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战略下安徽省耕地保护现状问题及对策浅析
1
作者 刘伟 侯长莉 《南方农业》 2025年第5期59-63,共5页
乡村振兴战略下实现安徽省耕地保护,对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有战略意义,对探索省级耕地保护有引领性意义,对乡村振兴有现实意义。安徽省耕地保护存在“非粮化”“非农化”、耕地撂荒、耕地占补平衡困难等问题。通过分析耕地保护问题的影响机... 乡村振兴战略下实现安徽省耕地保护,对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有战略意义,对探索省级耕地保护有引领性意义,对乡村振兴有现实意义。安徽省耕地保护存在“非粮化”“非农化”、耕地撂荒、耕地占补平衡困难等问题。通过分析耕地保护问题的影响机理,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下安徽省耕地保护的应对策略:完善空间规划管控,严格耕地用途管制,加强土地综合整治,保障和美乡村用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耕地保护 现状 应对策略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地区性耕地资源主要农作物碳汇能力测算的实操方法--以安徽省为例
2
作者 梁俊 彭晓雪 +1 位作者 张红梅 刘王兵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1-6,21,共7页
为了解决模型估算法系数缺乏特定地区适应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地区性耕地资源主要农作物碳汇能力测算的实操方法,这种方法采用直接测量农作物完整植株来测算碳吸收量,以便更好地计算具体区域耕地资源的碳汇能力,也为耕地资源碳汇能... 为了解决模型估算法系数缺乏特定地区适应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地区性耕地资源主要农作物碳汇能力测算的实操方法,这种方法采用直接测量农作物完整植株来测算碳吸收量,以便更好地计算具体区域耕地资源的碳汇能力,也为耕地资源碳汇能力的评估提供更加适合当地特点的实测数值依据。将提出的实测法在安徽省进行应用,通过与估算法结果对比,验证了其有效性。具体地区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优化制作符合当地耕地资源特点的碳汇手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资源 碳汇能力测算 地区性 实操方法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耕地资源经济价值核算及其时空异质特征——基于105个县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2
3
作者 范树平 岳娟 +4 位作者 余波平 米逸诗 马慧慧 付新武 李星银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14,共12页
耕地资源经济价值核算是落实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保护和使用的关键环节。以安徽省105个县级行政单元作为核算单元,运用收益还原法核算耕地资源经济价值,采用动态度、空间自相关、核密度等模型算法分析耕地资源价值时空异质特征,划分不... 耕地资源经济价值核算是落实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保护和使用的关键环节。以安徽省105个县级行政单元作为核算单元,运用收益还原法核算耕地资源经济价值,采用动态度、空间自相关、核密度等模型算法分析耕地资源价值时空异质特征,划分不同类型区域并提出差异调控策略。结果表明:耕地资源价值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20年安徽省耕地资源经济价值相较于2015年增加17.75万元·hm^(-2),增长幅度29.57%,年增长幅度达到5.91%;核算单元耕地资源经济价值范围5.29~297.85万元·hm^(-2),均值98.28万元·hm^(-2),呈现皖北和皖南两侧向内部递增的空间格局;耕地资源经济价值Moran’s I指数介于0.102与0.265之间,从2016年以后Moran’s I指数持续上升且变化幅度逐渐减小,表明安徽省耕地资源经济价值空间集聚态势不断显著且相对稳定;“高-高”聚集区诸多分布于皖南和皖北地区,“低-低”聚集区以皖中地区为主;核密度分布曲线整体向右平移,进一步表明耕地资源经济价值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划分为皖北提质增产型、皖中潜力挖掘型、皖西南维护发展型3个区域类型,针对每种类型提出耕地资源精准化保护和精细化管理策略建议。研究成果可为提升耕地资源经济价值及科学确定其补偿标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资源 经济价值 时空异质 核算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耕地资源生态价值多维核算及其时空异质效应
4
作者 范树平 曹瑜珺 +4 位作者 郭慧敏 米逸诗 奚星伍 刘友兆 余波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1-224,共14页
