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能谱成像鉴别诊断胰腺癌与肿块型胰腺炎 被引量:27
1
作者 张军 邓克学 +1 位作者 刘志远 张敏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68-272,共5页
目的探讨CT能谱成像在鉴别胰腺癌与肿块型胰腺炎中的价值,提高术前鉴别诊断准确率。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能谱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2例胰腺癌患者(胰腺癌组)和30例肿块型胰腺炎患者(胰腺炎组)的临床资料,在动脉期和门静脉期40~14... 目的探讨CT能谱成像在鉴别胰腺癌与肿块型胰腺炎中的价值,提高术前鉴别诊断准确率。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能谱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2例胰腺癌患者(胰腺癌组)和30例肿块型胰腺炎患者(胰腺炎组)的临床资料,在动脉期和门静脉期40~140 ke V单能量下(间隔10 ke V),分别测量和比较两组病灶的平均CT值、碘浓度以及能谱曲线的差异。结果在动脉期和门静脉期的40~140 ke V单能量下,胰腺炎组的平均CT值均大于胰腺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动脉期=-7.349^-4.810,P<0.05;t门静脉期=-6.760^-5.496,P<0.05)。胰腺炎组与胰腺癌组的能谱曲线有明显的差别,在40~70 ke V低能量之间差异明显。胰腺癌组在动脉期和门静脉期的碘浓度均低于胰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动脉期=-28.577,P<0.05;t门静脉期=-28.451,P<0.05)。结论通过CT能谱成像技术测量不同单能量下CT值、能谱曲线以及碘浓度可以鉴别胰腺癌和肿块型胰腺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胰腺炎 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病理学 外科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异位嗜铬细胞瘤的MSCT诊断 被引量:7
2
作者 许小伍 唐永华 缪飞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11期1907-1910,共4页
目的讨论膀胱异位嗜铬细胞瘤MSCT表现。方法对8例资料完整、经手术证实膀胱异位嗜铬细胞瘤的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肿块均为单发,分别位于膀胱三角区(2例)、顶部(2例)、前壁(1例)、后壁(3例),2例位于粘膜下,6例位于膀胱肌层。... 目的讨论膀胱异位嗜铬细胞瘤MSCT表现。方法对8例资料完整、经手术证实膀胱异位嗜铬细胞瘤的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肿块均为单发,分别位于膀胱三角区(2例)、顶部(2例)、前壁(1例)、后壁(3例),2例位于粘膜下,6例位于膀胱肌层。病灶平扫呈均匀低密度,无囊变,1例可见环形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均匀强化,动脉期与平扫病灶CT值相差>40HU,门脉期与动脉期CT值相差为15HU左右。结论膀胱异位嗜铬细胞瘤在MSCT有其特征性表现,术前可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嗜铬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在肾癌中的诊断价值
3
作者 徐永军 许小伍 《淮海医药》 CAS 2018年第2期168-170,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对肾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证实的肾癌CT表现,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且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15例肾癌均为透明细胞癌(CCRCC)。CCRCC病理分级:I级12例;Ⅱ级2例;1例未分级。结论:...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对肾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证实的肾癌CT表现,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且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15例肾癌均为透明细胞癌(CCRCC)。CCRCC病理分级:I级12例;Ⅱ级2例;1例未分级。结论:螺旋CT不仅可以诊断肾细胞癌(RCC),还可以对RCC的病理亚型鉴别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而且立体解剖清晰,对其手术方案的制定和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