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水蒸气强化纤维素模板改性钙基吸附剂固碳性能及强度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久衡
荣鼐
+6 位作者
刘开伟
韩龙
水滔滔
吴岩
穆正勇
廖徐情
孟文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217-3225,共9页
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了纤维素模板水泥支撑钙基吸附剂颗粒,基于双固定床反应器探究了煅烧时蒸汽活化对改性吸附剂的CO_(2)捕获性能、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热致烧结和气氛诱导烧结共同作用下,吸附剂颗粒形成较...
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了纤维素模板水泥支撑钙基吸附剂颗粒,基于双固定床反应器探究了煅烧时蒸汽活化对改性吸附剂的CO_(2)捕获性能、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热致烧结和气氛诱导烧结共同作用下,吸附剂颗粒形成较稳定的孔隙结构,固碳量和力学强度均维持在较高水平。煅烧时通入10%(体积分数)水蒸气,含10%(质量分数)纤维素和5%(质量分数)水泥的吸附剂第20次循环CO_(2)捕获量为0.32g/g,相比原始吸附剂(0.138g/g)和未活化的合成吸附剂(0.20g/g)分别提高了132%和60%。且活化后颗粒平均破碎强度为14.7N,比无蒸汽条件下增强约2.7倍。50次长循环测试后,其强度进一步提升至20.5N。煅烧时蒸汽活化可同时显著提升吸附剂CO_(2)捕获量和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模板
钙基吸附剂
CO_(2)捕集
蒸汽活化
破碎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干湿循环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综述
被引量:
5
2
作者
王成
田青
+3 位作者
张苗
祁帅
姚田帅
阮梦月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200-209,共10页
在水利工程与近海岸工程中,许多混凝土构件常处于干湿交替的环境条件。混凝土在干湿循环作用下会逐渐产生劣化、衰变,严重影响其服役状态及使用寿命。了解与掌握混凝土在干湿循环条件下的性能退化规律及微观作用机理,解析与认知各类影...
在水利工程与近海岸工程中,许多混凝土构件常处于干湿交替的环境条件。混凝土在干湿循环作用下会逐渐产生劣化、衰变,严重影响其服役状态及使用寿命。了解与掌握混凝土在干湿循环条件下的性能退化规律及微观作用机理,解析与认知各类影响因素的耦合作用过程及详细行为路径,对于防治干湿循环造成的损伤劣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详细介绍了干湿循环对混凝土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微观结构等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总结归纳了干湿循环与其他因素的耦合效应,深入分析了影响干湿循环作用效果的内在原因,并对需进一步研究的可能方向提出了建议,旨在为深入理解混凝土在干湿循环条件下的性能演变及预防治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湿循环
混凝土
作用机理
耦合效应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再生微粉泡沫保温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姚田帅
田青
+4 位作者
张苗
祁帅
王成
许鸽龙
蔡基伟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2-230,共9页
采用湿泡沫拌合法以再生微粉(RP)为主要原料制备了泡沫保温材料,通过测量泡沫的稳定时间、浆体的流动特性与凝结过程,结合试件的抗压强度、干密度、孔隙率以及导热系数等指标,探讨了浆体组成对泡沫存活状态的影响规律以及RP的最大掺量...
采用湿泡沫拌合法以再生微粉(RP)为主要原料制备了泡沫保温材料,通过测量泡沫的稳定时间、浆体的流动特性与凝结过程,结合试件的抗压强度、干密度、孔隙率以及导热系数等指标,探讨了浆体组成对泡沫存活状态的影响规律以及RP的最大掺量。结果表明:泡沫的稳定性与浆体的黏度、凝结过程存在适宜的匹配状态,当水固比为0.80、浆体黏度为1.7 Pa·s左右、终凝时间小于30 min时,预制泡沫具有较好的存活状态;RP的最大掺量可达70%,所制备泡沫保温材料的抗压强度为1.15 MPa,导热系数为0.118 W/(m·K),符合JG/T 266—2011泡沫混凝土标准A06等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微粉
泡沫保温材料
废弃混凝土
孔径分布
抗压强度
导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MEIC数据的长三角地区CO_(2)排放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4
4
作者
赵强
李迎迎
+2 位作者
刘嵩
易明建
方潜生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66-1679,共14页
在国家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对该地区CO_(2)排放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对于制定碳减排行动方案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基于多尺度排放清单模型(MEIC)数据,分别从工业、电力、交通运输、民用四个部门分析2005-2...