科学合理核算耕地资源生态价值,是全方位保护耕地资源及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任务及关键环节。该文将理论阐释与实证检验相结合,从生态支持服务价值、生态调节服务价值、生态衍生服务价值3个维度,统一规范构建耕地资源生态价值核算指... 科学合理核算耕地资源生态价值,是全方位保护耕地资源及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任务及关键环节。该文将理论阐释与实证检验相结合,从生态支持服务价值、生态调节服务价值、生态衍生服务价值3个维度,统一规范构建耕地资源生态价值核算指标体系,以安徽省104个县级面板数据为实证,综合运用核密度、空间自相关、SOFM等模型算法,核算耕地资源生态价值及其时空异质效应特征,并进一步提出差异管控措施。结果表明:(1)安徽省耕地资源生态价值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10年最低仅为22284元/hm^(2),2015年耕地生态价值最高达到25666元/hm^(2),较2010年同比增长12%;生态支持服务价值占比较大,生态衍生服务价值占比较小,生态调节服务价值逐年上升,生态支持服务价值和生态衍生服务价值整体上升趋势,部分年份呈现稍微下降态势。(2)耕地资源生态价值全局Moran’s I指数介于0.792~0.808之间,耕地资源生态价值集聚性强,高值区越高、低值区越低,高值区域集中于东南片区和西部片区,低值区域集中于北部区域和部分市辖区,基本呈现“南高北低,西高东低”总体布局。(3)耕地生态价值密度分布总体呈现右移取向,表现明显偏态分布和极化程度特征,存在较为明显的双峰态势,呈现“一主一副”空间格局,多级分化较为明显。安徽省耕地资源生态价值存在显著时空异质效应特征,将安徽省划分为西南部山地生态功能维护区域、中部丘陵生态功能协调区域、北部平原生态功能提升区域,分区域类型针对性提出差别管控策略,有助于发挥耕地资源生态价值调节作用和耕地资源有效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资源 生态价值 多维核算 时空异质效应 管控策略 粮食主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安徽省为例探析遥感技术在耕地保护工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金磊 吴冕 +3 位作者 支俊俊 刘王兵 王进 庞韶鹏 《南方农业》 2024年第2期159-163,共5页
遥感技术因其探测范围广、时效性高、成本较低等优势,在耕地保护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结合安徽省补充耕地项目“大起底”专项核查整治等具体工作,详细介绍遥感技术在土地整治、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监测、耕地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 遥感技术因其探测范围广、时效性高、成本较低等优势,在耕地保护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结合安徽省补充耕地项目“大起底”专项核查整治等具体工作,详细介绍遥感技术在土地整治、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监测、耕地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耕地地力变化及耕地保护监督检查等5个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耕地保护 土地整治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村庄分类研究脉络与展望 被引量:1
6
作者 曹瑜珺 范树平 +2 位作者 朱云涛 王栋 黄闯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9-55,共7页
建立乡村振兴战略导向的村庄分类体系是我国国土空间治理的重要内容,新形势下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村庄分类体系成为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从系统全面推进村庄治理的角度,深入剖析村庄分类的目的及意义,从概念内涵、时间维度、空间... 建立乡村振兴战略导向的村庄分类体系是我国国土空间治理的重要内容,新形势下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村庄分类体系成为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从系统全面推进村庄治理的角度,深入剖析村庄分类的目的及意义,从概念内涵、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学科领域4个层次开展基本研究分析,并从村庄类型划分研究、分类方法研究、分类结果运用研究3个方面概述村庄分类研究的进展,由此提出应进一步加深理论研究、规范类型体系研究、探究划分方法技术、强化分类结果运用等展望,以为未来村庄分类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和方向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分类 乡村振兴 村庄治理 国土空间治理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专利与文献计量学的中国土地整治工程技术进展与趋势 被引量:1
7
作者 阮琳琳 肖武 +4 位作者 陈航宇 蒋卓人 袁逸铭 张红梅 侯长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42-252,共11页
土地整治工程技术是土地整治落实的重要基础,但目前对中国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的系统梳理与评估仍相对缺乏。因此,该研究以1989-2023年Incopat数据库土地整治工程相关专利和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知网)土地整治工程相关研究文献为数据基... 土地整治工程技术是土地整治落实的重要基础,但目前对中国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的系统梳理与评估仍相对缺乏。因此,该研究以1989-2023年Incopat数据库土地整治工程相关专利和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知网)土地整治工程相关研究文献为数据基础,结合文献计量与文本语义分析方法,探究中国土地整治工程领域的研发主体、研发热点与发展趋势等特征。结果表明:1)土地整治发明专利授权数量自1989年起历经缓慢发展、稳步增长与快速增长3个阶段,形成了两大研发方向:整治实施方法与器械以及土壤改良技术。