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诊断卵巢纤维卵泡膜细胞瘤一例 被引量:3
1
作者 谢玉海 范影 +4 位作者 周艳 王军 赵雷 哈传传 曹莉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40-141,共2页
病例:患者,女,74岁,因下腹部坠胀6天入院。查体:腹部膨隆,其余未见明显异常。妇科检查:子宫呈老年性萎缩,子宫前方触及一实性包块,直径约13 cm,表面光滑,活动度一般,压痛(+);附件触及不理想。糖类抗原125199.60 U/ml,血液及其他... 病例:患者,女,74岁,因下腹部坠胀6天入院。查体:腹部膨隆,其余未见明显异常。妇科检查:子宫呈老年性萎缩,子宫前方触及一实性包块,直径约13 cm,表面光滑,活动度一般,压痛(+);附件触及不理想。糖类抗原125199.60 U/ml,血液及其他实验室检查无异常。本院彩超示盆腔内实性包块,大小约为102 mm×129 mm×89 mm。磁共振检查:盆腔及腹腔内见巨大包块,T1WI信号略低于子宫肌层,内见斑点状高信号影(图1A),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图1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卵巢 纤维卵泡膜细胞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倍剂量三维对比增强MRA诊断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2
作者 范影 谢玉海 +5 位作者 李曼曼 赵雷 史晓飞 曹莉 哈传传 王军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4年第6期455-458,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单倍剂量三维对比增强MRA对诊断脑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 11例经手术或DSA证实的脑AVM患者,均先行常规MRI检查,接着进行单倍剂量三维对比增强MRA检查。结果脑AVM SD 3D-CE-MRA表现:有10例患者明确显示异常... 目的探讨使用单倍剂量三维对比增强MRA对诊断脑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 11例经手术或DSA证实的脑AVM患者,均先行常规MRI检查,接着进行单倍剂量三维对比增强MRA检查。结果脑AVM SD 3D-CE-MRA表现:有10例患者明确显示异常血管团、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其中,单支供血动脉6例,联合供血4例,单支静脉引流7例,多支静脉引流3例。1例3D CE-MRA显示正常。结论联合应用SD 3D CE-MRA和常规MRI检查,对脑AVM的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颅内动静脉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诊断椎管内多发脊膜瘤一例 被引量:2
3
作者 谢玉海 范影 +3 位作者 赵雷 史晓飞 曹莉 哈传传 《磁共振成像》 CAS 2012年第6期478-479,共2页
患者女,58岁。因"双下肢麻木伴无力渐加重4个月"入院,20年前有过腰背部外伤史。体检:双下肢肌力Ⅳ级,双上肢肌力Ⅴ级;腹软,脐以下平面感觉减退,膝腱反射及腹壁反射少减弱,其余(-)。
关键词 脊髓肿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肠肌内神经鞘瘤1例
4
作者 王军 赵雷 +1 位作者 范影 谢玉海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51-152,共2页
周围神经鞘瘤影像报道多是发生于肌间隙内神经血管束走行区病变,骨骼肌内的神经鞘瘤少见。本文报道1例并进行文献复习,对其影像学表现探讨。
关键词 神经鞘瘤 骨骼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udd-Chiari综合征肝尾状叶的形态学变化
5
作者 史晓飞 范影 +3 位作者 谢玉海 赵雷 王军 钱银锋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76-679,684,共5页
目的利用增强MRI检查观察Budd-Chiari综合征(BCS)患者肝尾状叶的变化及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7年4月太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3例BCS患者、36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和31例肝脏正常者(对照组)的上腹部MRI增强扫描资料,... 目的利用增强MRI检查观察Budd-Chiari综合征(BCS)患者肝尾状叶的变化及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7年4月太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3例BCS患者、36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和31例肝脏正常者(对照组)的上腹部MRI增强扫描资料,比较3组研究对象的肝尾状叶横径和尾状叶静脉显示率,比较不同病程、病变类型BCS患者的肝尾状叶静脉管径,绘制肝尾状叶横径诊断BCS的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结果 BCS组肝尾状叶横径大于对照组和乙肝肝硬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和乙肝肝硬化组肝尾状叶横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S组肝尾状叶静脉显示率均高于对照组和乙肝肝硬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1.278、21.070,P<0.01);对照组和乙肝肝硬化组肝尾状叶静脉显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4,P>0.05)。BCS组中,33例患者可见肝尾状叶静脉,尾状叶静脉管径1.60~7.90mm,平均(4.40±1.59)mm。慢性BCS患者尾状叶静脉管径大于急性BC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01,P<0.05)。下腔静脉型或混合型BCS患者尾状叶静脉管径大于肝静脉型(t=-3.781,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861(95%CI0.777-0.946)。当尾状叶横径取43.49 mm时,敏感度为76.74%、特异度为90.32%。与超声相比,采用尾状叶横径诊断BCS的特异度较高(χ~2=4.757,P=0.033)。结论肝尾状叶体积增大、尾状叶静脉扩张是BCS患者的特征性改变,具有一定的诊断和病情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dd—Chiari综合征 肝硬化 肝炎 乙型 磁共振成像 图像增强 解剖学 局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