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5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黄梅尖岩体岗上马家地区原生铀矿石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1
作者 陈光旭 杨彪 +6 位作者 史春旺 陈经龙 李光来 胡梦成 谢忠泉 吴姿颖 马玉娟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53-964,共12页
安徽黄梅尖岩体岗上马家地区紧邻徐村铀矿床西侧,是黄梅尖岩体北缘最具有铀矿找矿潜力的地区之一,进一步工作有望提交矿床一处。该区矿体主要赋存于岩体与砂岩的接触带附近,矿床类型是与碱性岩有关的热液型铀矿。为查明岗上马家地区原... 安徽黄梅尖岩体岗上马家地区紧邻徐村铀矿床西侧,是黄梅尖岩体北缘最具有铀矿找矿潜力的地区之一,进一步工作有望提交矿床一处。该区矿体主要赋存于岩体与砂岩的接触带附近,矿床类型是与碱性岩有关的热液型铀矿。为查明岗上马家地区原生铀矿石矿物学特征,本文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扫描电镜(SEM)观察和能谱半定量分析以及电子探针(EPMA)定量分析等手段,对区内原生铀矿石进行矿石矿物学、元素化学组成和面扫描分析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区内铀矿物主要以脉状、团块状的沥青铀矿产出,其成分相对均匀,周围多见黄铁矿、磷灰石、方解石、白云石等中低温热液矿物;铀矿物共生组合关系较多,主要有铀矿物-黄铁矿-磷灰石-方解石型、铀矿物-赤铁矿-石英脉型、铀矿物-绿泥石-黄铁矿型、铀矿物-金红石-黄铁矿型等类型。本文综合分析认为:区内黄梅尖岩体与原生铀矿物均富集稀土元素,指示两者存在成因联系;且岩体具有高Th/U比值和U元素活化、迁移的特征,均表明岩体与铀成矿关系密切,是重要的铀源之一。岗上马家地区夹持于丁家山与徐村矿床之间,兼具相似成矿地质条件与优越构造-岩性-接触带耦合关系,是黄梅尖岩体北缘最具找矿潜力的地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铀矿石 矿物学特征 地质意义 找矿潜力 岗上马家地区 黄梅尖岩体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地矿局321地质队探明一中型金矿床
2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6年第1期10-10,共1页
2016年1月,安徽省地矿局321地质队承担的"安徽省铜陵市鸡冠山—长龙山金铜硫矿普查"项目中刺山矿段工作通过了野外验收和成果验收。经过估算,刺山矿段金金属量超过8 t。刺山金矿段是安徽省地勘基金项目"安徽省铜陵市鸡冠山—长龙山... 2016年1月,安徽省地矿局321地质队承担的"安徽省铜陵市鸡冠山—长龙山金铜硫矿普查"项目中刺山矿段工作通过了野外验收和成果验收。经过估算,刺山矿段金金属量超过8 t。刺山金矿段是安徽省地勘基金项目"安徽省铜陵市鸡冠山—长龙山金铜硫矿普查"中的一个矿段,该矿段实施钻孔81个,钻探工作量近50 00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型金矿床 钻探工作量 金铜 硫矿 金属量 矿石矿物 矿石类型 围岩蚀变 资源枯竭型城市 成果验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潜山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
3
作者 卢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2期131-135,共5页
在全面分析产业融合、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潜山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积极成效进行梳理总结,针对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产业振兴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对策与建议。研究表明:(1)乡村振兴背景下潜山市打造的多条风景道和... 在全面分析产业融合、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潜山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积极成效进行梳理总结,针对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产业振兴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对策与建议。