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中酸性侵入岩时空分布规律分析
1
作者 安永梅 侯克斌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39-40,共2页
安徽省经历多次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强烈(陈江峰等,2001)。根据构造单元及岩浆岩的空间展布状况,自北而南划分为皖北、北淮阳、大别—张八岭、沿江、皖南和皖浙赣边界6个构造岩浆岩带(童劲松,2013)。近年来,安徽省侵入岩的成岩年代学研究... 安徽省经历多次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强烈(陈江峰等,2001)。根据构造单元及岩浆岩的空间展布状况,自北而南划分为皖北、北淮阳、大别—张八岭、沿江、皖南和皖浙赣边界6个构造岩浆岩带(童劲松,2013)。近年来,安徽省侵入岩的成岩年代学研究获取了大量的高精度测年数据(SHRIMP、锆石U-Pb、和LA-ICPMS锆石U-Pb),初步确定了侵入岩的期次,但目前缺乏系统的对比分析研究,本文基于已有的大量资料,对比分析各构造岩浆岩带内中酸性侵入岩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省内中酸性侵入岩的时空演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酸性 侵入岩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1980—2020年土壤侵蚀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7
2
作者 徐少杰 邓良 +2 位作者 赵明松 陈宣强 邱士其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9-116,共8页
土壤侵蚀不仅会造成土壤破坏、肥力下降,甚至会造成自然灾害,研究土壤侵蚀分布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对于治理水土流失和保障土壤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RUSLE)模型,利用降... 土壤侵蚀不仅会造成土壤破坏、肥力下降,甚至会造成自然灾害,研究土壤侵蚀分布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对于治理水土流失和保障土壤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RUSLE)模型,利用降雨、土壤、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土地利用等数据,分析安徽省1980、2000、2005、2010、2015和2020年土壤侵蚀强度时空演变特征,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进一步探讨了土壤侵蚀变化与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安徽省40年来土壤侵蚀整体呈现先降低后略微回升的趋势,1980年侵蚀总量为6510.92万t/a,2005年降低到3169.26万t/a,2020年回升为4205.01万t/a。安徽省整体侵蚀以微度侵蚀为主,由北至南侵蚀强度逐渐加剧,强度及以上等级的侵蚀主要集中在皖西大别山区、皖南丘陵山地区。安徽省土壤侵蚀强度发生改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皖西大别山区和皖南丘陵山地区。草地的土壤侵蚀总量较高,2020年,安徽省草地的平均侵蚀模数和侵蚀量分别达2734.49 t/(km2·a)和2248.328万t/a,强度及以上侵蚀也主要集中在草地。研究结果可为安徽省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SLE模型 土壤侵蚀 动态演变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中酸性侵入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3
作者 安永梅 袁峰 +1 位作者 许权辉 王绍祥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67-168,共2页
安徽省经历多次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强烈(陈江峰等,2001)。根据构造单元及岩浆岩的空间展布状况,自北而南划分为皖北、北淮阳、大别-张八岭、沿江、皖南和皖浙赣边界6个构造岩浆岩带(童劲松,2013)。区域内吕梁期-燕山期岩浆发育,各构造岩... 安徽省经历多次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强烈(陈江峰等,2001)。根据构造单元及岩浆岩的空间展布状况,自北而南划分为皖北、北淮阳、大别-张八岭、沿江、皖南和皖浙赣边界6个构造岩浆岩带(童劲松,2013)。区域内吕梁期-燕山期岩浆发育,各构造岩浆岩带岩浆作用存在差异,但目前尚缺乏系统的对比分析研究。本文基于已有的大量资料,对比研究各构造岩浆岩带中中酸性侵入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边界 构造岩浆岩带 部分熔融 分离结晶作用 中酸性侵入岩 大别 张八岭 淮南丘陵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矿业权出让收益评估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翔宇 《中国矿业》 2021年第S02期42-44,共3页
