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GC×GC-TOFMS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检测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中吡嗪类物质 被引量:4
1
作者 周庆伍 汤有宏 +3 位作者 徐祥浩 刘国英 高江婧 姜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7-160,共4页
应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同时检测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中吡嗪类物质。结果表明: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相对标准偏差在4.2%-10.9%之间,加标回收率在84%-116%之间,满足发酵液... 应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同时检测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中吡嗪类物质。结果表明: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相对标准偏差在4.2%-10.9%之间,加标回收率在84%-116%之间,满足发酵液样品中吡嗪类物质定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顶空固相微萃取 枯草芽孢杆菌 发酵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技术同时测定白酒中10种吡嗪类物质 被引量:16
2
作者 周庆伍 徐祥浩 +3 位作者 汤有宏 刘国英 高江婧 姜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6期354-355,368,共3页
[目的]利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GC-TOFMS)分析技术同时测定白酒中10种吡嗪类物质。[方法]吡嗪类物质是白酒中的一类重要健康功能成分,应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结合液液萃取样品前处理过程同时检测白酒... [目的]利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GC-TOFMS)分析技术同时测定白酒中10种吡嗪类物质。[方法]吡嗪类物质是白酒中的一类重要健康功能成分,应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结合液液萃取样品前处理过程同时检测白酒中10种吡嗪类物质。[结果]试验表明,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相对标准偏差RSD在3.1%-11.3%,加标回收率在79%-96%,该方法满足白酒中吡嗪类痕量物质的定量要求。[结论]该试验方法分析结果准确,可用于白酒中吡嗪类物质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液液萃取 吡嗪 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香型古井桃花曲中产香功能菌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志强 李兰 +2 位作者 汤有宏 李晓欢 姜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9期90-91,176,共3页
[目的]评估分析浓香型古井桃花曲中的特色产香功能菌株。[方法]从浓香型古井桃花曲中筛选出28株芽孢杆菌,以固态培养基为底物进行单菌产香试验,并进行闻香评价。[结果]试验得出有6株芽孢杆菌发酵后能够产生浓郁的香味,采用顶空固相微萃... [目的]评估分析浓香型古井桃花曲中的特色产香功能菌株。[方法]从浓香型古井桃花曲中筛选出28株芽孢杆菌,以固态培养基为底物进行单菌产香试验,并进行闻香评价。[结果]试验得出有6株芽孢杆菌发酵后能够产生浓郁的香味,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这6株芽孢杆菌的发酵产物进行挥发性成分检测,并与古井贡酒中呈香物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这些风味物质与白酒中呈香化合物基本一致。[结论]该研究为寻找浓香型古井桃花曲特色产香功能菌及提高白酒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井桃花曲 筛选 产香微生物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香型白酒发酵新老窖泥理化因子和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分析 被引量:30