研究表明:(1)乡村振兴背景下潜山市打造的多条风景道和旅游精品线路有效激发了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禀赋、文化特色、产业布局等发展潜力;(2)受自然地理和旅游资源的分布差异,天柱山镇等周边区域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自然资源,走出“旅游+”强村富民的乡村振兴之路;(3)持续推进生态振兴,提升地域文化内涵,打通融合发展通道等举措是做优做强潜山市乡村旅游的重要保障,也是推动《潜山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7—2030年)》的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乡村振兴 潜山市 大别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铜陵冬瓜山铜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9
4
作者 徐兆文 陆建军 +4 位作者 陆现彩 高剑峰 刘苏明 罗庆春 姜章平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33-234,共2页
关键词 铜金矿床 铜陵 地质特征 中三叠统 成矿 褶皱构造 沉积岩 冬瓜 安徽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休宁—歙县整装勘查区晚侏罗世逆冲推覆构造特征及其与成矿作用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翁望飞 王德恩 +5 位作者 胡召齐 朱强 汪启年 吴冀明 唐国强 张鹏飞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18-1538,共21页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结合大地电磁测深综合构造解释,在休宁—歙县金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及邻区厘定出发育于晚侏罗世的较大规模逆冲推覆构造,其由逆冲断层、逆冲岩席、原地岩系、构造窗及伴生的牵引褶皱等组成。该逆冲推覆构造发育于"...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结合大地电磁测深综合构造解释,在休宁—歙县金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及邻区厘定出发育于晚侏罗世的较大规模逆冲推覆构造,其由逆冲断层、逆冲岩席、原地岩系、构造窗及伴生的牵引褶皱等组成。该逆冲推覆构造发育于"屯溪—休宁"红层盆地南缘,表现为晚元古代浅变质火山-碎屑岩系逆冲推覆于中侏罗统洪琴组碎屑岩之上。逆冲推覆构造由一系列分支逆断层组成,以前展式叠瓦状逆冲为特征,断层前缘陡立,向下变缓。逆冲推覆构造呈北东走向展布,勘查区内延伸可达40 km,推覆体面积大于600 km^2。构造窗出露位置结合钻探、物探揭示,逆冲位移为2.0~8.0 km。根据逆冲断层时空配套以及岩浆活动与波及的沉积地层,判断晚侏罗世逆冲推覆构造活动时间为163.5~149.0 Ma。通过逆冲断层擦痕观察及古应力场分析,认为该期逆冲推覆构造形成于华南板块向北强烈挤压的区域动力学环境。逆冲推覆构造为成矿前构造,其与之后发生的伸展构造对岩浆的侵入及含矿热液的流通起着重要的作用,控制了整装勘查区内金、银、铅锌等中低温元素的分布与富集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冲推覆构造 大地电磁测深电磁阵列剖面 成矿作用 燕山期 整装勘查区 休宁—歙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安庆铜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训诚 周育才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6-23,9,共9页
矿床由Ⅰ、Ⅱ两相连矿体组成,Ⅰ矿体发育在大理岩中,垂直分带明显,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月山闪长岩体一致,是夕卡岩浆上侵贯入充填成矿;Ⅱ号矿体地球化学特征与围岩(T_2b)一致,是接触热变质作用和外生水循环淋滤成矿作用形... 矿床由Ⅰ、Ⅱ两相连矿体组成,Ⅰ矿体发育在大理岩中,垂直分带明显,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月山闪长岩体一致,是夕卡岩浆上侵贯入充填成矿;Ⅱ号矿体地球化学特征与围岩(T_2b)一致,是接触热变质作用和外生水循环淋滤成矿作用形成,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夕卡岩浆 铁矿床 铜矿床 地质特征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庐江县刘家凹一带高岭土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浅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吴旭升 谢杰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0-163,168,共5页
