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英语听力理解讲评课研究
被引量:8
- 1
-
-
作者
尚晓兰
-
机构
安徽省宿松县第二中学
-
出处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9-72,共4页
-
文摘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规定,高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巩固、扩大基础,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提高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语言交际活动中,四种技能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听”作为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手段之一,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听力也是高考英语的重要考查内容,在高考中占一定的比重和分值。因此,培养学生的听力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和任务。
-
关键词
英语听力理解
讲评课
高中英语教学
语言交际活动
英语课程标准
基本技能
高考英语
普通高中
-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英语教学中的动态生成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尚晓兰
吴小卫
-
机构
安徽省宿松县第二中学
-
出处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11,20,共4页
-
文摘
长期以来,大部分教师都是兢兢业业,在上课前精心备课,制作教学课件;在课堂上先讲什么、后讲什么都预先设计好,甚至到了能把教案背下来的地步。但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或对教师提问的回答不是教师所预想的,教师往往就会“避重就轻”或“迂回而过”,接下来一般还是按自己课前预设的程序把内容上完。
-
关键词
动态生成
英语教学
教师提问
教学课件
课前
课堂
教案
-
分类号
G623.5
[文化科学—教育学]
G633.4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以话题为中心,让高三英语复习有效回归教材
被引量:3
- 3
-
-
作者
尚晓兰
-
机构
安徽省宿松县第二中学
-
出处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5-67,71,共4页
-
文摘
高三英语一进入复习阶段,很多教师就感到非常困惑。学生复习时间紧,而复习的内容又庞杂。因此,增强复习实效性显得尤其重要。笔者发现,有些教师不重视单元复习的整体性,脱离教材讲解语言知识点,对词汇的用法无限拓展延伸,面面俱到。学生辛辛苦苦地记笔记,最后还是不会实际运用。
-
关键词
英语复习
高三英语
教材
话题
回归
复习阶段
复习时间
单元复习
-
分类号
G633.4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生问”——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策略
被引量:3
- 4
-
-
作者
尚晓兰
-
机构
安徽省宿松县第二中学
-
出处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23,共4页
-
文摘
长期以来,教师在备课中,多数都是单向地按自己的设想制订教学目标,对教学实际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困难估计不足,误把课堂活动变成教师向学生“批发”问题,而对问题的科学性、合理性、针对性和层次性没有予以充分考虑。
-
关键词
英语课堂教学
有效性
教学目标
教学实际
课堂活动
提问质量
根本要求
教师
-
分类号
G633.41
[文化科学—教育学]
G42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我的教学日志——高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漫谈
被引量:2
- 5
-
-
作者
尚晓兰
-
机构
安徽省宿松县第二中学
-
出处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7年第7期22-23,32,共3页
-
文摘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正顺应着世界教育改革的浪潮全面推行。在此过程中,笔者一直坚持主动学习新课改的理念,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实时的记录与反思,提出对策,改进岳再进行实践,从而实现自己作为高中英语教师在专业上不断发展的目标。
-
关键词
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教学日志
高中
基础教育改革
主动学习
教学行为
新课改
顺应
-
分类号
G451.2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英语教学中创新思维方式的训练
- 6
-
-
作者
尚晓兰
-
机构
安徽省宿松县第二中学
-
出处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1-23,26,共4页
-
文摘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和交流工具。语言学习离不开思维活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高中英语课程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应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可见,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既要训练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也要加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创新思维方式
语言学习
中学
-
分类号
G633.4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用思维导图指导高三英语总复习
被引量:2
- 7
-
-
作者
吴小卫
尚晓兰
-
机构
安徽省宿松县第二中学
-
出处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7-70,共4页
-
文摘
一、思维导图理论基础
思维导图(Mind Mapping)又称心智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思维导图是英国学者托尼·巴赞(Tony Buzan)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记笔记的新方法。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呈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
-
关键词
思维导图
英语总复习
高三
发散性思维
思维工具
60年代
20世纪
图文并重
-
分类号
G633.41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