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厚表土薄基岩特殊工程条件下的钻井井壁受拉破断机理
被引量:
14
1
作者
程桦
曹广勇
+2 位作者
姚直书
荣传新
张亮亮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0-111,共12页
为揭示厚表土薄基岩特殊工程条件下的钻井井壁受拉破断机理,以安徽淮南矿区某在建煤矿副井为背景,分析厚表土薄基岩钻井井筒受拉破断过程与特征,建立马头门上覆岩层弯曲变形竖向剪切拉应力力学模型,给出井筒围岩分层竖向位移函数,采用...
为揭示厚表土薄基岩特殊工程条件下的钻井井壁受拉破断机理,以安徽淮南矿区某在建煤矿副井为背景,分析厚表土薄基岩钻井井筒受拉破断过程与特征,建立马头门上覆岩层弯曲变形竖向剪切拉应力力学模型,给出井筒围岩分层竖向位移函数,采用最小势能原理及弹性力学理论推导出井筒竖向拉应力解析解。分析表明,井筒马头门上覆岩层受施工多次扰动影响发生弯曲变形是产生作用于井筒之上的竖向剪切拉应力的致因;该剪切拉应力产生的作用于井筒之上的拉力由下而上积累到某一阈值,该阈值与井筒自重应力的合力超过钻井井筒极限抗拉强度时,在钻井井筒接头处发生第1次拉断破坏,其后,随着岩层弯曲变形发展,拉断处以上井筒继续受竖向剪切拉应力作用而发生第2次拉断破坏,并导致底部含水层水砂溃入井筒发生淹井事故。马头门围岩的稳定性对改变上部钻井井筒受力状态有重要影响,其上覆基岩越薄影响越大,越易发生钻井井壁拉断破坏,基岩与风化基岩弹性模量比和风化基岩与底含弹性模量比对井筒发生拉断破坏时的位置,以及对应马头门顶部最大竖向位移影响均较小。通过采用钻井井筒竖向受拉等强设计、钻井井筒底部设置壁座、马头门至钻井井筒底部基岩段设置1~2道水平隔离缝、地面L型注浆加固马头门软弱围岩等技术途径,完善现行相关设计规范,确保钻井井筒运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表土
薄基岩
钻井井筒
涌水溃砂
剪切拉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活性氧化镁掺量的碳化砌块性能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鹤年
陈凯祥
席培胜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81-985,共5页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活性氧化镁掺量对碳化砌块抗压强度、微观特性和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活性氧化镁掺量(质量分数)下的砌块在碳化0~14d时,其抗压强度逐渐增加,在碳化14~28d时,其抗压强度略有降低,当活性氧化镁掺量为35%时,碳化...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活性氧化镁掺量对碳化砌块抗压强度、微观特性和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活性氧化镁掺量(质量分数)下的砌块在碳化0~14d时,其抗压强度逐渐增加,在碳化14~28d时,其抗压强度略有降低,当活性氧化镁掺量为35%时,碳化砌块的抗压强度明显高于活性氧化镁掺量为15%和25%时;活性氧化镁的碳化产物主要是水碳镁石、水菱镁石和球碳镁石,活性氧化镁掺量越高,其碳化产物越多、砌块内部孔隙越小;活性氧化镁掺量为35%的试样耐久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砌块
活性氧化镁
抗压强度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
16
3
作者
丁克伟
叶堉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4-32,共9页
为研究不同螺栓强度等级对新型装配式半刚性混凝土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分别对螺栓等级为5.6级和8.8级的梁柱节点进行了足尺试验,分析了节点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割线刚度、等效黏滞阻尼系数等抗震性能指标,并基于ABAQUS有限元软...
