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农业自然灾害及其防治对策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国友 吕国文 《灾害学》 CSCD 1992年第2期32-36,共5页
本文阐述了安徽省历年来农业主要自然灾害的灾情及特点,并分析了产生这些灾害的主要成因;同时提出了防治灾害的对策。
关键词 安徽 农业 自然灾害 旱涝 风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措施
2
作者 陆厚祥 《生态经济》 1989年第6期45-,44,共2页
安徽省位于东经114°53′—119°38′,北纬29°44′—34°39′,总面积13.92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620万亩,人口5150万。全省西有巍峨大别山,南有峻秀黄山山脉,中部岗丘横亘,北部是淮北平原。长江、淮河分别穿过我省... 安徽省位于东经114°53′—119°38′,北纬29°44′—34°39′,总面积13.92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620万亩,人口5150万。全省西有巍峨大别山,南有峻秀黄山山脉,中部岗丘横亘,北部是淮北平原。长江、淮河分别穿过我省南部和北部,把全省分为皖南山区、江淮丘陵和淮北平原三大自然地形区。长期以来,由于土地利用不当,陡坡开荒、地面植被锐减及乱砍滥伐等原因,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据统计,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已达2.1万平方公里,流失的的土壤约2.6亿吨,相当于达2300万亩耕地失去1cm厚的表土。以一般土壤含有机质1%,含N、P、K1.9%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现状 淮北平原 安徽省 皖南山区 水土流失面积 江淮丘陵 土地利用 有机质 皖西大别山区 黄山山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土壤侵蚀图编制方法探讨
3
作者 钱晓华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43-145,共3页
安徽省土壤侵蚀图(1:50万),以展现我省土壤侵蚀状况为主要内容,为合理开发和保护土壤资源提供依据。在图幅内容上应充分体现全省土壤侵蚀区域(面积、位置)、侵蚀类型和侵蚀程度,在制图形式上体现科学性、生产性并具有定位量概念。
关键词 土壤 侵蚀图 编制法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农业自然灾害的几个问题初探
4
作者 刘国友 吕国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1年第4期289-292,共4页
本文从灾害经济角度出发,剖析表述了我省主要农业自然灾害状况及其成因,提出了树立抗灾夺丰收的农业发展指导思想和因地制宜的抗灾减灾技术措施.
关键词 农业 自然灾害 成因 技术措施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红麻自然光照留种的探讨
5
作者 张韪 张俊九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1-13,共3页
我省系全国著名黄红麻产地。自1984年以来黄红麻总产一直居全国之首。由于受传统理论的约束,认为红麻属短光照作物,在我省不能留种,只能采用“南种北植”,为此每年所需生产用种均从“两广”、福建等省调进。
关键词 红麻 留种 自然光照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塑料大棚生产现状及规划设想
6
作者 齐波 《长江蔬菜》 1988年第6期30-31,共2页
一、生产情况我省地跨江准,地处北纬29°20′~34°40′,气候温暖,日光充足,水土光热等自然生态给塑料大棚蔬菜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全省1987年蔬菜播种面积280万亩,其中保护地面积25万亩,占播种面积的9%(省辖八市占专业菜田2... 一、生产情况我省地跨江准,地处北纬29°20′~34°40′,气候温暖,日光充足,水土光热等自然生态给塑料大棚蔬菜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全省1987年蔬菜播种面积280万亩,其中保护地面积25万亩,占播种面积的9%(省辖八市占专业菜田23.6%),比1985年扩大1.9倍,比1986年扩大1.5倍,塑料大棚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塑料大棚生产 现状 规划 蔬菜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优势库蠓实验室饲养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苏根元 周维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2年第3期282-285,共4页
本文从研究安徽省的库蠓媒介传染病出发,调查了省内四种优势库蠓(尖喙库蠓、原野库蠓、日本库蠓、荒川库蠓)的吸血嗜性和幼期孽生地,研究了实验室饲养库蠓的配套技术,完成了日本库蠓从卵发育到成蠓的实验饲养,成虫率为4.7%。
关键词 库蠓 吸血嗜性 孽生地 实验室 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茶园土壤的理化性状及合理耕作施肥
8
作者 钱国平 李康安 杨厚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2年第4期368-372,共5页
安徽茶园土壤的母土类型主要有黄红壤、黄壤、棕红壤和黄棕壤。1、黄红壤、黄壤型茶园粗骨特征明显,土壤PH4.1—5.0,盐基饱和度小于40%,交换性铝4.00—9.00厘摩尔(+)/千克土,呈酸化趋势。应等高种植和施用生理酸性肥料。2、棕红壤型茶... 安徽茶园土壤的母土类型主要有黄红壤、黄壤、棕红壤和黄棕壤。1、黄红壤、黄壤型茶园粗骨特征明显,土壤PH4.1—5.0,盐基饱和度小于40%,交换性铝4.00—9.00厘摩尔(+)/千克土,呈酸化趋势。应等高种植和施用生理酸性肥料。2、棕红壤型茶园质地粘重,物理性状差,雨季土壤滞水严重,土壤PH4.7—5.9,盐基饱和度多小于40%,交换性铝3.6—6.0厘摩尔(+)/千克土。应开好田间三沟,消除雨季积水,施用生理酸性、中性肥料和深耕。3、黄棕壤型茶园粗骨特征强,质地轻,固水保土作用弱,土壤PH5.5—6.5,盐基饱和度30%—50%,交换性钙2.30—40.00厘摩尔(+)/千克土,交换性铝0.28—3.42厘摩尔(+)/千克土。应实行等高梯地种植和施用生理酸性肥料。三类茶园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及速效磷钾缺乏,有效硼、钼不足,可通过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和平衡施用化肥进行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茶园 土壤 耕作 施肥 茶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油菜“秦油2号”在安徽引种试验示范情况及应用前景