随着矿业权出让从价款时代改革到出让收益时代,矿业权出让收益市场的一些问题得以解决,有效促进了市场的健康发展,但不论征收方式如何改革,高质量的评估报告都是必要的。安徽省在矿业权出让收益评估实际管理过程中虽然出台了相关文件,... 随着矿业权出让从价款时代改革到出让收益时代,矿业权出让收益市场的一些问题得以解决,有效促进了市场的健康发展,但不论征收方式如何改革,高质量的评估报告都是必要的。安徽省在矿业权出让收益评估实际管理过程中虽然出台了相关文件,但随着《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矿业权价款评估备案核准取消后有关工作的通知》有效期到期,且并没有出台相应的管理文件,使得安徽省在矿业权出让改革方面存在不适应期,安徽省矿业权出让收益评估管理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导致评估机构所撰写的评估报告质量参差不齐。针对这些问题,应予以高度重视,采用绣花针式管理方法从源头上避免,强化评估机构服务收费标准指导,建立报告质量评价机制,完善评估执业考核制度。这样才能约束评估机构提交高质量的评估报告,从而有效维护矿产资源国家所有者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权出让收益 评估报告 评估机构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法地质遗迹资源定量评价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费玲玲 牛漫兰 +2 位作者 朱洪 张承云 郭传会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71-977,共7页
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是地质遗迹资源评价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法,该方法的核心问题在于对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在AHP法的基础上,文章从地质遗迹资源的自身属性和开发利用条件2个方面构建了更为全面、实用... 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是地质遗迹资源评价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法,该方法的核心问题在于对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在AHP法的基础上,文章从地质遗迹资源的自身属性和开发利用条件2个方面构建了更为全面、实用的地质遗迹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科学的地质遗迹定量评价模式。该模式表明,地质遗迹资源自身属性在地质遗迹评价中所占权重最大(0.750),主导着地质遗迹资源评价的结果,是地质遗迹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同时,外部开发利用条件也是资源定量评价不可缺少的元素。以安徽马仁山地质公园内各类型地质遗迹为对象进行了该模型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质遗迹资源评价情况与实际相符,基于AHP法建立的地质遗迹资源定量评价模式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遗迹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AHP) 应用研究 安徽马仁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阳山金矿带安坝矿段地质特征 被引量:4
6
作者 陶宏 吴昊 +7 位作者 王根厚 陈胜男 孟献真 黄忠军 孙彦峰 刘星宇 裴小龙 王一雄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97-505,共9页
甘肃省阳山金矿带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规模比较大的金矿床之一。该矿带全长约25km,自西向东由泥山、葛条湾、安坝、高楼山、观音坝和张家山矿段等六个矿段组成,其中规模最大的两条矿脉305#和314#位于安坝矿段。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 甘肃省阳山金矿带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规模比较大的金矿床之一。该矿带全长约25km,自西向东由泥山、葛条湾、安坝、高楼山、观音坝和张家山矿段等六个矿段组成,其中规模最大的两条矿脉305#和314#位于安坝矿段。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阳山金矿带安坝矿段第17号勘探线的7个钻孔剖面,观察了岩性、矿化和结构特征。综合研究表明,该勘探剖面总体为一褶皱构造,转折端处于剖面北侧。该区的强烈变形变质作用后形成了大量的破碎带,安坝矿段的主矿体就赋存在这些破碎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阳山金矿带 安坝矿段 勘探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BAS-InSAR和CNN-GRU模型的采动村庄地表沉降监测预计
7
作者 陈月 王磊 +3 位作者 池深深 王羽 戚鑫鑫 朱尚军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8-144,共7页
