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工作经费保障的现状与分析——安徽省凤台县、宿松县、当涂县和桐城市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工作经费保障调研
1
作者 陈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4期12338-12339,12365,共3页
选取安徽省凤台县、宿松县、当涂县和桐城市为样本,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工作经费保障问题进行调研。结果表明,样本城市农技推广经费投入不足,各级财政的支持力度从大到小依次为中央、省级、县、乡、市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基... 选取安徽省凤台县、宿松县、当涂县和桐城市为样本,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工作经费保障问题进行调研。结果表明,样本城市农技推广经费投入不足,各级财政的支持力度从大到小依次为中央、省级、县、乡、市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工作经费投入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推广机构 经费投入 农技推广 桐城市 凤台县 安徽省 宿松县 当涂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3年安徽省优质高产棉花品种擂台赛小结 被引量:1
2
作者 费俊杰 蔡志明 +3 位作者 吴宁 胡群文 余宏旺 王优旭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棉花品种 优质高产 安徽省 2003年 农业技术推广 适应性 棉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花生产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5
3
作者 倪皖莉 郭高 +1 位作者 刘磊 管叔琪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9期87-89,共3页
对安徽省花生区域进行了划分,阐述了全省花生品种布局和品种沿革。通过对安徽省花生种植、栽培技术、花生产业及出口现状的分析,阐明了目前制约安徽省花生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并提出解决对策和思路。
关键词 花生 面积 栽培技术 加工 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2005年芝麻新品种对比试验初报 被引量:2
4
作者 邢君 刘磊 《安徽农学通报》 2006年第4期75-76,共2页
引进9个芝麻新品种(系)开展对比试验,比较品种的综合性状和产量,结果表明郑芝98N09、郑芝97S56和杂交0176产量相对较高,综合性状明显较好,可作为我省的推广品种。
关键词 芝麻 新品种 对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水果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2
5
作者 费俊杰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23期47-47,83,共2页
该文介绍了安徽省水果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强化信息与技术服务、创新生产与经营模式等。
关键词 水果生产 现状 问题 对策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猕猴桃建园规划建议与管理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费俊杰 吕亚军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17期38-39,共2页
近年来,猕猴桃产业在安徽省发展迅速,但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品种选择不当、建园质量不高、技术贮备不足、风险意识不强等问题。针对这些情况,提出了安徽省猕猴桃建园规划建议与管理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 安徽省 猕猴桃 建园 建议 管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适种品种筛选
7
作者 吴宁 胡群文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21-23,共3页
关键词 安徽 棉花 适种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棉花生产现状及发展目标
8
作者 吴宁 《安徽农学通报》 2000年第3期14-16,共3页
本文分析了安徽省棉花生产、收购、供求现状 ,以及未来市场和生产发展潜力。提出了今后十年安徽省棉花生产发展方向。
关键词 棉花 生产现状 发展方向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优质油菜新品种(组合)试验总结
9
作者 邢君 《安徽农学通报》 2000年第4期15-17,共3页
1999- 2 0 0 0年在安徽省不同类型的油菜产区共七个点 ,对 6个优质油菜品种 (组合 )进行了区域比较试验 ,较全面地考察了各参试品种 (组合 )的产量、抗性、生育期等综合性状 。
关键词 优质油菜 品种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江淮地区水稻旱作覆膜栽培关键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武世新 杨惠成 《安徽农学通报》 1998年第2期57-58,共2页