为研究不同螺栓强度等级对新型装配式半刚性混凝土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分别对螺栓等级为5.6级和8.8级的梁柱节点进行了足尺试验,分析了节点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割线刚度、等效黏滞阻尼系数等抗震性能指标,并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对现浇节点和5.6级螺栓连接的试验节点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基于5.6级和8.8级螺栓连接的半刚性梁柱节点均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耗能能力,2组梁柱节点构件的刚度均随着位移等级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与5.6级螺栓连接的节点相比,8.8级螺栓连接的节点刚度退化速率较快,且正向加载下5.6级螺栓连接节点的极限承载力为8.8级螺栓连接节点的85.42%,负向加载下5.6级螺栓连接节点的极限承载力为8.8级螺栓连接节点的83.68%;有限元模拟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很好地反映节点构件的抗震性能;与现浇节点对比发现,现浇节点在耗能能力方面比试验节点好,但试验节点的极限承载力要优于现浇节点;所得结论可为装配式半刚性梁柱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依据,为新型装配式梁柱节点构件的发展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
有限元分析
螺栓连接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冻土毛细-薄膜水分迁移机制及其试验验证
被引量:
18
4
作者
程桦
陈汉青
+3 位作者
曹广勇
荣传新
姚直书
蔡海兵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790-1799,共10页
λ鉴于毛细理论和薄膜水理论只考虑一种水分迁移机制,难以全面合理揭示土体冻胀机理。根据毛细水和薄膜水在孔隙中的赋存特征,提出以孔径D=0.1μm或横向弛豫时间T2=2.5 ms作为毛细水和薄膜水的判别条件。基于流体动力学和热力学基本原理...
λ鉴于毛细理论和薄膜水理论只考虑一种水分迁移机制,难以全面合理揭示土体冻胀机理。根据毛细水和薄膜水在孔隙中的赋存特征,提出以孔径D=0.1μm或横向弛豫时间T2=2.5 ms作为毛细水和薄膜水的判别条件。基于流体动力学和热力学基本原理,分别建立了薄膜水迁移驱动力、广义Clapeyron方程力学和毛细–薄膜水迁移驱动力模型,给出了压力变量和吸力变量之间的换算系数λ;模型分析表明,冻结大孔在弯曲冰–水界面处产生一集中吸力,驱使未冻孔隙中的毛细水和薄膜水向冻结大孔内部迁移;其迁移路径为:未冻孔隙中的毛细水和颗粒表面薄膜水→弯曲冰–水界面→冻结大孔内壁薄膜水。最后,根据粉土在冻结过程中的低场–核磁共振试验,证明了毛细水和薄膜水的分界线,并验证了毛细–薄膜水分迁移模型及迁移路径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水
薄膜水
迁移机制
驱动力模型
广义Clapeyron方程
核磁共振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冻土薄膜水压-吸单元模型的建立及试验验证
被引量:
2
5
作者
陈汉青
程桦
+3 位作者
曹广勇
蔡海兵
荣传新
姚直书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480-2488,共9页
为统一水分迁移的源动力,在薄膜水液压驱动力模型和表面吸附力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出薄膜水压-吸单元模型。模型分析表明,在净吸力与实际液压(或理论吸力与实际冰压)的双重作用下,产生表面吸附力,驱使水分沿基质表面切向迁移。鉴于表面吸...
为统一水分迁移的源动力,在薄膜水液压驱动力模型和表面吸附力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出薄膜水压-吸单元模型。模型分析表明,在净吸力与实际液压(或理论吸力与实际冰压)的双重作用下,产生表面吸附力,驱使水分沿基质表面切向迁移。鉴于表面吸附力与边界条件无关,对任意形式未冻水均成立,因此为水分迁移的统一源动力。据此,将压-吸单元模型引入到冻结缘理论中,发现实际冰压决定分凝冰形成的温度和位置,理论吸力决定水分迁移方向,而表面吸附力决定水分迁移速度。将Konrad试验中的主要参数代入该表面吸附力方程,发现即使温度梯度从0.10℃/cm增加到0.67℃/cm,试样高度从6.4 cm增加到28.0 cm,只要分凝冻结温度和上覆压力保持不变,表面吸附力始终恒定在-23 kPa,从而验证了该表面吸附力方程的正确性。总之,该模型的建立对完善现有冻胀理论与指导工程实践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水
压-吸单元模型
表面吸附力
分凝冰
水分迁移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冻土毛细-薄膜水迁移统一模型及其试验验证
被引量:
1
6
作者
陈汉青
程桦
+3 位作者
曹广勇
蔡海兵
荣传新
姚直书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2-101,共10页
针对毛细水迁移机制难以解释冻结缘及不连续分凝冰的形成,薄膜水迁移机制难以解释孔、裂隙间水迁移造成的不均匀冻胀,在毛细理论和冻结缘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冻结缘区增加一组不同孔径的毛细管,对所有毛细管壁增加一层未冻水膜,构建出...
