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安火麻品种若干性状的生长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吕咏梅 《中国麻作》 1987年第1期42-46,共5页
掌握大麻主要农艺性状的生长规律对其栽培和育种工作都有参考价值。为此,我们进行了该项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生长规律 农艺性状 品种 育种工作 栽培 试验 大麻 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安市油菜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道敏 荣维国 郝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0期6757-6760,6899,共5页
2008-2013连续6年对六安市油菜主产县(区)采用实地访问的方式随机抽样90户,主要对油菜生产面积、生产管理、生产投入、生产效益、技术需求意愿及农户种油心理倾向等方面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对当前油菜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市场形势... 2008-2013连续6年对六安市油菜主产县(区)采用实地访问的方式随机抽样90户,主要对油菜生产面积、生产管理、生产投入、生产效益、技术需求意愿及农户种油心理倾向等方面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对当前油菜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市场形势作了重点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政策支持、发展油菜“一菜多用”提高种植效益、推广轻简化生产新技术、加强健康食油宣传并提高食用菜籽油自给率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生产现状 存在问题 发展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安市油菜生产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何金 荣维国 郝睿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8期26-30,共5页
于2015—2016年度和2016—2017年度对六安市油菜主产县区随机定点实地调研90户,主要对农户家庭基本情况、油菜生产面积、产量、投入产出、成本收益、油菜品种使用与选择、产品消费和销售、政策补贴等多方面开展调查,并对油菜生产现状、... 于2015—2016年度和2016—2017年度对六安市油菜主产县区随机定点实地调研90户,主要对农户家庭基本情况、油菜生产面积、产量、投入产出、成本收益、油菜品种使用与选择、产品消费和销售、政策补贴等多方面开展调查,并对油菜生产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市场形势作了分析,提出开展油菜"一菜多用",提高种植效益,是解决当前油菜生产的主要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生产现状 问题 发展出路 安徽六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瓜新品种皖丝1号
4
作者 王清明 张雷 +3 位作者 刘道敏 周洁 蔡华庆 孙云开 《农村百事通》 2025年第3期21-21,共1页
皖丝1号2023年通过了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登记委员会鉴定登记。该品种早熟,全生育期116~126天,生长势和分枝性强。主茎长517.5厘米、粗0.7厘米,茎绿色、圆形。叶片掌状深裂、绿色,叶缘锯齿状。瓜长圆筒形,瓜皮绿色,瓜肉白绿色,... 皖丝1号2023年通过了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登记委员会鉴定登记。该品种早熟,全生育期116~126天,生长势和分枝性强。主茎长517.5厘米、粗0.7厘米,茎绿色、圆形。叶片掌状深裂、绿色,叶缘锯齿状。瓜长圆筒形,瓜皮绿色,瓜肉白绿色,肉质细嫩,切口褐变程度中等,大小均匀,瓜纵径35.1厘米、横径5.7厘米,单瓜重298.5克,商品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缘锯齿 非主要农作物 分枝性 品种鉴定 生长势 横径 丝瓜 褐变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粳稻叶型的遗传与选择的研究 被引量:30
5
作者 夏仲炎 《作物学报》 CAS 1983年第4期275-282,共8页
本文通过对17个粳稻品种和 F_1及 F_2各3个杂交组合,进行粳稻叶型的遗传与选择的研究,经3年的试验结果:一、通过对杂交后代的遗传动态分析,表明粳稻剑叶的开张角、长和宽皆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遗传;二、通过对遗传力和相关系数的估算,表... 本文通过对17个粳稻品种和 F_1及 F_2各3个杂交组合,进行粳稻叶型的遗传与选择的研究,经3年的试验结果:一、通过对杂交后代的遗传动态分析,表明粳稻剑叶的开张角、长和宽皆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遗传;二、通过对遗传力和相关系数的估算,表明剑叶宽、基角和开张角的遗传力较高,特别是剑叶开张角的相对遗传进度也较高,并与叶的长、宽、厚等密切相关,故可作为叶型选育的一个重要指标;三、通过对叶型与产量的相关与通径分析,表明叶型以选育挺、短、宽、厚为宜;四、通过对叶型选择指数的估算,表明综合叶的长、宽、开张角和叶基角4个性状的选择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产量组成 选择指数 水稻 剑叶宽 叶基角 披垂度 叶型 叶片几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施壮”长效缓释型油菜配方肥在六安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何金 荣维国 郝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4期160-162,191,共4页