安徽省江淮地区,位于安徽中部的长江与淮河分水岭两侧,为典型的丘陵与浅山地带。年平均气温14.8-16.0℃,年降雨量900-1100mm,但年际间、地区间、季节间分配不均,差异较大。该区以小麦(油菜)—稻一年两熟为主... 安徽省江淮地区,位于安徽中部的长江与淮河分水岭两侧,为典型的丘陵与浅山地带。年平均气温14.8-16.0℃,年降雨量900-1100mm,但年际间、地区间、季节间分配不均,差异较大。该区以小麦(油菜)—稻一年两熟为主要种植方式,是全省中稻(或单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旱作 覆膜栽培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4
11
作者 蔡志明 《安徽农学通报》 2005年第4期50-50,93,共2页
本文就安徽省玉米生产现状、问题和对策等进行了论述和对比分析,提出“总量稳中有升,结构不断优化,加强综合利用,效益持续提高”作为发展玉米生产的方针。
关键词 玉米 生产现状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2011年度安徽省小麦抗旱保苗效果跟踪调查报告
12
作者 刑君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17期60-62,共3页
对2010~2011年度安徽省小麦遭遇历史罕见的严重旱灾和抗旱保苗效果进行跟踪调查、分析与评估,结果显示抗旱保苗效果显著。该文介绍了调查方法与要求;分析了旱灾特点及主要影响;并与2008年和1978年的旱情进行比较;对抗旱效果进行了总体... 对2010~2011年度安徽省小麦遭遇历史罕见的严重旱灾和抗旱保苗效果进行跟踪调查、分析与评估,结果显示抗旱保苗效果显著。该文介绍了调查方法与要求;分析了旱灾特点及主要影响;并与2008年和1978年的旱情进行比较;对抗旱效果进行了总体评价;总结提出经验与启示,以及小麦不同生育阶段浇灌技术要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旱保苗 跟踪调查 效果评价 技术要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体制改革 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13
作者 汪新国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3期4-5,24,共3页
阐述和分析安徽省农技推广体系的现状和问题,并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推广理念、技术培训、抓点示范、厂站挂钩、多元化服务和保障机制等8个方面,提出了改革和加强我省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 农技推广体系 改革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播种密度和施肥量对江淮稻田免耕直播油菜产量形成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45
14
作者 汪新国 吴文革 +5 位作者 孔令娟 刘磊 王宏斌 吴红星 许有尊 张丽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7期14901-14902,14910,共3页
[目的]为探明江淮地区稻-油两熟制度下油菜免耕直播高产栽培技术。[方法]以核油56为材料,采用田间裂区试验,比较3种施氮水平(Tn)和4种播种密度(Tm)对江淮稻田免耕机开沟直播栽培油菜的产量构成、农艺形状以及生物学产量、秸秆系数等的... [目的]为探明江淮地区稻-油两熟制度下油菜免耕直播高产栽培技术。[方法]以核油56为材料,采用田间裂区试验,比较3种施氮水平(Tn)和4种播种密度(Tm)对江淮稻田免耕机开沟直播栽培油菜的产量构成、农艺形状以及生物学产量、秸秆系数等的影响。[结果]在较低密度和中等密度条件下,增施氮肥有利于生物学产量和经济产量的提高。[结论]江淮稻田油菜直播适宜的施氮量为180kg/hm2,适宜的播种密度为3.0kg/hm2;免耕直播油菜的秸秆系数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随播种密度增加而降低,平均在0.76~0.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直播 氮肥施用量 播种密度 产量 秸秆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数学模式 被引量:10
15
作者 吴明才 肖昌珍 +3 位作者 陈吾新 任洪志 穆善云 孙桂名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43-47,共5页
通过双重组合正交旋转回归设计试验,明确了影响黄淮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大豆产量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八月降雨量(X_2)、施磷量(X_4),施氮量(X_3)等;建立了六元二次目标函数模型;提出了适于黄淮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实用的25个优化综合农艺措施,... 通过双重组合正交旋转回归设计试验,明确了影响黄淮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大豆产量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八月降雨量(X_2)、施磷量(X_4),施氮量(X_3)等;建立了六元二次目标函数模型;提出了适于黄淮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实用的25个优化综合农艺措施,探讨了单因素、二因素的边际产量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高产 栽培 数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沿江棉区内质微网控失型复合肥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宁 邱冠男 +3 位作者 余立祥 吴跃进 欧百胜 王斌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1-22,共2页