在国家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对该地区CO_(2)排放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对于制定碳减排行动方案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基于多尺度排放清单模型(MEIC)数据,分别从工业、电力、交通运输、民用四个部门分析2005-2020年长三角地区CO_(2)排放的时空分布,采用灰色关联度与LMDI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研究区CO_(2)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CO_(2)排放量呈上升趋势,CO_(2)排放的平均值由3151 g/(m^(2)∙a)增至5374 g/(m^(2)∙a),增加了70%;但CO_(2)排放的最大值却呈下降趋势,由84726 g/(m^(2)∙a)减至75169 g/(m^(2)∙a),下降了11%,其中工业部门CO_(2)排放量最高。CO_(2)排放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总体呈现出“西低东高”的空间特征。经济发展是长三角地区CO_(2)排放增长的主导因素,其平均贡献值为14108.8×10^(4)t,能源强度是抑制CO_(2)排放增长的关键因素,其平均贡献值为-9586.4×10^(4)t。研究显示,长三角地区减排重点在于能源结构优化和能源效率提升,同时发挥上海、苏州、杭州等地区在长三角地区发展中的带动作用,构建跨区域的协同减排机制,推动长三角产业链的绿色转型与低碳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IC
长三角地区
CO_(2)排放
灰色关联度分析
LMDI
时空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化学激发与热处理耦合作用对再生微粉的活性激发
被引量:
1
5
作者
田青
屈孟娇
+3 位作者
姚田帅
祁帅
王成
阮梦月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00-1408,共9页
为研究化学激发、热处理及两者耦合作用对再生微粉的活化效果,本文采用抗压强度测试、X射线衍射测试、红外光谱测试等对再生微粉的力学性能、矿物组成、反应产物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化学激发能够提供碱性环境及可反应的离子,高温...
为研究化学激发、热处理及两者耦合作用对再生微粉的活化效果,本文采用抗压强度测试、X射线衍射测试、红外光谱测试等对再生微粉的力学性能、矿物组成、反应产物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化学激发能够提供碱性环境及可反应的离子,高温煅烧能够改变原有物质的矿物结构,两种方式均可使再生微粉具备再水化胶凝的能力。高温热活化后,再生微粉的硅铝体结构发生重组或破坏,矿物中的基团在化学激发时更易溶出,参与反应形成胶凝产物,此时再生微粉的3、28 d抗压强度分别达到27.0、48.6 MPa,与原试件相比,强度值分别提高了10.3倍与5.8倍,耦合作用使再生微粉具有更高的活性及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混凝土
再生微粉
化学激发
热处理
耦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蒸气强化纤维素模板改性钙基吸附剂固碳性能及强度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久衡
荣鼐
刘开伟
韩龙
水滔滔
吴岩
穆正勇
廖徐情
孟文佳
机构
安徽
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安徽省建设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研究院
安徽
建筑大学
安徽省
先进建筑材料工程实验室
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217-3225,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06002,51976195,52078002)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1808085QE128)
+1 种基金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KJ2019A0762)
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22AH030034,2022AH010018)。
文摘
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了纤维素模板水泥支撑钙基吸附剂颗粒,基于双固定床反应器探究了煅烧时蒸汽活化对改性吸附剂的CO_(2)捕获性能、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热致烧结和气氛诱导烧结共同作用下,吸附剂颗粒形成较稳定的孔隙结构,固碳量和力学强度均维持在较高水平。煅烧时通入10%(体积分数)水蒸气,含10%(质量分数)纤维素和5%(质量分数)水泥的吸附剂第20次循环CO_(2)捕获量为0.32g/g,相比原始吸附剂(0.138g/g)和未活化的合成吸附剂(0.20g/g)分别提高了132%和60%。且活化后颗粒平均破碎强度为14.7N,比无蒸汽条件下增强约2.7倍。50次长循环测试后,其强度进一步提升至20.5N。煅烧时蒸汽活化可同时显著提升吸附剂CO_(2)捕获量和力学性能。
关键词
纤维素模板
钙基吸附剂
CO_(2)捕集
蒸汽活化
破碎强度
Keywords
cellulose-templated
CaO-basted sorbent
CO_(2)capture
steam reactivation
mechanical strength
分类号
TK09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干湿循环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综述
被引量:
5
2
作者
王成
田青
张苗
祁帅
姚田帅
阮梦月
机构
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绿色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建设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研究院
出处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200-209,共10页
基金
绿色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21GBM01)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计划(22B560002)
安徽省建设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研究院开放课题资助(AHSTY-2022-02)。
文摘
在水利工程与近海岸工程中,许多混凝土构件常处于干湿交替的环境条件。混凝土在干湿循环作用下会逐渐产生劣化、衰变,严重影响其服役状态及使用寿命。了解与掌握混凝土在干湿循环条件下的性能退化规律及微观作用机理,解析与认知各类影响因素的耦合作用过程及详细行为路径,对于防治干湿循环造成的损伤劣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详细介绍了干湿循环对混凝土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微观结构等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总结归纳了干湿循环与其他因素的耦合效应,深入分析了影响干湿循环作用效果的内在原因,并对需进一步研究的可能方向提出了建议,旨在为深入理解混凝土在干湿循环条件下的性能演变及预防治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干湿循环
混凝土
作用机理
耦合效应
影响因素
Keywords
wetting⁃drying cycle
concrete
mechanism of action
coupling effect
influencing factors
分类号
TU528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再生微粉泡沫保温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姚田帅
田青
张苗
祁帅
王成
许鸽龙
蔡基伟
机构
