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农垦系统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做法与体会
1
作者 侯宜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6636-6637,共2页
总结安徽省农垦系统近年来在融入地方区域经济,示范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做法与体会,并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安徽省农垦系统 新农村建设 做法 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玉米土壤养分含量特征与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景艳 寇伟锋 +1 位作者 姜超强 高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9期42-45,共4页
[目的]明确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玉米土壤养分含量现状,为当地土壤养分管理和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埇桥区30个玉米种植区域,测定分析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中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及其相关性分析,评价各项... [目的]明确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玉米土壤养分含量现状,为当地土壤养分管理和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埇桥区30个玉米种植区域,测定分析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中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及其相关性分析,评价各项养分指标的丰缺状况。[结果]玉米种植区土壤pH处于4.24~7.55,平均值为5.91,其中43.3%的取样点土壤属于酸性土壤,建议施用适宜用量的石灰来改良该部分酸性土壤,以促进玉米生长发育。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30.5 g/kg,土壤有机质较高;土壤碱解氮平均含量为146.07 mg/kg,76.7%取样点土壤碱解氮处于高和极高水平;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49.66和288.64 mg/kg,56.7%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处于极高水平,83.3%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处于极高水平。土壤的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均处于高或极高水平,土壤有效锰和有效铜基本处于中等或高水平,大部分土壤有效铁和有效锌处于极高水平,但也分别有20.0%和26.6%处于低水平,说明少部分区域缺铁和缺锌。[结论]综合来看,该区应适当减施氮肥,控制磷肥和钾肥投入,以减少土壤磷素累积及其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应加大微量元素的测土配方施肥,以均衡微量元素营养的供应,保障玉米丰产、农民丰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速效养分 微量元素 评价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农垦的住房制度改革
3
作者 刘继光 张尔俊 《中国农垦经济》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23-25,共3页
“安居乐业”是中国人民历来向往的一种美好生活。顾名思义,“安居”就是要住得舒服踏实,可见住房问题在人们心目中的举足轻重地位。然而,它又是一个长期困扰人民生活,尤其是困扰农垦广大职工生活的一个大问题。安徽农垦几年来在住房制... “安居乐业”是中国人民历来向往的一种美好生活。顾名思义,“安居”就是要住得舒服踏实,可见住房问题在人们心目中的举足轻重地位。然而,它又是一个长期困扰人民生活,尤其是困扰农垦广大职工生活的一个大问题。安徽农垦几年来在住房制度上作了重大的改革,收到了明显的效果,目前也还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对已走过的道路作一回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制度改革 安徽农垦 美好生活 解决的问题 安居乐业 住房问题 职工生活 中国人民 人民生活 大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农垦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实践和启示 被引量:1
4
作者 姚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8期243-246,262,共5页
安徽农垦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部署和明确要求,努力践行国企担当,依托自身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高、产业化链条全、专业化经营强的特点,充分发挥农业技术、农机装备、种子研发和订单销售等比较优势,走出农场... 安徽农垦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部署和明确要求,努力践行国企担当,依托自身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高、产业化链条全、专业化经营强的特点,充分发挥农业技术、农机装备、种子研发和订单销售等比较优势,走出农场、走进农村,创新模式,积极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农业科技贡献率和地均效益。回顾了农垦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背景、阐述了农垦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要做法和成效,探讨了做好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几点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农业社会化服务 土地规模化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农垦人才状况及对策浅议
