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鼻咽癌放疗后并发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 1
-
-
作者
张明洁
刘业海
李慧
陈德尚
韩跃峰
-
机构
安徽省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安徽省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
出处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6-258,共3页
-
文摘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7~2010年127例有完整资料鼻咽癌患者总结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127例患者中放疗后116例发生分泌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为91.3%(116/127);放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18个月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1.8%(15/127)、29.1%(37/127)、46.5%(59/127)及3.9%(5/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23,P<0.001)。中晚期患者(T3+T4)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为96.2%(76/79),而早期患者(T1+T2)为83.3%(40/4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P=0.030);鼻咽照射剂量≤70Gy的患者,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为86.5%(64/74),当鼻咽照射剂量>70Gy的患者,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率为98.1%(52/53),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1,P=0.048);当咽鼓管咽口被侵犯后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为98.2%(56/57),而未向咽鼓管咽口侵犯的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率为85.7%(60/7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5,P=0.029)。结论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率较高,在放疗后12个月达最高峰;咽鼓管咽口有无侵犯、鼻咽照射剂量和T分期与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有关。
-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放射疗法
并发症
分泌性中耳炎
影响因素
-
Keywords
Nasopharyngealneoplasm
radiotherapy
complication
secretoryotitismedia(som)
influencingfactors
-
分类号
R739.6
[医药卫生—肿瘤]
R764.21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