针对毛细水迁移机制难以解释冻结缘及不连续分凝冰的形成,薄膜水迁移机制难以解释孔、裂隙间水迁移造成的不均匀冻胀,在毛细理论和冻结缘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冻结缘区增加一组不同孔径的毛细管,对所有毛细管壁增加一层未冻水膜,构建出冻土的毛细-薄膜水分迁移统一模型。该模型从液压驱动角度分析了冻结大孔和未冻小孔中的液压、冰压以及驱动力分布,统一了冰透镜体暖端的液压驱动力与表面吸附力,并结合分凝冰形成机制,推导出分凝-冻结温度的控制方程。再根据表面吸附力、冻结缘渗透系数随分凝-冻结温度的变化律,在达西定律的基础上,给出了水分迁移速度的显式方程。最后,将Konrad冻胀试验中的主要参数代入该显式方程,发现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值高度一致,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薄膜水
统一模型
液压驱动力
水分迁移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对地铁烟气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2
7
作者
代长青
袁慧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45-1249,共5页
以岛式地铁站台为研究对象,利用FDS软件建立火灾数值模型,模拟计算有、无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对地铁站台中部行李火灾烟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地铁站台烟气蔓延速度及烟气温度会得到抑制;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对烟气中C...
以岛式地铁站台为研究对象,利用FDS软件建立火灾数值模型,模拟计算有、无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对地铁站台中部行李火灾烟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地铁站台烟气蔓延速度及烟气温度会得到抑制;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对烟气中CO质量浓度及烟气能见度影响不大;烟气中CO质量浓度在火源附近区域变大,远离着火源区域变小;烟气能见度在火源附近区域会降低,远离火源区域会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地铁
烟气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厚表土薄基岩特殊工程条件下的钻井井壁受拉破断机理
被引量:
14
1
作者
程桦
曹广勇
姚直书
荣传新
张亮亮
机构
安徽
理工大学土木
建筑
学院
安徽
大学资源与环境
工程
学院
安徽省建筑结构与地下工程重点实验室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0-111,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874005)。
文摘
为揭示厚表土薄基岩特殊工程条件下的钻井井壁受拉破断机理,以安徽淮南矿区某在建煤矿副井为背景,分析厚表土薄基岩钻井井筒受拉破断过程与特征,建立马头门上覆岩层弯曲变形竖向剪切拉应力力学模型,给出井筒围岩分层竖向位移函数,采用最小势能原理及弹性力学理论推导出井筒竖向拉应力解析解。分析表明,井筒马头门上覆岩层受施工多次扰动影响发生弯曲变形是产生作用于井筒之上的竖向剪切拉应力的致因;该剪切拉应力产生的作用于井筒之上的拉力由下而上积累到某一阈值,该阈值与井筒自重应力的合力超过钻井井筒极限抗拉强度时,在钻井井筒接头处发生第1次拉断破坏,其后,随着岩层弯曲变形发展,拉断处以上井筒继续受竖向剪切拉应力作用而发生第2次拉断破坏,并导致底部含水层水砂溃入井筒发生淹井事故。马头门围岩的稳定性对改变上部钻井井筒受力状态有重要影响,其上覆基岩越薄影响越大,越易发生钻井井壁拉断破坏,基岩与风化基岩弹性模量比和风化基岩与底含弹性模量比对井筒发生拉断破坏时的位置,以及对应马头门顶部最大竖向位移影响均较小。通过采用钻井井筒竖向受拉等强设计、钻井井筒底部设置壁座、马头门至钻井井筒底部基岩段设置1~2道水平隔离缝、地面L型注浆加固马头门软弱围岩等技术途径,完善现行相关设计规范,确保钻井井筒运行安全。
关键词
厚表土
薄基岩
钻井井筒
涌水溃砂
剪切拉应力
Keywords
thick alluvium
thin bedrock
drilling shaft
water and sand inrush
shear tensile stress
分类号
TD26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活性氧化镁掺量的碳化砌块性能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鹤年
陈凯祥
席培胜
机构
安徽
建筑
大学
安徽省建筑结构与地下工程重点实验室
出处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81-985,共5页
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Y2014120)
安徽省教育厅重点研究项目(KJ2016A14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608005)
文摘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活性氧化镁掺量对碳化砌块抗压强度、微观特性和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活性氧化镁掺量(质量分数)下的砌块在碳化0~14d时,其抗压强度逐渐增加,在碳化14~28d时,其抗压强度略有降低,当活性氧化镁掺量为35%时,碳化砌块的抗压强度明显高于活性氧化镁掺量为15%和25%时;活性氧化镁的碳化产物主要是水碳镁石、水菱镁石和球碳镁石,活性氧化镁掺量越高,其碳化产物越多、砌块内部孔隙越小;活性氧化镁掺量为35%的试样耐久性最好.
