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包容性发展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韦向阳 刘亮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101-109,共9页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关键,文章基于包容性发展的视角分析,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着政治、经济、文化及法治不包容的困境,应该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原则,通过逐步破除体制性障碍、优化国民收入分配制度、实现公...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关键,文章基于包容性发展的视角分析,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着政治、经济、文化及法治不包容的困境,应该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原则,通过逐步破除体制性障碍、优化国民收入分配制度、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法律保障机制与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素质,消除文化障碍等措施,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及早顺利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性发展 城乡二元结构 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小城镇建设与农民工的互动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韦向阳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30,共7页
小城镇建设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水平极大提升,为解决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提供了一种实践模式。小城镇凭借城乡结合点的区位优势、兼具城乡的双重社会经济优势和产业集聚优势吸引了大批的农民工,而流... 小城镇建设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水平极大提升,为解决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提供了一种实践模式。小城镇凭借城乡结合点的区位优势、兼具城乡的双重社会经济优势和产业集聚优势吸引了大批的农民工,而流动农民工则是小城镇建设的主力军,不仅增加了小城镇的数量、扩大了小城镇的规模,而且提升了小城镇的现代化素质和人口素质,塑造着小城镇的特色经济和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践行着中国城乡一体化的战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镇 农民工 中国特色的城镇化 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O-SDT的建筑工人安全动机对其安全行为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杨苏 姚文宝 +2 位作者 王婷 程保全 朱素媛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27,共9页
为探究建筑工人的安全动机对其安全行为的影响,首先基于自我决定理论(SDT),将工人安全动机解构为自主安全动机、受控安全动机;然后结合能力-动机-机会(AMO)理论的整合性分析框架,建立工人安全动机、安全机会、安全能力与安全行为之间的... 为探究建筑工人的安全动机对其安全行为的影响,首先基于自我决定理论(SDT),将工人安全动机解构为自主安全动机、受控安全动机;然后结合能力-动机-机会(AMO)理论的整合性分析框架,建立工人安全动机、安全机会、安全能力与安全行为之间的关系假设模型;最后以469名一线建筑工人为研究对象收集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检验与实证分析假设。研究表明:建筑工人自主安全动机与安全行为显著正相关,建筑工人受控安全动机与安全行为显著负相关;安全能力和安全机会在工人自主安全动机与安全行为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而在工人受控安全动机与安全行为间表现为显著的负向调节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人 安全动机 安全行为 能力-动机-机会(AMO) 自我决定理论(SD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五期间安徽农民增收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2
4
作者 韦向阳 杨新华 陈海燕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3年第10期34-40,共7页
文章针对具有典型中部欠发达地区特征的安徽省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显示: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农民阶级内部分化结构出现了新特点,收入来源发生了剧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都不断增加,而且收入结构... 文章针对具有典型中部欠发达地区特征的安徽省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显示: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农民阶级内部分化结构出现了新特点,收入来源发生了剧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都不断增加,而且收入结构逐渐优化。十二五期间,农民收入增长持续受到经济相对不发达、农业主产区、农民工大量输出等区域性特殊因素制约,通过加快农村劳动力流动、发展县域经济、增强城市辐射力、加大农村公共服务投入、确立农民在产业化经营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并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与就业等一系列关键措施可能实现增收目标,以确保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五 欠发达地区 农民收入增加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五”期间农民增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韦向阳 郇红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9-141,共3页
文章基于对皖北地区的实地考察和1992-2010年农民收入的统计数据的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十二五时期影响安徽农民收入倍增的因素。结果表明,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农民受教育水平、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民增收有显著影响,欠发达地区、农业大省与... 文章基于对皖北地区的实地考察和1992-2010年农民收入的统计数据的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十二五时期影响安徽农民收入倍增的因素。结果表明,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农民受教育水平、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民增收有显著影响,欠发达地区、农业大省与农民工流动的省情对安徽农民增收影响极大,皖北地区的土地流转、政府引导、农民培训和致富带头人培养、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村经纪人、新生代农民工的观念等问题影响了当地农民的增收,而城镇化水平、财政支农还没有产生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五 收入倍增 农业经济结构 多元回归分析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旧小区改造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双重差分法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4
6
作者 杨苏 李航航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1,共11页
为探求老旧小区改造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本文以我国2017年颁布的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8—2020年中国11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政策如何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及其异质... 为探求老旧小区改造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本文以我国2017年颁布的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8—2020年中国11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政策如何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及其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的设立可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机制分析发现,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政策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影响主要通过提升城市的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来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中西部地区和可持续发展水平较低地区,试点城市政策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旧小区 可持续发展 双重差分 影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安全水平的影响研究——基于区域异质性的视角 被引量:4
7
作者 杨苏 王雯婷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9-175,共7页
为探究新的城市管理模式(即智慧城市政策)对城市安全水平的影响,采用我国国内(不含港澳台,下同)156个地级市2007—2019年间的面板数据,结合双重差分法进行评估,利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进一步验证,探讨区域异质性视角下智... 为探究新的城市管理模式(即智慧城市政策)对城市安全水平的影响,采用我国国内(不含港澳台,下同)156个地级市2007—2019年间的面板数据,结合双重差分法进行评估,利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进一步验证,探讨区域异质性视角下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安全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智慧城市试点政策的实施对城市安全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在控制地区层面因素及各固定效应后,结果证明随着政策实施时间的推移正向促进作用逐渐增强;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智慧城市政策对特大型城市及东部地区城市影响较为显著,对非省会城市影响显著大于省会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试点政策 城市安全 异质性 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文化振兴:现实困境与实践超越 被引量:94
8
作者 夏小华 雷志佳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3-79,共7页
当前,农村地区精神贫困问题已成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制约因素。振兴乡村文化对于消解农民精神贫困和助推乡村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振兴乡村文化离不开全社会的积极参与,但重要主体是农民,因此,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不仅... 当前,农村地区精神贫困问题已成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制约因素。振兴乡村文化对于消解农民精神贫困和助推乡村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振兴乡村文化离不开全社会的积极参与,但重要主体是农民,因此,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不仅要体现农民主体地位,更要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要解决优秀乡村传统文化传承乏力、竞争力不足以及受关注度不够等现实难题,就需要在主体维度合理调动内生动力和外在激活力,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提升农民的文化发展能力;在客体维度积极消解传统与现代、经济与文化的矛盾冲突,推进乡村文化现代化;在载体维度尊重乡村与城市的差异,广泛开展农民文化活动,加大对乡村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文化 农民 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