采动村庄地表沉降对居民生产生活存在潜在威胁,为实现采动村庄地表沉降监测预测一体化,采用小基线差分干涉测量(Small Baseline Subset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BAS-InSAR)技术进行采动村庄地表沉降监测,获取地表形... 采动村庄地表沉降对居民生产生活存在潜在威胁,为实现采动村庄地表沉降监测预测一体化,采用小基线差分干涉测量(Small Baseline Subset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BAS-InSAR)技术进行采动村庄地表沉降监测,获取地表形变量,分析形变规律,进而构建一种融合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和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的CNN-GRU模型,利用时序沉降数据实现采动村庄地表沉降精准预测。以山西省某矿区村庄为例,利用60景Sentinel-1A影像,采用SBAS-InSAR技术获取地表形变信息,基于CNN-GRU模型对地表采动沉降量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①研究区域内总体呈现下沉趋势,采动村庄东部下沉现象较为严重,最大下沉速率为72 mm/a,最大地表沉降量达到183 mm;②CNN-GRU模型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均在1 mm以内,相对于GRU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模型,,CNN-GRU模型各项指标均最优。研究反映出,所提模型有助于实现采动村庄地表沉降监测与预测的一体化,可为采动村庄灾害预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沉陷 采动村庄 SBAS-InSAR 沉降监测 CNN-GRU 预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放射性油气勘探技术研究现状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吴传芝 杨宁 +1 位作者 李翻平 卢丽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9年第4期239-247,共9页
地表放射性油气勘探技术经过80余年的发展,在基础理论与技术方法研究方面均取得了较高成就。通过对已知油气田区的广泛研究,确立了油气藏上方地表放射性基本异常模式(低值异常),优选出对油气响应较好的地表放射性指标,确定了油气藏边界... 地表放射性油气勘探技术经过80余年的发展,在基础理论与技术方法研究方面均取得了较高成就。通过对已知油气田区的广泛研究,确立了油气藏上方地表放射性基本异常模式(低值异常),优选出对油气响应较好的地表放射性指标,确定了油气藏边界断层、油-水边界或气-水边界处地表放射性异常标志;在异常形成机制方面,提出了基于深部来源说和地表来源说的多种观点;在干扰因素抑制方面也取得了新进展,提出了适合不同测区具体条件的放射性测量数据处理方法。现阶段,地表放射性测量技术在新探区含油气远景预测、成熟探区构造评价以及开采区油气田边界确定等方面,均已显示出初步应用成效,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油气地表勘探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勘探 油气田 远景预测 油气化探 地表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陵矿集区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深部地质空间信息相关性数据挖掘 被引量:3
9
作者 周国玉 张明明 +5 位作者 沈乐 张淑虹 袁峰 李晓晖 季斌 周宇章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2-250,共9页
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近年来新发现的特大型热液多金属矿床,矿床位于铜陵断隆区与繁昌断凹区的过渡部位,成矿过程受构造、裂隙和矿液运移模式等因素的控制。成矿作用分为多个阶段,矿床范围内蚀变作用强烈,... 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近年来新发现的特大型热液多金属矿床,矿床位于铜陵断隆区与繁昌断凹区的过渡部位,成矿过程受构造、裂隙和矿液运移模式等因素的控制。成矿作用分为多个阶段,矿床范围内蚀变作用强烈,蚀变类型复杂多样,矿化不均匀。当前大数据思维为地质研究开辟了新思路,采用全数据模式、从数据出发的大数据分析方法可以有效探索研究矿床。基于姚家岭矿床的钻孔数据,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创建深部数据挖掘范围,在该范围内采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法建立姚家岭块体模型,然后选择三维欧式距离场及空间相关程度定量化分析对深部空间信息进行相关性数据挖掘。结果表明,姚家岭矿床的铅锌矿体、金矿体和铜矿体与二叠系栖霞组重叠超过50%,60%左右铅锌矿体与石炭系的空间距离在500 m以内,80%左右金矿体和铜矿体与石炭系的空间距离在500 m以内。铅锌矿体与角砾斑岩和角砾大理岩的空间相关性最高,相关程度分别为40.37%和24.77%;金矿体与角砾斑岩的空间相关性最高,相关程度分别为13.76%和5.5%;铜矿体与角砾斑岩、角砾大理岩和角砾灰岩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程度分别为36.17%、16.51%和15.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思维 数据挖掘 定量化分析 姚家岭 锌金多金属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承载力对河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及其驱动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陶勤 王世航 +4 位作者 徐胜祥 杨震 赵明松 王奇 邓良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9-447,共9页
