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细化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杨平平 张敏 +2 位作者 彭杰成 刘慧美 苏家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4期134-137,共4页
目的 分析精细化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行PCI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 目的 分析精细化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行PCI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行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情绪评分、心功能等临床指标、自我效能、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得分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6分钟步行试验(6MWT)长于干预前、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R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6MWT长于对照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干预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D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自我效能、自护能力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精细化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干预中,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生存质量,并且有利于患者心功能的恢复,在临床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精细化护理 生活质量 自我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BNP的水平与心功能相关性的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吴颖 严卫国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17期43-44,共2页
目的 :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脑钠肽的水平与其心功能的相关性,评价BNP指标在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心内科收治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心衰组,将60例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设为健康组,采... 目的 :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脑钠肽的水平与其心功能的相关性,评价BNP指标在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心内科收治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心衰组,将60例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设为健康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两组受试者血浆BNP的水平,采用心脏彩色超声测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与其血浆BNP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心衰组患者血浆BNP的平均水平为(960.45±219.80)ng/L,健康组受试者血浆BNP的平均水平为(64.45±19.80)ng/L,心衰组患者血浆BNP的平均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受试者,差异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心衰组患者血浆BNP的水平可随着其心功能NYHA分级的增加而增高,呈正相关。心衰组患者中心功能NYHA分级为Ⅱ级、Ⅲ级、Ⅳ级患者血浆BNP的水平相比较差异显著(r=0.72,P<0.05),有统计学意义。心衰组患者左室射血的分数可随着其心功能NYHA分级的增加而下降,呈负相关。心衰组患者中心功能NYHA分级为Ⅱ级、Ⅲ级、Ⅳ级患者左室射血的分数相比较差异显著(r=-0.56,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浆BNP检测的方法简便、可重复性好,可用于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及心功能分级,预测其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BNP LVE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ST段、T波变化联合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3
作者 胡夫渠 严卫国 +2 位作者 彭杰成 伍万仕 刘国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32期63-66,共4页
目的研究动态心电图ST段、T波变化联合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在冠心病(CHD)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80例疑似CHD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动态心电图、冠状动脉CTA及冠状... 目的研究动态心电图ST段、T波变化联合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在冠心病(CHD)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80例疑似CHD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动态心电图、冠状动脉CTA及冠状动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动态心电图、冠状动脉CTA及二者联合检测CHD的诊断效能及一致性检验。结果80例疑似CHD患者阳性69例(86.25%)。动态心电图诊断CHD的准确率为67.50%,Kappa值为0.520,一致性比较理想;冠状动脉CTA诊断CHD的准确率为81.25%,Kappa值为0.768,一致性好;二者联合诊断CHD的准确率为92.50%,Kappa值为0.918,一致性好。结论动态心电图ST段、T波改变联合冠脉CTA诊断CHD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动态心电图 ST段 T波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7
4
作者 江庆 叶飞 陈绍良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4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eysteine,Hcy)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关系。方法 94例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状动脉狭窄(CAS)组(72例)和冠状动脉正常((3AN)组(22例),并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一步将CAS组分为1支病变组(32例),2支...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eysteine,Hcy)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关系。方法 94例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状动脉狭窄(CAS)组(72例)和冠状动脉正常((3AN)组(22例),并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一步将CAS组分为1支病变组(32例),2支病变组(27例),3支病变组(13例),其中非重度狭窄者(38例),重度狭窄者(34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Hcy水平。结果 CAS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CAN组(P<0.002)。0、1、2、3支血管病变者血浆Hcy浓度呈逐级增高趋势,分别为(8.25±3.57)μmol/L、(11.19±4.87)μmol/L、(12.00±5.77)μmol/L、(15.20±5.29)μmol/L(P<0.01),多重比较3、2、1支与0支及3支与1支病变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1支与2支及2支与3支病变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重度狭窄者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非重度狭窄者,差异有显著性(P<0.02)。结论Hcy水平升高与冠心病密切相关,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越多,血浆Hcy水平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HCY 冠状动脉狭窄 CAS 冠状动脉正常 CAN 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中部间隔面起搏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江庆 伍万仕 +4 位作者 程辉 王海珍 刘国栋 许允 王海燕 《中国医学工程》 2012年第10期14-15,共2页
目的探讨右室中部间隔面起搏定位方法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8例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右室流出道(RVOT)中部间隔组(18例)和右室心尖部(RVA)组(20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以及术后6个月的心电... 目的探讨右室中部间隔面起搏定位方法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8例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右室流出道(RVOT)中部间隔组(18例)和右室心尖部(RVA)组(20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以及术后6个月的心电图、心脏彩超EF值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等指标变化。并将行右室间隔面起搏18例患者心室电极植入不同部位定位比较,在X线后前位结合脊柱影分为高、中(距心影下缘1.5-2个椎体影)、低三部分,右前斜位时将心影纵向均分为4区,并分析左前斜位下电极的指向,不同部位起搏术中测试起搏后QRS波形态,电轴,时限。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RVOT组QRS波时限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均优于RV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隔部所有电极左前斜位投照时均指向脊柱侧,右前斜位投照时电极头端位于心影3区或4区,后前位下中部间隔组起搏后QRS波时限明显窄于高位和低位组,电轴也较其他两组更接近于正常(P<0.05)。结论 RVOT中部间隔起搏较RVA起搏更符合"生理性"起搏的特点,对心功能及心电的不良影响也小于RVA起搏。在右室中部间隔面起搏,电极距心影下缘1.5-2个椎体影高度处且右前斜位时头端位于3区者起搏后QRS波时限较窄,电轴较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 右室 主动电极 间隔部 QRS时限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并发症及处理 被引量:2
6
作者 伍万仕 江庆 《中国医学工程》 2011年第3期116-117,119,共3页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是确诊及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与经股动脉径路相比,经桡动脉径路优越性更为突出,可进一步降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等。然而,它也是一种有创伤性的诊疗措施,桡动脉血管明显较股动脉细小,手术难度较大,对术者操作要求较...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是确诊及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与经股动脉径路相比,经桡动脉径路优越性更为突出,可进一步降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等。然而,它也是一种有创伤性的诊疗措施,桡动脉血管明显较股动脉细小,手术难度较大,对术者操作要求较高,介入器械通过血管操作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桡动脉 冠状动脉造影 介入诊疗 并发症 股动脉 穿刺部位 穿刺点 导管 血管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