5
作者 洪浩 《中国农垦经济》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农垦经济 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流动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农垦农业税费改革试点情况及存在问题
6
作者 孙作臣 段铁生 《中国农垦经济》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农垦农业 减轻农民负担 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 税费征收 预期目标 安徽 国务院 党中央 根据 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推进安徽农垦工作再上新台阶
7
作者 丁俊先 《中国农垦经济》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3-15,共3页
关键词 安徽 农垦工作 农业产业化 土地承包制 产业结构 科技 招商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安徽农垦茶叶的发展思路
8
作者 史生南 《安徽农学通报》 1996年第1期42-43,共2页
谈谈安徽农垦茶叶的发展思路史生南(安徽省农垦总公司农业处,合肥230001)安徽省农垦共有八个专业茶场一个茶叶公司,茶园面积占全省茶园总面积的三十八分之一,茶叶产量占全省茶叶总产量的八分之一。茶叶是我省农垦的主要经济... 谈谈安徽农垦茶叶的发展思路史生南(安徽省农垦总公司农业处,合肥230001)安徽省农垦共有八个专业茶场一个茶叶公司,茶园面积占全省茶园总面积的三十八分之一,茶叶产量占全省茶叶总产量的八分之一。茶叶是我省农垦的主要经济作物和重要出口创汇产品,现有茶园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生产 安徽农垦 名优茶 国营茶场 栽培技术 发展思路 土地利用率 有机肥料 强化管理 努力提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砂姜黑土团聚体内颗粒有机质的空间分布特征——基于X射线CT技术和机器学习
9
作者 丁天宇 郭自春 +3 位作者 王玥凯 蒋发辉 张平 彭新华 《土壤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5-387,共13页
为优选培肥改良砂姜黑土的秸秆还田方式,该研究基于砂姜黑土连续6年耕作与秸秆还田定位试验,结合高分辨率X射线CT技术(XCT)和机器学习方法,探究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免耕还田、旋耕还田、深翻还田)对不同土层(0~10 cm、10~20 cm、20~40 cm)... 为优选培肥改良砂姜黑土的秸秆还田方式,该研究基于砂姜黑土连续6年耕作与秸秆还田定位试验,结合高分辨率X射线CT技术(XCT)和机器学习方法,探究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免耕还田、旋耕还田、深翻还田)对不同土层(0~10 cm、10~20 cm、20~40 cm)6~8 mm团聚体内颗粒有机质(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POM)(包括新鲜残体和旧POM)空间分布及其孔隙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整体而言,三种秸秆还田处理下各土层中团聚体内POM以新鲜残体为主,占76.4%~87.0%;免耕还田处理下0~10 cm土层团聚体存在大量POM,其中新鲜残体和旧POM分布在连通性孔隙中的比例分别为0.788和0.569;深翻还田处理下20~40 cm土层团聚体POM体积密度较高,新鲜残体和旧POM分布在连通性孔隙中的比例分别为0.729和0.536。与旋耕还田相比,免耕还田使0~10cm土层中团聚体内总POM和新鲜残体体积密度分别提高了54.4%和56.7%(P<0.05);然而,在10~20 cm土层中,三种还田方式下新鲜残体和旧POM体积密度及其在连通性孔隙中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20~40 cm土层中,与旋耕还田相比,深翻还田使总POM体积密度分别显著提高了2.78倍,其中新鲜残体和旧POM体积密度分别提高了3.10倍和1.72倍,同时显著提高了团聚体孔隙度(>16μm)、连通孔隙度(P<0.05)。综上所述,新鲜残体构成了POM主要成分,在免耕还田表层(0~10 cm)和深翻还田深层(20~40cm)土壤中,团聚体内POM体积密度提升主要以通过新鲜残体体积密度显著增加实现的,连通性孔隙是新鲜残体累积和分解转化的重要场所。本研究认为深翻还田有利于深层(20~40cm)土壤团聚体连通性孔隙形成和POM累积,对农田土壤质量提升和土壤固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聚体 颗粒有机质 孔隙 砂姜黑土 深翻还田 XCT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农垦国有小企业改革的几个问题
10
作者 张尔俊 吴岳林 姚开甫 《中国农垦经济》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24-26,共3页
关于农垦国有小企业改革的几个问题○张尔俊吴岳林姚开甫一、农垦国有小企业改革的难点农垦企业,尤其是场办企业,多数是一些小企业。根据农垦企业的特殊性,“抓大企业”难,“放活小企业”更难。1思想解放不够,改革难。近几年,... 关于农垦国有小企业改革的几个问题○张尔俊吴岳林姚开甫一、农垦国有小企业改革的难点农垦企业,尤其是场办企业,多数是一些小企业。根据农垦企业的特殊性,“抓大企业”难,“放活小企业”更难。1思想解放不够,改革难。近几年,一些垦区在改革上取得了较大进展,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垦企业 小型企业 企业改革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姜黑土区不同机械化耕播模式下小麦的产量和效益分析
