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5岁以上人群连续代谢综合征评分及其他肥胖指标与心脏代谢性共病关系:基于安徽省的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韩正 王为强 +2 位作者 潘姚佳 傅方琳 孙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7期3344-3350,3358,共8页
背景随着中国人口逐步老龄化及慢性病共病人群的增多,心脏代谢性共病(CMM)已成为危害程度较高的共病。目前对于CMM的预测和干预方法的研究多集中于单个心血管疾病和生活方式,而缺乏针对CMM整体的研究。目的探讨代连续代谢综合征评分(cMe... 背景随着中国人口逐步老龄化及慢性病共病人群的增多,心脏代谢性共病(CMM)已成为危害程度较高的共病。目前对于CMM的预测和干预方法的研究多集中于单个心血管疾病和生活方式,而缺乏针对CMM整体的研究。目的探讨代连续代谢综合征评分(cMetS)及其他肥胖指标与CMM的相关性,并进一步确认是否可作为筛查CMM的简易指标,以及估计安徽省中老年人群中预测CMM的临界点。方法纳入2017—2021年安徽省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人群13139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CMM组(男779例,女866例)和非CMM组(男53020例,女76725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和生化指标,计算腰高比(WHtR)、腰高比0.5(WHT.5R)、身体圆度指数(BRI)、cMetS。采用Bonferroni法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人群CMM患病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究CMM的影响因素。绘制cMetS和肥胖指标预测CMM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使用成对样本检验评估不同指标在预测CMM状态中的价值差异性。结果男性群体中CMM组年龄、BMI、腰围(WC)、平均动脉压(MAP)、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卒中、WHtR、WHT.5R、BRI、cMetS高于非CMM组,吸烟比例、饮酒比例、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非CMM组(P<0.05)。女性群体中CMM组年龄、BMI、WC、MAP、FPG、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卒中、WHtR、WHT.5R、BRI、cMetS高于非CMM组,TC、HDL-C低于非CMM组(P<0.05)。男性、女性患者不同年龄段CMM患病率不同(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MetS、WHtR、WHT.5R、BRI、BMI升高是男性人群及女性人群CMM患病的危险因素(P<0.05)。绘制cMetS、WHtR、WHT.5R、BRI、BMI诊断CMM患病的ROC曲线,结果显示:男性群体中cMetS的AUC高于WHtR(Z=6.16,P<0.001)、BRI(Z=6.16,P<0.001)、WHT.5R(Z=7.21,P<0.001)、BMI(Z=9.36,P<0.001);女性群体中cMetS的AUC高于WHtR(Z=5.71,P<0.001)、BRI(Z=5.71,P<0.001)、WHT.5R(Z=6.92,P<0.001)、BMI(Z=9.98,P<0.001)。结论在不同性别中,cMetS和其他肥胖指标均与CMM密切相关,且在识别CMM方面cMetS优于其余指标。cMetS可作为诊断CMM的一项新型指标,在预防CMM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心脏代谢性共病 连续代谢综合征评分 安徽省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宿州地区人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现况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曹杰 王选举 +16 位作者 刘芳 辛毅 施进 刘志 王龙 许芳 代海萍 刘丹丹 丁平 郭志国 李友梅 秦艳秋 任恒亚 吴建敏 马莉 刘飞雪 王凡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3082-3084,共3页
目的:了解安徽宿州地区人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感染状况。方法:受检者来自安徽宿州市有上消化道症状而来我院门诊就诊或住院的患者以及健康体检者共6720例,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检测法,除健康体检者以外,其... 目的:了解安徽宿州地区人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感染状况。方法:受检者来自安徽宿州市有上消化道症状而来我院门诊就诊或住院的患者以及健康体检者共6720例,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检测法,除健康体检者以外,其余人群均接受胃镜和(或)病理检查。结果:宿州地区总体人群Hp的感染率为50.5%,其中健康体检人群感染率为33.7%,胃相关疾病患者感染率为58.3%。农村居民感染率为64.2%,城市居民感染率为44.1%。有胃相关疾病者感染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人群,农村居民感染率明显高于城市居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男女之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胃相关疾病中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球溃疡、胃溃疡等疾病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人群及其他胃相关性疾病(P<0.05)。宿州地区Hp感染人群中,年龄段位于5~30岁之间的人群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31~70岁,Hp的感染率略有下降,且趋于平稳,71岁以后,人群感染Hp的几率明显下降。结论:安徽宿州地区人群Hp感染率普遍较高,在相关疾病的诊治中要注意该菌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14C-尿素呼气试验 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般人群中心脏代谢指数预测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性:基于2007—2018年NHANES数据的横断面研究
3
作者 孙彤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9-305,共7页