9
作者 牛运生 赵颍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0年第2期144-146,共3页
杂交油菜'秦油2号'1985年就引入我省.先后四年由北向南试验示范近10万亩,平均亩产149.1公斤,比常规甘蓝型品种平均增产41.3%.表现出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性状优良、对肥料利用率高、增产潜力大等优点.计划用三年时间,利用全省... 杂交油菜'秦油2号'1985年就引入我省.先后四年由北向南试验示范近10万亩,平均亩产149.1公斤,比常规甘蓝型品种平均增产41.3%.表现出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性状优良、对肥料利用率高、增产潜力大等优点.计划用三年时间,利用全省油菜种植面积的四分之一推广杂交油菜.预计可增产菜籽2.2~2.4亿公斤,增值3.52~3.84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引种 杂交 试验 秦油2号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生态农业建设的设想
10
作者 朱肖娥 陆厚祥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1989年第1期45-46,共2页
本文根据安徽省五大生态区农业生产特点及生产水平、经济基础、资源优势,各区域初见成效的生态农业试点发展情况及建设经验,提出各区域发展生态农业的设想,以探索发展生态农业的途径。
关键词 安徽省 生态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光针艾灸对鸡胃肠电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蔡良清 缪信章 +3 位作者 丁建平 杨潮波 许冠荪 张群群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7期44-46,共3页
胃肠电反映了胃肠道平滑肌的运动机能,与胃肠道的功能活动密切相关。家禽的消化器官有其特有的形态和功能活动,关于食类的胃肠电活动特性和规律尚未见文献记载。电针。
关键词 电针 光针 艾灸 胃肠电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低油菜324施硼效应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永玲 夏大流 +2 位作者 周可金 夏英萍 赵颖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4年第3期225-228,共4页
油菜对硼肥极敏感,不同类型和品种差异较大,其中优质油菜甘蓝型品种更敏感。本文研究了优质“双低”甘蓝型油菜324的需硼规律及硼素对产量和品质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缺硼土壤上施硼肥,随着用量的增大,油菜产量有明显的提... 油菜对硼肥极敏感,不同类型和品种差异较大,其中优质油菜甘蓝型品种更敏感。本文研究了优质“双低”甘蓝型油菜324的需硼规律及硼素对产量和品质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缺硼土壤上施硼肥,随着用量的增大,油菜产量有明显的提高,最高产量达181.9kg/亩。此后,随施硼量增加,产量开始下降。产量最高时的施硼剂量为0.7mg/kg土。折每亩施硼砂1.05kg。而且这时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都有一定的改善。随着施硼量的增大,油菜裂茎率和“花而不实”株率明显减轻;但对菌核病影响较小。在缺硼土壤上播种时,应每亩底施1.05kg左右的硼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油菜324 硼肥 油菜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北棉区麦(油)棉两熟栽培的现状与发展
13
作者 江厚旺 潘恒晋 +5 位作者 阚家瑜 张俊业 董克刚 乔庆翌 李学尧 王培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2年第3期231-234,共4页
本文介绍淮北棉区麦(油)棉两熟栽培的现状,分析了两熟栽培的正负效应及淮北棉区生态条件,阐述了麦套春棉和夏棉两熟栽培的配套技术。指出了今后发展麦(油)棉两熟必须坚持粮棉双扩的原则。
关键词 淮北棉区 两熟 栽培 粮食 棉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制秋种冷藏方法及浸渍时间与蚕种孵化的关系
14
作者 胡祥珑 吴寿川 +4 位作者 徐农 李东升 沈素芬 张虹 李庆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6年第1期73-74,77,共3页
对于二化性蚕品种苏·华、苏·肥:1.给予不同冷藏日数后出库浸酸。2.即时浸酸后再用不同日数冷藏。3.对于冷藏日数不同的种,按标准盐酸浓度和液温给予不同浸渍时间刺激。三组结果:第1组,冷藏5d出库浸酸的蚕种,正... 对于二化性蚕品种苏·华、苏·肥:1.给予不同冷藏日数后出库浸酸。2.即时浸酸后再用不同日数冷藏。3.对于冷藏日数不同的种,按标准盐酸浓度和液温给予不同浸渍时间刺激。三组结果:第1组,冷藏5d出库浸酸的蚕种,正反交平均实用孵化率达到64.88%。随着冷藏日数的增加,孵化率呈上升趋势。冷藏达到40d的蚕种,正反交平均实用孵化率达到98.79%。第2组,蚕种即浸后冷藏20d,正反交种平均实用孵化率达86.82%。以后随着冷藏时间的增加孵化率逐渐降低,冷藏到50d的蚕种,正反交的实用孵化率只有70.84%。第3组,冷藏25d出库的蚕种,浸渍时间不论延长几分钟,正反交平均实用孵化率都最低,只有82.78%。随着冷藏日数的增加,实用孵化率也相应提高。冷藏达到40d的蚕种,即使不延长浸酸时间,实用孵化率正反交平均都达到了98.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种 冷藏 浸酸 孵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洪甸水库的水丝蚓
15
作者 祖国掌 赵乃刚 梁余鑫 《水库渔业》 1984年第2期46-48,共3页
