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主要发生水稻病毒病及其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马超 翟勤 +4 位作者 张华中 周彤彤 王芳 韩科雷 严丹侃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1-5,共5页
水稻是安徽省主要粮食作物,其病毒病防控对保障粮食安全生产至关重要。水稻矮缩病毒(RDV)、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和水稻条纹病毒(RSV)是安徽稻区的典型病原。通过文献综述,系统总结了上述病毒的病原... 水稻是安徽省主要粮食作物,其病毒病防控对保障粮食安全生产至关重要。水稻矮缩病毒(RDV)、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和水稻条纹病毒(RSV)是安徽稻区的典型病原。通过文献综述,系统总结了上述病毒的病原特性、症状特征、介体传播规律及防治措施,为水稻病毒病的科学治理及高产稳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病毒病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不同生理小种稻瘟病菌对稻瘟灵的敏感性研究
2
作者 沈文杰 陈晴晴 +2 位作者 胡逸群 张爱芳 张曼玉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38-1346,共9页
为探究安徽省不同生理小种的稻瘟病菌对稻瘟灵的敏感性差异,本研究于2021—2022年在安徽省17个地区采集分离173株稻瘟病菌,利用中国7个鉴别寄主对这173株稻瘟病菌进行生理小种鉴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稻瘟病菌对稻瘟灵的敏感性及该... 为探究安徽省不同生理小种的稻瘟病菌对稻瘟灵的敏感性差异,本研究于2021—2022年在安徽省17个地区采集分离173株稻瘟病菌,利用中国7个鉴别寄主对这173株稻瘟病菌进行生理小种鉴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稻瘟病菌对稻瘟灵的敏感性及该药与其他药剂的交互抗性。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稻瘟病菌菌株可划分为ZA、ZB、ZC、ZG和ZH共5个种群,其中优势种群为ZB种群,优势生理小种为ZB13。供试菌株抑制中浓度EC50值范围为1.68~28.83μg mL^(–1),本研究将5.54μg mL^(–1)定为安徽省稻瘟病菌对稻瘟灵的敏感性基线,划分出敏感菌株102株,低抗菌株70株,中抗菌株1株。在凤台县、宣州区等地鉴定到的ZB13、ZB15、ZB16等优势生理小种抗性水平明显低于南陵县、石台县等地,说明安徽省稻瘟病菌对稻瘟灵敏感性差异主要与地区有关,与生理小种无明显相关性。供试菌株对稻瘟灵的敏感性与对吡唑醚菌酯、咪鲜胺的敏感性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在合理轮换使用不同杀菌剂的前提下,稻瘟灵仍然可以作为安徽省防治稻瘟病的主要杀菌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省 稻瘟病菌 生理小种 稻瘟灵 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首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平台构建与应用
3
作者 孙彦明 戴雨昆 +2 位作者 王兰 孙明娜 段劲生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9期132-135,共4页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有了新的需求。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是推动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需求的重要举措。对安徽省界首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平台的建设背景和优势进行讨论,通...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有了新的需求。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是推动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需求的重要举措。对安徽省界首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平台的建设背景和优势进行讨论,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界首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建设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果,以期为后续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 追溯体系 建设 监管 安徽界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二化螟的抗药性监测及四唑虫酰胺诱导效应的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胡飞 童友敏 +7 位作者 吴振晨 梁佳惠 毕思佳 徐婷婷 胡本进 邱坤 卓富彦 徐丽娜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71,共11页
