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褐刺蛾质型多角体病毒病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夏春胜 周性恒 黄恩浩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5-7,共3页
本文报道了褐刺蛾Thosea postornata(Hampson)质型多角体病毒病的病症、组织病变和病虫排粪数量动态,并在毒力测定的基础上进行了林间防治试验。试验证明褐刺蛾质型多角体病毒(Tpcpv)对寄主的防治效果较为理想。
关键词 褐刺蛾 质型多角体 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浙皖毗邻地区珍稀观赏竹种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赖广辉 洪岩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9-126,共8页
据多年的调查研究 ,苏浙皖毗邻地区有 1 2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珍稀竹种。主要报道了这些竹种的分布概况、资源蕴藏量以及引种栽培现状 ,通过对产地气候等生态因子的分析 ,结合国内一些大地域的自然条件 ,确定了各竹种的适生范围。同时... 据多年的调查研究 ,苏浙皖毗邻地区有 1 2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珍稀竹种。主要报道了这些竹种的分布概况、资源蕴藏量以及引种栽培现状 ,通过对产地气候等生态因子的分析 ,结合国内一些大地域的自然条件 ,确定了各竹种的适生范围。同时讨论了它们在造园中的应用 ,提出了若干保护与繁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观赏竹种 分布 资源概况 生境 苏浙皖毗邻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野生竹类一新记录属及一新种 被引量:1
3
作者 赖广辉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6-39,共4页
本文报道了安徽野生竹类一个新记录属——矢竹属 Pseudosasa,并描述了该属一个新种短箨茶秆竹 P.brevivaginata。该种产于皖西大别山区 ,与鸡公山茶秆竹 P.maculifera和庐山茶秆竹 P.hirta在地理分布上比较靠近。这些竹种可能为该属植... 本文报道了安徽野生竹类一个新记录属——矢竹属 Pseudosasa,并描述了该属一个新种短箨茶秆竹 P.brevivaginata。该种产于皖西大别山区 ,与鸡公山茶秆竹 P.maculifera和庐山茶秆竹 P.hirta在地理分布上比较靠近。这些竹种可能为该属植物在向北扩展的过程中以适应较寒冷的气候而长期演化所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类 新记录属 新种 安徽 野生竹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叶面施肥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胡修文 赖广辉 彭常福 《中国林副特产》 1993年第3期4-7,共4页
雌雄花比例失调、空苞率高及自然落果严重是板栗低产的内在原因.其实质是板栗的原始性状、产区土壤中矿质营养元素的缺乏所致.板栗叶面施肥比根施能更有效地抑制低产的发生.试验证明:喷施单元素常规商品肥可增产20~40%,喷施氮、磷、钾... 雌雄花比例失调、空苞率高及自然落果严重是板栗低产的内在原因.其实质是板栗的原始性状、产区土壤中矿质营养元素的缺乏所致.板栗叶面施肥比根施能更有效地抑制低产的发生.试验证明:喷施单元素常规商品肥可增产20~40%,喷施氮、磷、钾复合肥增产可达50%以上,如加入微量元素硼、锰、锌等则增产效果更明显.为此我们研制了板栗专用叶面肥——增产灵Ⅰ号、Ⅱ号,其增产幅度最高可达5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低产原因 叶面施肥 增产灵Ⅰ、Ⅱ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竹种耐湿性生理指标综合评价及其预测 被引量:8
5
作者 曹志华 吴中能 +2 位作者 王云 陈兴福 高健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03-205,共3页
以5种竹种为试验材料,研究淹水胁迫对不同竹种生理指标的影响,建立符合竹种耐水湿生理指标综合评价的方法,以筛选出耐水湿竹种,为安徽省竹种进一步的耐湿性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利用7个单项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和隶属函数... 以5种竹种为试验材料,研究淹水胁迫对不同竹种生理指标的影响,建立符合竹种耐水湿生理指标综合评价的方法,以筛选出耐水湿竹种,为安徽省竹种进一步的耐湿性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利用7个单项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竹种的耐湿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7个单项指标集约于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0.908。通过隶属函数值D评价耐湿性的强弱,并利用聚类分析可将其分为3类:第Ⅰ类是耐湿类型,包括灰水竹和淡竹;第Ⅱ类是中度耐湿类型,包括红壳竹和实心竹;第Ⅲ类是不耐湿类型,包括毛竹。利用耐湿性的综合评价值与单项指标间建立的最优回归方程可以预测其他竹种耐湿性的大小。结合隶属函数的综合评价方法,耐水湿竹种筛选试验表明,以灰水竹和淡竹耐湿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种 耐湿性 综合评价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东天目山脉、黄山山脉、大别山脉竹类植物区系分析,兼论区系的起源与扩散 被引量:3