庐枞火山岩盆地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一个重要的铁、硫、铜、铅、锌、明矾石、高岭土等矿产地之一。为解决本区高岭土矿的找矿方向问题,在收集以往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地质测量、岩矿测试等手段对刘家凹高岭土矿床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研究... 庐枞火山岩盆地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一个重要的铁、硫、铜、铅、锌、明矾石、高岭土等矿产地之一。为解决本区高岭土矿的找矿方向问题,在收集以往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地质测量、岩矿测试等手段对刘家凹高岭土矿床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矿床成因类型为热液蚀变型和风化型;矿石自然类型为硬质高岭土和软质高岭土;高岭土矿床的形成受原岩性质、火山热液活动、构造活动、侵入岩、风化淋滤等因素控制,同时认为庐枞火山岩盆地东北部地区高岭土成矿地质条件好,具有进一步的找矿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土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控矿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马鞍山市象塘铁矿地质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2
8
作者 黄涛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41-146,共6页
马鞍山市象塘铁矿地处宁芜中生代火山岩盆地南段的南山铁矿东南边部,位于马鞍山市120°方向16km,距马鞍山市向山镇约8 km。结合矿区地质工作成果,详细分析了矿床地质特征、成因。研究表明:①象塘铁矿为典型的玢岩高-中温气液交代型... 马鞍山市象塘铁矿地处宁芜中生代火山岩盆地南段的南山铁矿东南边部,位于马鞍山市120°方向16km,距马鞍山市向山镇约8 km。结合矿区地质工作成果,详细分析了矿床地质特征、成因。研究表明:①象塘铁矿为典型的玢岩高-中温气液交代型铁矿床,属玢岩铁矿系列中的"陶村式"铁矿床,区内共发现铁矿体17条,主要赋存于辉石闪长玢岩体中;②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铁矿,次为假象赤铁矿、赤铁矿、褐铁矿等,少量镜铁矿、菱铁矿,矿石自然类型多为闪长玢岩浸染状磁铁矿石。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认为:①大王山旋回的辉石闪长(玢)岩为寻找玢岩铁矿的岩石标志;②断裂构造交叉部位、角砾构造体以及层带状冷缩裂隙带为寻找类"陶村式"铁矿的重要构造标志;③玢岩铁矿具有非常强烈的围岩蚀变及明显的蚀变分带,也为有利的找矿标志;④特征性的矿物脉体或团块是寻找深部及旁侧玢岩铁矿的重要线索;⑤磁异常、重力异常为寻找区内铁矿床的有利间接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 矿床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气液交代型矿床 找矿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南部侵入岩热液蚀变黏土型锂矿化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陶耐 谢卓君 +4 位作者 任廷仙 夏勇 张军 王志强 张小胖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53-2663,共11页