2)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土地整治专利研发对象由单一的农业相关、整地方法转向多元的整治工具与设备创新以及土壤改良材料与试剂的研发,专利研发与环境领域的联系愈加紧密,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整治中的应用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3)未来生态型土地整治、土地整治多源遥感智能监测创新、土地整治项目管理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与发展方向。该研究可为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专利 文献计量 语义分析 演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充耕地举证照片真伪识别的安徽经验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洋兵 刘王兵 +2 位作者 支俊俊 姜伟 金磊 《南方农业》 2024年第7期241-244,共4页
高效且精准地识别补充耕地举证照片的真伪,是实现耕地保护的重要内容,也是开展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重要技术环节。结合安徽省补充耕地项目“大起底”专项核查整治工作,提出数据采集、造假识别、整改实施“三位一体”的补充耕地举证照片... 高效且精准地识别补充耕地举证照片的真伪,是实现耕地保护的重要内容,也是开展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重要技术环节。结合安徽省补充耕地项目“大起底”专项核查整治工作,提出数据采集、造假识别、整改实施“三位一体”的补充耕地举证照片真伪识别技术方法体系,实现补充耕地举证照片从输入到输出的一体化综合管理,为全国耕地照片信息的科学核查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安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充耕地 照片真伪识别 非农化 非粮化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近十年耕地保护研究进展可视化分析
9
作者 赵婉月 刘王兵 +1 位作者 张红梅 彭晓雪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9期70-75,共6页
本文借助CiteSpace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2013—2023年主题为“耕地保护”,期刊来源为北大核心、CSSCI和CSCD的741篇文献进行分析,探讨近十年耕地保护领域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耕地保护研究已得到稳定... 本文借助CiteSpace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2013—2023年主题为“耕地保护”,期刊来源为北大核心、CSSCI和CSCD的741篇文献进行分析,探讨近十年耕地保护领域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耕地保护研究已得到稳定性重视,研究力量及机构较为稳定;耕地质量、耕地资源、农户补偿、城镇化和耕地保护制度等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未来,耕地保护领域研究或将更加聚焦农户行为、耕地保护技术创新及制度创新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保护 粮食安全 动态趋势 文献计量学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的黄山市城乡融合发展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平平 鲁成树 张明锋 《现代化农业》 2023年第11期78-81,共4页
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是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黄山市作为安徽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现代旅游城市,城乡融合发展势头强劲,城乡旅游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但仍然存在城乡用地结构划分不明、人文景观开发不足、旅游产业集聚带动效应较弱... 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是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黄山市作为安徽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现代旅游城市,城乡融合发展势头强劲,城乡旅游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但仍然存在城乡用地结构划分不明、人文景观开发不足、旅游产业集聚带动效应较弱和城乡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凸显等问题。为促进黄山市城乡融合持续高质量发展,文章提出提高城乡融合可持续发展意识、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旅游用地标准、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模式推广效应和加强城乡融合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等相关建议,有效探索黄山市特色的城乡融合差异化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城乡融合发展 旅游 黄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原农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三生”空间格局优化效果评价
