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与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被引量:53
1
作者 黄超 赵永 +1 位作者 王梅 喻亚梅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18-421,共4页
目的: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与单纯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46例60眼,其中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30眼(A组),单纯行小梁切除术30... 目的: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与单纯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46例60眼,其中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30眼(A组),单纯行小梁切除术30眼(B组);观察术后4、7d,1、3mo,患者BCVA(LogMAR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及视野情况。结果:术后3mo A组BCVA为0.20±0.18显著高于B组0.39±0.09(P<0.05)。A组术前眼压(18.3±4.6mmHg)与术后3mo(17.2±1.9mmHg)无差异(P>0.05);术前B组眼压(18.2±5.0mmHg)与术后3mo(12.4±2.1mmHg)有差异(P<0.05);术后3mo,A组和B组眼压比较有差异(P<0.05)。术前A组前房深度(2.23±0.21mm)与术后3mo(3.46±0.10mm),B组术前前房深度(2.21±0.12mm)与术后3mo(3.36±0.09mm)均有差异(P<0.05)。A组术前视野缺损度(6.32±1.57db)与术后3mo(6.54±1.42db),B组术前视野缺损度(6.31±1.46db)与术后3mo(6.57±1.52db)均无差异(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与单纯小梁切除术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压均能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超声乳化术 小梁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 被引量:4
2
作者 黄超 王玫 《临床眼科杂志》 2012年第2期172-174,共3页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形成的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我院2008年11月至2011年8月55例(58只眼)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发生浅前房的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有16例(17只眼)青光眼术后发生浅前房,发生率29.31%,浅前房按程度分:...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形成的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我院2008年11月至2011年8月55例(58只眼)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发生浅前房的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有16例(17只眼)青光眼术后发生浅前房,发生率29.31%,浅前房按程度分:Ⅰ级9只眼,Ⅱ级6只眼,Ⅲ级2只眼。其中房水滤过过强13只眼(76.47%),脉络膜脱离2只眼(11.76%),结膜漏2只眼(11.76%),2只眼给予前房成形,1只眼结膜瓣手术修复,其余通过非手术治疗恢复前房。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发生率高,应早期诊断及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梁切除术 浅前房 原因 处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CT血管成像术在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黄超 赵永 +1 位作者 王梅 喻亚梅 《临床眼科杂志》 2019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观察相干光断层血管成像(OCTA)在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C)中的不同时期的影像特征,评价其在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21例(21只眼)经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及相干光断层扫... 目的观察相干光断层血管成像(OCTA)在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C)中的不同时期的影像特征,评价其在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21例(21只眼)经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及相干光断层扫描(OCT)确诊为CEC患者的治疗前、治疗后1、2、3、4个月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视力、屈光检查、眼底彩色图像、OCT及OCTA资料。患者均采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克隆抗体进行治疗。结果本研究患者均随访6个月以上。OCTA图像可现实脉络膜和视网膜毛细血管层血管的病变情况,并能够检查出脉络膜新生血管,并可发现视网膜色素上皮(RPE)损伤。14例CEC患者OCTA图像显示新生血管位于RPE下; 5例像显示新生血管位于RPE上; 2例显示视网膜黄斑部RPE层上下均可见新生血管。患者治疗前BCVA为0. 38±0. 42,治疗后1个月BCVA平均提高到0. 67±0. 36,治疗后2个月0. 73±0. 46,治疗后3个月0. 76±0. 32,治疗后4个月0. 78±0. 41,术后较术前显著提高。治疗前、后中央视网膜厚度(CFT)差异有显著性,术前、术后各随访时间点CFT的平均值分别是(456±94)μm、(240±83)μm、(218±78)μm、(181±83)μm和(173±75)μm。治疗前OCTA显示:视网膜出现深层和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有21例,治疗3个月时14例(66. 7%)CNV完全闭合; 4例(19. 0%) CNV部分闭合; 3例(14. 3%) CNV未闭合;有6例(28. 6%)出现RPE损害。结论OCTA能准确的发现CEC患者脉络膜和视网膜毛细血管层血管的病变及新生血管,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光断层血管成像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