目的评估心脏代谢指数(CMI)与心血管疾病(CVD)之间的关联。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07—2018年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HANES)的26420名参与者,其中男性12898名(48.8%),CVD患者1845例(7.0%)。CMI的定义基于三酰甘油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 目的评估心脏代谢指数(CMI)与心血管疾病(CVD)之间的关联。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07—2018年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HANES)的26420名参与者,其中男性12898名(48.8%),CVD患者1845例(7.0%)。CMI的定义基于三酰甘油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G/HDL-C)乘以腰围身高比(WHtR)。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CS)回归评估CMI与CVD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CMI与CVD的关联。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估CMI及各种人体测量指标在诊断CVD中的有效性。并进行亚组分析以验证结果的稳健性。结果与非CVD组比较,CVD组平均年龄较大,男性比例和非西班牙裔白人比例较高,教育程度和收入较低,体质指数、糖化血红蛋白、腰围、空腹血糖和TG较高,HDL-C和总胆固醇较低,收缩压、WHtR、脂质积累产物(LAP)、TG/HDL-C和CMI较高,吸烟比例、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比例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根据RCS分析,CMI与CVD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P非线性=0.005)。在一般人群中,无论变量是连续的还是分类的,较高的CMI水平均与CVD独立相关。在多变量模型中,CMI每增加1个单位,CVD的比值比(OR)为1.10(95%CI:1.05~1.15,P<0.001),表明较高的CMI与CVD风险增加有关,导致OR为1.41(95%CI:1.21~1.65,P<0.001)。此外,CMI的ROC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HDL-C(0.598比0.585,P=0.006)、TG/HDL-C(0.598比0.582,P<0.001)和TG(0.598比0.567,P<0.001),但低于WC(0.598比0.637,P<0.001)、WHtR(0.598比0.632,P<0.001)和LAP(0.598比0.606,P=0.004)。亚组分析结果与主要分析结果一致。结论CMI升高与CVD呈正相关且为独立关联,CMI有望作为在普通人群中早期筛查和预防CVD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代谢指数 肥胖 内脏脂肪组织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人群不同肥胖代谢表型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研究:尿酸作为其潜在因素 被引量:1
4
作者 顾可羿 潘姚佳 +4 位作者 韩正 付晓雅 顾瀚东 杨菲 王为强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31-837,共7页
背景肥胖和代谢异常与动脉硬化(AS)相关,不同肥胖代谢表型发生AS的风险不同。血清尿酸(SUA)水平与AS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目的以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作为AS的早期预测指标,研究肥胖代谢表型与AS发病风险之间的相关性,重点关注代... 背景肥胖和代谢异常与动脉硬化(AS)相关,不同肥胖代谢表型发生AS的风险不同。血清尿酸(SUA)水平与AS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目的以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作为AS的早期预测指标,研究肥胖代谢表型与AS发病风险之间的相关性,重点关注代谢健康型肥胖(MHO)人群,并进一步探讨SUA是否作为其潜在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月于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东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健康体检的622名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根据BMI和代谢状况将研究对象分为四组,分别为代谢健康型非肥胖(MHNO)组、MHO组、代谢不健康型非肥胖(MUNO)组和代谢不健康型肥胖(MUO)组。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SUA与baPWV及各项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SUA对baPWV的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不同肥胖代谢表型对高baPWV水平和高尿酸血症的影响。结果根据不同肥胖代谢表型分组后,MHNO、MHO、MUNO和MUO组高baPWV水平的患病率逐渐增高,分别为3.9%、9.8%、14.5%和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_(趋势)^(2)=60.722,P<0.001);MHNO组、MHO组、MUNO组和MUO组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分别为3.6%、8.9%、10.1%和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_(趋势)^(2)=56.444,P<0.001)。校正混杂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UA是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性别、年龄、当前吸烟、当前饮酒和文化程度后,MHNO、MHO、MUNO、MUO四组高baPWV的患病风险依次增高、高尿酸血症的患病风险也依次增高(P<0.05)。结论在青年人群中,肥胖代谢表型和AS间存在显著相关性,SUA可能是潜在影响因素。此外,应当关注青年MHO人群,尽早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和健康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脉搏波传导速度 脉搏波分析 代谢综合征 代谢健康型肥胖 血清尿酸 尿酸肌酐比值 青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类型与心血管代谢性共病的关系:基于不同性别的中年居民 被引量:3
5
