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专用肥对冬小麦产量、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倩倩 陈欢 +5 位作者 张存岭 乔玉强 陈天河 徐汝民 唐俊 曹承富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86-1194,共9页
为了解不同新型小麦专用肥应用效果,以13种小麦新型专用肥为材料,采用主成分-聚类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不同肥料对小麦产量及氮素吸收与利用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施肥(常规复合肥一次性基施)和推荐施肥(常规复合肥基施+拔节... 为了解不同新型小麦专用肥应用效果,以13种小麦新型专用肥为材料,采用主成分-聚类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不同肥料对小麦产量及氮素吸收与利用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施肥(常规复合肥一次性基施)和推荐施肥(常规复合肥基施+拔节追尿素),施用新型专用肥后小麦分别增产-24.34%~2.72%和-11.82%~19.72%。与传统施肥相比,施用新型专用肥的小麦植株氮素积累量比传统施肥增加-9.97%~38.44%,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回收率分别提高-17.99%~19.67%、-18.96%~33.81%和-25.79%~69.04%。经主成分分析,总养分含量为48%的控失肥、保持性肥料、活性增效复合肥、活性尿素BB肥和控失增效二铵BB肥等5种新型专用肥的丰产增效综合效果较佳,可替代推荐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专用肥 冬小麦 产量 氮素效率 主成分-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新型肥料对冬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吴子峰 刘倩倩 +6 位作者 郑良勇 张存岭 乔玉强 陈天河 徐汝民 唐俊 曹承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3期167-170,共4页
[目的]筛选适宜安徽淮北砂姜黑土区小麦专用型新型肥料及土壤改良剂。[方法]以土壤改良剂和10种不同类型的新型肥料为材料,分析不同肥料处理对小麦产量、经济效益及氮素利用的综合影响。[结果]不同新型肥料及土壤改良剂对小麦的增产效... [目的]筛选适宜安徽淮北砂姜黑土区小麦专用型新型肥料及土壤改良剂。[方法]以土壤改良剂和10种不同类型的新型肥料为材料,分析不同肥料处理对小麦产量、经济效益及氮素利用的综合影响。[结果]不同新型肥料及土壤改良剂对小麦的增产效果不同,与常规施肥、推荐施肥相比分别增产2.1%~8.7%、1.3%~7.9%,净收入分别增加105.0~901.5、25.5~807.0元/hm^2,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2.1%~8.7%、0.6%~7.1%,氮肥农学效率分别提高18.7%~77.0%、10.1%~64.2%。[结论]总养分含量为48%的增效肥、控失肥I和活性糖肥料3种新型肥料,其综合效果较优,一次性基施技术可替代推荐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肥料 冬小麦 产量 经济效益 氮肥偏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