水丝蚓是底栖动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生物量和分布状况,对增殖杂食性鱼类具有重要价值。为研究响洪甸水库如何发展杂食性鱼类,充分利用水库内丰富的寡毛类资源,特把1983年两次对响洪甸水库底栖动物的调查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关键词 响洪甸水库 水丝蚓 底栖动物 数量 生物量 分布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江棉区高效益熟制问题的探讨
16
作者 潘恒晋 江厚旺 +5 位作者 张俊业 阚家瑜 李国荣 强铁埔 黄明中 陶国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2年第1期41-44,共4页
本文阐述了沿江棉区熟制的演变;分析介述了不同类型熟制的经济效益和配套技术;讨论了发展高效益熟制需做好“四良”配套等问题;提出了当前沿江棉区只有因地制宜,走立体多熟、高产高效的路子,才能巩固和发展棉花生产的观点。
关键词 沿江棉区 棉花 配套技术 多熟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病害的发生趋势和防治对策 被引量:3
17
作者 纪桐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89年第2期52-55,共4页
水稻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占全省粮食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近年来,由于稻区耕作制度、品种、肥水等生态条件的改变,水稻病虫害的消长也产生了新的变化。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病害发展很快,对水稻生产威胁越来越严重。以往,我... 水稻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占全省粮食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近年来,由于稻区耕作制度、品种、肥水等生态条件的改变,水稻病虫害的消长也产生了新的变化。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病害发展很快,对水稻生产威胁越来越严重。以往,我省有关部门在水稻病害的科研、测报和防治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从目前病害发展趋势来看,这一问题远未解决。如何提高认识,研究对策,控制病害的发展,仍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病害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远猪的保种选育
18
作者 赵德义 陈世凯 吴达超 《养猪》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4-25,共2页
定远猪原属安徽省的地方良种,后经引种混杂,濒临灭绝境地。在多次调查的基地上,于1975年提出“抢救定远猪”。1976年省农业厅批准兴建定远县良种猪繁育场,该场先后在产区选购种公猪8头和母猪70头,开始了定远猪的选育工作。1980年有关单... 定远猪原属安徽省的地方良种,后经引种混杂,濒临灭绝境地。在多次调查的基地上,于1975年提出“抢救定远猪”。1976年省农业厅批准兴建定远县良种猪繁育场,该场先后在产区选购种公猪8头和母猪70头,开始了定远猪的选育工作。1980年有关单位还正式成立了“定远猪选育技术小组”,并于1983年列入省科委科研项目。经过近十年的选育,现在的定远猪中等体型,具有结实体质,性成熟早,产仔猪多,母性好,适应性强等优良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育 定远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从宏观上如何调控畜牧业的发展
19
作者 王前 李树德 《云南畜牧兽医》 1989年第1期27-28,38,共3页
中国共产党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正在动员全国人民同心同德,齐心协力,为做好当前工作和明后两年计划而献计献策。我们通过对安徽省长丰、六安两县当前牧业生产情况的调查,提出以下看... 中国共产党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正在动员全国人民同心同德,齐心协力,为做好当前工作和明后两年计划而献计献策。我们通过对安徽省长丰、六安两县当前牧业生产情况的调查,提出以下看法:形势与方向1978年以来,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最好时期,"六五"期间牧业产值年递增率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业发展 牧业产值 全面深化改革 整顿经济秩序 治理经济环境 畜牧经济 大豆种植 节粮 牧业收入 林牧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淮土壤钾素的分布和钾效
20
作者 潘耀晃 朱同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89年第4期62-65,共4页
我省土壤农化界对江淮地区土壤钾素和钾效的研究和报道, 对钾肥在本区农业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正起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对江淮地区第二次土壤普查所获大量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试图使关心土壤钾素的读者对本区土壤钾素的分布及其对作物的钾... 我省土壤农化界对江淮地区土壤钾素和钾效的研究和报道, 对钾肥在本区农业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正起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对江淮地区第二次土壤普查所获大量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试图使关心土壤钾素的读者对本区土壤钾素的分布及其对作物的钾效有一个与先前报道的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区带性差异的概念。为江淮地区钾肥投入的合理布局,改善土壤钾素供应状况,维护土壤肥力,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钾素 分布 江淮地区 肥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