【目的】明确安徽省不同生态区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种群对双酰胺类杀虫剂的抗性水平,探析其响应四唑虫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的差异表达基因,为杀虫剂的合理使用及二化螟抗性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稻茎浸渍法对于2023年3-7... 【目的】明确安徽省不同生态区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种群对双酰胺类杀虫剂的抗性水平,探析其响应四唑虫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的差异表达基因,为杀虫剂的合理使用及二化螟抗性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稻茎浸渍法对于2023年3-7月采自安徽省南陵、东至、庐江和望江4个二化螟田间种群和1个实验室敏感种群(CS)3龄幼虫对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和四唑虫酰胺的抗性水平进行测定;采用PCR对庐江、东至、当涂、南陵、无为、宿松、望江、霍邱和凤台以及CS种群抗双酰胺类杀虫剂相关鱼尼丁受体(ryanodine receptor,RyR)基因的Y4667D,Y4667C,I4758M,Y4891F和G4915E抗性突变频率进行测定;采用致死中浓度(median lethal concentration,LC_(50))氯虫苯甲酰胺和四唑虫酰胺处理CS种群3龄幼虫,利用转录组测序筛选可能参与二化螟响应氯虫苯甲酰胺和四唑虫酰胺的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结果】南陵、东至、庐江和望江4个二化螟田间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和四唑虫酰胺分别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其中望江种群对3种杀虫剂的抗性水平均最高,抗性倍数分别为253.8,38.4和112.2倍。二化螟RyR中与双酰胺类杀虫剂抗性相关的I4758M,Y4667D,Y4891F和Y4667C突变在安徽省7个二化螟种群中的发生频率分别为52.8%,32.3%,4.7%和0.9%,未检测到G4915E突变,霍邱、凤台和CS种群未检测到任何突变。与对照组相比,二化螟CS种群3龄幼虫共有2547个差异表达基因在LC_(50)浓度氯虫苯甲酰胺和四唑虫酰胺迫后表达量均发生明显变化,其中,2531个差异表达基因对这2种杀虫剂具有相同的响应模式,16个差异表达基因具有相反响应模式。响应氯虫苯甲酰胺和四唑虫酰胺的差异表达基因富集于定位、细胞过程、细胞、大分子复合物、结合、催化活性、代谢、遗传信息处理和有机系统。【结论】安徽省应尽快实行二化螟分区防治措施,在敏感区域合理使用双酰胺类药剂,以延缓抗性产生进程;在抗性区域,应通过综合措施进行抗性治理,恢复双酰胺类杀虫剂的高效性,提高药剂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化螟 双酰胺类杀虫剂 抗性监测 鱼尼丁受体 转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旱直播稻田马唐对10种除草剂的敏感性及靶标抗性检测
5
作者 韩云静 陶镜霖 +3 位作者 黄学屏 刘小林 周凤艳 张勇 《农药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9-698,共10页
为明确安徽省旱直播稻田马唐对常用芽前和苗后处理除草剂的敏感性,探索马唐抗性种群的抗性机理,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了采自安徽省旱直播稻田的15个马唐种群对5种苗后处理和5种芽前处理除草剂的敏感性,并对已产生抗性的种群进行了靶... 为明确安徽省旱直播稻田马唐对常用芽前和苗后处理除草剂的敏感性,探索马唐抗性种群的抗性机理,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了采自安徽省旱直播稻田的15个马唐种群对5种苗后处理和5种芽前处理除草剂的敏感性,并对已产生抗性的种群进行了靶标基因检测,同时针对苗后处理除草剂进行了增效助剂筛选。结果显示:苗后处理除草剂中,氰氟草酯和噁唑酰草胺对80%的供试马唐种群均有明显抑制效果,仅有3个种群(M1、M6、M11)对这两种药剂表现出了明显的抗性,抗性指数分别为17.85、7.63、6.99和19.23、4.85、9.04;而五氟磺草胺、双草醚和二氯喹啉酸3种苗后处理除草剂对马唐的抑制效果均较差。芽前处理除草剂中,供试15个马唐种群对除二甲戊灵外的其余4种除草剂均较为敏感,敏感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乙草胺=噁草酮>异噁草松>丙草胺。靶标基因检测显示,对氰氟草酯和噁唑酰草胺已表现出中抗或高抗的M1、M6和M11种群中均未发现靶标位点突变,说明存在其他抗性机制。增效助剂筛选表明,氰氟草酯中添加高分子聚合物助剂可提高对室内盆栽高抗性马唐种群(M1)的防治效果。所得研究结果可为旱直播稻田马唐杂草的高效防除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唐 靶标抗性 氰氟草酯 噁唑酰草胺 乙草胺 喷雾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芹菜安全生产管控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董旭 孙明娜 +5 位作者 褚玥 朱培蕾 刘才宇 王梅 肖青青 段劲生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21期80-81,84,共3页
