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草药源杀菌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
作者 段劲生 王梅 +3 位作者 胡本进 孙明娜 张勇 高同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55-755,778,共2页
对中草药源杀菌剂的资源情况、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进行了概述,并阐述了中草药源杀菌剂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关键词 杀菌剂 中草药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施用氯氟吡氧乙酸后其在水稻植株、糙米、稻壳、土壤和田水中的残留消解动态 被引量:7
2
作者 段劲生 彭梅 +4 位作者 王梅 胡本进 孙明娜 张勇 高同春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5-360,共6页
研究了稻田施用氯氟吡氧乙酸后,其在水稻植株、糙米、稻壳、稻田土壤和田水中的残留动态。样品采用氢氧化钠-甲醇溶液振荡提取,二氯甲烷液液分配,甲酯化后经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测定。结果表明:氯氟吡氧乙酸在水稻植株、稻... 研究了稻田施用氯氟吡氧乙酸后,其在水稻植株、糙米、稻壳、稻田土壤和田水中的残留动态。样品采用氢氧化钠-甲醇溶液振荡提取,二氯甲烷液液分配,甲酯化后经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测定。结果表明:氯氟吡氧乙酸在水稻植株、稻田土壤、田水、糙米和稻壳中的平均回收率在85.5%~103.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9%~9.9%之间;其最小检出量为2.0×10-12g,在植株、糙米、稻壳、土壤和田水中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005,0.02,0.005,0.002mg/kg和0.001mg/L。2007和2008年在安徽潜山、广东广州两地的田间残留试验结果表明:氯氟吡氧乙酸在水稻植株中的降解半衰期为4.9~6.0d,土壤中为5.5~8.6d,田水中为11.0~13.8d;收获的糙米中氯氟吡氧乙酸的最终残留量在未检出~0.13mg/kg之间,均低于其在糙米上的最大残留限量(MRL)值0.2mg/kg(中国)。建议5%氯氟吡氧乙酸可湿性粉剂用于防治水稻田杂草时,施药剂量按有效成分计不得超过168.8g/hm2,于返青期施药1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氟吡氧乙酸 水稻 残留 消解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虫啉在稻田水环境中的残留动态 被引量:3
3
作者 郑岚 王梅 +4 位作者 段劲生 胡本进 孙明娜 张勇 高同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8994-8994,9008,共2页
[目的]研究了稻田水环境中吡虫啉的残留动态。[方法]田水样品采用二氯甲烷萃取,HPLC-UV测定不同田水样品中的吡虫啉残留量。[结果]田水中吡虫啉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9.69%~92.06%、标准偏差为3.01%~3.73%、变异系数为3.79%~4.46%,吡... [目的]研究了稻田水环境中吡虫啉的残留动态。[方法]田水样品采用二氯甲烷萃取,HPLC-UV测定不同田水样品中的吡虫啉残留量。[结果]田水中吡虫啉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9.69%~92.06%、标准偏差为3.01%~3.73%、变异系数为3.79%~4.46%,吡虫啉的最小检出量为1.0×10-9 g,在田水中最低检测浓度为0.005 mg/L。在安徽的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在田水中降解半衰期为4.4 d。[结论]10%吡虫啉乳油在稻田使用后,在田水中降解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虫啉 田水 残留动态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