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4
1
作者 陆秀兰 胡承庚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第1期122-123,共2页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不断增长,传统的农业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因此,在工业与科技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基层的农业技术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创新与发展。受传统农业种植观念的影响,许多农业从业者从思想意识上无法接受新...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不断增长,传统的农业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因此,在工业与科技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基层的农业技术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创新与发展。受传统农业种植观念的影响,许多农业从业者从思想意识上无法接受新型的农业科技模式,因此,在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发展中,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主要基于现阶段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措施,全面推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为农产品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安市裕安区小麦主要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清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4期115-115,119,共2页
本文总结了六安市裕安区小麦常发主要病虫草害的种类,并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对策,以期在农药零增长的前提下,实施小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新技术,实现六安市裕安区小麦可持续生产。
关键词 小麦 病虫草害 种类 综合防治 安徽六安 裕安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模式对江淮流域水稻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3
作者 胡承庚 朱丽娟 王展英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7期135-139,共5页
为了探讨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生长及氮素吸收的影响,进而明确水稻生产中最佳氮肥管理模式。于2022年在六安市裕安区开展大田试验,分别设置了6个处理。结果显示,CRU和NPK显著提高水稻株高、有效穗数、实粒数和秸秆产量,其中NPK产量最高,达... 为了探讨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生长及氮素吸收的影响,进而明确水稻生产中最佳氮肥管理模式。于2022年在六安市裕安区开展大田试验,分别设置了6个处理。结果显示,CRU和NPK显著提高水稻株高、有效穗数、实粒数和秸秆产量,其中NPK产量最高,达9 931 kg/hm^(2),较PK增产54.4%;CRU在提高籽粒和秸秆氮素浓度及吸收量方面表现最佳,籽粒氮素浓度高达11.9 g/kg,且氮肥表观利用率较高。研究结果可为验证缓控释肥在水稻栽培中实现减肥增效目标的可行性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施氮量 缓释氮肥 产量 氮素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品种中油杂19的特征特性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被引量:12
4
作者 卞仕晶 王华 刘礼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20期16-16,18,共2页
介绍了油菜品种中油杂19的特征特性,并从播种育苗、移栽、肥料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其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油菜 中油杂19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高产 优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需肥特点及施肥技术 被引量:13
5
作者 徐清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期102-102,105,共2页
阐述了玉米对养分的需要量,概述了玉米对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吸收的特点,并介绍了玉米施肥技术,以供玉米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玉米 需肥特点 施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氮肥后移施用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胡化如 《农技服务》 2013年第10期1079-1080,共2页
文章介绍了小麦生产过程中的氮肥后移施用技术。
关键词 小麦 氮肥 后移 施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需肥特性与施肥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胡化如 《农技服务》 2013年第9期946-946,共1页
根据油菜生长发育的特性及其需肥规律,推荐合理施肥量及施肥技术。
关键词 油菜 特性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水稻移栽及大田干湿灌溉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陆秀兰 《农技服务》 2009年第3期3-3,共1页
总结了超级水稻移栽及大田干湿灌溉技术。
关键词 水稻 移栽 干湿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直播轻型栽培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赵炜 陆秀兰 徐清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4期44-44,共1页
从品种选择、选地与整地、播期、播种、施肥、管水、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水稻大田直播栽培技术,以期为水稻直播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 直播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需肥特性与施肥技术
10
作者 胡化如 《农技服务》 2013年第11期1181-1181,1163,共2页
介绍了水稻的需肥规律和不同生长阶段的施肥方案。
关键词 水稻 施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粳交重组自交系群体主要稻米品质性状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泽福 夏加发 +1 位作者 刘礼明 唐光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6期1112-1115,共4页
对由 191个家系组成的籼粳交组合 (密阳 2 3 /秋光 )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的稻米品质性状在 2个年度中的表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碾磨品质、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等 13个性状在重组自交系群体中都呈连续变异 ,同时存在双向超亲分离现... 对由 191个家系组成的籼粳交组合 (密阳 2 3 /秋光 )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的稻米品质性状在 2个年度中的表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碾磨品质、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等 13个性状在重组自交系群体中都呈连续变异 ,同时存在双向超亲分离现象。表型相关分析显示 :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间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粒长、粒宽、长宽比、垩白率、垩白大小、垩白度和透明度等 7个稻米外观品质的成对性状间相关水平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直链淀粉含量与碱消值呈极显著正相关 ,直链淀粉含量和碱消值与胶稠度的相关均不显著。同时 ,对碾磨品质与外观和蒸煮品质、外观品质与蒸煮品质性状之间的简单相关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籼粳交重组自交系 稻米品质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中籼稻适宜播期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礼明 范家军 +3 位作者 罗敬东 荣先卓 李修峰 胡化如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8-199,共2页
对 3个杂交中籼稻进行了播期试验。结果表明 :同一组合不同播期或同一播期不同组合间产量存在差异。合理安排播期 ,有利于优化抽穗扬花阶段温、光、降雨资源 ,提高水稻结实率 ,增加产量。
关键词 杂交中籼稻 播期 结实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期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炜 陆秀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5812-5812,5890,共2页
研究了小麦不同播期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月25日左右为小麦最佳播种期。
关键词 播期 小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室白粉虱与烟粉虱的形态及为害特征鉴别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菡 谢建华 《农技服务》 2010年第7期878-879,共2页
对温室白粉虱和烟粉虱进行了形态及为害特征的鉴别,以期指导科学防治。
关键词 温室白粉虱 烟粉虱 形态 为害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籼稻新品种(组合)比较试验初报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礼明 胡宗兵 +3 位作者 郭厚文 赵炜 陆秀兰 陈昌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72-973,共2页
对11个中籼稻新品种(组合)进行比较试验,经多重比较和综合评价,筛选出产量高、抗病力强、米质优、生育期适宜的杂交中籼Ⅱ优608、Ⅱ优107等。
关键词 中籼稻 新品种(组合) 比较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专用弱筋小麦品种适应性及氮肥应用试验研究初报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礼明 胡化如 +3 位作者 张登宏 胡圣发 方宏运 陈晓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5期933-935,共3页
对部分弱筋小麦新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和氮肥应用试验 ,结果表明 :在六安市裕安区可扩大种植扬麦 13、扬麦 9号和扬辐麦 2号 ;弱筋小麦氮肥总用量以 180kg/hm2 为宜 ,追肥比例为 0 .7∶0 .15∶0 .15。
关键词 六安市裕安区 弱筋小麦品种 适应性 氮肥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斑潜蝇的识别与防治 被引量:4
17
作者 郭厚文 《农技服务》 2007年第8期58-59,共2页
介绍了番茄斑潜蝇的为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关键词 番茄斑潜蝇 蔬菜斑潜蝇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淮地区夏玉米新品种展示试验 被引量:3
18
作者 卞仕晶 松家余 刘礼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4期41-42,共2页
通过对11个夏玉米新品种进行展示试验,初步筛选出江玉877、京科220、禾博士126、先玉048、汉单777等适合在裕安区乃至江淮地区种植的高产、多抗、优质夏玉米新品种。
关键词 夏玉米 新品种 展示试验 江淮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甘蓝型油菜新品种(组合)试验 被引量:2
19
作者 陆秀兰 刘礼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3期21-21,23,共2页
组织了部分优质甘蓝型油菜新品种(组合)试验,初步筛选出皖油25、皖油29、驰丰1号、湘菜油3号等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为裕安区乃至周边地区推广油菜新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品比试验 安徽六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