11
作者 江岭 张大鹏 +6 位作者 黄丹妮 黄骁力 陈西 李鹏 陈万里 汪永丰 王岽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5-151,共7页
本文从空间数量、质量和结构3个维度构建“三生”空间格局优化效果评价方法,以肥东县古城镇范店社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省级试点为研究区域,系统分析平原农区“三生”空间格局优化效果。结果表明:①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通过空间组织重构、要... 本文从空间数量、质量和结构3个维度构建“三生”空间格局优化效果评价方法,以肥东县古城镇范店社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省级试点为研究区域,系统分析平原农区“三生”空间格局优化效果。结果表明:①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通过空间组织重构、要素重组和结构重塑,在空间数量、空间质量和空间结构关系上实现“三生”空间格局优化;②“三生”空间格局优化效果受生产空间格局优化效果影响较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考虑优化生产空间为重点;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聚焦“三生”空间格局的优化,可以实现生产空间低值低效、生活空间无序空废、生态空间无序污损等问题的整体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三生”空间 空间格局 平原农区 空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宅基地退出前后农户意愿影响因素异质特征及其政策启示——基于问卷调查与案例访谈的实证检验
12
作者 奚星伍 王琦 +2 位作者 张斌 余波平 米逸诗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9期219-226,共8页
[目的]进一步厘清宅基地退出前后农户意愿影响因素,为针对性提出差别化政策提供参考。[方法]深入安徽省、山东省调查问卷和典型村域案例访谈,采用Logistic模型对宅基地退出前后农户意愿影响因素分析,进而提出相应政策建议。[结果]根据... [目的]进一步厘清宅基地退出前后农户意愿影响因素,为针对性提出差别化政策提供参考。[方法]深入安徽省、山东省调查问卷和典型村域案例访谈,采用Logistic模型对宅基地退出前后农户意愿影响因素分析,进而提出相应政策建议。[结果]根据问卷调查分析,应充分考虑老年人居住情况及其差异诉求,农户对政策了解程度相对较低,宅基地退出后幸福感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同意宅基地退出占比同样很高,考虑到居住成本及生活习惯而导致农户显著偏向安置于原有居住地,问题集中于不公平、不透明及补偿标准偏低,农户对于维权意识总体比较淡薄,感到相对满意仍占绝大多数。根据社区典型案例分析,征求农户意愿过于简化、没有充分预先规划及工作过程急功近利是导致推进宅基地退出过程农户意愿偏低的重要原因,并与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相互佐证。年龄、居住年龄、收入方式、是否与老年人居住、政策了解程度、对生活方式偏好均是村民参与宅基地退出的意愿程度影响因素,且宅基地退出前后农户的意愿影响因素方向整体较为一致。[结论]建议从农村社会体制、基层政府、农户个体3个策略维度,不同程度提高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及其做到相应公平公正;健全宅基地退出后期的医疗、就业、住房等方面社会保障体系;强化政策宣传及贯彻落实,形成良好政策推行环境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退出 农户意愿 影响因素 异质特征 政策启示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文献计量学研究
13
作者 范天玥 梁俊 +1 位作者 张红梅 刘王兵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第15期99-102,共4页
为深入研究耕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了解其进展与展望,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利用CiteSpace 6.1.R6与Excel软件对2000—2023年相关文献进行了总体趋势、关键词共现以及突现词时间图谱的分析,得出该领域近20年研究热点聚类、深层研究核心、研... 为深入研究耕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了解其进展与展望,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利用CiteSpace 6.1.R6与Excel软件对2000—2023年相关文献进行了总体趋势、关键词共现以及突现词时间图谱的分析,得出该领域近20年研究热点聚类、深层研究核心、研究发展、研究现状与未来研究展望。结果表明:①研究趋势,2000—2009年发展较为缓慢,2012—2020年为热度高潮期,2021—2023年为小幅回落期;②研究核心,通过调节相关自然资源条件达到碳循环的目的,间接指导土地利用;③研究发展,由早期以农业碳减排为代表的“内部碳循环”模式,演变出以时空模拟、气候变化、景观格局与耕地生态碳循环相结合为代表的复合型“内部碳减排+外部碳循环”模式;④未来展望:与国土空间规划高度融合,推动多学科交叉的科技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生态系统 碳循环 文献计量学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域土地整治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与实施策略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鹏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12期12-14,共3页