2015—2016和2016—2017年连续2年,以直播的中双11号为试材,在六安市进行了“宜施壮”长效缓释型油菜配方肥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与本地常用的农家福复合肥和亿牛复合有机肥相比,施用宜施壮油菜配方肥省工节本,增产增效显著,增产61.65~... 2015—2016和2016—2017年连续2年,以直播的中双11号为试材,在六安市进行了“宜施壮”长效缓释型油菜配方肥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与本地常用的农家福复合肥和亿牛复合有机肥相比,施用宜施壮油菜配方肥省工节本,增产增效显著,增产61.65~355.05kg/hm2,增益747.0~1677.75元/hm2,可大面积示范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施肥 配方肥 增产 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山石斛标准化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刘志超 王滨 +1 位作者 许全宝 陈潇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1期12287-12288,12337,共3页
按照农业标准化规程,对安徽省霍山石斛主产区栽培的霍山石斛产地条件、种苗质量、栽培设施、栽培基质、田间管理、采收加工及主要病虫害防治等进行技术规定,为霍山石斛标准化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霍山石斛 标准化 栽培 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小麦杂种性状的选择研究
8
作者 张作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4年第S2期56-60,共5页
关于小麦杂种性状的选择研究张作仿(安徽省六安地区农科所,六安)小麦杂种的选择,在整个育种过程中占有相当的比重。60年代初,尤其是70年代末以来,为了提高选择效果,对主要性状的遗传规律,国内开展过较为广泛和深入的研究。... 关于小麦杂种性状的选择研究张作仿(安徽省六安地区农科所,六安)小麦杂种的选择,在整个育种过程中占有相当的比重。60年代初,尤其是70年代末以来,为了提高选择效果,对主要性状的遗传规律,国内开展过较为广泛和深入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不仅丰富了小麦遗传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后代 性状相关 育种过程 约束选择 安徽省六安 单株产量 遗传规律 性状选择 相关性状 粒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食心虫的研究
9
作者 汪廷魁 荣维国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6-29,35,共5页
大麻食心虫在安徽六安年发生不完整4代,完成一代需33—50天,以老熟幼虫主要在留种麻杆和葎草茎内结茧越冬。种植感虫品种寒麻,麻地葎草多,麻株生长嫩绿能加重为害。及时处理麻杆,清除麻地葎草,成虫和初孵幼虫盛发期喷洒杀螟松、敌敌畏... 大麻食心虫在安徽六安年发生不完整4代,完成一代需33—50天,以老熟幼虫主要在留种麻杆和葎草茎内结茧越冬。种植感虫品种寒麻,麻地葎草多,麻株生长嫩绿能加重为害。及时处理麻杆,清除麻地葎草,成虫和初孵幼虫盛发期喷洒杀螟松、敌敌畏或乐果是有效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食心虫 生物学特性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叶(虫甲)成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初步研究
10
作者 万昭进 《中国麻作》 1988年第1期36-38,共3页
研究害虫的空间分布型对阐明其种群特征具有一定的意义。通过此项研究,不仅可以确定确切的抽样调查方法,而且利用这种信息还可以分析害虫的生活习性和对环境条件的适应程度及其种群的消长,有助于提高测报和防治技术。国内已经研究报... 研究害虫的空间分布型对阐明其种群特征具有一定的意义。通过此项研究,不仅可以确定确切的抽样调查方法,而且利用这种信息还可以分析害虫的生活习性和对环境条件的适应程度及其种群的消长,有助于提高测报和防治技术。国内已经研究报道了多种害虫的空间分布型及其在实践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分布型 害虫 抽样技术 成虫 测报 环境条件 大麻 抽样调查方法 初步研究 国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六安麻区耕作制度的探讨 被引量:1
11
《中国麻作》 1980年第2期14-16,共3页
我区地处江淮之间,境内山峦绵亘,丘陵起伏,畈湾交错,地形复杂。其中沛河史河沿岸,由于河流冲积,形成以油沙土为主的富饶地带,群众称为湾地。这里村镇密集,人多畜众。土壤肥沃,肥源丰富,是传统的大麻产区。1790年前后程瑶田编... 我区地处江淮之间,境内山峦绵亘,丘陵起伏,畈湾交错,地形复杂。其中沛河史河沿岸,由于河流冲积,形成以油沙土为主的富饶地带,群众称为湾地。这里村镇密集,人多畜众。土壤肥沃,肥源丰富,是传统的大麻产区。1790年前后程瑶田编写的“九谷考”中有:“我徽人种麻,与北方稍异,立春前下种,谚日五九种麻是也”。说明大麻在这里栽培历史悠久,群众有丰富的经验。解放初期种植面积3.59万亩,总产5.8万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制度 种麻 肥源 下种 立春 产区 沙土 种植面积 栽培历史 解放初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多抗国审小麦新品种皖西麦6号
12
作者 胡凤灵 刘志超 +2 位作者 时萍 汪月 姜文武 《农村百事通》 2024年第8期23-23,共1页
皖西麦6号是安徽省六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2023年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该品种春性,全生育期198天。幼苗直立,叶色深绿,分蘖力中等,抗寒性好。平均株高87厘米,株型紧凑,剑叶较挺。
关键词 平均株高 分蘖力 皖西 小麦新品种 春性 特征特性 剑叶 抗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肥对桑树生长、桑叶产量、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叶舒娅 郭熙盛 +2 位作者 朱宏斌 王文军 陈式谷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61-264,共4页