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绿色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建设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研究院
出处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2-230,共9页
基金
绿色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21GBM01)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计划(22B560002)
安徽省建设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研究院开放课题(AHSTY-2022-02)。
文摘
采用湿泡沫拌合法以再生微粉(RP)为主要原料制备了泡沫保温材料,通过测量泡沫的稳定时间、浆体的流动特性与凝结过程,结合试件的抗压强度、干密度、孔隙率以及导热系数等指标,探讨了浆体组成对泡沫存活状态的影响规律以及RP的最大掺量。结果表明:泡沫的稳定性与浆体的黏度、凝结过程存在适宜的匹配状态,当水固比为0.80、浆体黏度为1.7 Pa·s左右、终凝时间小于30 min时,预制泡沫具有较好的存活状态;RP的最大掺量可达70%,所制备泡沫保温材料的抗压强度为1.15 MPa,导热系数为0.118 W/(m·K),符合JG/T 266—2011泡沫混凝土标准A06等级要求。
关键词
再生微粉
泡沫保温材料
废弃混凝土
孔径分布
抗压强度
导热系数
Keywords
recycled powder
foam insulation material
waste concrete
pore size distribution
compressive strength
thermal conductivity
分类号
TU528.42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MEIC数据的长三角地区CO_(2)排放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4
4
作者
赵强
李迎迎
刘嵩
易明建
方潜生
机构
安徽
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智能建筑与建筑节能
安徽省
重点实验室
中建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省建设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研究院
出处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66-1679,共14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23YFC3807704)
安徽省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No.2022AH010018)
环境污染控制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No.2022EPC07)。
文摘
在国家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对该地区CO_(2)排放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对于制定碳减排行动方案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基于多尺度排放清单模型(MEIC)数据,分别从工业、电力、交通运输、民用四个部门分析2005-2020年长三角地区CO_(2)排放的时空分布,采用灰色关联度与LMDI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研究区CO_(2)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CO_(2)排放量呈上升趋势,CO_(2)排放的平均值由3151 g/(m^(2)∙a)增至5374 g/(m^(2)∙a),增加了70%;但CO_(2)排放的最大值却呈下降趋势,由84726 g/(m^(2)∙a)减至75169 g/(m^(2)∙a),下降了11%,其中工业部门CO_(2)排放量最高。CO_(2)排放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总体呈现出“西低东高”的空间特征。经济发展是长三角地区CO_(2)排放增长的主导因素,其平均贡献值为14108.8×10^(4)t,能源强度是抑制CO_(2)排放增长的关键因素,其平均贡献值为-9586.4×10^(4)t。研究显示,长三角地区减排重点在于能源结构优化和能源效率提升,同时发挥上海、苏州、杭州等地区在长三角地区发展中的带动作用,构建跨区域的协同减排机制,推动长三角产业链的绿色转型与低碳化发展。
关键词
MEIC
长三角地区
CO_(2)排放
灰色关联度分析
LMDI
时空演变
Keywords
MEIC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CO_(2)emissions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LMDI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分类号
X3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化学激发与热处理耦合作用对再生微粉的活性激发
被引量:
1
5
作者
田青
屈孟娇
姚田帅
祁帅
王成
阮梦月
机构
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绿色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建设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研究院
出处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00-1408,共9页
基金
绿色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21GBM01)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计划(22B560002)
安徽省建设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研究院开放课题(AHSTY-2022-02)。
文摘
为研究化学激发、热处理及两者耦合作用对再生微粉的活化效果,本文采用抗压强度测试、X射线衍射测试、红外光谱测试等对再生微粉的力学性能、矿物组成、反应产物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化学激发能够提供碱性环境及可反应的离子,高温煅烧能够改变原有物质的矿物结构,两种方式均可使再生微粉具备再水化胶凝的能力。高温热活化后,再生微粉的硅铝体结构发生重组或破坏,矿物中的基团在化学激发时更易溶出,参与反应形成胶凝产物,此时再生微粉的3、28 d抗压强度分别达到27.0、48.6 MPa,与原试件相比,强度值分别提高了10.3倍与5.8倍,耦合作用使再生微粉具有更高的活性及强度。
关键词
废弃混凝土
再生微粉
化学激发
热处理
耦合作用
Keywords
waste concrete
recycled powder
chemical excitation
heat treatment
coupling effect
分类号
TU528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水蒸气强化纤维素模板改性钙基吸附剂固碳性能及强度
王久衡
荣鼐
刘开伟
韩龙
水滔滔
吴岩
穆正勇
廖徐情
孟文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干湿循环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综述
王成
田青
张苗
祁帅
姚田帅
阮梦月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再生微粉泡沫保温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姚田帅
田青
张苗
祁帅
王成
许鸽龙
蔡基伟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MEIC数据的长三角地区CO_(2)排放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赵强
李迎迎
刘嵩
易明建
方潜生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化学激发与热处理耦合作用对再生微粉的活性激发
田青
屈孟娇
姚田帅
祁帅
王成
阮梦月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