黏土型锂矿具有储量大、厚度大,产出稳定等特征,是全球新兴的重要锂资源。世界上已发现的黏土型锂矿有三种类型:(1)淋虑萃取-蚀变作用形成的火山岩黏土型锂矿;(2)风化-沉积作用形成的碳酸盐黏土型锂矿;(3)花岗岩型锂矿经历表生风化作用... 黏土型锂矿具有储量大、厚度大,产出稳定等特征,是全球新兴的重要锂资源。世界上已发现的黏土型锂矿有三种类型:(1)淋虑萃取-蚀变作用形成的火山岩黏土型锂矿;(2)风化-沉积作用形成的碳酸盐黏土型锂矿;(3)花岗岩型锂矿经历表生风化作用形成的高岭土风化壳型锂矿。本次研究在安徽南部旌德岩体中发现的黏土型锂矿化在构造背景、矿化特征、赋矿岩石、矿物组合、锂的来源、锂的赋存矿物及成矿作用过程等方面均与已有黏土型锂矿显著不同,为新的黏土型锂矿化类型,暂称为“侵入岩热液蚀变黏土型锂矿化”。其主要成矿特征包括:(1)锂矿化发生在中-酸性岩体侵入之后,矿(化)体赋存于岩体中的构造破碎带内,赋矿岩石主要为中-酸性侵入岩;(2)矿石中矿物组合主要为石英、高岭石、伊利石、萤石等,为热液交代或热液中直接沉淀而形成;(3)锂主要赋存于黏土矿物高岭石和伊利石中;(4)锂来自富锂、氟成矿流体,可能为岩浆出溶而形成(?);(5)成矿作用主要过程为成矿流体沿着构造破碎带与花岗闪长岩发生水-岩反应,流体交代花岗闪长岩中的长石、角闪石等易蚀变矿物,形成富锂高岭石、伊利石等黏土矿物,同时形成石英、萤石脉,锂进入黏土矿物中。“侵入岩热液蚀变黏土型锂矿化”的提出本质上是提出了黏土型锂资源新的成矿作用过程。该类型的提出将寻找黏土型锂资源从破火山口湖相沉积分布区(寻找火山岩黏土型锂矿)、古碳酸盐风化-沉积界面分布区(寻找碳酸盐黏土型锂矿)和钠长石化、白云母化花岗岩分布区(寻找高岭土风化壳型锂矿及其相关的原生花岗岩型锂矿)拓展到可不发育花岗岩型锂矿的中-酸性侵入岩分布区,是锂矿找矿思路的重要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资源 黏土型锂资源 侵入岩热液蚀变黏土型锂矿化 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芜盆地钟姑矿田火山岩型铁矿床磁铁矿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10
作者 钱祥 侯通 +4 位作者 王旭东 秦婧怡 王思佳 杨博为 余跃洋 《矿床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69-982,共14页
钟姑(钟九-姑山)矿田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宁芜盆地南部,是中国重要的铁矿资源储备区。文章通过分析钟姑矿田内姑山、白象山、和睦山3个典型铁矿床中磁铁矿的主量、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并结合磁铁矿镁温度计分析,定量估算了磁铁矿... 钟姑(钟九-姑山)矿田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宁芜盆地南部,是中国重要的铁矿资源储备区。文章通过分析钟姑矿田内姑山、白象山、和睦山3个典型铁矿床中磁铁矿的主量、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并结合磁铁矿镁温度计分析,定量估算了磁铁矿的结晶温度,并以此探讨了成矿流体性质。结果表明,磁铁矿具有复杂的环带结构,其微量元素(Ca、Al、Mn、Ti、V)分布显示出岩浆-热液过渡特征,结晶温度范围为400~820℃,且从核部到边部呈现震荡变化,指示成矿流体经历了多次补给与演化。结合前人硫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的研究结果,笔者认为蒸发岩层提供的挥发分(Na^(+)、Cl^(-)、SO_(4)^(2-)等)在成矿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促进了铁的迁移和沉淀,并提出熔盐流体在岩浆-热液转换阶段的参与是钟姑矿田火山岩型铁矿(IOA型,即铁氧化物-磷灰石矿床)形成的关键机制,其成矿模式与全球IOA型矿床一致,表现为“岩浆-蒸发岩-热液”三元耦合特征。这一研究为深刻认识宁芜矿集区的成矿规律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铁矿镁温度计 铁氧化物-磷灰石矿床 蒸发岩 钟姑矿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空间TOPSIS模型的安徽省休宁县滑坡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袁亚南 喻根 方斌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87-1093,1099,共8页
文章在常规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空间TOPSIS模型,以安徽省休宁县为例,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对安徽省休宁县的滑坡易发性进行... 文章在常规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空间TOPSIS模型,以安徽省休宁县为例,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对安徽省休宁县的滑坡易发性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基于GIS的空间TOPSIS模型的滑坡易发性评价,能够处理和分析滑坡评价因子以及滑坡易发性的空间变化特征;评价结果与休宁县境内已经发生滑坡的空间分布较为吻合,评价结果较好。基于GIS的空间TOPSIS模型在滑坡易发性评价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地理信息系统(GIS) TOPSIS模型 易发性评价 休宁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贵池土壤硒地球化学特征与开发潜力
