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作医疗对农村居民基本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叶宜德 汪和平 +1 位作者 王万荣 陈育德 《卫生经济研究》 2000年第7期33-36,共4页
关键词 中国 合作医疗 农村居民 基本卫生服务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总提取物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雷红 王斌 +3 位作者 李卫平 杨雁 周爱武 陈敏珠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98-302,共5页
目的 研究黄芪总提取物 (totalextractofastragalus,TEA)延缓衰老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小鼠D_半乳糖 (D_galactose,D_gal)人工衰老模型和自然衰老模型(17mon),从氧自由基代谢方面进行研究。结果TEA(40mg·kg-1·d-1ig×10wk... 目的 研究黄芪总提取物 (totalextractofastragalus,TEA)延缓衰老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小鼠D_半乳糖 (D_galactose,D_gal)人工衰老模型和自然衰老模型(17mon),从氧自由基代谢方面进行研究。结果TEA(40mg·kg-1·d-1ig×10wk)可明显降低D_gal衰老小鼠过高的MDA含量 ,上调其过低的抗氧化酶 (GSHPX、Mn_SOD)活性和GSH/GSSG比值。TEA(40mg·kg-1·d -1ig×3mon)对17mon小鼠亦有类似作用。结论TEA对D_gal衰老小鼠和由中年期(14mon)进入老前期 (17mon)小鼠的自然衰老进程有明显的延缓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总提取物 抗衰老 D-半乳糖 脂质过氧化物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阿霉素肾病的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18
3
作者 许涛 吕磊 +1 位作者 钱琛 王迎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建立大鼠肾病综合征模型并观察其临床表现及生理、病理改变。方法阿霉素组鼠于试验开始d1和d15分别尾静脉内注射阿霉素5mg·kg-1、3mg·kg-1,观察12wk ,用代谢笼收集1、2、3、4、6、8、13wk各时期24h尿液 ,测定不同时期24h... 目的建立大鼠肾病综合征模型并观察其临床表现及生理、病理改变。方法阿霉素组鼠于试验开始d1和d15分别尾静脉内注射阿霉素5mg·kg-1、3mg·kg-1,观察12wk ,用代谢笼收集1、2、3、4、6、8、13wk各时期24h尿液 ,测定不同时期24h尿蛋白量 ,并于6wk及实验结束时分别测定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肌酐、尿素氮及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 ,同时取肾作光镜和电镜病理学检查。结果肾病综合征模型复制成功 ,实验开始后第6wk阿霉素组肾脏改变类似人类微小病变型肾病 ;12wk时有肾小球硬化改变出现 ,可用于进一步研究微小病变型肾病的发展情况和探讨慢性硬化性肾病的模型建立。结论阿霉素组不同时期的24h尿蛋白含量明显升高 ,血生化检测表明阿霉素组大鼠血清总蛋白、血蛋白含量降低 ,血清肌酐、尿素氮及血脂含量升高 ,病理组织学检查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阿霉素 肾病 疾病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生全科医学在职培训效果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顾湲 于石成 +1 位作者 路教琴 汪雪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为了解基层医生全科医学在职培训效果,为今后的进一步培训提供经验和决策依据。方法采用问卷法对1996~1998年间参与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师培训中心系统培训项目的北京学员进行了培训效果调查。结果绝大部分学员的知识、技能、临床... 目的为了解基层医生全科医学在职培训效果,为今后的进一步培训提供经验和决策依据。方法采用问卷法对1996~1998年间参与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师培训中心系统培训项目的北京学员进行了培训效果调查。结果绝大部分学员的知识、技能、临床思维、交流能力与工作态度等都有所改善;从事医疗与护理工作的学员,其各项能力改善均较明显;具有中专和大学学历者,培训后能力改善程度较高;超过1/3的学员近期在诊治病人次数、建立家庭保健合同户数、日常处理病种、慢性病管理人数和服务对象的满意度等全科医疗服务相关指标上有所增加,特别是服务满意和慢性病管理人数增加较多。结论全科医学以人与健康为中心的观念和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在基层在职培训中收到了良好效果;培训应以临床能力为基础,逐步扩大到“一体化”服务能力;对不同类型的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培训应区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在职培训 效果 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扑拉芬的抗维甲酸引起大鼠骨质疏松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葛志东 周爱武 +5 位作者 王迎新 李卫平 李康 王斌 姚余有 陈敏珠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47-449,共3页
目的研究国产依扑拉芬对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使用维甲酸诱导大鼠骨质疏松。结果:依扑拉芬显著降低维甲酸升高的尿Ca(2+)排泄量,显著升高血Ca(2+)浓度。逆转维甲酸降低的血pi浓度,剂量依赖性增加维甲酸降低的股骨干骺端和骨干... 目的研究国产依扑拉芬对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使用维甲酸诱导大鼠骨质疏松。结果:依扑拉芬显著降低维甲酸升高的尿Ca(2+)排泄量,显著升高血Ca(2+)浓度。逆转维甲酸降低的血pi浓度,剂量依赖性增加维甲酸降低的股骨干骺端和骨干的平均骨密度,显著升高维甲酸降低的股骨Ca(2+)和Pi含量。结论:依扑拉芬对维甲酸引起的大鼠骨质疏松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扑拉芬 维甲酸 骨质疏松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科医学知识问答(五) 被引量:3
