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癌中SDF-1、CXCR4、MMP-2和MMP-9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0
1
作者 陈友权 于燕妮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5-139,143,共6页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SDF-1及其受体CXCR4以及MMP-2和MMP-9在胃癌中的表达,探讨SDF-1对MMP-2和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109例胃癌组织中SDF-1、CXCR4、MMP-2和MMP-9的表达。结果 (1)SDF-1、CXCR4、MMP-2、MMP-...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SDF-1及其受体CXCR4以及MMP-2和MMP-9在胃癌中的表达,探讨SDF-1对MMP-2和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109例胃癌组织中SDF-1、CXCR4、MMP-2和MMP-9的表达。结果 (1)SDF-1、CXCR4、MMP-2、MMP-9在胃癌组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8.1%、56.9%、80.7%和83.4%,高于切缘对照组的47.8%、30.4%、43.4%和47.8%,差异有显著性(P<0.05);(2)SDF-1和CXCR4的表达在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转移组(P<0.05),SDF-1、MMP-9表达程度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浆膜侵犯、临床分期指标呈正相关(P<0.05);MMP-2、CXCR4表达程度与淋巴结转移、浆膜侵犯、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3)SDF-1与其受体CXCR4的表达及与MMP-2、MMP-9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1)SDF-1、CXCR4、MMP-2和MMP-9的表达水平与胃癌的发生、侵袭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指标;(2)SDF-1/CXCR4轴可通过加强肿瘤细胞MMP-2和MMP-9分泌的途径促进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提示SDF-1可能是药物靶向治疗的重要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SDF-1 CXCR4 MMP-2 MMP-9 肿瘤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对男性性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3
2
作者 黄诚 李永翔 陈本鑫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291-2294,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保留盆腔自主神经(pelvic automatic nerve preservation,PANP)的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对男性患者术后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9月至2013年12月分别行腹腔镜PANP手术(n=105)和开腹PANP手术(n=72)的男性直肠癌患...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保留盆腔自主神经(pelvic automatic nerve preservation,PANP)的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对男性患者术后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9月至2013年12月分别行腹腔镜PANP手术(n=105)和开腹PANP手术(n=72)的男性直肠癌患者177例,采用勃起及射精功能分级分别对患者术后6、12个月性功能进行随访,评估这两种手术方式对男性患者性功能的影响。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后6、12个月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低于开腹组,其射精功能障碍发生率也低于开腹组;两组患者术后6、12个月性功能分级比较,腹腔镜组均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 :腹腔镜PANP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PANP手术相比,术中能更清晰地显露盆腔植物神经并予以保护,有效减少了术后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功能障碍 生理性 腹腔镜 低位直肠癌 盆腔自主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肿块的超声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学对照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安洋 孟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24-1227,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影像学诊断与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对262例乳腺肿块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肿块的形态、边缘、包膜、内部回声、微钙化、纵横比、腋窝淋巴结及乳腺肿块的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观... 目的探讨超声影像学诊断与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对262例乳腺肿块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肿块的形态、边缘、包膜、内部回声、微钙化、纵横比、腋窝淋巴结及乳腺肿块的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所有病例共检出314个肿块,超声影像学诊断乳腺良性肿块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97.3%,误诊率为2.7%;超声影像学诊断乳腺恶性肿块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92.9%,误诊率为7.1%。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良恶性肿块在肿块形态、边缘、回声、微钙化、纵横比、腋窝淋巴结等影像学特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影像学可较为准确地诊断并鉴别乳腺肿块的良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块 良性 恶性 超声影像学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骨松患者替勃龙治疗半年骨代谢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东风 张楠 +2 位作者 章秋 赵广碧 杨洋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10-1313,共4页