11
作者 童士贤 胡梦娇 +1 位作者 付保保 尚云秋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4期33-36,共4页
为探索更加经济有效的小麦机械化耕播模式和提高农场经济效益,安徽省农垦集团夹沟农场有限公司于2023—2024年小麦生长季根据农场现有的4种小麦播种机的特点分别实施耕后播种和免耕播种,并对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翻... 为探索更加经济有效的小麦机械化耕播模式和提高农场经济效益,安徽省农垦集团夹沟农场有限公司于2023—2024年小麦生长季根据农场现有的4种小麦播种机的特点分别实施耕后播种和免耕播种,并对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翻耕+旋耕+24行半精量播种机相比,翻耕+旋耕+驱动耙播种机、翻耕+旋耕+三轴防缠绕旋播施肥一体机和翻耕+旋耕+普通复式旋播机的产量分别提高了5.1%、6.5%、5.7%,经济效益分别提高了1321.3、1690.2、1498.4元/hm^(2)。同时,与翻耕+旋耕+24行半精量播种机相比,免耕+三轴防缠绕旋播施肥一体机和免耕+普通复式旋播机的产量分别提高了1.1%、2.7%,经济效益分别提高了293.1、704.8元/hm^(2)。此外,应用相同的小麦播种机型,与耕后播种相比,免耕播种产量降低了2.9%~5.0%,经济效益提高了252.9~856.4元/hm^(2)。综合考虑产量和经济效益,三轴防缠绕旋播施肥一体机在耕后播种系统中实现了最高的经济效益,在免耕播种条件下保持了具有竞争力的盈利能力,在不同耕作制度下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和操作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姜黑土 耕作方式 小麦播种机型 籽粒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农垦经济体制第二步改革──放活土地使用权
12
作者 张尔俊 《中国农垦经济》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1-23,共3页
论农垦经济体制第二步改革──放活土地使用权张尔俊《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自始至终贯串“一个主题”──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论农垦经济体制第二步改革──放活土地使用权张尔俊《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自始至终贯串“一个主题”──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3页)农垦企业如何解放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垦企业 经济体制改革 土地使用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年赚回六个厂——来自安徽龙亢农场面粉厂的调查
13
作者 刘心恕 张尔俊 +3 位作者 田文俊 徐世园 舒天曙 顾本国 《中国农垦经济》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1期10-13,共4页
场办工业的活力来自哪里?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调查组一行6人,于1993年7月底至8月初,采取上下结合,内外结合的办法,对安徽龙亢农场面粉厂和淮南乳品公司乳品厂的转换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进行了调查,现将龙亢农场面粉厂的专题调查报告如下:
关键词 转换经营机制 增强企业活力 开拓市场 面粉厂 内外结合 专题调查 固定资产 工业企业 农场 奖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农垦这个“国家队”要实行倾斜政策
14
作者 秦德文 张尔俊 《中国农垦经济》 北大核心 1990年第8期9-10,共2页
在治理整顿中,国营农垦事业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值在目前的新形势下,国营农垦事业能不能继续发挥“国家队”的作用?怎样发挥“国家队”的作用?这是大家普遍关心的一件大事。
关键词 作用 新形势 倾斜政策 治理整顿 国营农场 农垦企业 国家队 农业 事业 发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安徽垦区发展第三产业的现状与对策
15
作者 王来兴 常启斌 张尔俊 《中国农垦经济》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26-27,共2页
浅析安徽垦区发展第三产业的现状与对策王来兴,常启斌,张尔俊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安徽农垦第三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到1994年底,全系统已有经营单位240个,商业网点840个,从业人员3000多人,固定资产5000... 浅析安徽垦区发展第三产业的现状与对策王来兴,常启斌,张尔俊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安徽农垦第三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到1994年底,全系统已有经营单位240个,商业网点840个,从业人员3000多人,固定资产5000多万元,营业总额2.6亿元,出口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产业 产业发展 安徽 垦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股份制 转换农垦企业经营机制
16
作者 刘继光 《中国农垦经济》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27-30,共4页