全域土地整治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健全土地整治政策法规体系、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强科技支撑与人才培养、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完善长效管理机制等,可以推动乡村的全面振兴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全域土地整治... 全域土地整治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健全土地整治政策法规体系、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强科技支撑与人才培养、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完善长效管理机制等,可以推动乡村的全面振兴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全域土地整治还需要保障农民的利益和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实现农民与政府、社会力量的良性互动。因此,全域土地整治的实施策略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土地整治 乡村振兴 长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肥与磷肥联用对稻田土壤Cd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贺浪 李虹颖 +3 位作者 熊启中 张红梅 刘王兵 叶新新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5-191,共7页
为探究硫肥与磷肥联用对稻田土壤中镉(Cd)的钝化效果,采用土壤培养试验,研究了2种硫肥(硫磺和硫酸钠)与钙镁磷肥联用对稻田土壤中Cd有效性变化规律和Cd形态转化的影响,共设置6种处理:对照(CK)、钙镁磷肥(P)、硫磺(S1)、硫酸钠(S2)、钙... 为探究硫肥与磷肥联用对稻田土壤中镉(Cd)的钝化效果,采用土壤培养试验,研究了2种硫肥(硫磺和硫酸钠)与钙镁磷肥联用对稻田土壤中Cd有效性变化规律和Cd形态转化的影响,共设置6种处理:对照(CK)、钙镁磷肥(P)、硫磺(S1)、硫酸钠(S2)、钙镁磷肥+硫磺(PS1)及钙镁磷肥+硫酸钠(PS2),并分析了土壤Cd有效性与有效硫、有效磷、pH及Eh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在土壤中施用不同钝化材料后,土壤有效Cd含量均明显降低,其中PS1处理有效Cd含量最低,较CK降低了49.8%;钙镁磷肥能够提高土壤pH值,较CK升高了0.39;硫磺能显著降低土壤Eh值,较CK降低了23.2%,并促进了SO_(4)^(2-)向S^(2-)的还原;硫磺和钙镁磷肥联合施用可以显著增加土壤有效磷的含量,与CK相比较,PS1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提高了81.9%;硫磺和钙镁磷肥联合施用,通过对Eh、有效硫和有效磷的调控,可协同促进土壤的可交换态Cd向残渣态Cd转化。研究结果表明,在缓解稻田Cd污染方面,硫磺和钙镁磷肥的联用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形态 镉污染 硫肥 钙镁磷肥 土壤污染 土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协调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
16
作者 范树平 米逸诗 +4 位作者 宋晓娜 巨芬 刘友兆 刘王兵 於冉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2-118,共7页
按照农业用地、非农用地差别化构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法、TOPSIS、ESDA、耦合协调度及地理探测器等模型,科学测定土地利用效益,探究其耦合协调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农业用地效益、非农用地效益均呈逐步... 按照农业用地、非农用地差别化构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法、TOPSIS、ESDA、耦合协调度及地理探测器等模型,科学测定土地利用效益,探究其耦合协调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农业用地效益、非农用地效益均呈逐步增长趋势,且均呈现东部、中部、西部逐级递减的总体格局,农业用地效益的区域差距呈先缓慢拉大后逐渐缩小趋势,非农用地效益的区域差距进一步拉大。(2)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协调度均在稳步提升,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且集聚性逐步减弱,说明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态势逐步呈现均衡化,区域之间差距在进一步缩小。(3)生活水平、产业发展、经济运行、科学技术及资源禀赋均对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协调度具有正向相关,不同空间集聚类型涉及影响因子具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效益 耦合协调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