作者 潘姚佳 傅方琳 +3 位作者 韩正 孙梦 顾怀聪 王为强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2285-2293,共9页
背景 心血管代谢性共病(CMM)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共病聚集模式之一,增加了我国居民致残及死亡的风险。胰岛素抵抗及肥胖与心血管代谢性疾病(CMD)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目前多项研究已经证实了肥胖与多种CMD具有相关性。不同性别、不同肥胖... 背景 心血管代谢性共病(CMM)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共病聚集模式之一,增加了我国居民致残及死亡的风险。胰岛素抵抗及肥胖与心血管代谢性疾病(CMD)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目前多项研究已经证实了肥胖与多种CMD具有相关性。不同性别、不同肥胖类型居民发生CMM是否具有差异,目前尚不明确。目的 基于安徽省不同性别的中年居民,探讨其肥胖类型与CMM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对象来源于2017—2021年在安徽省开展的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共10个项目点,对12个县市的社区居民进行调查,最终纳入70 812名中年(45岁≤年龄<65岁)常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由经过专项培训的调查员对受试者进行调查,主要调查的内容包括一般信息(年龄、性别、吸烟、饮酒、是否在婚、是否为高中及以上学历、是否为农民)、疾病史(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脑卒中、血脂异常)、体格检查(身高、体质量、腰围)、实验室检查(血糖、血脂)。按照性别分为男女两组,再分别分为非肥胖、周围型肥胖、中心型肥胖、复合型肥胖不同肥胖亚组,构建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究男女两组CMM的发生情况及不同肥胖亚组与CMM的关系,采用R软件中的Z检验比较男女两组不同肥胖亚组间的效应值差异。结果 共纳入男26 726例,女44 086例。总人群CMM的患病率为14.6%(10 361/70 812),男、女性人群CMM患病率分别为16.6%(4 445/26 726)、13.4%(5 916/44 086)。安徽省中年居民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脑卒中、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别为27.0%、7.8%、0.5%、2.5%、29.5%。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在调整年龄、吸烟、饮酒、是否在婚、是否高中及以上学历、是否为农民后,相较非肥胖亚组,外周型肥胖亚组、中心型肥胖亚组、复合型肥胖亚组发生CMD的高危风险依次增加(OR=1.665,95%CI=1.599~1.734;OR=1.788,95%CI=1.656~1.930;OR=3.020,95%CI=2.913~3.131;P<0.05)。在男性人群中,与非肥胖亚组相比,周围型肥胖、中心型肥胖、复合型肥胖亚组发生CMM的风险增加[OR(95%CI)分别为2.008(1.822~2.213)、2.281(1.875~2.774)、4.137(3.799~4.504)],而在女性人群中分别为1.574(1.443~1.717)、1.727(1.509~1.976)、2.916(2.721~3.1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Z检验结果显示,男女两组在外周型肥胖、中心型肥胖、复合型肥胖3个亚组之间OR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调整了血脂等相关指标后,男性与女性人群外周型肥胖、中心型肥胖、复合型肥胖亚组发生CMM的风险依次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与女性人群复合型肥胖亚组发生CMM的风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58,P<0.05)。结论 安徽省中年不同肥胖类型居民发生CMM的风险不同,复合型肥胖居民发生CMM的风险最高,其次为中心型肥胖。男性人群中年复合型肥胖居民发生CMM的风险较女性更高,应该重点关注此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肥胖症 心血管代谢性共病 心血管代谢性疾病 肥胖类型 性别因素 安徽省 复合型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岁及以上人群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与心血管代谢性共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韩正 孙梦 +2 位作者 傅方琳 潘姚佳 王为强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2278-2284,共7页
背景 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加快及多病共存人群的增加,心血管代谢性共病(CMM)的高风险性使其成为研究重点。目前,大部分研究集中于单个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缺乏对CMM整体相关性的探讨。目的 探讨我国中老年人群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TyG)与CM... 背景 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加快及多病共存人群的增加,心血管代谢性共病(CMM)的高风险性使其成为研究重点。目前,大部分研究集中于单个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缺乏对CMM整体相关性的探讨。目的 探讨我国中老年人群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TyG)与CMM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并评估TyG在CMM防治中的作用。方法 研究对象来源于2017—2021年安徽省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人群,依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纳入94 455例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计算TyG。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分别探究TyG连续变量和不同四分位数对CMM的影响因素,采用Z检验比较组间的OR值差异。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CS)分析评估潜在的非线性联系,绘制RCS曲线并计算OR=1的分界点。结果 纳入研究对象中CMM组共1 456例(男664例,女792例),非CMM组共92 999例(男38 313例,女54 686例)。