目的观察绝经后骨质疏松(PMOP)患者替勃龙治疗半年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的变化。方法绝经后女性按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结果分为PMOP组(骨松组,N=30例)及非骨松组(N=30例),30例育龄期骨密度正常女性为对照组... 目的观察绝经后骨质疏松(PMOP)患者替勃龙治疗半年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的变化。方法绝经后女性按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结果分为PMOP组(骨松组,N=30例)及非骨松组(N=30例),30例育龄期骨密度正常女性为对照组,测定其血清BALP、TRAP水平。骨松组服用替勃龙(2.5 mg/d)6个月,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3、6月骨密度(BMD),治疗前及治疗后1、3、6月血清TRAP、BALP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绝经后骨松组及非骨松组的血清TRAP、BALP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骨松组血清TRAP、BALP水平较非骨松组进一步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骨松组应用替勃龙治疗3月后BMD较治疗前增加,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6月后BMD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增加(P<0.05);其血清TRAP、BALP水平在治疗1月后,与治疗前相比较均开始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3月后,骨代谢指标均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6月后,其水平进一步下降(P<0.01)。结论骨代谢生化指标TRAP和BALP的检测,可以早期评价骨转换情况,联合BMD测定可以及时监测替勃龙的药物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绝经后 骨密度 骨代谢指标 替勃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口咽通气道的脑卒中病人进行氧驱湿化速度不同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方萍 郑华如 +6 位作者 岳明 霍佳佳 方昌存 石苗苗 万胜慧 陆莉 孙斌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6年第11期3902-3904,共3页
[目的]研究应用口咽通气道的脑卒中病人氧驱湿化液泵入合适速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2月入住我院神经内科应用口咽通气道脑卒中病人,并经口咽通气道应用0.45%氯化钠氧驱湿化泵入的77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分别以... [目的]研究应用口咽通气道的脑卒中病人氧驱湿化液泵入合适速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2月入住我院神经内科应用口咽通气道脑卒中病人,并经口咽通气道应用0.45%氯化钠氧驱湿化泵入的77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分别以1mL/h^2mL/h、3mL/h^8mL/h、>8mL/h速度持续泵入湿化,应用3d后比较3组病人口腔黏膜情况、气道湿化效果等指标。[结果]3组病人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呼吸、血氧饱和度、口腔黏膜情况、湿化效果满意、痰痂、日吸痰次数、吸痰时黏膜损伤等方面与A组、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口咽通气道的脑卒中病人应用0.45%氯化钠3mL/h^8mL/h的速度持续泵入是较合适的泵入速度,病人较舒适,且并发症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咽通气道 湿化速度 脑卒中 舌后坠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压监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5
6
作者 陈永翱 付为刚 +2 位作者 李志勇 范梦然 陈炜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71-476,共6页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行开颅清除血肿及去骨瓣减压术后,对术后患者进行持续有创动态监测颅内压(ICP)的临床意义。对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行开颅清除血肿及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术...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行开颅清除血肿及去骨瓣减压术后,对术后患者进行持续有创动态监测颅内压(ICP)的临床意义。对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行开颅清除血肿及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术后接受1~7 d持续动态颅内压监测。依据术后颅内压上升情况,将患者分为正常和轻度升高组,中度升高组,重度升高组。比较3组患者基本资料,术后颅内压监测期间临床信息和并发症,术后6个月预后。结果表明: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正常和轻度颅内压升高组87例,中度颅内压升高组22例,重度颅内压升高组11例,3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患者术后颅内压升高情况和GCS评分呈负相关(r=-0.633,P<0.01);3组并发症发生率逐渐增加,分别为11.5%,36.4%和63.6%,差异有显著性(χ^2=20.04,P<0.001);术后6个月预后优良率逐渐降低,分别为84.0%,45.5%和27.3%,差异显著(χ^2=24.54,P<0.001)。从而得出结论: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能早期预测患者术后病情、并发症情况和预后,有助于及时采取客观准确的临床治疗方案,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动态颅内压监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弓根植入聚醚醚酮生物材料结合椎间融合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7
作者 丁磊 李俊 +1 位作者 张军 沙玉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9-93,共5页