6
作者 赖广辉 肖斌 洪岩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9-108,共10页
华东天目山脉、黄山山脉、大别山脉竹类植物较为丰富,分别有10属/75种(含种下等级)、8/49、7/30。通过对属、种的分布型分析,前二者竹类植物区系属于典型的华东区系,起源的时间不迟于早第三纪的始新世;而大别山脉虽仍属华东区系的范畴,... 华东天目山脉、黄山山脉、大别山脉竹类植物较为丰富,分别有10属/75种(含种下等级)、8/49、7/30。通过对属、种的分布型分析,前二者竹类植物区系属于典型的华东区系,起源的时间不迟于早第三纪的始新世;而大别山脉虽仍属华东区系的范畴,因渗入了不少华中区系的成分,已具有某些经向过渡性特征,且起源的时间较晚。这3个山脉的竹类植物区系均具有显著的亚热带性质。天目山脉不仅是刚竹属Phyllostachys和短穗竹属Brachystachyum的分化变异中心,也极有可能就是它们的起源中心,但它们自此地起源后的散布方式有所不同,刚竹属在我国亚热带为四周放射状顺序渐进,扩散的范围颇广;短穗竹属存在东西南北4条散布路线,但向各方扩散的距离相差甚远。这些山脉与华东其他地区竹类植物区系联系密切,与华中竹类植物区系也有一定的联系,但与华南、西南等地竹类植物区系联系微弱。从地理位置和区系组成来看,黄山山脉的竹类植物区系来源于天目山脉,大别山脉的竹类植物区系又来源于黄山山脉,前者都是在后者扩展的基础上融合了其他区系的一些成分后发展而成,大别山脉又是北方秦岭以东广大丘陵平原地区竹类植物区系的发祥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目山脉 黄山山脉 大别山脉 竹类植物区系 刚竹属 短穗竹属 起源 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目山北部余脉竹类植物区系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赖广辉 洪岩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7-17,共11页
对天目山脉北部余脉地区进行为期5年的竹类植物调查,并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该地区竹类植物区系具有以下几个特征:①本区竹类植物区系在“属”级和“种”级上均为亚热带性质;②种类比较丰富,共有竹类7属40种5变种18变型,是安徽竹类植物最... 对天目山脉北部余脉地区进行为期5年的竹类植物调查,并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该地区竹类植物区系具有以下几个特征:①本区竹类植物区系在“属”级和“种”级上均为亚热带性质;②种类比较丰富,共有竹类7属40种5变种18变型,是安徽竹类植物最丰富的地区;③以散生竹种为主,丛生竹类很少,是刚竹属和短穗竹属的重要分化变异中心;④地理成分复杂,东西或南北起源的一些竹种相互渗透交汇,具一定的过渡性特征;⑤缺乏竹类系统发育上古老原始的类群,属年轻的衍生区系;⑥特有成分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类 植物区系 竹种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亚科刚竹属植物的修订(Ⅱ) 被引量:6
8
作者 赖广辉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2-185,共4页
作为对刚竹属PhyllostachysSieb .etZucc.一些类群加以评注的第二部分 ,本文共涉及 8个分类单位。原作为水竹Ph .heterocladaOliver一个变种处理的奉化水竹var.funhuaensisWangetLu因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而被提升为一个独立的竹种 ;对黄... 作为对刚竹属PhyllostachysSieb .etZucc.一些类群加以评注的第二部分 ,本文共涉及 8个分类单位。原作为水竹Ph .heterocladaOliver一个变种处理的奉化水竹var.funhuaensisWangetLu因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而被提升为一个独立的竹种 ;对黄古竹Ph .angustaMcClure和小叶光壳竹Ph .varioauriculataLietWuvar.glabrataLai的地理分布作了修订 ;4个拉丁学名被减为异名 ;另外 ,根据原发表时的描述 ,Ph .compressaH .Uyeki并非本属成员 ,应排除在本属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竹属 修订 竹亚科 植物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种刚竹属植物花部形态的补充描述(英文) 被引量:11
9
作者 赖广辉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1年第1期7-13,共7页