男性群体中CMM患者年龄、BMI、平均动脉压(MAP)、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高中及以上学历、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卒中、高血压比例、TyG高于非CMM组,吸烟、饮酒、农民比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非CMM组(P<0.05);女性群体中CMM组年龄、BMI、MAP、FPG、TG、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卒中、高血压比例高于非CMM组,在婚、农民比例、TC、LDL-C、HDL-C低于非CMM组(P<0.05)。分别将男性人群和女性人群按照TyG四分位间距进行分组,男性T1组(TyG 6.90~8.33,n=9 745)、T2组(TyG 8.34~8.67,n=9 744),T3组(TyG 8.68~9.08,n=9 744),T4组(TyG 9.09~11.6,n=9 744);女性F1组(TyG 7.07~8.49,n=13 870),F2组(TyG 8.50~8.82,n=13 870),F3组(TyG 8.83~9.21,n=13 869),F4组(TyG 9.22~11.6,n=13 869)。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了年龄、婚姻、吸烟、饮酒、高中及以上学历、农民、TC、HDL-C、LDL-C、BMI、高血压和MAP后,T4组患者CMM患病为T1组的9.045倍(OR=9.045,95%CI=6.372~13.169,P<0.001),F4组患者CMM患病为F1组的7.442倍(OR=7.442,95%CI=5.576~10.080,P<0.001),Z检验结果显示不同性别OR值的升高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24,P=0.410)。男性TyG每升高1个单位,CMM患病风险升高3.960倍(OR=3.960,95%CI=3.388~4.620,P<0.001),女性TyG每升高1个单位,CMM患病风险升高4.447倍(OR=4.447,95%CI=3.845~5.137,P<0.001)。Z检验结果显示不同性别OR值的升高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16,P=0.224)。RCS结果显示,调整了年龄、婚姻、吸烟、饮酒、高中及以上学历、农民、TC、HDL-C、LDL-C、BMI、高血压和MAP后,不同性别中TyG指数与CMM风险的非线性关系仍然显著(P_(非线性)<0.05),在不同性别中,TyG>8.82时,CMM风险增加,且曲线斜率显著上升。结论 TyG指数与CMM发生风险在不同性别中均密切相关,并具有相似的预测效力。应特别关注TyG>8.82的个体,并采取积极的预防和干预措施,以降低CMM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慢性病共病 心血管代谢性共病 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 胰岛素抵抗 安徽省 横截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重正常人群中身体圆度指数与心血管代谢性共病的相关性研究: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指数的中介作用
7
作者 杨菲 韩正 +3 位作者 付晓雅 顾瀚东 顾可羿 王为强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2期2798-2805,共8页
背景由于全球肥胖率的上升,心血管代谢性共病(CMM)的患病率逐年升高。身体圆度指数(BRI)是一种衡量内脏脂肪组织的新型肥胖指标,目前少有学者研究在体重正常人群中BRI与CMM的患病风险。目的探讨在体重正常人群中BRI与CMM高危风险的关系... 背景由于全球肥胖率的上升,心血管代谢性共病(CMM)的患病率逐年升高。身体圆度指数(BRI)是一种衡量内脏脂肪组织的新型肥胖指标,目前少有学者研究在体重正常人群中BRI与CMM的患病风险。目的探讨在体重正常人群中BRI与CMM高危风险的关系,探究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TyG)指数在这种关联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2021年参与安徽省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中BMI处于18.5~23.9 kg/m2的42437名研究对象,经统一培训人员收集人群的一般资料、疾病史和相关生化指标。根据性别和是否患有CMM将研究对象分为男性非CMM组(n=14546)、男性CMM组(n=2741)、女性非CMM组(n=20901)和女性CMM组(n=4249),分别根据不同性别BRI四分位数将其分为4个水平(男,M1、M2、M3、M4;女,F1、F2、F3、F4)。采用Bonferroni法比较不同性别及年龄段人群CMM患病率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BRI四分位水平与CMM患病风险的关系。采用R 4.4.2软件的mediate函数探究在调整协变量后的TyG指数、残余胆固醇(RC)、收缩压在BRI与CMM之间关联的中介效应,并通过medsens函数对TyG指数的中介效应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男性群体中CMM组年龄、学历在高中及以上比例、BMI、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RC、空腹血糖(FPG)、TyG指数、BRI、收缩压、舒张压及患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脏病、脑卒中比例高于非CMM组(P<0.05),吸烟比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非CMM组(P<0.05)。女性群体中CMM组年龄、BMI、TC、TG、LDL-C、RC、FPG、TyG指数、BRI、收缩压、舒张压及患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脏病、脑卒中比例高于非CMM组(P<0.05),学历在高中及以上比例、HDL-C低于非CMM组(P<0.05)。不同性别的BRI四分位水平中CMM患病率、饮酒比例、TC、TG、LDL-C、RC、FPG、TyG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MM的患病率随BRI水平的升高而增加(男P_(趋势)<0.001,女P_(趋势)<0.001)。不同性别和年龄段CMM患病率不同(P<0.001),且CMM人群中≥50岁占比(男89.4%,女91.2%)远高于<50岁(男10.6%,女8.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无论是否调整混杂因素,与BRI M1/F1水平相比,M2/F2、M3/F3、M4/F4水平的CMM患病风险均增加(P<0.001)。在BRI与CMM患病之间关联的中介分析中,调整性别、年龄、学历、吸烟及饮酒等协变量后,TyG指数介导占比(54.62%,95%CI=50.19%~60.00%)高于RC(22.98%,95%CI=20.70%~26.00%)和收缩压(24.05%,95%CI=22.05%~27.00%),明显介导了BRI与CMM患病之间的关联。结论在体重正常的人群中,BRI水平与CMM的患病风险呈正相关,而TyG指数对这种关联起明显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重指数 身体圆度指数 心血管代谢性共病 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指数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不合理用药因素分析与预防对策 被引量:5