6
作者 梁万年 顾湲 汪雪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59-159,共1页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医疗保健体系 分级医疗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求医行为及意愿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万荣 何晓琦 汪和平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7-48,50,共3页
采用不等概率分层整群抽样法,于1998年9 月对安徽省3个基本卫生服务项目(卫Ⅷ项目)县1800 户7175名农村居民家庭健康状况和医疗保健行为进行了调查。结果是:调查人口98.63% 为自费医疗;经常就诊单位第一位为... 采用不等概率分层整群抽样法,于1998年9 月对安徽省3个基本卫生服务项目(卫Ⅷ项目)县1800 户7175名农村居民家庭健康状况和医疗保健行为进行了调查。结果是:调查人口98.63% 为自费医疗;经常就诊单位第一位为村卫生室,占63.49% ;住院单位分布以乡镇卫生院为主,占总人次的61.28% ;两周就诊率21.76% ;年住院率为3.28% ,应住院未住院率53.91% ;次均门诊费用次均住院费用随就诊单位级别增加而成倍增加;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40.00% ;新法接生率为69.93% ;患者对就诊单位卫生服务满意度总体评价较好,但希望就诊单位的医疗条件、方便程度和收费情况能进一步改善;调查户中61.06% 愿意参加合作医疗。对影响农村居民求医行为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农村卫生工作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卫生服务需求 医疗费用 合作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伦理学与医学德育教学 被引量:1
8
作者 汪洪杰 《医学与哲学》 1997年第6期325-327,共3页
比较伦理学与医学德育教学安徽省卫生干部进修学校(合肥230061)汪洪杰一、比较伦理学的概念及其在医学专业德育教学中的地位1什么是比较伦理学自英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霍尔霍斯在本世纪初,首创“比较伦理学”以来,作为伦理... 比较伦理学与医学德育教学安徽省卫生干部进修学校(合肥230061)汪洪杰一、比较伦理学的概念及其在医学专业德育教学中的地位1什么是比较伦理学自英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霍尔霍斯在本世纪初,首创“比较伦理学”以来,作为伦理学的一个分支,在全世界都有所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伦理学 医学德育 医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型颈椎病非手术综合治疗的近期与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9
9
作者 潘敏 吴毅文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99-401,共3页
目的 :总结脊髓型颈椎病 (CSM)非手术综合治疗的经验 ,观察近期与远期疗效。方法 :对 34 4例经过推拿、颈椎牵引和扩管、扩容药物等非手术综合治疗的CSM患者进行近期疗效观察 ,将入院和出院时的症状、体征对比作为近期疗效 ;对其中 12 ... 目的 :总结脊髓型颈椎病 (CSM)非手术综合治疗的经验 ,观察近期与远期疗效。方法 :对 34 4例经过推拿、颈椎牵引和扩管、扩容药物等非手术综合治疗的CSM患者进行近期疗效观察 ,将入院和出院时的症状、体征对比作为近期疗效 ;对其中 12 9例进行了 1年~ 7年 11个月的随访 ,平均随访 2年 8个月 ,并将症状、体征、MRI、SEP、TCD等作为观察远期疗效的指标。结果 :非手术综合治疗的近期疗效优良率为 77 90 % ,有效率为 97 6 7% ;远期疗效优良率为80 6 2 % ,有效率为 98 45 %。出院后的推拿、牵引和服药能够巩固远期疗效。结论 :CSM患者可优先选用非手术方法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型颈椎病 非手术综合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白内障药物滴眼对亚硒酸钠性白内障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辉 侯纬敏 张昌颖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0年第4期377-381,共5页
观察了三种化合物(抗氧化剂与自由基清除剂)对大鼠亚硒酸钠性白内障的滴眼预防作用。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亚硒酸钠组及滴眼预防组。亚硒酸钠组及滴眼预防组系给12─13日龄的大鼠皮下注射亚硒酸钠,首次剂量为6μmol/kg体重,间日一次,逐... 观察了三种化合物(抗氧化剂与自由基清除剂)对大鼠亚硒酸钠性白内障的滴眼预防作用。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亚硒酸钠组及滴眼预防组。亚硒酸钠组及滴眼预防组系给12─13日龄的大鼠皮下注射亚硒酸钠,首次剂量为6μmol/kg体重,间日一次,逐次递增1μmol/kg体重,连续六次。预防组则为大鼠开眼后同时滴眼抗氧化剂与自由基清除剂。结果表明,三种化合物通过滴眼均能有效的防止亚硒酸钠性白内障的发生,白内障的发生率从95.8%降低至15%~43.5%。同时测定了各组晶状体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还原酶(GSSG-R)及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H-S)的活性,结果表明,凡注射硒的大鼠晶状体中GSH-Px及GSSG-R的活性均比正常晶状体的高,接受抗氧化剂与自由基清除剂预防的大鼠晶状体中这两种酶的活性比未接受预防的大鼠晶状体中的低。单独注射硒的大鼠晶状体中GSH-S的活性比正常晶状体的高。接受预防的大鼠晶状体中此酶的活性和正常晶状体无差异,但比单独注射硒的大鼠晶状体中的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亚硒酸钠 抗白内障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