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下不同放置时间对标本血凝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夏天 王义平 +1 位作者 冯佳玲 徐海涛 《安徽医学》 2015年第2期209-211,共3页
目的观察4℃下不同的放置时间对标本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凝四项测定结果的影响,以评估标本保留时间对检验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1例血凝检测标本按照PT正常或者... 目的观察4℃下不同的放置时间对标本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凝四项测定结果的影响,以评估标本保留时间对检验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1例血凝检测标本按照PT正常或者异常分成A、B两组。检测A、B两组标本即刻检测及放人4℃冰箱下1、2、3、4、5、6、7、8及24h的血凝四项的值。将1~8h,24h的血凝四项检测结果与即刻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A组标本PT、APTT与TT在多次测量的时间点与即刻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标本PT在4~8h的时间点相对即刻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IB在A、B组各时间点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4℃条件下,PT正常的标本放置24h仍有临床参考价值,PT异常的标本放置时间不应超过6h,APTT标本放置时间不应超过4h,而TT检测标本宜在采血后1h内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凝四项 4℃ 放置时间 检测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