬升,泥滩和草本沼泽面积会相应减少,会对候鸟越冬期菜子湖水鸟栖息和觅食造成一定影响。因此,亟需在工程运行前开展湿地生态修复技术研究,探索适宜于菜子湖的湿地生态修复技术... 引江济淮工程运行后,菜子湖作为调蓄湖泊,枯水期水位将有所抬升,泥滩和草本沼泽面积会相应减少,会对候鸟越冬期菜子湖水鸟栖息和觅食造成一定影响。因此,亟需在工程运行前开展湿地生态修复技术研究,探索适宜于菜子湖的湿地生态修复技术,确保工程不利影响得到最大程度的缓解。结合菜子湖湿地植被覆盖率现状及规划水平年2030年和2040年枯水期水位抬升对菜子湖湿地带来的可能性影响,提出在湖区实施试验性生态修复工程、在湖滨带实施植被修复工程。试验性修复主要是结合工程运行后菜子湖湿地水位变化过程及湿地生境影响分析结果,在菜子湖区选取3块试验性修复区域进行微地形改造和植被修复,改善水位抬升后泥滩和草本沼泽生境的出露问题。湖滨带植被修复主要是沿湖滨带构建植物群落带,改善菜子湖区存在的沉水植物退化问题。为保障湿地生态修复实施效果及湿地生态修复措施的可持续性,建议开展湿地生态修复实施效果评估,并根据实施效果评估情况进一步优化湿地生态修复技术方案或在湖区其他区域相机实施生态修复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微地形改造 植物配置 湖泊湿地 菜子湖 引江济淮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