8
作者 孙家跃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4期376-377,共2页
随着国家医疗改革,我国医院用药逐渐理性化,但不合理用药现象仍较为突出,该文就医院不合理用药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对策,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现代化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合理用药 现代化医院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性别老年人群身体圆度指数与体质量正常代谢异常表型的相关性研究:以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指数为潜在影响因素 被引量:2
9
作者 傅方琳 潘姚佳 +3 位作者 韩正 孙梦 顾怀聪 王为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3746-3752,3757,共8页
背景身体圆度指数(BRI)是一种衡量中心性肥胖的简易指标,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体质量正常代谢异常(MONW)人群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较高,且与中心性肥胖显著相关。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TyG)指数是反映胰岛素抵抗的指标。目前在不同性别老... 背景身体圆度指数(BRI)是一种衡量中心性肥胖的简易指标,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体质量正常代谢异常(MONW)人群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较高,且与中心性肥胖显著相关。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TyG)指数是反映胰岛素抵抗的指标。目前在不同性别老年人群中BRI、TyG指数和MONW表型的关系研究较为有限。目的探讨老年人群BRI与MONW表型患病风险在不同性别中的差异,探究TyG指数作为其不同性别中差异的潜在因素。方法选取2017-07-01—2021-06-30在安徽省10个市县区体检的≥60岁的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的调查表收集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疾病史等资料,收集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并计算BRI、TyG指数。将根据代谢状态和BMI水平分别将男性和女性分为体质量正常代谢正常(MHNW)表型和MONW表型:男性MHNW表型(n=5384)、男性MONW表型(n=6251);女性MHNW表型(n=4498)、女性MONW表型(n=8264)。根据BRI四分位数分别将男性和女性分为4个水平,即男性:M1、M2、M3、M4,女性:F1、F2、F3、F4。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探讨BRI四分位水平与TyG指数升高风险以及MONW表型患病风险的关系,采用R(version 4.1.1)软件中的Z检验比较男性和女性OR值之间的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4397例调查对象,其中男11635例(47.7%)、女12762例(52.3%),中位年龄67(64,70)岁,MHNW表型9882例(40.5%)、MONW表型14515例(59.5%)。不同性别MONW表型老年人群高血压比例、糖尿病比例、血脂异常比例、收缩压、舒张压、TyG指数、BRI、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MHNW表型,吸烟比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MHNW表型(P<0.05);不同性别高水平BRI老年人群MONW表型患病、高血压比例、糖尿病比例、血脂异常比例、TyG指数、FPG、TG高于低水平BRI,HDL-C低于低水平BRI(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BRI M1/F1水平相比,不同性别老年人群BRI M2/F2、M3/F3、M4/F4水平TyG指数升高风险均增加(P<0.05);且TyG指数升高风险随着BRI水平升高而增加(男性P_(趋势)<0.001,女性P_(趋势)<0.001);老年男性BRI M2、M3、M4水平TyG指数升高风险高于老年女性BRI F2、F3、F4水平(P<0.05)。校正混杂因素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BRI M1/F1水平相比,不同性别老年人群BRI M2/F2、M3/F3、M4/F4水平MONW表型患病风险均增加(P<0.05);且MONW表型患病风险随着BRI水平升高而增加(男性P_(趋势)<0.001,女性P_(趋势)<0.001);老年男性BRI M2、M4水平MONW表型患病风险高于老年女性BRI F2、F4水平(P<0.05)。结论在不同性别老年人群中,BRI水平与MONW表型患病风险呈正相关,其中老年男性高水平BRI与MONW表型患病风险关联更为密切,TyG指数是引起其性别差异的潜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圆度指数 体质量正常代谢异常表型 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指数 性别 老年人 中心性肥胖 相关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咬合关系不良的原因浅析及防治初探 被引量:12
10
作者 阎旭 彭滟 +2 位作者 高宇 胡娟 韦海东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49-550,共2页
总结97例患者,分析其中16例术后出现咬合关系不良的原因并探讨防治措施。经颌间牵引或固定、颅颌固定或颅颏弹性牵引,14例患者恢复咬合关系,1例再次手术,1例转正畸科会诊。复位不准确、手术操作不当、术后缺少有效的颌间固定、颌间固定... 总结97例患者,分析其中16例术后出现咬合关系不良的原因并探讨防治措施。经颌间牵引或固定、颅颌固定或颅颏弹性牵引,14例患者恢复咬合关系,1例再次手术,1例转正畸科会诊。复位不准确、手术操作不当、术后缺少有效的颌间固定、颌间固定不规范是颌骨内固定术后咬合关系不良主要原因,及时解剖复位、手术正确规范、颌间牵引固定及选择性应用颅颌固定或颅颏弹性牵引代替颌间牵引固定是防治颌骨骨折钛板内固定术后咬合关系不良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骨折 内固定术 咬合关系不良 颌间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膜血管周细胞瘤29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陈远钦 吴玲玲 +4 位作者 张锦 石群立 周晓军 马恒辉 马捷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96-1100,共5页
