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稻田施用氯氟吡氧乙酸后其在水稻植株、糙米、稻壳、土壤和田水中的残留消解动态
被引量:
7
1
作者
段劲生
彭梅
+4 位作者
王梅
胡本进
孙明娜
张勇
高同春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5-360,共6页
研究了稻田施用氯氟吡氧乙酸后,其在水稻植株、糙米、稻壳、稻田土壤和田水中的残留动态。样品采用氢氧化钠-甲醇溶液振荡提取,二氯甲烷液液分配,甲酯化后经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测定。结果表明:氯氟吡氧乙酸在水稻植株、稻...
研究了稻田施用氯氟吡氧乙酸后,其在水稻植株、糙米、稻壳、稻田土壤和田水中的残留动态。样品采用氢氧化钠-甲醇溶液振荡提取,二氯甲烷液液分配,甲酯化后经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测定。结果表明:氯氟吡氧乙酸在水稻植株、稻田土壤、田水、糙米和稻壳中的平均回收率在85.5%~103.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9%~9.9%之间;其最小检出量为2.0×10-12g,在植株、糙米、稻壳、土壤和田水中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005,0.02,0.005,0.002mg/kg和0.001mg/L。2007和2008年在安徽潜山、广东广州两地的田间残留试验结果表明:氯氟吡氧乙酸在水稻植株中的降解半衰期为4.9~6.0d,土壤中为5.5~8.6d,田水中为11.0~13.8d;收获的糙米中氯氟吡氧乙酸的最终残留量在未检出~0.13mg/kg之间,均低于其在糙米上的最大残留限量(MRL)值0.2mg/kg(中国)。建议5%氯氟吡氧乙酸可湿性粉剂用于防治水稻田杂草时,施药剂量按有效成分计不得超过168.8g/hm2,于返青期施药1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氟吡氧乙酸
水稻
残留
消解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稻田施用氯氟吡氧乙酸后其在水稻植株、糙米、稻壳、土壤和田水中的残留消解动态
被引量:
7
1
作者
段劲生
彭梅
王梅
胡本进
孙明娜
张勇
高同春
机构
安徽省农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安庆市大观区
农业
局
出处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5-360,共6页
基金
农业部农药残留试验项目(2007H048)
文摘
研究了稻田施用氯氟吡氧乙酸后,其在水稻植株、糙米、稻壳、稻田土壤和田水中的残留动态。样品采用氢氧化钠-甲醇溶液振荡提取,二氯甲烷液液分配,甲酯化后经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测定。结果表明:氯氟吡氧乙酸在水稻植株、稻田土壤、田水、糙米和稻壳中的平均回收率在85.5%~103.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9%~9.9%之间;其最小检出量为2.0×10-12g,在植株、糙米、稻壳、土壤和田水中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005,0.02,0.005,0.002mg/kg和0.001mg/L。2007和2008年在安徽潜山、广东广州两地的田间残留试验结果表明:氯氟吡氧乙酸在水稻植株中的降解半衰期为4.9~6.0d,土壤中为5.5~8.6d,田水中为11.0~13.8d;收获的糙米中氯氟吡氧乙酸的最终残留量在未检出~0.13mg/kg之间,均低于其在糙米上的最大残留限量(MRL)值0.2mg/kg(中国)。建议5%氯氟吡氧乙酸可湿性粉剂用于防治水稻田杂草时,施药剂量按有效成分计不得超过168.8g/hm2,于返青期施药1次。
关键词
氯氟吡氧乙酸
水稻
残留
消解动态
Keywords
fluroxypyr
rice
residue
decline dynamics
分类号
S481.8 [农业科学—农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稻田施用氯氟吡氧乙酸后其在水稻植株、糙米、稻壳、土壤和田水中的残留消解动态
段劲生
彭梅
王梅
胡本进
孙明娜
张勇
高同春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