本文通过分析安徽省产地芹菜中风险因子验证结果,结合生产基地调研情况,从安全生产实际出发,提出了安徽省芹菜安全生产管控技术要点,包括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整地施肥、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贮藏等方面内容,同时提出... 本文通过分析安徽省产地芹菜中风险因子验证结果,结合生产基地调研情况,从安全生产实际出发,提出了安徽省芹菜安全生产管控技术要点,包括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整地施肥、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贮藏等方面内容,同时提出了安全生产监管建议,以期为芹菜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 安全生产 管控技术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地区草地贪夜蛾对4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监测 被引量:1
7
作者 林璐璐 钟永志 +2 位作者 谢明惠 张光玲 陈浩梁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4-308,共5页
为明确安徽省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田间种群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水平变化情况,2020年-2022年连续3年从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宣城市宁国市、蚌埠市怀远县、宿州市埇桥区、阜阳市颍泉区5个地区采集草地贪夜蛾地理种群,对农业农村... 为明确安徽省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田间种群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水平变化情况,2020年-2022年连续3年从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宣城市宁国市、蚌埠市怀远县、宿州市埇桥区、阜阳市颍泉区5个地区采集草地贪夜蛾地理种群,对农业农村部推荐的虫螨腈、虱螨脲、乙基多杀菌素和四氯虫酰胺4种单剂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年份安徽5个地区采集的草地贪夜蛾田间种群对虫螨腈、虱螨脲、乙基多杀菌素和四氯虫酰胺的LC_(50)分别在0.95~1.41、12.56~16.06、0.25~0.55 mg/L和0.47~0.61 mg/L之间,不同年份间LC_(50)变化较小,意味着草地贪夜蛾对4种药剂的敏感性变化不大。今后仍需加强草地贪夜蛾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监测,以指导安徽地区田间科学用药,减缓草地贪夜蛾抗药性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安徽省 杀虫剂 抗药性监测 生物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十种水稻主栽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性鉴定
8
作者 许明 李大邦 +3 位作者 林璐璐 谢明惠 肖青青 陈浩梁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70-74,80,共6页
采用经过改良的国际水稻研究所标准苗期集团筛选法和成株期鉴定法,对安徽省内主栽的10个水稻品种的褐飞虱抗性进行了鉴定。苗期鉴定结果表明,在测试的10个品种中,高感褐飞虱9级的品种7个,感褐飞虱7级的品种3个。成株期的鉴定结果与苗期... 采用经过改良的国际水稻研究所标准苗期集团筛选法和成株期鉴定法,对安徽省内主栽的10个水稻品种的褐飞虱抗性进行了鉴定。苗期鉴定结果表明,在测试的10个品种中,高感褐飞虱9级的品种7个,感褐飞虱7级的品种3个。成株期的鉴定结果与苗期存在一定的差异,10个品种中,有6个品种的成株期抗性等级鉴定高于苗期,其余4个品种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主栽品种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BPH) 抗性鉴定 抗性等级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药剂对芹菜地下害虫的防效及残留量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朱海燕 孙明娜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5期89-92,共4页
针对芹菜中禁限用农药超标的问题,选用高效、低风险药剂阿维菌素、吡虫啉等分别开展其在芹菜蛴螬上的药效试验和残留量检测。结果表明,0.5%阿维菌素颗粒剂45.0、52.5 kg/hm^(2)药后15 d对芹菜蛴螬防效分别为84.63%、90.32%,5%吡虫啉颗粒... 针对芹菜中禁限用农药超标的问题,选用高效、低风险药剂阿维菌素、吡虫啉等分别开展其在芹菜蛴螬上的药效试验和残留量检测。结果表明,0.5%阿维菌素颗粒剂45.0、52.5 kg/hm^(2)药后15 d对芹菜蛴螬防效分别为84.63%、90.32%,5%吡虫啉颗粒剂15.0、22.5 kg/hm^(2)药后15 d对芹菜蛴螬的防效分别为84.12%、94.31%,均具有较好的防效;上市收获期采集的芹菜中阿维菌素残留量均小于0.01 mg/kg,吡虫啉残留量分别为0.06、0.52 mg/kg,远低于限量值,安全风险较低。这表明吡虫啉和阿维菌素可以用于芹菜田蛴螬的高效安全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 蛴螬 阿维菌素 吡虫啉 防效 残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韭菜安全生产管控技术
10
作者 董旭 孙明娜 +5 位作者 褚玥 朱培蕾 刘才宇 王梅 肖青青 段劲生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21期71-72,75,共3页