目的探讨脑膜血管周细胞瘤(meningeal hemangiopericytoma,M-HPC)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采用HE和免疫组化EnVision法对29例M-HPC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9例M-HPC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9例,年龄14~82岁,中位年龄48岁。肿... 目的探讨脑膜血管周细胞瘤(meningeal hemangiopericytoma,M-HPC)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采用HE和免疫组化EnVision法对29例M-HPC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9例M-HPC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9例,年龄14~82岁,中位年龄48岁。肿瘤位于幕上17例,小脑幕4例,幕下5例,其余3例位于脊髓。患者临床表现为头痛、四肢和(或)头面部麻木、视力下降等。组织学观察,首发病灶中21例(72%)为WHOⅡ级,8例(18%)为WHOⅢ级。肿瘤特征性的富于细胞,由圆形、卵圆形至梭形瘤细胞构成,间质富含"鹿角形"薄壁分支血管,部分肿瘤组织内尚见小灶性分布、疏松水肿样的少细胞区。Ⅲ级病例瘤细胞异型性及细胞密度增加,核分裂象增多,并可见坏死。免疫表型:瘤细胞弥漫表达vimentin、CD99,灶性弱表达CD34,部分病例表达BCL-2,个别病例表达SMA、EMA及S-100,不表达GFAP,Ki-67增殖指数2%~45%,平均10%。网状纤维染色示肿瘤富含网状纤维并包绕在瘤细胞周围。结论 M-HPC属少见脑肿瘤,临床及影像学无特征性,病理诊断时须与伴有血管外皮瘤样结构的其他肿瘤相鉴别,生物学行为属WHOⅡ/Ⅲ级,术后复发率高且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肿瘤 血管周细胞瘤 病理诊断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奇异性骨旁骨软骨瘤样增生5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夏燕 吴玲玲 +1 位作者 封扬 吴礼高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33-1036,共4页
目的 探讨奇异性骨旁骨软骨瘤样增生(bizarre parosteal osteochondromatous proliferation,BPOP)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组织学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5例BPOP进行HE染色,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5例BPOP患者发病年龄17~4... 目的 探讨奇异性骨旁骨软骨瘤样增生(bizarre parosteal osteochondromatous proliferation,BPOP)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组织学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5例BPOP进行HE染色,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5例BPOP患者发病年龄17~48岁,无性别差异,均感觉肿痛不适就诊,病变位于四肢长、短管状骨。X线示宽基底的边界清晰的高密度肿块,起源骨膜下完整的骨皮质,病变部位与附着骨的骨髓腔亦不相通,其中1例伴附骨的骨皮质轻度破坏。镜下见主要由软骨、骨和纤维组织无规则排列而成,轻度异型的软骨细胞可伴大部分钙化软骨,即多形性骨小梁中的“蓝骨”;骨小梁周围被覆无异型的骨母细胞,骨小梁间有大量的血管、纤维组织增生。结论 BPOP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的骨软骨瘤样病变,术后高复发性,无转移,恶变罕见,需结合影像学与病理组织学特点进行诊断,易误诊,需与骨旁骨肉瘤、软骨肉瘤、骨化性肌炎等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奇异性骨旁骨软骨瘤样增生 Nora病 骨软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依诺肝素抗凝对不同年龄患者临床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徐飞 唐念中 +2 位作者 周勇 王君 郑兴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47-754,共8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依诺肝素抗凝对不同年龄患者临床事件的影响。方法 2010年至2014年入选未发生无复流及冠脉夹层等具有血栓高危因素等并发症的PCI术后患者700例,随机分为依...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依诺肝素抗凝对不同年龄患者临床事件的影响。方法 2010年至2014年入选未发生无复流及冠脉夹层等具有血栓高危因素等并发症的PCI术后患者700例,随机分为依诺肝素抗凝组与非抗凝组,术后比较中年(〈60岁)、老年(60~74岁)、高龄(≥75岁)肝素抗凝组与非抗凝组住院期间出血事件及术后1年内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s)的发生率。结果住院期间中年抗凝组与非抗凝组小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5%vs 18.8%);老年抗凝组小出血发生率高于非抗凝组(36.4%vs 23.5%,P〈0.05);高龄抗凝组小出血发生率高于非抗凝组(46.7%vs 22.4%,P〈0.05);住院期间不同年龄抗凝组与非抗凝组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老年、高龄抗凝组平均住院天数长于非抗凝组(P〈0.05)。术后1年内中年、老年、高龄抗凝组与非抗凝组MACCEs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1%vs 4.3%,7.3%vs 6.6%,11.7%vs 10.3%)。Kaplan-Meier曲线显示:住院期间出血事件与1年内MACCEs的发生率无相关性。结论对于无血栓高危因素并发症的PCI术后患者,不予肝素抗凝不增加MACCEs发生率,也不增加住院期间DVT发生率,且可减少老年、高龄患者住院期间小出血发生率及住院天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依诺肝素 出血 主要心脑不良事件 年龄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研究新观点 被引量:27
14