首次补充和描述了黄古竹 Phyllostachys angusta、乌芽竹 P.atrovaginata、角竹P.fimbriligula、美竹 P.mannii、早园竹 P.propinqua、芽竹 P.robustiramea、水胖竹 P.rubi-cunda、衢县红壳竹 P.rutila、天目早竹 P.tianmuensis 9种竹... 首次补充和描述了黄古竹 Phyllostachys angusta、乌芽竹 P.atrovaginata、角竹P.fimbriligula、美竹 P.mannii、早园竹 P.propinqua、芽竹 P.robustiramea、水胖竹 P.rubi-cunda、衢县红壳竹 P.rutila、天目早竹 P.tianmuensis 9种竹子的花部形态特征 ,并根据采得的可靠花枝标本对台湾桂竹 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亚科 刚竹属 花部形态 禾本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亚科刚竹属植物的修订(Ⅲ) 被引量:3
10
作者 赖广辉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90-393,387,共5页
作为对刚竹属 (Phyllostachys Sieb.et Zucc.)一些类群加以评注的第三部分 ,讨论了金竹 (Ph.sul-phurea(Carr.) A.et C.Riv.)在中国的分布 ,明确了它的具体产地 ,确认了它在华东皖浙赣毗邻地区仍然存在着一定数量的野生居群 ;同时还对... 作为对刚竹属 (Phyllostachys Sieb.et Zucc.)一些类群加以评注的第三部分 ,讨论了金竹 (Ph.sul-phurea(Carr.) A.et C.Riv.)在中国的分布 ,明确了它的具体产地 ,确认了它在华东皖浙赣毗邻地区仍然存在着一定数量的野生居群 ;同时还对本种种下变异类型重新作了分类学处理 ,承认其下包括 1变种 3变型 ,作出 1个新组合 ,归并了 2个不可靠的变型的拉丁学名和 5个命名上多余的拉丁学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亚科 刚竹属植物 修订 金竹 分布 种下类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亚科刚竹属植物的修订(I) 被引量:5
11
作者 赖广辉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1999年第4期319-322,共4页
在标本 (包括许多模式标本 )查考和居群调研的基础上 ,对刚竹属 PhyllostachysSieb.et Zucc.一些类群的分类问题进行了评注 ,其中将遂昌雷竹 Ph.primotina Wen作为不同于红壳雷竹 Ph.incarnata Wen的 1个独立的竹种看待 ;8个拉丁学名被... 在标本 (包括许多模式标本 )查考和居群调研的基础上 ,对刚竹属 PhyllostachysSieb.et Zucc.一些类群的分类问题进行了评注 ,其中将遂昌雷竹 Ph.primotina Wen作为不同于红壳雷竹 Ph.incarnata Wen的 1个独立的竹种看待 ;8个拉丁学名被减为异名 ;Ph.heteroclada Oliv.f.solida( S.L .Chen) C.P.Wang et Z.H.Yu因其基名无拉丁描述 ,故予废弃 ;同时还描述了 1个新变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竹属 修订 竹亚科 人面竹 桂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星茵芋扦插繁殖技术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沣 《林业科技开发》 2011年第2期114-116,共3页
以红星茵芋枝条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长度插穗,不同质量浓度(1002、00、300、400 mg/L)的ABTI、AA和NAA速浸插条基部以及不同基质对扦插成苗率、生根数、根长及茎高的影响。结果表明:短穗成苗率、生根率都较高;扦插前用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 以红星茵芋枝条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长度插穗,不同质量浓度(1002、00、300、400 mg/L)的ABTI、AA和NAA速浸插条基部以及不同基质对扦插成苗率、生根数、根长及茎高的影响。结果表明:短穗成苗率、生根率都较高;扦插前用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快速浸蘸插条基部,均能显著地提高红星茵芋扦插成苗率、根长和生根数。而对茎高影响不显著。综合来看,以NAA 100~400 mg/L处理效果较好。泥炭有利于插穗生根,是较理想的扦插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星茵芋 植物生长调节剂 扦插繁殖 扦插基质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壳竹适生环境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傅乐意 彭仁奎 《林业科技开发》 2005年第3期27-29,共3页
红壳竹为我国优良的笋、材两用竹种,有着比较广泛的适应性,它集中分布在安徽东南部和浙江西北部,其中广德县是其中心产区。通过对广德县现有红壳竹林的分布及其不同生境中成林和新造竹林的生长表现以及林分质量的调查分析,初步得出红壳... 红壳竹为我国优良的笋、材两用竹种,有着比较广泛的适应性,它集中分布在安徽东南部和浙江西北部,其中广德县是其中心产区。通过对广德县现有红壳竹林的分布及其不同生境中成林和新造竹林的生长表现以及林分质量的调查分析,初步得出红壳竹在其适宜的气候区内,地形、坡向、不同母岩或母质所发育的土壤对其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其生长环境可以划成3种类型,即适宜生长环境、一般生长环境、不适生长环境,从而为自然条件大体相同地区扩大栽培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壳竹 适生环境 广德县 立地类型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