12
作者 侯克斌 徐利强 +2 位作者 刘超 许斌 王永香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6期62-68,84,共8页
基于安徽省公益性地质调查项目成果,对贵池地区土壤硒含量与分布特征、富硒土壤资源与农产品开发潜力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表层土壤硒含量平均值0.51 mg/kg,达到富硒土壤标准的土壤总面积为1376.65 km^(2),占行政区划总面积的54.22%... 基于安徽省公益性地质调查项目成果,对贵池地区土壤硒含量与分布特征、富硒土壤资源与农产品开发潜力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表层土壤硒含量平均值0.51 mg/kg,达到富硒土壤标准的土壤总面积为1376.65 km^(2),占行政区划总面积的54.22%;富硒土壤成因主要与晚古生代二叠纪、三叠纪地层以及燕山期花岗岩等成土母岩有关;304件农产品中达到富硒标准的共203件,总富硒率66.78%,水稻、小麦、油菜、黄精、木耳等可作为富硒农产品规模化种植的主要品种考虑;研究区可被作物直接吸收的土壤有效硒含量0.002~2.372 mg/kg,占总硒含量的23.88%~99.63%,土壤Se主要以残渣态、强有机结合态、腐殖酸结合态形态赋存,三者合计占比达94.89~96.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质量 土壤硒 地球化学特征 富硒土壤 富硒农产品 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铜陵焦冲Au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建模与深部找矿 被引量:2
13
作者 庞宗 王功文 +3 位作者 张帅 郭东伟 陈林杰 谢佳雨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44-356,共13页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Cu(Au)成矿带,位于该区的安徽省铜陵矿集区是我国深部找矿示范重点攻关地段,而焦冲金矿是铜陵矿集区中的典型金矿,且位于铜陵狮子山矿田西南找矿有利远景区。利用GOCAD建模技术方法,以焦冲矿区-420 m至-820 ...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Cu(Au)成矿带,位于该区的安徽省铜陵矿集区是我国深部找矿示范重点攻关地段,而焦冲金矿是铜陵矿集区中的典型金矿,且位于铜陵狮子山矿田西南找矿有利远景区。利用GOCAD建模技术方法,以焦冲矿区-420 m至-820 m的中段图、钻孔数据为依据,建立了研究区矿体、含矿岩体和岩性地层三维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了含金黄铁矿标型矿物热电性特征与规律,圈定了两个找矿有利靶区。研究成果对于研究区深部靶区优选和工业采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深部找矿技术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GOCAD软件 黄铁矿热电性 空间分析 金矿 铜陵矿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阜阳盆地及周边大地热流分布特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克松 王朱亭 +3 位作者 姚波 张帅 姜光政 杨力伟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5-387,共13页
阜阳盆地位于周口坳陷的东部,地热资源丰富,但基础地热地质研究相对较少,尤其对区内大地热流研究尚属空白。为深入研究本区地热资源,为地热资源潜力评价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本文基于收集的6口钻孔测温资料、实测的4口稳态测温数据以... 阜阳盆地位于周口坳陷的东部,地热资源丰富,但基础地热地质研究相对较少,尤其对区内大地热流研究尚属空白。为深入研究本区地热资源,为地热资源潜力评价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本文基于收集的6口钻孔测温资料、实测的4口稳态测温数据以及61块岩心样品热导率测试数据,计算出了4个大地热流值。