关键词
碳化砌块
活性氧化镁
抗压强度
耐久性
Keywords
carbonization block
reactivemagnesium oxide
compressive strength
durability
分类号
TU522.3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
16
3
作者
丁克伟
叶堉
机构
安徽
建筑
大学
安徽省建筑结构与地下工程重点实验室
安徽
建筑
大学土木
工程
学院
出处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4-32,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7015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472005)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08085ME173)。
文摘
为研究不同螺栓强度等级对新型装配式半刚性混凝土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分别对螺栓等级为5.6级和8.8级的梁柱节点进行了足尺试验,分析了节点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割线刚度、等效黏滞阻尼系数等抗震性能指标,并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对现浇节点和5.6级螺栓连接的试验节点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基于5.6级和8.8级螺栓连接的半刚性梁柱节点均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耗能能力,2组梁柱节点构件的刚度均随着位移等级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与5.6级螺栓连接的节点相比,8.8级螺栓连接的节点刚度退化速率较快,且正向加载下5.6级螺栓连接节点的极限承载力为8.8级螺栓连接节点的85.42%,负向加载下5.6级螺栓连接节点的极限承载力为8.8级螺栓连接节点的83.68%;有限元模拟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很好地反映节点构件的抗震性能;与现浇节点对比发现,现浇节点在耗能能力方面比试验节点好,但试验节点的极限承载力要优于现浇节点;所得结论可为装配式半刚性梁柱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依据,为新型装配式梁柱节点构件的发展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
有限元分析
螺栓连接
抗震性能
Keywords
prefabricated concrete beam-column joint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bolt connection
seismic behavior
分类号
TU375.4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冻土毛细-薄膜水分迁移机制及其试验验证
被引量:
18
4
作者
程桦
陈汉青
曹广勇
荣传新
姚直书
蔡海兵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
工程
学院
安徽
理工大学土木
建筑
学院
安徽
建筑
大学土木
工程
学院
安徽省建筑结构与地下工程重点实验室
出处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790-1799,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74005,51878005,51778004)。
文摘
λ鉴于毛细理论和薄膜水理论只考虑一种水分迁移机制,难以全面合理揭示土体冻胀机理。根据毛细水和薄膜水在孔隙中的赋存特征,提出以孔径D=0.1μm或横向弛豫时间T2=2.5 ms作为毛细水和薄膜水的判别条件。基于流体动力学和热力学基本原理,分别建立了薄膜水迁移驱动力、广义Clapeyron方程力学和毛细–薄膜水迁移驱动力模型,给出了压力变量和吸力变量之间的换算系数λ;模型分析表明,冻结大孔在弯曲冰–水界面处产生一集中吸力,驱使未冻孔隙中的毛细水和薄膜水向冻结大孔内部迁移;其迁移路径为:未冻孔隙中的毛细水和颗粒表面薄膜水→弯曲冰–水界面→冻结大孔内壁薄膜水。最后,根据粉土在冻结过程中的低场–核磁共振试验,证明了毛细水和薄膜水的分界线,并验证了毛细–薄膜水分迁移模型及迁移路径的正确性。
关键词
毛细水
薄膜水
迁移机制
驱动力模型
广义Clapeyron方程
核磁共振试验
Keywords
capillary water
film water
migration mechanism
driving force model
generalized Clapeyron equati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test
分类号
TU445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冻土薄膜水压-吸单元模型的建立及试验验证
被引量:
2
5
作者
陈汉青
程桦
曹广勇
蔡海兵
荣传新
姚直书
机构
安徽
理工大学土木
建筑
学院
安徽
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安徽
建筑
大学
安徽省建筑结构与地下工程重点实验室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480-2488,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1874005,No.51878005,No.51778004)。
文摘