基于河南省近20年的能源消费碳排放数据和陆地生态系统碳承载力数据,对近年来研究区碳排放量情况进行了分析,并采用LMDI因素分解模型和Tapio脱钩模型对碳排放驱动因素以及与经济耦合情况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2000—2020年,河南省碳... 基于河南省近20年的能源消费碳排放数据和陆地生态系统碳承载力数据,对近年来研究区碳排放量情况进行了分析,并采用LMDI因素分解模型和Tapio脱钩模型对碳排放驱动因素以及与经济耦合情况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2000—2020年,河南省碳排放量呈现“先急后缓”的增长状态,在2012年后增加量开始减少并逐渐趋于稳定。(2)整体上,经济产出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对碳排放起促进作用;与之相反,能源消费强度效应和能源消费结构效应抑制了碳排放,经济产出效应的影响在减少,能源消费强度效应的影响在增加。(3)由Tapio脱钩模型分析得出,河南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以弱脱钩为主,脱钩指数逐年减小,逐步向强脱钩状态迈进。总体上,2000—2020年河南省碳排放情况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提高新能源的消费比重、降低能源消费强度对该地区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碳排放 LMDI因素分解模型 Tapio脱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北缘张家口地区古生代-中生代岩浆岩锆石氧逸度对金成矿的制约
11
作者 王大钊 张磊 +2 位作者 甄世民 白海军 查钟健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19-2537,共19页
华北克拉通北缘张家口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矿集区,区内金矿床普遍富碲,金成矿与岩浆岩具有密切成因联系。本文通过对张家口地区古生代-中生代岩浆岩锆石氧逸度进行分析,评价各岩浆岩成矿潜力,从而对金和碲的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进行约束... 华北克拉通北缘张家口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矿集区,区内金矿床普遍富碲,金成矿与岩浆岩具有密切成因联系。本文通过对张家口地区古生代-中生代岩浆岩锆石氧逸度进行分析,评价各岩浆岩成矿潜力,从而对金和碲的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进行约束。锆石Ce^(4+)/Ce^(3+)、Ce-U-Ti、Ce/Nd和Eu_(N)/Eu_(N)^(*)等氧逸度计算方法获得的区内岩浆岩氧逸度总体趋势一致,结合地质特征及各氧逸度计适用性,本文认为锆石Ce-U-Ti氧逸度计更为可靠。张家口地区岩浆岩氧逸度从高到低依次为青羊沟花岗岩(平均ΔFMQ=+4.4)、张家口组流纹岩(平均ΔFMQ=+3.2)、水泉沟碱长正长岩(平均ΔFMQ=+2.6)、伟晶岩脉(平均ΔFMQ=+2.5)、上水泉花岗岩(平均ΔFMQ=+1.5)、响水沟花岗岩(平均ΔFMQ=+1.4)、象山花岗闪长岩(平均ΔFMQ=+1.2)。中高氧逸度(硫化物-硫酸盐转变阶段)有利于Au、Te的迁移富集。水泉沟碱长正长岩、伟晶岩脉及青羊沟花岗岩等岩体与东坪和大白阳金矿床成矿流体的氧逸度范围一致,其出溶的岩浆流体氧逸度高,携带迁移Au、Te等元素的能力强,成矿潜力较大。水泉沟碱性岩锆石微量元素具有Eu_(N)/Eu_(N)^(*)>0.3、10000×(Eu_(N)/Eu_(N)^(*))/Y>1、(Ce/Nd)/Y>0.01、Dy/Yb<0.3及(Eu_(N)/Eu_(N)^(*))/Y与(Ce/Nd)/Y呈正相关的特点,具有成矿岩体的特征。锆石氧逸度及微量元素组成显示水泉沟碱性岩具有很好的Au-Te成矿潜力,而上水泉花岗岩的成矿潜力较差,张家口地区富碲金矿床应与水泉沟碱性岩具有密切成因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成矿 锆石氧逸度计 古生代-中生代 张家口地区 华北克拉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北缘张家口-宣化地区古生代-中生代岩浆构造活动与成矿作用 被引量:17
12
作者 甄世民 王大钊 +5 位作者 白海军 贾儒雅 王江 查钟健 李阳 缪建普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19-1652,共34页
河北省张家口-宣化地区(张宣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区内自显生宙以来构造活动频繁,并产出大量岩浆岩和金矿床,是研究华北克拉通北缘岩浆-构造-成矿演化体系的重要对象。本文通过对张宣地区的水泉沟正长岩、响水沟似斑状花岗岩、... 河北省张家口-宣化地区(张宣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区内自显生宙以来构造活动频繁,并产出大量岩浆岩和金矿床,是研究华北克拉通北缘岩浆-构造-成矿演化体系的重要对象。本文通过对张宣地区的水泉沟正长岩、响水沟似斑状花岗岩、井儿洼粗安岩-英安岩、象山花岗闪长岩、青羊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张家口组流纹岩的锆石年龄、Lu-Hf同位素和地球化学组成进行研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获得区内古生代-中生代岩浆岩的侵位时期主要为海西期(峰值398Ma和373Ma)、印支期(峰值234Ma)和燕山期(峰值143Ma和130Ma)。