本文通过分析安徽省产地韭菜中风险因子验证结果,结合生产基地调研情况,从安全生产实际出发,提出了安徽省韭菜安全生产管控技术要点,包括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整地施肥、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采后管理等方面内容,并提... 本文通过分析安徽省产地韭菜中风险因子验证结果,结合生产基地调研情况,从安全生产实际出发,提出了安徽省韭菜安全生产管控技术要点,包括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整地施肥、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采后管理等方面内容,并提出了安全生产监管建议,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韭菜 安全生产 管控技术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设施草莓安全生产管控技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褚玥 董旭 +3 位作者 孙明娜 王梅 肖青青 段劲生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5期74-74,77,共2页
本文从产地环境、栽培方式、整地施肥、品种选择、育苗、定植、大棚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安徽省草莓安全生产管控技术,以期为草莓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 草莓 安全生产管控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花生田3种常见金龟子灯诱种群数量动态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谢明惠 曲明静 +2 位作者 陈浩梁 张光玲 苏卫华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55-961,共7页
2009-2011年连续3年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调查安徽省花生田3种常见金龟子成虫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2009-2011年3种金龟子灯诱总数整体呈下降趋势,且诱捕量为铜绿丽金龟>暗黑鳃金龟>华北大黑鳃金龟。华北大黑鳃金龟趋光性差,灯诱量低;... 2009-2011年连续3年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调查安徽省花生田3种常见金龟子成虫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2009-2011年3种金龟子灯诱总数整体呈下降趋势,且诱捕量为铜绿丽金龟>暗黑鳃金龟>华北大黑鳃金龟。华北大黑鳃金龟趋光性差,灯诱量低;暗黑鳃金龟和铜绿丽金龟初见日一般为5月中下旬,高峰期为6月中旬,但暗黑鳃金龟比铜绿丽金龟一般晚7-10 d。金龟子出土与气候关系密切,当平均气温上升至20℃-25℃持续数日并保持上升的过程中,暗黑鳃金龟和铜绿丽金龟诱捕量增大,但性比未呈现规律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灯诱 金龟子 性比 发生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呋酰胺种衣剂防治小麦纹枯病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任学祥 叶正和 +3 位作者 丁克坚 陈莉 苏贤岩 刘金晶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88-1591,共4页
为探讨噻呋酰胺应用于小麦种衣剂的可行性,测定了噻呋酰胺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及对种子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噻呋酰胺对小麦纹枯病有很好的毒力,EC50为0.075mg·L-1;噻呋酰胺FS以不同比例包衣后能够显著提高种子发芽势及发芽率;噻呋... 为探讨噻呋酰胺应用于小麦种衣剂的可行性,测定了噻呋酰胺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及对种子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噻呋酰胺对小麦纹枯病有很好的毒力,EC50为0.075mg·L-1;噻呋酰胺FS以不同比例包衣后能够显著提高种子发芽势及发芽率;噻呋酰胺包衣能够显著提高小麦出苗率和植株鲜重,对根长及茎长的影响不显著;1∶200和1∶400包衣对拔节期小麦纹枯病的防效分别为90.32%和87.79%,显著高于同等剂量下对照药剂防效。说明噻呋酰胺作为小麦种衣剂应用于纹枯病的防治是安全高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呋酰胺 种衣剂 小麦纹枯病 安全性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玉米主要害虫种类与发生为害初探 被引量:7
14
作者 徐丽娜 周子燕 +2 位作者 胡飞 胡本进 李昌春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2-155,171,共5页