为统一水分迁移的源动力,在薄膜水液压驱动力模型和表面吸附力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出薄膜水压-吸单元模型。模型分析表明,在净吸力与实际液压(或理论吸力与实际冰压)的双重作用下,产生表面吸附力,驱使水分沿基质表面切向迁移。鉴于表面吸附力与边界条件无关,对任意形式未冻水均成立,因此为水分迁移的统一源动力。据此,将压-吸单元模型引入到冻结缘理论中,发现实际冰压决定分凝冰形成的温度和位置,理论吸力决定水分迁移方向,而表面吸附力决定水分迁移速度。将Konrad试验中的主要参数代入该表面吸附力方程,发现即使温度梯度从0.10℃/cm增加到0.67℃/cm,试样高度从6.4 cm增加到28.0 cm,只要分凝冻结温度和上覆压力保持不变,表面吸附力始终恒定在-23 kPa,从而验证了该表面吸附力方程的正确性。总之,该模型的建立对完善现有冻胀理论与指导工程实践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薄膜水
压-吸单元模型
表面吸附力
分凝冰
水分迁移速度
Keywords
film water
pressure-suction element model
surface adsorption force
segregated ice
water migration velocity
分类号
TU411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冻土毛细-薄膜水迁移统一模型及其试验验证
被引量:
1
6
作者
陈汉青
程桦
曹广勇
蔡海兵
荣传新
姚直书
机构
安徽
理工大学
安徽
大学
安徽
建筑
大学
安徽省建筑结构与地下工程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2-101,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74005,51878005,51778004)。
文摘
针对毛细水迁移机制难以解释冻结缘及不连续分凝冰的形成,薄膜水迁移机制难以解释孔、裂隙间水迁移造成的不均匀冻胀,在毛细理论和冻结缘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冻结缘区增加一组不同孔径的毛细管,对所有毛细管壁增加一层未冻水膜,构建出冻土的毛细-薄膜水分迁移统一模型。该模型从液压驱动角度分析了冻结大孔和未冻小孔中的液压、冰压以及驱动力分布,统一了冰透镜体暖端的液压驱动力与表面吸附力,并结合分凝冰形成机制,推导出分凝-冻结温度的控制方程。再根据表面吸附力、冻结缘渗透系数随分凝-冻结温度的变化律,在达西定律的基础上,给出了水分迁移速度的显式方程。最后,将Konrad冻胀试验中的主要参数代入该显式方程,发现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值高度一致,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关键词
毛细-薄膜水
统一模型
液压驱动力
水分迁移速度
Keywords
capillary-film water
unified model
hydraulic driving force
moisture migration velocity
分类号
TU445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对地铁烟气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2
7
作者
代长青
袁慧
机构
安徽
建筑
大学土木
工程
学院
安徽省建筑结构与地下工程重点实验室
安徽
建筑
大学数理学院
出处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45-1249,共5页
基金
安徽省教育厅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KJ2018JD01)
安徽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项目(2018080503B0020)。
文摘
以岛式地铁站台为研究对象,利用FDS软件建立火灾数值模型,模拟计算有、无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对地铁站台中部行李火灾烟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地铁站台烟气蔓延速度及烟气温度会得到抑制;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对烟气中CO质量浓度及烟气能见度影响不大;烟气中CO质量浓度在火源附近区域变大,远离着火源区域变小;烟气能见度在火源附近区域会降低,远离火源区域会提高。
关键词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地铁
烟气特性
数值模拟
Keywords
automatic sprinkler system
subway
smoke characteristics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X913.4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U231.96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厚表土薄基岩特殊工程条件下的钻井井壁受拉破断机理
程桦
曹广勇
姚直书
荣传新
张亮亮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活性氧化镁掺量的碳化砌块性能及机理研究
张鹤年
陈凯祥
席培胜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与数值模拟
丁克伟
叶堉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冻土毛细-薄膜水分迁移机制及其试验验证
程桦
陈汉青
曹广勇
荣传新
姚直书
蔡海兵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冻土薄膜水压-吸单元模型的建立及试验验证
陈汉青
程桦
曹广勇
蔡海兵
荣传新
姚直书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冻土毛细-薄膜水迁移统一模型及其试验验证
陈汉青
程桦
曹广勇
蔡海兵
荣传新
姚直书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对地铁烟气特性的影响
代长青
袁慧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