张宣地区在古生代-中生代经历了古亚洲洋俯冲、华北克拉通破坏及古太平洋俯冲过程。早古生代时期,古亚洲洋向华北克拉通俯冲;到泥盆纪,白乃庙岛弧带和华北克拉通北缘发生弧陆碰撞,张宣地区处于弧陆碰撞后的伸展环境,富集地幔岩浆上涌并经历了地壳的同化混染和分离结晶的共同作用,形成大量碱性岩;二叠纪末期-三叠纪,各微陆块相互碰撞,张宣地区处于碰撞后伸展阶段,地幔岩浆引起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基性、酸性岩浆混合,导致区内的基性岩与酸性岩共存;侏罗纪-白垩纪时期,华北克拉通发生减薄,形成区内大范围的侵入岩和火山岩。张宣地区产有大量金矿、铅锌矿、银矿及少量铜矿和钼矿,金矿集中产于宣化-崇礼-赤城交界处,而银铅锌多金属矿则成群成带环绕金矿化集中区分布。成矿时间主要为海西期和燕山期,印支期成矿尚未明确,但成矿潜力巨大。根据地质特征和同位素组成,可将张宣地区的金矿床划分为"东坪式"、"小营盘式"和"张全庄式"三类。古生代-中生代各时期岩浆活动对金成矿均有贡献,大部分金矿床与海西期和燕山期岩浆活动联系密切,多期次成矿及成矿叠加是形成张宣地区大量金矿床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口-宣化地区 古生代-中生代 岩浆构造活动 岩浆-构造-成矿系统 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庐江段长岗A型花岗岩锆石U-Pb定年、岩石成因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吴齐 牛漫兰 +2 位作者 朱光 王婷 费玲玲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31-1048,共18页
郯庐断裂带庐江段长岗岩体主要由正长花岗斑岩组成。锆石U-Pb定年获得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20±2Ma。样品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如Th、U、K、Pb),亏损重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如Nb、Ta、Ti),并具有A型花岗... 郯庐断裂带庐江段长岗岩体主要由正长花岗斑岩组成。锆石U-Pb定年获得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20±2Ma。样品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如Th、U、K、Pb),亏损重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如Nb、Ta、Ti),并具有A型花岗岩的典型特征,如高Fe OT/Mg O、K_2O/Na_2O比值和高的稀土、Zr、Nb含量。长岗A型花岗岩的Sr/Y、La/Yb和Eu/Eu*明显低于郯庐南段埃达克岩,这表明A型花岗岩和郯庐南段埃达克岩岩浆起源深度存在明显差异。A型花岗岩具有高的锆石Ti温度(748~811℃)和低的锆石Ce^(4+)/Ce^(3+)值,这与郯庐南段埃达克岩相一致,暗示A型花岗岩岩浆具有高温和低氧逸度。A型花岗岩具有富集的Sr-Nd同位素组成,类似于大别造山带早白垩世低镁埃达克岩和正常花岗岩,不同于郯庐南段埃达克岩。A型花岗岩锆石δ^(18)O值变化于5.72‰~6.24‰,其ε_(Hf)(t)值(-19.5^-16.9)高于郯庐南段埃达克岩和北大别低镁埃达克岩。本文认为长岗A型花岗岩源自扬子克拉通古元古代中下地壳(t_(DM2)(Hf)=2417~2248Ma),在斜长石稳定且无石榴子石区域(<40km)部分熔融形成的。在120Ma之前,作为郯庐南段埃达克岩主要源区的含石榴子石的中-新太古代加厚下地壳(>40~50km)已经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定年 郯庐断裂带 A型花岗岩 岩石成因 氧逸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LUE-S模型的煤矿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模拟 被引量:23
14
作者 赵明松 徐少杰 +3 位作者 邓良 刘斌寅 王世航 吴运金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8-168,共11页
以淮南市为研究区,选择1985、1995、2005、2016年土地利用数据,在分析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的基础上,利用CLUE-S模型模拟预测了未来土地利用格局。结果表明:1985-2016年,研究区耕地面积减少11.62%;建设用地和水体面积百分比分别增加7.9... 以淮南市为研究区,选择1985、1995、2005、2016年土地利用数据,在分析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的基础上,利用CLUE-S模型模拟预测了未来土地利用格局。结果表明:1985-2016年,研究区耕地面积减少11.62%;建设用地和水体面积百分比分别增加7.98个百分点和4.29个百分点。2005-2016年是各地类变化最强烈的阶段,其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最大,为13.46%。建设用地变化速率最快,其土地利用动态度为5.19%。土地转移主要发生在耕地、水体和建设用地之间,以耕地向建设用地和水体的转换为主。耕地转为建设用地的面积达207.61 km^(2),新增水体集中分布在潘谢矿区。加入空间自相关性和土壤质量因子后,耕地和建设用地的Logistics回归效果显著改善,ROC分别增加0.201和0.133。