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sL反义寡核苷酸对舌鳞癌细胞Tca8113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方丽 陈乔尔 +1 位作者 任翠平 沈际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00-1303,共4页
目的探讨Fas配体(FasL)反义寡核苷酸(ASO)对舌鳞癌细胞系Tca811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特异性的FasL ASO,并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转染Tca8113细胞。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及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转然前后的转染效率,四甲基偶氮唑... 目的探讨Fas配体(FasL)反义寡核苷酸(ASO)对舌鳞癌细胞系Tca811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特异性的FasL ASO,并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转染Tca8113细胞。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及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转然前后的转染效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ASO在转染后不同时间对Tca8113细胞增殖的影响;FCM测定转染前后诱导Tca8113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通过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及FCM检测发现在脂质体的量一定的情况下,在一定范围内,ASO的浓度越高,转染效率越高。MTT结果显示ASO对Tca8113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FCM对细胞凋亡的检测结果显示反义链组与正义链组、空白对照组及脂质体组相比,总凋亡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FasL ASO对Tca8113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够促进其凋亡,因此FasL ASO有望成为舌鳞癌的潜在的基因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S FAS配体 反义寡核苷酸技术 舌鳞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变型HIF-1α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常氧条件下的抗降解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彦梅 何家才 +1 位作者 邹多宏 朱思姮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47-1151,共5页
目的构建点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慢病毒载体,并检测其在常氧条件下的抗降解作用。方法根据人的HIF-1α基因(NM_001530),对其全长编码区序列进行如下定点突变:803位天冬酰胺突变成丙氨酸,564位脯氨酸突变成丙氨酸,402位脯氨... 目的构建点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慢病毒载体,并检测其在常氧条件下的抗降解作用。方法根据人的HIF-1α基因(NM_001530),对其全长编码区序列进行如下定点突变:803位天冬酰胺突变成丙氨酸,564位脯氨酸突变成丙氨酸,402位脯氨酸突变成丙氨酸。设计并合成3对引物用以导入变异点。PCR扩增序列片段,然后将目的基因PCR产物连接到载体pEGFP-N1上,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mutant/HIF-1α。PacI和AscI酶切鉴定后,用LR重组系统将目的序列重组到慢病毒载体plenti6.3V5-DEST上,构建慢病毒载体Lenti-MT(突变型HIF-1α)及Lenti-WT(野生型HIF-1α)。将Lenti-MT、Lenti-WT及Lenti-LacZ(对照组)转染293T细胞后,采用qPCR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转染后的细胞在低氧条件下(2%O2)培养48 h,然后常氧条件下培养48 h,采用Western blot检测HIF-1α蛋白在不同氧浓度条件下的表达情况。结果与WT测序结果对比表明MT已被完成。酶切结果证明已成功构建pEGFP-N1-mutant/HIF-1α。qPCR结果显示Lenti-MT组目的基因表达高于Lenti-WT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低氧条件下,HIF-1α在WT组和MT组中的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常氧条件下培养48 h后,WT组目的蛋白的表达显著下降,而MT组变化不大。上述结果表明MT具有明显的抗降解作用。结论成功构建了突变型HIF-1α,慢病毒载体在常氧条件下,Lenti-MT具有显著的抗降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1Α 基因突变 慢病毒载体 抗降解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在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彦梅 邹多宏 何家才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83-185,共3页
骨缺损时,缺损端及其附近的骨膜和血管受损,因此缺损区血管生长能力差,促进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所需的营养因子缺乏。而充足的血供是维系骨缺损修复重建的必要条件,因此只有尽早地在骨缺损区构建有效的血管网络,才能为各种细胞的成... 骨缺损时,缺损端及其附近的骨膜和血管受损,因此缺损区血管生长能力差,促进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所需的营养因子缺乏。而充足的血供是维系骨缺损修复重建的必要条件,因此只有尽早地在骨缺损区构建有效的血管网络,才能为各种细胞的成骨活动提供营养支持和代谢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修复 HIF-1 生长能力 营养因子 成骨分化 细胞增殖 修复重建 骨缺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钙-纳米羟磷灰石骨修复材料的制备及部分生物相容性测定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彦梅 何家才 +1 位作者 李全利 沈际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制备海藻酸钙-纳米羟磷灰石复合材料,探讨其作为骨修复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化学交联及冷冻干燥技术制备海藻酸钙-纳米羟磷灰石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SEM)和X光衍射(XRD)对材料性能进行表征,液体置换法测定孔隙率。