系统调查了安徽省不同地区、玉米不同生育期害虫种类及发生为害情况。调查发现:安徽省全境玉米适生期长,玉米种植结构复杂,北部地区以连片种植夏玉米为主,南部地区以插花式播种春玉米为主。与为害夏玉米的害虫相比,南部春玉米害虫种类... 系统调查了安徽省不同地区、玉米不同生育期害虫种类及发生为害情况。调查发现:安徽省全境玉米适生期长,玉米种植结构复杂,北部地区以连片种植夏玉米为主,南部地区以插花式播种春玉米为主。与为害夏玉米的害虫相比,南部春玉米害虫种类更为多样。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是全省玉米的主要害虫,其中铜陵地区春玉米苗期受亚洲玉米螟为害最重,被害株率达25.6%。蜗牛在夏玉米穗期和春玉米苗期为害严重,部分田块被害株率达100%。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Guenée)是春、夏玉米穗期的另一主要害虫,常与亚洲玉米螟、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和黏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混合发生,但在淮北地区玉米秸秆中未发现冬后存活的桃蛀螟幼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玉米 虫害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蔬菜基地土壤和灌溉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残留状况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梅 褚玥 +5 位作者 段劲生 董旭 孙明娜 肖青青 杨通 高同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期149-151,共3页
[目的]了解安徽省蔬菜基地土壤和灌溉水中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残留状况,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合肥、滁州和马鞍山地区12个代表性蔬菜基地的土壤和灌溉水进行调查采样,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技术... [目的]了解安徽省蔬菜基地土壤和灌溉水中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残留状况,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合肥、滁州和马鞍山地区12个代表性蔬菜基地的土壤和灌溉水进行调查采样,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技术(GCMS),分析了土壤和灌溉水中18种PAEs化合物的含量。[结果]土壤样品中检出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其总含量为0.204 3~0.483 8 mg/kg,以滁州基地最高;灌溉水样品中18种PAES均未检出。土壤中PAEs以DBP和DEHP为主,DBP含量已超过美国土壤控制标准。[结论]安徽省蔬菜基地土壤已受到一定程度的PAEs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酯(PAEs) 蔬菜基地 土壤 灌溉水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频控制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肖青青 王甦 段劲生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期40-43,共4页
介绍了音频(音乐和声频)控制技术的起源、发展,总结了音频控制技术对农作物的影响,包括促进农作物生长、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减少化肥和农药的用量。阐述了音频控制技术对植物影响的机制,包括调节生长激素、刺激细... 介绍了音频(音乐和声频)控制技术的起源、发展,总结了音频控制技术对农作物的影响,包括促进农作物生长、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减少化肥和农药的用量。阐述了音频控制技术对植物影响的机制,包括调节生长激素、刺激细胞分裂、促进光合作用、诱导基因的转录、改变植物体内氧化还原平衡及抗氧化能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频控制技术 物理农业 植物声频技术 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草地贪夜蛾发生特点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晓萌 徐丽娜 +6 位作者 邱坤 许业玉 周丽君 王蓓蓓 毕思佳 高超 唐庆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22期130-134,224,共6页
根据安徽省2019—2021年的田间调查监测数据,结合室内饲养试验进行统计分析,归纳了安徽省草地贪夜蛾的虫源性质及发生规律,预测了该虫的发生趋势。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在安徽省已经成为常发性迁飞害虫,发生区域遍布全省玉米种植区,且基... 根据安徽省2019—2021年的田间调查监测数据,结合室内饲养试验进行统计分析,归纳了安徽省草地贪夜蛾的虫源性质及发生规律,预测了该虫的发生趋势。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在安徽省已经成为常发性迁飞害虫,发生区域遍布全省玉米种植区,且基本稳定,2019—2021年16个市均发生为害,发生县(区)数量有减少趋势,3年分别为89、80、72个;发生为害面积有一定差异,但发生面积占玉米种植面积的比例均低于1%,3年发生面积分别为6546、3099和3894 hm^(2),占比分别为0.52%、0.22%和0.31%;预计2022年草地贪夜蛾在安徽省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3万hm^(2),春玉米中等发生,夏玉米偏轻发生,秋玉米大发生,沿淮淮北局部地区小麦苗期集中为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发生特点 发生趋势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水稻稻曲病菌寄生适合度研究