4
作者 张会敏 王艳丽 +5 位作者 孟雅静 王银辉 李安军 王志强 张治洲 邢新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7-214,共8页
分析中国浓香型白酒发酵新老窖泥的理化性质差异和其中的原核微生物群落组成差异。老窖泥的pH值、铵态氮、乙酸和K+含量相对较高;新窖泥的乙醇、丙酸、乳酸、己酸乙酯、可溶性Ca^2+和总酯含量相对较高。新窖泥中Lactobacillus含量更丰富... 分析中国浓香型白酒发酵新老窖泥的理化性质差异和其中的原核微生物群落组成差异。老窖泥的pH值、铵态氮、乙酸和K+含量相对较高;新窖泥的乙醇、丙酸、乳酸、己酸乙酯、可溶性Ca^2+和总酯含量相对较高。新窖泥中Lactobacillus含量更丰富;老窖泥中Clostridium、Syntrophomonas、Methanoculleus、Aminobacterium和Sedimentibacter含量更丰富。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与新窖泥菌群相比,老窖泥菌群内部关系更复杂。窖泥理化性质与菌群结构之间的典型相关分析表明:pH值、铵态氮、乙酸和K+含量与老窖泥菌群呈强正相关,乳酸、总酯、乙醇、丙酸和Ca^2+含量与新窖泥菌群呈强正相关。本研究为人工/退化窖泥的改良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理化因子 窖泥 原核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提取酿酒黄水中风味物质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安军 刘国英 +3 位作者 李兰 何宏魁 高江婧 王录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8-123,共6页
采用超临界萃取技术从黄浆水中提取风味物质,系统研究萃取条件(萃取压力、乙醇夹带剂添加量、萃取温度)、分离条件(压力、温度、时间)等工艺参数对黄浆水中风味物质萃取物得率以及风味物质总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黄浆水含有丰富的风... 采用超临界萃取技术从黄浆水中提取风味物质,系统研究萃取条件(萃取压力、乙醇夹带剂添加量、萃取温度)、分离条件(压力、温度、时间)等工艺参数对黄浆水中风味物质萃取物得率以及风味物质总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黄浆水含有丰富的风味物质,最优萃取工艺条件下黄浆水中风味物质最高萃取得率为7. 4%,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提高了黄浆水的利用率及白酒行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浆水 风味物质 超临界CO2 萃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测定亳菊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黄杰 汤有宏 +1 位作者 陆玮 刘国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4期90-91,共2页
[目的]建立一种分光光度法检测亳菊提取液总黄酮含量的方法。[方法]以亳菊为材料,采用硝酸铝络合分光光度法,在波长510 nm处间接测定总黄酮含量,比较不同提取条件下得到的总黄酮含量。[结果]当黄酮含量在0.016~0.064 g/L范围内,建立的... [目的]建立一种分光光度法检测亳菊提取液总黄酮含量的方法。[方法]以亳菊为材料,采用硝酸铝络合分光光度法,在波长510 nm处间接测定总黄酮含量,比较不同提取条件下得到的总黄酮含量。[结果]当黄酮含量在0.016~0.064 g/L范围内,建立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5 8,回收率试验中平均回收率为98.47%,以相对标准偏差表示的稳定性、精密度和重复性分别为1.76%、0.21%和0.25%,偏差较小。[结论]综合验证性试验发现,试验建立的定量方法简便准确,稳定性、重现性较好,数据较为合理可靠,可以作为评价亳菊提取物质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亳菊提取液 总黄酮 分光光度法 相对标准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香型白酒新、老窖池池壁泥与池底泥原核菌群结构分析 被引量:32
7
作者 张会敏 王艳丽 +7 位作者 孟雅静 李安军 周庆伍 胡心行 刘国英 李兰 黄艳 邢新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80-187,共8页