年均降水量是影响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与耕地分布概率呈负相关;而建设用地变化主要驱动因子为GDP。土地利用模拟的Kappa系数为0.74,CLUE-S模型在研究区域具有较好的模拟能力。运用CLUE-S模型预测了研究区2028、2034、2040年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未来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上没有明显变化,各用地类型面积变化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变化模拟 Autologistics回归 CLUE-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温氯化铜-氯化钠溶液中铜氯络合物浓度的电化学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艳清 李和平 +2 位作者 刘庆友 徐丽萍 张磊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32-736,共5页
运用Tafel极化曲线和线性电势扫描法研究了常温弱酸性CuCl2-NaCl溶液中铜氯络合物体系的电化学放电机理。通过测量不同浓度配比的CuCl2-NaCl溶液的极化曲线得到各自的交换电流密度,然后根据电化学反应级数法计算直接在电极上放电的Cu(Ⅱ... 运用Tafel极化曲线和线性电势扫描法研究了常温弱酸性CuCl2-NaCl溶液中铜氯络合物体系的电化学放电机理。通过测量不同浓度配比的CuCl2-NaCl溶液的极化曲线得到各自的交换电流密度,然后根据电化学反应级数法计算直接在电极上放电的Cu(Ⅱ)-Cl络合物的配位数。并且运用线性电势扫描法进一步研究了此络合物在铂电极上的还原反应,在体系可逆的情况下计算得到其发生放电反应的离子浓度。结果表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络离子是[CuCl]+,在铂电极上发生电化学反应的铜络离子是[CuCl]+。铜氯络离子在铂电极上的还原反应分两步进行,其中第一步为可逆的单电子还原过程,体系中[CuCl]+和Cu的电化学反应级数均为一级;4.000 mol/L NaCl-0.100 mol/L CuCl2溶液体系中发生放电反应的[CuCl]+的浓度为0.086 mol/L。研究结果为目前学术界存在广泛分歧的Cu2+在高浓度氯离子溶液中的放电机理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同时对未来湿法冶金、地质和地球化学等领域中溶解态金属络合物的电化学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温 Tafel曲线 伏安曲线 铜氯络合物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极化对YSZ氧传感器中贵金属电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光伟 李和平 +2 位作者 徐愿坚 徐丽萍 张磊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3348-3353,共6页
采用两种极化方式研究了电化学极化对YSZ氧传感器中常用贵金属电极性能的影响,提出了电极阳极和阴极极化模型。研究表明,在500℃和空气条件下,Ag和Pd可通过体扩散和形成氧化物的方式实现高效的氧传质,电极性能较好;离子导体YSZ的引入,可... 采用两种极化方式研究了电化学极化对YSZ氧传感器中常用贵金属电极性能的影响,提出了电极阳极和阴极极化模型。研究表明,在500℃和空气条件下,Ag和Pd可通过体扩散和形成氧化物的方式实现高效的氧传质,电极性能较好;离子导体YSZ的引入,可使Pt电极有效反应界面得以扩展,电极性能得到增强;Ag-2%Pt电极较Ag电极性能低,较Pt电极阳极活性有所增强;Au电极极化时主要通过吸脱附和扩散进行氧转移,效率较低,尤其是阴极活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极化 YSZ氧传感器 贵金属 电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测定邻苯二酚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崔艳萍 王卫星 王小龙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52-155,共4页
文章借助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邻二苯酚(CAT)在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CNTs/GCE)表面的电催化氧化行为。试验结果表明:CNTs/GCE对邻二苯酚的氧化过程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其响应峰电流与裸GCE相比增加了10倍以上;在最佳响应条件... 文章借助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邻二苯酚(CAT)在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CNTs/GCE)表面的电催化氧化行为。试验结果表明:CNTs/GCE对邻二苯酚的氧化过程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其响应峰电流与裸GCE相比增加了10倍以上;在最佳响应条件下,在0.25~2.0 mmol/L的浓度范围内,邻苯二酚的催化氧化峰电流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并对模拟废水中的邻苯二酚进行了回收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二苯酚 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安庆武昌湖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祥 王心源 +1 位作者 胡玮 李文达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4-46,共3页