作者 郭志国 辛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2400-2403,共4页
急性胰腺炎是胰腺的炎症性疾病,表现为胰蛋白酶原不适当的活化、炎性细胞浸润及胰腺分泌细胞的破坏,若进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可危及生命。由于发病机制不清,临床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缺乏有效方法。胰蛋白酶学说在胰腺炎发病机制中处... 急性胰腺炎是胰腺的炎症性疾病,表现为胰蛋白酶原不适当的活化、炎性细胞浸润及胰腺分泌细胞的破坏,若进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可危及生命。由于发病机制不清,临床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缺乏有效方法。胰蛋白酶学说在胰腺炎发病机制中处于主导地位,其中前体胰蛋白酶原激活与胰蛋白酶-抗胰蛋白酶的失衡、遗传异质性相关。近年来多项研究揭示胰腺炎是多因素参与的疾病,乙醇与烟草可损伤小胰管及腺泡细胞,但饮酒者急性胰腺炎发病率升高并不显著。胰管分泌物可减轻胰腺损伤,缺乏胰蛋白酶原激活的动物模型仍有胰腺炎发生,细胞因子在预测急性胰腺炎的发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表达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密切相关,自噬在胰腺炎性反应中也扮演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 胰蛋白酶 胰管细胞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便检测在炎症性肠病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龙 辛毅 梅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59-1361,共3页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诊断依据主要结合临床表现、内镜和病理组织学进行...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诊断依据主要结合临床表现、内镜和病理组织学进行综合分析,并在排除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结肠炎的基础上作出诊断。目前评估肠道炎症程度的方法仍是内镜表现以及组织活检病理检查,程序较为繁琐、费用较高,且具有侵入性而影响检测的频率和患者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感染性结肠炎 肠道炎性疾病 肠道炎症 克罗恩病 溃疡性结肠炎 病理组织学 菌群分析 特异性 便钙卫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氟米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50例 被引量:15
16
作者 王洪涛 张凤 张玲玲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48-951,共4页
目的比较来氟米特(LEF)片单独或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100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LEF+MTX)组和对照(LEF)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LEF20 mg,每天1次;治疗组口服LEF 20 mg,每天1次,MTX 5 mg,每周1... 目的比较来氟米特(LEF)片单独或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100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LEF+MTX)组和对照(LEF)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LEF20 mg,每天1次;治疗组口服LEF 20 mg,每天1次,MTX 5 mg,每周1次。2组均连续用药2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完成12周疗程50例,有效率为80.0%。治疗组完成12周疗程50例,有效率为84.0%。对照组完成24周疗程50例,有效率为88.0%,明显进步率为26.0%;治疗组完成24周疗程50例,有效率为92.0%,明显进步率为30.0%。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均显著改善,治疗后12,18,24周,两组都能显著改善休息痛,降低晨僵,增加左右手握力,减少压痛关节指数和肿胀关节指数,增强日常生活能力和关节功能,降低患者健康评分。两组对临床症状改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C反应蛋白降低,但类风湿因子,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8,24周,治疗组能显著降低血沉,而对照组在24周才降低血沉,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对照组为6.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F片单独或联合MTX对RA具有明显治疗作用。但LEF片联合MTX治疗RA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氟米特 甲氨蝶呤 类风湿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黄疸为特征的原发性肝淀粉样变性1例报告 被引量:4
17
作者 鲍旭丽 田洲 +3 位作者 陈庆峰 李丽 张蕾 闾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943-944,共2页
淀粉样变性是由不溶性淀粉样蛋白沉积在组织器官中引起的一类进行性、预后不良的疾病,主要可分为原发性(淀粉样物质为免疫球蛋白的轻链,AL型) 和继发性(淀粉样物质为淀粉A 蛋白,AA 型).AL 型常累及肝、肾、脾、心脏、胃肠及皮肤等... 淀粉样变性是由不溶性淀粉样蛋白沉积在组织器官中引起的一类进行性、预后不良的疾病,主要可分为原发性(淀粉样物质为免疫球蛋白的轻链,AL型) 和继发性(淀粉样物质为淀粉A 蛋白,AA 型).AL 型常累及肝、肾、脾、心脏、胃肠及皮肤等多个组织器官,以往的尸解发现95%的原发性淀粉样变性患者都有肝脏淀粉样物质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变性 肝疾病 黄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NUT中线癌合并多发转移1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龙 王薇 +1 位作者 辛毅 王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1067-1067,共1页