将第5代骨髓... 目的制备海藻酸钙-纳米羟磷灰石复合材料,探讨其作为骨修复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化学交联及冷冻干燥技术制备海藻酸钙-纳米羟磷灰石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SEM)和X光衍射(XRD)对材料性能进行表征,液体置换法测定孔隙率。将第5代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接种至材料上,倒置显微镜及SEM观察细胞生长情况。材料浸提液与BMSCs共培养,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接种后1、3、5 d的相对增殖率(RGR),并评估毒性分级。新鲜犬血加入材料浸提液进行溶血试验,分光光度计测定光密度值并计算溶血率。结果制备的海藻酸钙-纳米羟磷灰石复合材料具有多孔性,孔隙率达(88.6±4.5)%。倒置显微镜及SEM观察可见,细胞在材料周围及表面伸展充分、生长旺盛。材料浸提液培养的细胞具有较好的活力,其毒性分级为1级。溶血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溶血率为1.28%,满足医用生物材料的要求。结论本研究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钙 纳米羟磷灰石 复合材料 骨髓基质干细胞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在修复腭裂术后穿孔中的应用
5
作者 陈新 王元银 +2 位作者 周健 王银龙 何家才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52-554,共3页
以3种不同方法修复32例腭裂术后穿孔患者,其中4例行唇颊黏膜瓣修复、24例行瓦合瓣修复、4例行两瓣法修复。结果显示,术后随访4~6周,患者腭部外形良好,术区无复裂。表明正确应用3种方法修复腭裂术后穿孔,能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 腭裂 穿孔 唇颊黏膜瓣 瓦合瓣 两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第三磨牙伸长对下颌边缘运动轨迹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哲 王楠 侯爱兵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的研究单侧第三磨牙伸长对下颌边缘运动轨迹的影响。方法采用ARCUSdigmaⅡ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分别记录56例单侧第三磨牙伸长患者(上、下颌各28例)下颌边缘运动轨迹,并以28例正常牙合下颌边缘运动轨迹作为对照。结果①上颌第三磨牙伸... 目的研究单侧第三磨牙伸长对下颌边缘运动轨迹的影响。方法采用ARCUSdigmaⅡ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分别记录56例单侧第三磨牙伸长患者(上、下颌各28例)下颌边缘运动轨迹,并以28例正常牙合下颌边缘运动轨迹作为对照。结果①上颌第三磨牙伸长组(A组)向正常侧运动范围与对照组(C组)不同(P<0.01),且A组向伸长侧运动范围与正常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第三磨牙伸长组(B组)前伸运动范围小于C组(P<0.01)。②髁突运动最大差数(MRC):A组在开口运动(前后向)、前伸运动(垂直向)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在前伸运动(前后向)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C组切点运动轨迹较规则流畅;余两组则明显突兀,多呈台阶状,波动幅度较大。结论单侧第三磨牙伸长对切点边缘运动范围、运动轨迹特征、双侧髁突运动对称性均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磨牙 下颌运动 切点 髁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后牙反牙合患者的牙合接触特征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章成风 王楠 侯爱兵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47-1449,共3页
目的研究单侧后牙反牙合(UPCB)患者牙合接触特征并且探讨其与生理牙合之间的差异。方法应用T-ScanⅢ咬合分析系统记录22例单侧后牙反牙合患者(实验组)牙尖交错位,前伸及侧方牙合的咬合接触数据并与22例正常牙合者(对照组)的记录结果做... 目的研究单侧后牙反牙合(UPCB)患者牙合接触特征并且探讨其与生理牙合之间的差异。方法应用T-ScanⅢ咬合分析系统记录22例单侧后牙反牙合患者(实验组)牙尖交错位,前伸及侧方牙合的咬合接触数据并与22例正常牙合者(对照组)的记录结果做对照。结果实验组牙合力中心点距中线的距离、闭合时间、前伸及侧方牙合分离时间均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早接触牙合干扰出现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侧后牙反牙合患者的牙合接触特征与正常牙合者相比有明显差异,提示牙合力中心、闭合时间与牙合分离时间可以作为单侧后牙反牙合矫治的理论基础和治疗效果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后牙反牙合 牙合接触 牙尖交错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腭裂患者颅面形态的X线头影测量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敏 王银龙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07-610,共4页
采用X线头影测量的方法对60例成年腭裂患者进行颅颌面部软硬组织测量,并与60例正常成人进行对照。结果发现,与对照组比较,硬组织方面腭裂患者SNA(上牙槽座角)、N-A-Po(颌凸角)和ANS-Ptm(上颌长)等结果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采用X线头影测量的方法对60例成年腭裂患者进行颅颌面部软硬组织测量,并与60例正常成人进行对照。结果发现,与对照组比较,硬组织方面腭裂患者SNA(上牙槽座角)、N-A-Po(颌凸角)和ANS-Ptm(上颌长)等结果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软组织方面腭裂患者G-Sn-Po'(面型角)、ULP(上唇突度)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硬组织方面腭裂患者的上颌骨存在明显的发育不足、硬腭长度过短、下颌颏部前伸现象明显,下颌骨向下旋转及后退。而软组织方面腭裂患者面中1/3凹陷明显,上唇突度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 未手术 腭裂 头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