试验对内质微网控失型复合肥和普通复合肥进行多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前者比后者增产,但差异不显著。施用"控失肥"每公顷可减少用工30个左右,节约成本1500元以上,并且棉株前期不旺长,后期不早衰。"控失肥"可以作为... 试验对内质微网控失型复合肥和普通复合肥进行多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前者比后者增产,但差异不显著。施用"控失肥"每公顷可减少用工30个左右,节约成本1500元以上,并且棉株前期不旺长,后期不早衰。"控失肥"可以作为一种避灾栽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内质微网控失肥 简化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纸用红麻品种的筛选──Ⅰ.产量及主要性状的评价 被引量:2
17
作者 谭石林 李德芳 +15 位作者 龚友才 刘伟杰 李爱青 葛道廉 陈泰益 刘斌 梅桢 陈舟 阮关海 俞琦英 邝仕均 陈启钊 黄菊华 薛崇昀 王锐 林茹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5-28,共4页
本文对22份红麻品种材料中初选出的7个品种(系)的干茎产量、纸浆得率、抗炭疽病性及构成产量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夏播麦茬麻中ZGR5、ZGR15、ZGR8和红11的干茎产量分别比对照青皮3号增产29.4%、21.9%、21.6%... 本文对22份红麻品种材料中初选出的7个品种(系)的干茎产量、纸浆得率、抗炭疽病性及构成产量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夏播麦茬麻中ZGR5、ZGR15、ZGR8和红11的干茎产量分别比对照青皮3号增产29.4%、21.9%、21.6%和20.2%,其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春播试验中分别比对照增产15.4%、19.6%、21.4%和11.9%,它们的纸浆得率平均比对照提高0.21~1.44个百分点。且ZGR15、ZGR5、ZGR8和红11的抗炭疽病性、皮骨比值和主要经济性状均优于对照,是适合红麻造纸的高产抗病优良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麻 干茎产量 纸浆得率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油2号硝酸还原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荣富 赵颖南 +1 位作者 郭高 宋国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2年第1期54-59,共6页
用体外诱导法系统地测定了秦油2号不同部位的硝酸还原酶活性。结果表明:秦油2号硝酸还原酶受底物浓度、诱导时间、pH值、光和温度等因素影响;叶龄和叶位是其活性变化的内在因素;器官之间也存在着酶活性的差异,其大小顺序为根、叶片、叶... 用体外诱导法系统地测定了秦油2号不同部位的硝酸还原酶活性。结果表明:秦油2号硝酸还原酶受底物浓度、诱导时间、pH值、光和温度等因素影响;叶龄和叶位是其活性变化的内在因素;器官之间也存在着酶活性的差异,其大小顺序为根、叶片、叶柄、茎;硝酸还原酶活性具有季节性的变化。秦油2号的硝酸还原酶活性高于中油821,间接表明秦油2号品种耐肥性强,氮素利用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还原酶 杂交油菜 秦油2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季北缘地区水稻补偿超高产栽培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吴文革 孔令娟 +4 位作者 杨惠成 李泽福 陈周前 刘春盛 方兴龙 《安徽农学通报》 2006年第11期121-128,共8页
双季稻北缘地区生长季节短,温光资源不足;而常规高产栽培在品种选用、肥水运筹、群体结构及调控等方面均存在不足,产量不高不稳。补偿栽培采用生育期适中偏长优质品种;通过适当早播、拓展生长季节、增加温光利用,合理稀播培育壮秧、高... 双季稻北缘地区生长季节短,温光资源不足;而常规高产栽培在品种选用、肥水运筹、群体结构及调控等方面均存在不足,产量不高不稳。补偿栽培采用生育期适中偏长优质品种;通过适当早播、拓展生长季节、增加温光利用,合理稀播培育壮秧、高效利用低位次分蘖成大穗;合理基本苗和群体结构,在大田早期迅速创建一个较大的叶面积指数、促进水稻群体尽早进入光合适期,生育中期壮秆强根、延长有效叶面积高值期,生育后期补充营养、湿润灌溉增强群体活力和抗逆性、减缓高效叶面积下降速率以补偿群体光合势,促进群体结构与光合功能高效协调,增强群体物质积累与转化能力而稳定高产。以生育期适中偏长、产量潜力高优质品种(或超级稻品种)为基础,培育多蘖壮秧、精确优化群体结构和肥料合理运筹为核心技术,配套湿润节水灌溉和病虫草害无害化防治,构建水稻补偿超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并成功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北缘 水稻 补偿栽培 超高产 The NORTHERN of Double-cropping RI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棉强优势组合筛选初报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海亮 金秀菊 +2 位作者 路曦结 张俊业 李国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3年第4期335-336,共2页
自1990年以来,我省配制了大量的棉花杂交组合,从第一批测试的24个组合中,产量超过对照10%以上的有14个,占58.33%;产量超过对照15%以上的有11个,占45.83%;还有一些好的抗枯黄萎病的组合。
关键词 杂交 棉花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