关键词 桑树 钾肥 生长 桑叶产量 养分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分蘖成穗与产量组成关系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刘勇 夏仲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9年第1期22-26,共5页
通过对水稻分蘖成穗与产量组成数量关系的分析表明:(1)提高成穗率即可提高产量及其组成因子;(2)群体穗数与产量多呈负相关,单株穗数与产量多呈正相关;(3)群体的苗、茎(蘖)、穗与成穗率多呈负相关,单株的茎(蘖)、穗与成... 通过对水稻分蘖成穗与产量组成数量关系的分析表明:(1)提高成穗率即可提高产量及其组成因子;(2)群体穗数与产量多呈负相关,单株穗数与产量多呈正相关;(3)群体的苗、茎(蘖)、穗与成穗率多呈负相关,单株的茎(蘖)、穗与成穗率多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成穗率 产量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系)产量及其与主要产量性状的相关性 被引量:19
15
作者 陈久月 沈健 +1 位作者 王杨 姜文武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9-53,共5页
2010-2011年在安徽省六安市农科院进行国家小麦新品种(系)区域试验(长江中下游组),结果表明,参试12个小麦新品种(系)中,扬辐7091、镇08066、庆丰188产量较高,分别为6 472.2、6 449.7和6 408.6kg/hm2,分别较对照扬麦158增产8.24%、7.87%... 2010-2011年在安徽省六安市农科院进行国家小麦新品种(系)区域试验(长江中下游组),结果表明,参试12个小麦新品种(系)中,扬辐7091、镇08066、庆丰188产量较高,分别为6 472.2、6 449.7和6 408.6kg/hm2,分别较对照扬麦158增产8.24%、7.87%和7.18%,且抗病、抗倒伏能力均较强,株高适宜,生育期与对照基本相当,综合性状优良,建议进入下一年度区域试验。主成分分析和偏相关分析表明,小麦有效穗数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区试 小麦品种(系)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茎粗与籽粒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9
16
作者 何永枝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5-17,共3页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大豆茎租在品种间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在一定范围内,单株产量随茎粗的增加而极显著增加,亲代茎粗与子代单株产量也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
关键词 大豆 茎粗 单株产量 相关系数 通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初探 被引量:1
17
作者 吕咏梅 《中国麻作》 1983年第2期44-48,共5页
本文研究了大麻品种性状的遗传与相关,目的在于指导大麻系统育种实践,对大麻杂交育种的亲本选配也有参考价值。系统育种法,在大麻上沿用很久,近年虽开展了杂交育种,但在育种条件比较差的地区仍以系统育种为主,并发挥积极的作用。... 本文研究了大麻品种性状的遗传与相关,目的在于指导大麻系统育种实践,对大麻杂交育种的亲本选配也有参考价值。系统育种法,在大麻上沿用很久,近年虽开展了杂交育种,但在育种条件比较差的地区仍以系统育种为主,并发挥积极的作用。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从育种的经济效益来看,收效尚嫌缓慢。主要原因是选择多凭经验,缺乏科学的预见性,因此,如何提高育种的选择效果问题已成为研究的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育种 杂交育种 农艺性状 大麻 遗传 品种 亲本选配 经济建设 发展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品种主要性状对单株产量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吕咏梅 《中国麻作》 1982年第3期38-41,共4页
笔者等(1980)曾在研究大麻主要性状与麻皮产量的关系中发现,大麻的麻皮产量与很多性状关系密切。但在影响产量的诸性状中哪些性状影响最大,程度如何?还缺乏研究。因此,我们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了工作。本文在通过各性状... 笔者等(1980)曾在研究大麻主要性状与麻皮产量的关系中发现,大麻的麻皮产量与很多性状关系密切。但在影响产量的诸性状中哪些性状影响最大,程度如何?还缺乏研究。因此,我们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了工作。本文在通过各性状的相关系数分析之后,又进而做了多元分析。目的是研究各性状对产量贡献的大小,为大麻的研究积累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性状 单株产量 品种 大麻 积累 相关系数 缺乏 影响 多元分析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因素对红麻纤维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胡万群 杨龙 +4 位作者 吕咏梅 孙贤礼 刘志超 孙云开 胡娟 《中国麻业科学》 2013年第2期102-106,共5页
通过对安徽麻区红麻三个主栽品种,采用不同密度和施肥量进行田间试验,纤维产量分析得出:安徽麻区红麻种植密度以1.4万株/667m2最佳;红麻品种以H318产量最高,其次是红优2号和福红992;增加底肥施入量对纤维产量没有影响。
关键词 红麻 品种 密度 底肥 纤维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山石斛发展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志超 《园艺与种苗》 CAS 2012年第10期13-16,共4页
从霍山石斛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其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保留存量少、引种混乱、缺乏统一标准、苗源紧张等,并从正确引导、形成产业链及成立示范区等方面提出了霍山石斛发展对策。
关键词 霍山石斛 现状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