18
作者 吴向辉 张学成 +4 位作者 任学祥 谷春艳 胡飞 王学峰 苏贤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9期134-138,共5页
[目的]明确安徽省稻曲病菌菌株与品种的寄生适合度。[方法]从安徽15个水稻种植县(市)采集、分离并随机抽选24个菌株,采用人工注射接种诱病的方法,测定其在4个水稻品种上的致病力。[结果]不同菌株接种不同水稻品种后,诱发的稻曲病病穗率... [目的]明确安徽省稻曲病菌菌株与品种的寄生适合度。[方法]从安徽15个水稻种植县(市)采集、分离并随机抽选24个菌株,采用人工注射接种诱病的方法,测定其在4个水稻品种上的致病力。[结果]不同菌株接种不同水稻品种后,诱发的稻曲病病穗率、平均穗病粒率和最高穗病粒率差异显著,菌株与品种互作特性明显。[结论]试验结果为稻曲病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曲病 致病力 寄生适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侵安徽省草地贪夜蛾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37
19
作者 徐丽娜 胡本进 +8 位作者 苏贤岩 戚仁德 苏卫华 邱坤 周子燕 郑兆阳 张启勇 胡飞 王振营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7-53,共7页
2019年5月17日在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发现草地贪夜蛾为害春玉米,首次证实草地贪夜蛾入侵安徽。本研究采集安徽省7市13县(区)草地贪夜蛾样本共167份,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Ⅰ,COⅠ),以及位于... 2019年5月17日在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发现草地贪夜蛾为害春玉米,首次证实草地贪夜蛾入侵安徽。本研究采集安徽省7市13县(区)草地贪夜蛾样本共167份,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Ⅰ,COⅠ),以及位于Z染色体上的磷酸甘油醛异构酶基因(triose-phosphate isomerase,Tpi)两个分子标记对样品的群体遗传特征进行分析。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分析结果显示,安徽省草地贪夜蛾样本中86.23%是水稻型,13.77%是玉米型,而且安徽地区样品COⅠ序列特征与美国佛罗里达州种群高度一致。针对水稻型和玉米型的Tpi基因序列10个差异单倍型位点进行分析,发现安徽草地贪夜蛾样品Tpi基因的第3和4位差异单倍型位点有3种不同类型。其中118个样本为玉米型(AT),20个样本为水稻型(GA),29个样本为杂合型(AT/GA),但根据差异单倍型位点的数量判断,所有样品仍属于玉米型。草地贪夜蛾在原产地的多种寄主,如玉米、水稻、大豆、棉花等,在安徽省均有种植,该虫对安徽省粮食生产构成巨大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分子鉴定 玉米型 水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坤能 夏加发 +5 位作者 王元垒 云鹏 张彩娟 马廷臣 张爱芳 李泽福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098-3106,共9页
【目的】探究安徽省稻瘟病菌优势种群和优势生理小种分布,分析优势生理小种的致病力,为稻瘟病抗性育种和品种推广布局提供参考。【方法】利用7个水稻鉴别品种,采用苗期人工喷雾接种法对2019—2020年收集的安徽省5个稻作区21个市(县、区... 【目的】探究安徽省稻瘟病菌优势种群和优势生理小种分布,分析优势生理小种的致病力,为稻瘟病抗性育种和品种推广布局提供参考。【方法】利用7个水稻鉴别品种,采用苗期人工喷雾接种法对2019—2020年收集的安徽省5个稻作区21个市(县、区)的稻瘟病菌进行鉴定,利用不同优势生理小种对775份水稻资源进行苗瘟抗性鉴定,分析其致病力,筛选抗稻瘟病优异水稻资源。【结果】共鉴定出7群25个稻瘟病菌生理小种,优势种群为ZB群,出现频率为58.58%,其次为ZC群,出现频率为22.62%;优势生理小种为ZB13、ZB15和ZC15,出现频率分别为32.43%、17.98%和17.98%。沿淮淮北单季稻作区凤台县优势生理小种为ZB15、ZC15和ZB13,怀远县为ZB13和ZB9,谢家集区为ZB13和ZG1;江淮丘陵单、双季稻过渡区全椒县优势生理小种为ZB15,寿县为ZB13、ZC15和ZB15,肥西县为ZB13和ZB15;沿江双、单季稻作区青阳县优势生理小种为ZC15,无为市为ZB13和ZG1,宣州区为ZB13、ZB15和ZC15,当涂县为ZB13、ZC13和ZC15,贵池区为ZB15和ZC15,南陵县为ZC15、ZB13和ZB15,怀宁县为ZB13;大别山地单、双季稻作区金寨县优势生理小种为ZB13和ZG1,潜山市为ZB13和ZB15,岳西县为ZB13和ZH1;皖南山地单、双季稻作区石台县优势生理小种为ZB15、ZB13和ZC15,休宁县为ZC15、ZG1、ZB15和ZH1,宁国市为ZB13和ZG1,黄山区为ZB13、ZC13和ZC15,歙县为ZC15。优势生理小种致病力分析结果显示,休宁县和金寨县ZB13的致病力分别为59.68%和62.06%,平均为60.87%;休宁县和潜山县ZB15的致病力分别为61.16%和64.84%,平均为63.00%;休宁县和南陵县ZC15的致病力分别为71.29%和66.26%,平均为68.78%。通过筛选获得10份抗苗瘟优异种质资源。【结论】安徽省稻瘟病菌优势种群为ZB和ZC群,优势生理小种为ZB13、ZB15和ZC15。明确了安徽省不同稻作区生理小种的结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菌 优势种群 生理小种 鉴定 致病力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