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0~2281 m内现今地温梯度为23.4℃/km~35.5℃/km,平均值为27.9℃/km;热导率介于0.968~4.932 W/(m·K)之间,平均值为1.959 W/(m·K);对应的大地热流值介于44.7~63.8 mW/m^(2)之间,平均值为53.4 mW/m^(2),与周口坳陷已发布的各大地热流平均值53.4 mW/m^(2)一致,但却较明显低于中国大陆地区(平均值60.4 mW/m^(2))、中国东部(平均值61.9 mW/m^(2))、研究区东部两淮煤田(平均值58.3 mW/m^(2))以及南部秦岭造山带(平均值61.4 mW/m^(2)),并发现与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等国内主要的克拉通型盆地较接近,同时远远低于汾渭地堑、渤海湾盆地等新生代构造活跃的裂谷型盆地,反映出区域构造处于稳定状态;同时,区内热流之间有一定的差异,主要是受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基底起伏、沉积盖层、断裂活动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测温 地温梯度 岩石热导率 大地热流 阜阳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无为县钱村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15
作者 冯庭录 刘静 +2 位作者 吕呈 鲍雷 庾江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1-146,共6页
钱村铁矿是宁芜矿集区西南部雍镇矿田内的代表性铁矿床,位于扬子板块北缘的宁芜盆地西南侧。矿区属汤沟-裕溪口复背斜,发育NE-NNE及NWW向两组断裂,NE向褶皱构造控制了岩浆侵入及成矿作用。区内发育明显的磁异常,钱村矿床是单一的磁铁矿... 钱村铁矿是宁芜矿集区西南部雍镇矿田内的代表性铁矿床,位于扬子板块北缘的宁芜盆地西南侧。矿区属汤沟-裕溪口复背斜,发育NE-NNE及NWW向两组断裂,NE向褶皱构造控制了岩浆侵入及成矿作用。区内发育明显的磁异常,钱村矿床是单一的磁铁矿床,共圈定了8条磁铁矿体,矿体赋存于闪长玢岩与黄马青组接触带地层中。结合矿区地质工作成果,详细分析了矿区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矿床地质特征,总结了矿床成因。研究表明:①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铁矿,次为赤铁矿、穆磁铁矿,另有少量的黄铜矿、斑铜矿,矿石有块状、浸染状、脉状及角砾状等类型,钱村铁矿为一中高温岩浆热液型接触交代矿床;②通过磁铁矿的判别图解,可知磁铁矿大量落于斑岩型矿床区域,指示矿区具有一定的铜金矿床的找矿潜力,成矿岩体侵位和成矿时代为早白垩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 铜金矿 宁芜矿集区 矿床地质特征 岩浆热液型矿床 斑岩型矿床 找矿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北煤田石炭系—二叠系煤系重、磁、电物性特征及对煤系气勘查的意义
16
作者 张旭 陈海宏 +3 位作者 熊强青 孙艳坤 尚建华 吴林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4-514,共11页
淮北煤田是国家规划的能源资源基地之一,石炭系—二叠系煤系气资源潜力大,但目前煤系气勘探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受到岩浆侵入、推覆构造、厚覆盖层等因素影响,研究区煤系气勘探难度大,重、磁、电联合勘查是当前绿色、高效、低成本的勘... 淮北煤田是国家规划的能源资源基地之一,石炭系—二叠系煤系气资源潜力大,但目前煤系气勘探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受到岩浆侵入、推覆构造、厚覆盖层等因素影响,研究区煤系气勘探难度大,重、磁、电联合勘查是当前绿色、高效、低成本的勘查方法之一,尤其是在深部煤系气勘查中的地位日趋凸显。然而,研究区石炭系—二叠系岩性复杂,煤、碎屑岩、碳酸盐岩及岩浆侵入岩均发育,其重、磁、电物性特征及变化规律缺乏系统研究,严重制约着淮北煤田石炭系—二叠系煤系气的全面勘探开发进程。为此,基于906件样品的密度、磁化率、电阻率和极化率等测试数据,研究石炭系—二叠系地层、沉积岩和岩浆侵入岩之间的重、磁、电物性差异。研究表明:淮北煤田石炭系—二叠系相对于震旦系—奥陶系,具有密度较小、电阻率较低的特征,其中:煤的密度明显较小,平均值为1.47 g/cm^(3),基本为无磁性,电阻率明显较高,平均值为1.806×10^(4)Ω·m;泥岩密度中等,无磁性或弱磁性,电阻率明显较低,平均值为数百Ω·m;砂岩、灰岩、闪长岩密度较大,平均值均大于2.70 g/cm^(3),电阻率中等,平均值均为数千Ω·m;闪长岩磁化率较大,平均值为3285.96×10^(-5)SI。因此,建议在淮北煤田石炭系—二叠系煤系气全面勘探过程中,开展重、磁、电磁法(时频电磁法、复电阻率法等)联合勘查,探测煤系地层和隐伏岩体,为淮北煤田煤系气精准勘探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 磁化率 电阻率 石炭系—二叠系 岩浆岩 煤系气 淮北煤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磁电综合物探方法在龙桥铁矿深边部勘查中的应用
