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科研单位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研究——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创建安徽省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工作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林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9期276-277,290,共3页
基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创建安徽省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工作的实践,探讨研究农业科研单位廉政文化建设,提出强化引领、统筹规划,提升品位、着重文化,整合资源、创新载体,立足长远、建立长效机制的建议,以期从实际出发,制定廉政文化中长期规... 基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创建安徽省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工作的实践,探讨研究农业科研单位廉政文化建设,提出强化引领、统筹规划,提升品位、着重文化,整合资源、创新载体,立足长远、建立长效机制的建议,以期从实际出发,制定廉政文化中长期规划,保证廉政文化建设有计划、有步骤、有系统地深入开展,为科研工作营造宽松和谐、清政高效的氛围,为农业科研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 廉政文化 建设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方式对砂姜黑土钾素利用及盈亏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花可可 王道中 +1 位作者 郭志彬 李丛丛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78-988,共11页
以砂姜黑土长期施肥试验为平台,研究砂姜黑土冬小麦—夏大豆轮作系统下作物钾素吸收量、钾素回收率、土壤钾素盈亏量和速效钾含量的演变特征,探明土壤速效钾与外源钾投入、土壤累积钾盈亏的响应关系,分析不施肥(CK)、常规化肥(CF)、化肥... 以砂姜黑土长期施肥试验为平台,研究砂姜黑土冬小麦—夏大豆轮作系统下作物钾素吸收量、钾素回收率、土壤钾素盈亏量和速效钾含量的演变特征,探明土壤速效钾与外源钾投入、土壤累积钾盈亏的响应关系,分析不施肥(CK)、常规化肥(CF)、化肥+麦秆(SCF)、化肥+猪粪(PCF)、化肥+牛粪(CCF)等施肥方式对土壤钾素利用及盈亏的影响,以期探寻砂姜黑土地区高产高效的施钾方式。结果表明:29 a作物钾素平均回收率在55.1%~66.1%,高低顺序为CCF>PCF>SCF>CF。土壤累积钾盈亏与土壤速效钾增量呈显著线性关系(p<0.05),土壤中钾素每盈余100 kg hm-2,CF、SCF、PCF和CCF处理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1.4、1.8、2.3和15.8 mg kg-1;土壤钾素投入量与速效钾含量呈显著线性关系(p<0.05),CF处理每投入钾100 kg hm-2,土壤速效钾含量增加0.4 mg kg-1,而SCF、PCF和CCF处理每投入钾100 kg hm-2,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0.5、0.6和4.3 mg kg-1,这说明适当增施有机肥可提升土壤钾素的供应能力。综上所述,投入有机物料是影响土壤钾素利用的重要调控措施,长期增施有机肥可提高作物钾素回收率以及土壤中盈余的钾素向速效钾的转化能力,本试验条件下以增施牛粪效果最好,猪粪和秸秆次之。因此,砂姜黑土小麦—大豆轮作系统下秸秆养畜过腹还田是实现作物高产高效的一种推荐施钾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有机物料 钾素利用 钾素盈亏 土壤速效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流域(阜阳段)2009—2018年水质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彩丽 林琳 +1 位作者 江懿 吕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23期95-100,107,共7页
以淮河流域(阜阳段)3个监测断面2009—2018年近10年的水质监测结果为对象,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与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水质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王家坝监测断面水质2009—2018年均为Ⅲ类;张大桥监测断面前6年水质为劣Ⅴ类,2015—2... 以淮河流域(阜阳段)3个监测断面2009—2018年近10年的水质监测结果为对象,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与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水质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王家坝监测断面水质2009—2018年均为Ⅲ类;张大桥监测断面前6年水质为劣Ⅴ类,2015—2017年变为Ⅳ类水质,2018年变为Ⅲ类水质;徐庄监测断面水质在2016年前除2009和2011年2年为Ⅴ类,其他几年均为Ⅳ类,2017和2018年分别为Ⅲ类和Ⅱ类水质,污染指标主要为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同时,以王家坝监测断面为代表,通过对其水质与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等相关性的分析,探讨水质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河道水量和降水量对水质保持有促进作用,GDP与渔业产值对水质的提升也产生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流域 水质评价 影响因素 内梅罗污染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