目的临床修复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经椎弓根植入聚醚醚酮生物材料结合椎间融合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对植骨融合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行腰椎管狭窄症并采用减压植骨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的患者纳入70例,根据不同植入内... 目的临床修复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经椎弓根植入聚醚醚酮生物材料结合椎间融合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对植骨融合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行腰椎管狭窄症并采用减压植骨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的患者纳入70例,根据不同植入内固定材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聚醚醚酮棒椎弓根植入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钛棒椎弓根植入内固定术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4、12、24周功能障碍(OS-Westry)与腰腿疼痛(JOA)评分、腰椎间活动度(L2/L3、L3/L4、L4/L5、L5/S1)及4、12、24周两组患者植骨融合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4、12、24周OS-Westry、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4、24周时植骨融合情况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周、24周时L2/L3、L3/L4、L4/L5、L5/S1椎间活动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周时观察组L2/L3、L3/L4、L4/L5、L5/S1椎间活动度明显较对照组改善(P<0.05);治疗后12周时观察组植骨融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修复过程中均未发生神经根损伤,随访影像未发现内固定松动和断裂,70例患者植骨融合良好,且术后均未发生感染等情况。结论老年腰椎狭窄症采用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中植入聚醚醚酮与钛棒椎弓根内固定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术后4、12周时聚醚醚酮生物材料促进植骨融合效果优于钛棒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生物材料 聚醚醚酮 腰椎管狭窄 钛棒 椎弓根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氟沙星治疗老年性下呼吸道感染35例
8
作者 刘正东 陈正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4期479-480,共2页
氧氟沙星治疗老年性下呼吸道感染35例刘正东陈正云作者单位:安徽省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237005我院自1996年以来应用氧氟沙星(ofloxacin)治疗老年性下呼吸道感染3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 氧氟沙星治疗老年性下呼吸道感染35例刘正东陈正云作者单位:安徽省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237005我院自1996年以来应用氧氟沙星(ofloxacin)治疗老年性下呼吸道感染3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5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均为老年住院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下呼吸道感染 药物疗法 氧氟沙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转出病人重返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20
9
作者 徐绍莲 解绍芹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2年第6期1500-1501,共2页
[目的]了解近3年来综合重症监护室(ICU)转出病人重返ICU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降低ICU病人重返率。[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综合ICU收治的679例转出病人中重新返回ICU的52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重返原因,找出危险因素。[结... [目的]了解近3年来综合重症监护室(ICU)转出病人重返ICU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降低ICU病人重返率。[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综合ICU收治的679例转出病人中重新返回ICU的52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重返原因,找出危险因素。[结果]3年ICU病人重返率为7.66%;ICU转出病人重返原因主要与呼吸系统问题有关,突出表现为病人人工气道护理不到位、病人排痰措施不能落实、合并医院内肺部感染、家庭照顾无力等。[结论]影响ICU病人重返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与呼吸道的护理与管理不能满足病人需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危重病人 重返 原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伴暴食症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
10
作者 郑丽丽 章秋 李东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1577-1581,共5页
背景暴食症(BED)与2型糖尿病(T2DM)有着紧密的联系,目前国内外针对T2DM伴BED的研究结果差异较大,且多是从精神状态和心理模型角度探讨其机制,缺乏临床上生化指标的数据分析。目的研究T2DM患者中BED的发生率、易发人群及其对血糖、血脂... 背景暴食症(BED)与2型糖尿病(T2DM)有着紧密的联系,目前国内外针对T2DM伴BED的研究结果差异较大,且多是从精神状态和心理模型角度探讨其机制,缺乏临床上生化指标的数据分析。目的研究T2DM患者中BED的发生率、易发人群及其对血糖、血脂、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018年1—6月收治住院的234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诊的方式进行数据采集,依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5版(DSM-Ⅴ)对BED的评判标准分为非BED组(NBED组)和BED组,比较两组性别、年龄、BMI、糖化血红蛋白(HbA_(1c))、空腹血糖(FPG)、血浆C肽(C-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及7种慢性并发症/合并症发生情况。结果 T2DM伴BED者占比为9.0%(21/234)。BED组男性占比、年龄低于NBED组,BMI、HbA_(1c)、FPG水平高于NBE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P、TC、TG、HDL-C、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慢性并发症及合并症(周围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冠心病及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伴BED者占比较高,女性、肥胖者为易发人群,BED可对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产生不利影响,而对血脂水平及合并症、并发症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暴食症 血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领悟疗法治愈广泛性焦虑症一例
11
作者 储长山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80-80,79,共2页
关键词 广泛性焦虑症 认知领悟疗法 成年人 儿童心理 医生 喉癌 认识领悟疗法 大灰狼 心理行为模式 焦虑恐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