在RS和GIS的支持下,应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采用景观空间格局指标(多样性指数、破碎化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和景观空间构型指标(斑块面积、斑块密度、均匀度指数),定量分析和研究了1958~1995年安庆武昌湖景观格局的动态... 在RS和GIS的支持下,应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采用景观空间格局指标(多样性指数、破碎化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和景观空间构型指标(斑块面积、斑块密度、均匀度指数),定量分析和研究了1958~1995年安庆武昌湖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40年来,武昌湖湿地面积减小了8.32km^2,斑块总边缘增加了158.35km,斑块密度净增了5.55倍,并且随着人类干扰强度的增加,景观多样性指数上升,优势度指数降低,破碎化程度进一步加强。因而,加强对武昌湖湿地的保护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景观格局 生态效应 武昌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SZ表面粗糙度对氧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磊 李和平 +1 位作者 王光伟 许权辉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0-52,55,共4页
借助表面粗糙度测试技术和循环伏安方法,研究了用Pt浆法制备Pt/YSZ电极过程中,YSZ表面粗糙度对其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Pt/YSZ电极制作时,所用金刚石磨片粒径大小对YSZ表面粗糙度间距参数无明显影响,但YSZ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则随着金刚... 借助表面粗糙度测试技术和循环伏安方法,研究了用Pt浆法制备Pt/YSZ电极过程中,YSZ表面粗糙度对其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Pt/YSZ电极制作时,所用金刚石磨片粒径大小对YSZ表面粗糙度间距参数无明显影响,但YSZ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则随着金刚石磨片粒径的增大而增大;当所用金刚石磨片粒径为44μm时,电极阴极活性(电位为-0.4 V时)最低,10μm时最高,约为44μm所制电极的2倍,其他电极则介于两者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YSZ电极 氧化钇稳定氧化锆 氧传感器 表面粗糙度 循环伏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矿区建筑物变形监测与采动损害评估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磊 朱尚军 +2 位作者 蒋创 江克贵 郭庆彪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13-222,共10页
针对传统测量方法提取矿区地表形变存在获取数据是离散、低密度,不能完整有效地对建筑物损坏等级进行评价等问题。拟提出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3DLS)的矿区建筑物形变监测及采动损害评估方法研究。首先介绍了基于三维激光的建筑物变形... 针对传统测量方法提取矿区地表形变存在获取数据是离散、低密度,不能完整有效地对建筑物损坏等级进行评价等问题。拟提出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3DLS)的矿区建筑物形变监测及采动损害评估方法研究。首先介绍了基于三维激光的建筑物变形监测精度设计方法及建筑物采动损害评估方法。其次构建了基于量子粒子群(QPSO)的三维激光标靶球拟合方法,并进行了精度分析。随后对淮南某矿区地表建筑物进行了多时段实时观测,并对矿区开采沉陷盆地建筑物的特征点进行形变信息提取。最后依据《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现压煤开采规程》对房屋的损坏等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①QPSO算法应用于标靶球拟合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且其结果精度较高。②矿区地表建筑物的损坏等级与距开切眼的距离成正比,离开切眼越近,建筑物的损坏等级越高,同时其与工作面的掘进进度有关,随着工作面开采强度的提高,地表建筑物的损坏程度也随之提高。综上,应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监测矿区地表建筑物的采动损害对矿区安全生产及评估有着指导性的意义,研究成果对附近矿区的地质环境灾害评估与防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沉陷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量子粒子群算法 采动损害 形变提取 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