通过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16SrDNA V4可变区,分析新老窖池的池底泥和池壁泥的原核菌群结构。新窖池池壁泥中的菌群结构最单一,主要为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85.59%)和产己酸菌属(Caproiciproducens,5.63%);其次为新窖池的池底泥... 通过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16SrDNA V4可变区,分析新老窖池的池底泥和池壁泥的原核菌群结构。新窖池池壁泥中的菌群结构最单一,主要为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85.59%)和产己酸菌属(Caproiciproducens,5.63%);其次为新窖池的池底泥、老窖池的池壁泥和老窖池的池底泥。老窖池池底泥的原核菌群组成最丰富,最显著的特征为氨基酸菌(Aminobacterium,11.85%)、沉积菌属(Sedimentibacter,2.08%)和未知菌属(37.6%)的含量最多。4组窖泥样本中,老窖池池底泥的pH值(5.69)和铵态氮含量(2.54 g/kg)最高,乙醇和各种有机酸酯的含量最小,这是成熟老窖池池底泥菌群所形成的完善代谢链的作用结果。窖泥样本的理化性质为分析窖泥菌群的老熟过程提供了依据。老窖泥的16S rDNA拷贝数比新窖泥高1~2个数量级,表明老窖泥的原核菌群丰度较高。通过冗余相关分析发现:乙酸(32.9%)和水分(20.6%)与窖泥原核菌群的相关性最高且极显著(P<0.01),说明乙酸和水分在窖泥原核菌群的老熟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池底泥 池壁泥 理化因子 原核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香型白酒窖池分层分位点池底窖泥pH值、主要有机酸与钙、镁离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0
8
作者 张会敏 孟雅静 +7 位作者 王艳丽 胡心行 王银辉 黄艳 周庆伍 李安军 王录 邢新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90-97,共8页
本实验通过测定浓香型白酒新老窖池分层池底窖泥的pH值,4种主要有机酸含量,钙、镁离子含量,离心上清液/过滤液的浊度,研究浓香型白酒窖池分层分位点池底窖泥pH值、主要有机酸与钙、镁离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老窖泥理化性质无水平... 本实验通过测定浓香型白酒新老窖池分层池底窖泥的pH值,4种主要有机酸含量,钙、镁离子含量,离心上清液/过滤液的浊度,研究浓香型白酒窖池分层分位点池底窖泥pH值、主要有机酸与钙、镁离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老窖泥理化性质无水平方向上的变化,在垂直方向上,随窖泥深度增加,pH值(5.86~9.22)递增,乳酸含量(2380.07~19.48 mg/kg)、己酸含量(3134.59~1904.76 mg/kg)、丁酸含量(559.10~103.95 mg/kg)、乙酸含量(2737.79~536.48 mg/kg),钙离子含量(292.1~35.0 mg/kg)和镁离子含量(258.7~13.3 mg/kg)递减。新窖泥在中心点和四分之一点随深度增加,pH值(4.24~6.42)递增,乳酸含量(38146.5~6664.7 mg/kg)和镁离子含量(326.70~183.91 mg/kg)递减,钙离子含量(1448.6 mg/kg)无明显变化;在角点随深度增加,pH值(4.13~7.89)递增,乳酸含量(14461.0~81.1 mg/kg)、钙离子含量(878.3~362.8 mg/kg)和镁离子含量(197.1~106.3 mg/kg)递减;新窖泥己酸含量(6663.69 mg/kg)、丁酸含量(1403.47 mg/kg)和乙酸含量(1347.00 mg/kg)无明显变化。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新老窖泥pH值与乳酸呈强相关性(-0.6862和-0.7893),说明乳酸对窖泥pH值有重要影响。新老窖泥乳酸与钙离子含量(0.4186和0.7176)、镁离子含量(0.7316和0.7385)呈强相关性,说明乳酸对钙、镁离子解离有重要影响。与新窖泥相比,老窖泥中乳酸含量与己酸含量(-0.1268和0.4660)、丁酸含量(-0.0925和0.5371)和乙酸含量(-0.0780和0.4433)的相关性更强,表明老窖泥中乳酸降解代谢比较旺盛。由新老窖泥离心上清液(48.63 NTU和62.16 NTU)和过滤液(14.21 NTU和24.12 NTU)的浊度差异可知,老窖泥中微纳米颗粒的数量更多。结论:减少乳酸有利于提高窖泥品质,窖泥中较多的微纳米颗粒有利于乳酸降解菌的代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分层池底窖泥 PH值 主要有机酸 钙离子 相关关系 浊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老窖池黄水的差异性及静置培养对其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会敏 孟雅静 +5 位作者 王艳丽 李安军 刘国英 袁志强 张严 邢新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5-222,共8页