患者男性,71岁。既往体健,2016年4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腰部疼痛,症状进行性加重,伴有左大腿麻木不适。2016年6月20日行PET-CT显示左肺上叶软组织影,肝、纵隔淋巴结、双肺多发转移灶,全身多发性骨转移。肿瘤标志物显示细胞角蛋白1... 患者男性,71岁。既往体健,2016年4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腰部疼痛,症状进行性加重,伴有左大腿麻木不适。2016年6月20日行PET-CT显示左肺上叶软组织影,肝、纵隔淋巴结、双肺多发转移灶,全身多发性骨转移。肿瘤标志物显示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100 ng/mL。2016年7月6日行肝脏穿刺活检,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CK5/6(-)、Nap-A(-)、BSEP(+)、NUT(+)、P40(-)、TTF-1(-)、MD23(+)、EMA(-)、P63(-)、CK8/18(少量+)、CD34(血管+)、SOX-2(个别+)、CAM5.2(少量+)、HPC(-)、P53(80%)、CDX2(-)、CK7(-)、ARGI(-)、Ki-67(50%)、CgA(-)、Syn(-),见图1。病理诊断为低分化上皮源性恶性肿瘤,NUT癌。血液全基因二代测序提示14外显子跳跃式缺失,7月19日出现双下肢瘫痪、皮肤巩膜黄染、进食困难及呕吐、咳嗽咳痰等症状,7月28日出现呼之不应、深度昏迷,并出现血液氧饱和度下降、血压下降,急查血气分析考虑2型呼吸衰竭、代谢性酸中毒,经积极抢救无效,于当日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中腺癌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苷激酶1含量在乳腺癌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9
作者 郝维敏 夏宏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74-776,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胸苷激酶1(TK1)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对乳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36例乳腺癌患者、3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TK1、CA153的水平。 TK1和CA153测定分别采用免疫印迹法和化学发...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胸苷激酶1(TK1)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对乳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36例乳腺癌患者、3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TK1、CA153的水平。 TK1和CA153测定分别采用免疫印迹法和化学发光法,同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多参数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清TK1与乳腺癌之间关系。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TK1、CA153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以临床分期为参照指标,血清TK1、CA153含量在Ⅲ+Ⅳ期患者的检测值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TK1、CA153诊断乳腺癌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53(95%CI:0.913~0.992)和0.750(95%CI:0.647~0.853),当TK1诊断乳腺癌的最佳临界值为1.995 pmol/L,该点灵敏度0.78,特异度0.98,Youden指数最大。结论:血清TK1最佳临界值确定对乳腺癌早期临床诊断及乳腺癌临床分期监测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胸苷激酶1 CA153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药责任一体化管理对口服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病人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刘湘云 马强 +1 位作者 戴金津 田晓慧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5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研究医护药责任一体化管理对口服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病人依从性的影响。[方法]2013年10月—2014年5月在我院感染疾病科住院且年龄25岁~55岁的口服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96例为干预组;2013年10月—2014年5月在我... [目的]研究医护药责任一体化管理对口服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病人依从性的影响。[方法]2013年10月—2014年5月在我院感染疾病科住院且年龄25岁~55岁的口服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96例为干预组;2013年10月—2014年5月在我院感染疾病科住院且年龄25岁~55岁的口服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83例为对照组。干预组应用制定医护药责任一体化测量表进行管理,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并与 Morisky问卷结果进行比较,比较病人治疗的依从性。[结果]干预前两组医护药责任一体化测量表和 Morisky 问卷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后两组医护药责任一体化测量表、Morisky问卷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功能指标在研究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研究后相比,指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病人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医护药责任一体化管理的实施,口服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病人自我管理的依从性明显提高,改变了现有住院病人诊疗护理服务管理模式,更新管理理念,为病人提供更全面的、个性化的优质诊疗护理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抗病毒药物 医护药责任一体化 口服药物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