一、转换农垦企业经营机制,呼唤股份制 农垦企业13年来改革的实践,就是要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最终达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目标。农垦实行财务包干,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建立以全民所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推行场长... 一、转换农垦企业经营机制,呼唤股份制 农垦企业13年来改革的实践,就是要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最终达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目标。农垦实行财务包干,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建立以全民所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推行场长负责制和承包经营责任制等各种形式的承包制,这都为追求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作出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份制企业 自负盈亏 全民所有制 自主经营 农垦企业 负责制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多种经济成份 所有权 承包经营责任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机制 加快“三化” 进一步开创安徽垦区工作新局面
17
作者 田文俊 《中国农垦经济》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20,共5页
一、2003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2003年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我们战胜了非典和特大洪涝灾害,争取了多方面支持,在大灾之年保持了农垦经济社会稳定协调发展。预计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亿元,比上年增长3.4%。农业生产减产不减收,二、... 一、2003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2003年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我们战胜了非典和特大洪涝灾害,争取了多方面支持,在大灾之年保持了农垦经济社会稳定协调发展。预计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亿元,比上年增长3.4%。农业生产减产不减收,二、三产业发展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垦区 农业经营体制 土地管理 产业化 集团化 改革 农垦经济 企业管理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安徽绿色食品的思考 被引量:1
18
作者 陆康达 《安徽农学通报》 1995年第3期29-,36,共2页
发展安徽绿色食品的思考陆康达(安徽省农垦总公司230001)食物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解决温饱之后,食物供需状况迅速发生变化。根据营养和消费的需求,按照“营养、卫生... 发展安徽绿色食品的思考陆康达(安徽省农垦总公司230001)食物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解决温饱之后,食物供需状况迅速发生变化。根据营养和消费的需求,按照“营养、卫生、科学、合理”的原则,经过努力使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生产 绿色食品标志 绿色食品发展 安徽 基地建设 食品原料 社会化服务体系 环境监测机构 国际交流与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农垦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思路
19
作者 史生南 《安徽农业》 1999年第12期7-8,共2页
关键词 农垦 农业产业化 商品化 现代化 发展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耕作方式对砂姜黑土孔隙结构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钱泳其 熊鹏 +4 位作者 王玥凯 张中彬 郭自春 邵芳荣 彭新华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63,共12页
砂姜黑土黏闭僵硬问题突出,耕作是改良其结构的重要措施之一。基于安徽龙亢农场砂姜黑土耕作试验基地,采集免耕(No-tillage,NT)、旋耕(Rotarytillage,RT)和深翻(Deepploughing,DP)处理的原状土柱(高20cm,直径10cm),利用X射线CT扫描技术... 砂姜黑土黏闭僵硬问题突出,耕作是改良其结构的重要措施之一。基于安徽龙亢农场砂姜黑土耕作试验基地,采集免耕(No-tillage,NT)、旋耕(Rotarytillage,RT)和深翻(Deepploughing,DP)处理的原状土柱(高20cm,直径10cm),利用X射线CT扫描技术和ImageJ软件等对土壤孔隙结构进行三维重建和可视化处理,定量分析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孔隙度、孔径大小分布、孔隙形态特征、网络特征以及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免耕相比,旋耕和深翻下土壤的大孔隙度分别增加了192.7%和261.1%(P<0.05);与旋耕相比,深翻下土壤大孔隙度增加了23.4%;(2)相较于免耕,旋耕和深翻显著增加了土壤孔隙的水力半径、紧密度、分形维数和全局连通性(P<0.05),显著降低了各向异性程度和欧拉数(P<0.05),土壤饱和导水率得到显著提升,且深翻的改良效果总体优于旋耕;(3)相关分析表明土壤饱和导水率与除水力半径外的孔隙结构特征参数均存在显著相关(P<0.05),其中与连通性最大孔隙度的相关性最高(r=0.833**,P<0.01)。综上所述,深翻扩大了土壤孔隙的水力半径,改善了连通性,提升了复杂程度,从而构建了相对良好的土壤孔隙形态和网络结构,提高了导水能力,消减砂姜黑土结构性障碍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姜黑土 深翻 CT扫描技术 孔隙结构 饱和导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