17
作者 陶龙 欧邦国 +4 位作者 叶林 丁文祥 张莎莎 兰学毅 王阳阳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3-232,共10页
在采矿山深边部资源勘查是矿山企业未来增储扩产的重要方向。针对在采矿山探明深度浅、增储勘查思路创新不足及技术方法手段单一等问题,以安徽庐枞盆地北部龙桥铁矿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收集矿区地质、矿床成因及地球物理资料,构建了地... 在采矿山深边部资源勘查是矿山企业未来增储扩产的重要方向。针对在采矿山探明深度浅、增储勘查思路创新不足及技术方法手段单一等问题,以安徽庐枞盆地北部龙桥铁矿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收集矿区地质、矿床成因及地球物理资料,构建了地质—地球物理综合找矿模型,明确了矿体与地质、地球物理场的耦合关系。基于该模型,开展了大比例尺重力、磁法和复电阻率法综合勘查,划分出4处具有找矿潜力的异常区。以已知钻孔数据和综合勘查揭示的矿区深部主要地质体密度结构、磁性体分布范围、低阻高极化异常蚀变带等为约束条件,以岩矿石物性为纽带,应用2.5D重磁联合反演技术,分析了矿山深部地质体的空间分布特征,识别出了潜在有利的成矿空间,为矿体深度预测及钻孔位置布设提供了依据。验证钻孔ZKT04-3、ZKT03-2揭露了多层铁铜多金属矿化蚀变,证实在采矿山采用重磁电综合物探勘查,可以精准圈定有利找矿靶区,服务于矿山企业增储,为今后在同类地区在采矿山开展深边部找矿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边部勘查 重力勘探 磁法勘探 电法勘探 龙桥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钨矿带黄山岭-桂林郑矿床两类成矿岩体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18
作者 雷行行 张达玉 +3 位作者 苏海博 刘永飞 丁宁 周涛发 《矿床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42-968,共27页
江南钨矿带黄山岭-桂林郑矿床是一个上部为铅锌(铜)矿体、下部为钨钼矿体的复合矿床,前期研究认为两类矿化均与矿区隐伏花岗斑岩密切有关。然而最近在铅锌(铜)矿体附近识别出石英闪长斑岩,其是否与成矿有关尚不清楚。文章通过详细岩相... 江南钨矿带黄山岭-桂林郑矿床是一个上部为铅锌(铜)矿体、下部为钨钼矿体的复合矿床,前期研究认为两类矿化均与矿区隐伏花岗斑岩密切有关。然而最近在铅锌(铜)矿体附近识别出石英闪长斑岩,其是否与成矿有关尚不清楚。文章通过详细岩相学观察,对该矿床两类岩体的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石英闪长斑岩的成岩年龄为(152.0±3.0)Ma(MSWD=0.48,n=14),具有低硅(w(SiO_(2))=58.66%~64.71%)、富铝(w(Al_(2)O_(3))=15.74%~16.11%)及高钾(w(K_(2)O)=3.33%~6.37%)的特征,富集LILE和LREE,亏损HFSE和HREE,为钾玄岩系列、准铝质的I型花岗岩,显示其埃达克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花岗斑岩的成岩年龄为(129.2±2.6)Ma(MSWD=0.90,n=10),具有高硅(w(SiO_(2))=76.70%~76.94%)、贫铝(w(Al_(2)O_(3))=12.18%~12.35%)及高钾(w(K_(2)O)=4.69%~4.79%)的特征,显著亏损Ba、Sr、Eu、P、Ti等元素,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准铝质的I型花岗岩。全岩Sr-Nd同位素显示,石英闪长斑岩和花岗斑岩的(^(87)Sr/^(86)Sr)i值分别为0.71615~0.72140和0.70485~0.71431,ɛNd(t)值分别为-5.38~-4.93和-5.94~-5.75。以上地球化学特征指示该矿床石英闪长斑岩熔体主要源于拆沉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并混合了少量岩石圈地幔组分,岩浆上升侵位过程中受到地壳围岩物质混染;花岗斑岩熔体主要来自上溪群变火成岩的部分熔融。区域对比分析显示,黄山岭-桂林郑矿区中石英闪长斑岩和花岗斑岩分别与江南钨矿带内早期铜(铅锌)矿床和晚期钨矿床成矿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相似,较晚的铜(铅锌)成矿岩体通常具有相对较低的岩浆演化程度和氟含量、相对较高的源区幔源组分占比和氧逸度、富水等专属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同位素定年 地球化学特征 成矿专属性 江南钨矿带(JT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沙坪沟斑岩型钼矿床地质特征及综合找矿信息 被引量:74
