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竹亚科资料 被引量:10
1
作者 赖广辉 洪岩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6-15,共10页
对1993年出版的《安徽植物志》第5卷中的禾本科竹亚科部分存在的一些遗漏与混乱进行了补充与修订,共计新增竹类植物17种3变种10变型,其中包括1新变种、5新变型,并有16种2变种5变型为首次记载的安徽分布新记录,同时纠正了2个竹种学名的... 对1993年出版的《安徽植物志》第5卷中的禾本科竹亚科部分存在的一些遗漏与混乱进行了补充与修订,共计新增竹类植物17种3变种10变型,其中包括1新变种、5新变型,并有16种2变种5变型为首次记载的安徽分布新记录,同时纠正了2个竹种学名的错误鉴定,作出2个新组合和5个新异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竹亚科 补充 修订 新记录 新分类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喷施板栗增产灵丰产试验 被引量:1
2
作者 庄瑞林 胡修文 《经济林研究》 1992年第2期68-69,共2页
板栗是国内外深受群众欢迎的干果。同时又是山区致富的重要资源。据各地调查,板栗空棚率一般在30%左右,有的地方更高。板栗母枝上雄花有达500-700朵,而两性花只有1-3朵。这是板栗低产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提高板栗产量,一是加强能结果... 板栗是国内外深受群众欢迎的干果。同时又是山区致富的重要资源。据各地调查,板栗空棚率一般在30%左右,有的地方更高。板栗母枝上雄花有达500-700朵,而两性花只有1-3朵。这是板栗低产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提高板栗产量,一是加强能结果的花量,提高结实花对雄花的比例;二是降低空棚率。通过多年对板栗花器不同生理发育阶级的解剖观察,找出了原因:产生空棚是由于在双受精作用完成,初生胚乳细胞分裂一圈游离核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板栗增产灵 试验 增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目早竹生态学特性的研究
3
作者 洪岩 赖广辉 +1 位作者 胡广高 汪浩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9-26,共8页
对多年野外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天目早竹主要分布于天目山山脉、黄山山脉和白际山脉中北部地区,其分布中心在天目山脉的清凉峰一带。其生态学特性为:①适生于中、低山的阴湿区,以海拔850~1050m的阴坡、半阴坡... 对多年野外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天目早竹主要分布于天目山山脉、黄山山脉和白际山脉中北部地区,其分布中心在天目山脉的清凉峰一带。其生态学特性为:①适生于中、低山的阴湿区,以海拔850~1050m的阴坡、半阴坡地段生长最佳,平原和丘岗地则较差;②其气候生态幅度为年均气温8.2~15.g℃,极端低温-18℃,≥10℃年积温3100~5000℃,无霜期180~240d,年降水量1300~1900mm,空气相对湿度80%以上;③在千枚岩、板岩、页岩等发育的酸性土壤上生长表现较好,花岗岩、石灰岩发育的土壤则较差。据此,天目早竹可在华东、华中的中亚热带北部地区引种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目早竹 分布 生态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东南笋用竹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洪岩 赖广辉 +1 位作者 蔡传山 徐建敏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47-53,共7页
根据近几年调查资料,系统分析了皖东南地区笋用竹林资源现状及其分布,对其现存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利用与发展对策。
关键词 笋用竹资源 开发利用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赏地被竹容器苗标准化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兴福 《世界竹藤通讯》 2014年第4期15-18,共4页
基于多年的研究与实践经验,总结了观赏地被竹容器苗标准化栽培一系列关键技术,包括竹子引种、竹子扦插、容器苗长效轻型栽培基质配方、容器苗栽培标准模式等创新技术。该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竹苗的繁殖系数和造林成活率,产生了良好的... 基于多年的研究与实践经验,总结了观赏地被竹容器苗标准化栽培一系列关键技术,包括竹子引种、竹子扦插、容器苗长效轻型栽培基质配方、容器苗栽培标准模式等创新技术。该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竹苗的繁殖系数和造林成活率,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地被竹 容器苗 标准化栽培 繁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打孔施肥器的研制及应用
6
作者 黄恩浩 彭常福 《林业科技开发》 1994年第3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林业 土壤打孔 施肥器 研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哺鸡竹引种试验初报
7
作者 赖广辉 《林业科技开发》 1993年第2期6-7,共2页
花哺鸡竹(Phyllostachys glabrata)原分布于浙江杭嘉湖平原一带,多系农家房前屋后零星栽植,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笋用竹种,目前主要供鲜食。由于其酪氨酸含量比毛竹笋低,从而有利于罐藏而不至产生白色结晶,商品的外观性能较好,用它制成的竹... 花哺鸡竹(Phyllostachys glabrata)原分布于浙江杭嘉湖平原一带,多系农家房前屋后零星栽植,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笋用竹种,目前主要供鲜食。由于其酪氨酸含量比毛竹笋低,从而有利于罐藏而不至产生白色结晶,商品的外观性能较好,用它制成的竹笋罐头是一种低脂肪高纤维素的理想保健食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哺鸡竹 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