分析浓香型新老窖池新鲜黄水封闭静置培养前后的理化性质和菌群组成。新老窖池新鲜黄水相比,后者丁酸、己酸、戊酸、乙酸等有机酸和铵态氮的含量较高。新老窖池黄水经过5个月的封闭静置培养,淀粉、还原糖和酸度值降低,而铵态氮增加;此外... 分析浓香型新老窖池新鲜黄水封闭静置培养前后的理化性质和菌群组成。新老窖池新鲜黄水相比,后者丁酸、己酸、戊酸、乙酸等有机酸和铵态氮的含量较高。新老窖池黄水经过5个月的封闭静置培养,淀粉、还原糖和酸度值降低,而铵态氮增加;此外,老窖池黄水己酸和戊酸值降低;新窖池黄水的乙醇值显著降低,同时丁酸和乙酸的值显著增加。新老窖池新鲜黄水中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均占绝对优势(>95%),封闭静置培养后,Lactobacillus分别降低至68.55%和52.5%,同时其他菌属的丰度增加,其中包括很多对窖泥老熟有益的厌氧菌。聚类分析表明:与窖龄相比,是否静置培养对黄水菌群的影响更大。冗余分析表明:还原糖与菌群结构的相关性最强,其解释度高达65%。本研究证明了封闭静置培养对黄水菌群的老熟作用,为将来定向培养黄水以促进新窖泥的老熟提供了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理化因子 黄水 原核微生物群落 窖泥老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RAUG和奇异值分解探究大曲中挥发性组分贡献的规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家坤 陆玮 +3 位作者 汤有宏 唐林 姜利 周庆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3期56-59,共4页
[目的]研究大曲中占主要贡献的风味物质,探究各风味物质间的相关性,为研究大曲及大曲酒中风味物质提供参考。[方法]从车间随机选取12块大曲作为样品,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三重四级杆气质联用(GC-QQQ)全扫描技术分析大曲中... [目的]研究大曲中占主要贡献的风味物质,探究各风味物质间的相关性,为研究大曲及大曲酒中风味物质提供参考。[方法]从车间随机选取12块大曲作为样品,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三重四级杆气质联用(GC-QQQ)全扫描技术分析大曲中挥发性组分,以峰面积作为原始数据矩阵,使用DRAUG算法计算出数据中的主要组分数,然后使用奇异值分解计算出原始数据的特征值、特征向量,经特征向量将原始数据转化为一系列主成分,对这些曲块进行分类,最终以综合得分的形式对各块大曲进行排序。[结果]大曲的主要风味物质主要指向2-戊基呋喃、酚类物质、酯类物质;供试样品中B17号样品风味最好,B33号样品风味最差;酯类物质间的相关系数大于0.8。[结论]大曲的主要风味物质为酚类物质、酯类物质,酯类物质间的相关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曲 顶空-固相微萃取 特征值 特征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香型白酒新老窖池分层池底窖泥钙含量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会敏 孟雅静 +7 位作者 王艳丽 陈泳兴 李安军 梁金辉 周庆伍 王录 张严 邢新会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7-42,共6页
该研究分析了浓香型白酒新、老窖池分层池底窖泥中钙离子、相对钙含量分别与pH值、乳酸之间的皮尔森相关性和线性回归关系。通过统计分析发现:与新窖泥相比,老窖泥中钙离子和相对钙含量与pH值的相关性(-0.808 1,0.750 2)以及与乳酸的相... 该研究分析了浓香型白酒新、老窖池分层池底窖泥中钙离子、相对钙含量分别与pH值、乳酸之间的皮尔森相关性和线性回归关系。通过统计分析发现:与新窖泥相比,老窖泥中钙离子和相对钙含量与pH值的相关性(-0.808 1,0.750 2)以及与乳酸的相关性(0.717 6,-0.637 9)较强,线性回归拟合度较高;受表层0~3 cm新窖泥钙盐过度解离的影响,新窖泥中相应的相关性较弱。结果表明,p H值和乳酸含量差异对新、老窖泥钙离子和相对钙含量差异有较大影响。推测新、老窖泥表层0~3 cm钙离子和相对钙含量的显著差异与两者乳酸含量差异引起的钙盐解离差异有直接关系,与其菌群乳酸降解差异有间接关系。该研究为"退化"和"钙化"窖泥的形成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分层池底窖泥 钙含量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