19
作者 张怀东 王波华 +2 位作者 郝越进 程松 项斌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1-51,共11页
沙坪沟钼矿位于安徽省金寨县,是在大别山发现的一个特大型隐伏斑岩型钼矿床。文章根据最新的矿床勘查成果,详细分析了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地质特征,得出以下几点认识:断裂构造不仅是控岩构造,而且也是导矿构造;隐伏花岗斑岩体不仅提... 沙坪沟钼矿位于安徽省金寨县,是在大别山发现的一个特大型隐伏斑岩型钼矿床。文章根据最新的矿床勘查成果,详细分析了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地质特征,得出以下几点认识:断裂构造不仅是控岩构造,而且也是导矿构造;隐伏花岗斑岩体不仅提供了矿质来源,同时还控制了矿体空间分布、产状及规模。含矿岩体以富硅、富碱、过铝型以及w(K)>w(Na)为特征。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交代蚀变作用强烈,常见的围岩蚀变有硅化、钾长石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方解石化等。同时提出了该地区综合找矿信息及找矿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斑岩型钼矿 地质特征 综合找矿信息 沙坪沟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贵池地区燕山期岩浆岩与铜金钼成矿关系:来自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证据 被引量:34
20
作者 杨晓勇 古黄玲 +6 位作者 严志忠 吕启良 段留安 邓江洪 朱永胜 汪梅生 赵德奎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444-463,共20页
安徽贵池地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金、银、铜、钼、硫等矿产资源丰富。系统研究了贵池地区地质、岩浆岩、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特征与金银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关系,对抛刀岭金矿、乌石金及多金属矿、朱家冲金矿、铜山铜... 安徽贵池地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金、银、铜、钼、硫等矿产资源丰富。系统研究了贵池地区地质、岩浆岩、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特征与金银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关系,对抛刀岭金矿、乌石金及多金属矿、朱家冲金矿、铜山铜矿等多金属矿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各岩体的地球化学属性,并对贵池地区斑岩型矿床进行了重点研究,分析其成矿专属性。将贵池地区成岩成矿时间划分为两期:第一期是140 Ma左右的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为早白垩世(燕山早期),主要与铜金矿床有关;第二期是125 Ma左右的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主要与钼(铜)矿床(化)有关。这两期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包括高钾钙碱性、碱性两个成岩系列,岩石类型以中酸性—酸性花岗闪长岩、花岗岩为主,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其他矿集区的成矿作用类似。将地质标志、地球物理标志以及地球化学标志结合,建立了该区找矿标志,从而有助于区内金、银(铅锌)及铜钼等金属矿成矿理论的丰富及成矿规律的认识,为区内找矿突破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规律 燕山期 地球物理 地球化学 岩浆岩 埃达克岩 贵池地区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