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IF-8改性细菌纤维素膜的制备及对盐酸四环素吸附性能研究
1
作者 杨旭 汪邓兵 +1 位作者 刘祖一 凤权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216-7223,共8页
使用生物基有机材料细菌纤维素(BC)作为载体,沸石咪唑骨架-8(ZIF-8)为客体材料,采用一步真空抽滤法,制备BC/ZIF-8复合纤维膜。通过FT-IR、XRD、SEM、EDS、BET等对制备的复合纤维膜进行了结构表征,考察了接触时间、温度、离子浓度,底物... 使用生物基有机材料细菌纤维素(BC)作为载体,沸石咪唑骨架-8(ZIF-8)为客体材料,采用一步真空抽滤法,制备BC/ZIF-8复合纤维膜。通过FT-IR、XRD、SEM、EDS、BET等对制备的复合纤维膜进行了结构表征,考察了接触时间、温度、离子浓度,底物的初始浓度对复合纤维膜吸附盐酸四环素(TC)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的复合纤维膜较初始BC膜具有更丰富的孔结构,氮气吸附-脱附曲线测得比表面积从6.2415 m^(2)/g增加到265.8820 m^(2)/g。吸附实验表明,离子浓度对吸附影响较小,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TC主要以单层吸附的形式吸附到在BC/ZIF-8复合纤维膜上,理论最大吸附量为438.59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沸石咪唑骨架 真空抽滤法 吸附 盐酸四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强型聚氨酯中空纤维膜保暖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2
作者 赵宝宝 王震 +5 位作者 凤权 詹书涛 刘春标 赫喆楠 魏安方 娄鹏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7-113,共7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纤维保暖材料的应用和需求不断增长,开发具有中空结构的多孔纤维基保暖隔热复合材料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增强型中空纤维膜存在高孔隙聚合物分离层、三维网络纤维编织管和大空腔的结构特性,文中将干/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纤维保暖材料的应用和需求不断增长,开发具有中空结构的多孔纤维基保暖隔热复合材料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增强型中空纤维膜存在高孔隙聚合物分离层、三维网络纤维编织管和大空腔的结构特性,文中将干/湿法纺丝技术与热压成型工艺相结合,首先利用干/湿法纺丝技术制备了未完全分相的增强型聚氨酯(PU)中空纤维膜,在绕丝轮上集聚形成多层纤维复合结构,然后采用热压工艺将纤维膜进一步粘合成型,成功制备了基于增强型PU中空纤维膜的复合材料,考察了热压温度对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复合材料中空纤维膜平行斜向交叉配置,纤维间粘合效果好,且每接触的3根纤维间可构建一个异形空腔。热压温度对复合材料的厚度、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和透气性均有影响。当热压温度为120℃,复合材料的保温率达到41.70%,这为保暖材料的制备提供了新思路。此外,复合材料的平均吸声系数达到0.37,还有望应用于吸声降噪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暖性能 编织管增强型中空纤维膜 聚氨酯 干/湿法纺丝 热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WO_(3)的细菌纤维素/Au膜制备及其催化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堂 汪邓兵 +2 位作者 赵磊 刘祖一 凤权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23,共8页
为开发一种新型纳米纤维材料用于催化降解抗生素废水,通过化学还原法在分散的细菌纤维素(BC)纳米纤维上沉积Au纳米颗粒,然后以此为载体采用真空辅助过滤方法形成均匀负载纳米WO_(3)光催化材料的BC/Au-WO_(3)纳米纤维膜。利用扫描电子显... 为开发一种新型纳米纤维材料用于催化降解抗生素废水,通过化学还原法在分散的细菌纤维素(BC)纳米纤维上沉积Au纳米颗粒,然后以此为载体采用真空辅助过滤方法形成均匀负载纳米WO_(3)光催化材料的BC/Au-WO_(3)纳米纤维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样品的组成结构和表观形貌,并对其进行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交流阻抗、力学性能、光催化和光电催化测试。结果表明:BC纳米纤维可对WO_(3)颗粒起到良好的柔性支撑作用,同时Au纳米颗粒的加入可降低材料的电荷转移阻抗并增强光吸收能力,从而提高其光催化降解性能;相对于单一的光催化反应,光电催化反应可加速降解反应并能提高降解率;在2.0 V附加电压和150 W氙灯下BC/Au-WO_(3)在3 h内对盐酸四环素的催化降解率可提高至7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钨 细菌纤维素 光电催化 纳米纤维膜 抗生素废水降解 Au纳米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与连通结构碳纳米纤维电极的设计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赫 王洪杰 +3 位作者 赵紫奕 张晓婉 孙冉 阮芳涛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1-49,共9页
为开发设计具有高电化学性能的碳纳米纤维电极,采用静电纺丝技术、戊二醛交联和高温炭化制备聚丙烯腈/高直链淀粉(PAN/HAS)基碳纳米纤维,并对其形貌、元素组成、石墨化晶体结构和比表面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戊二醛交联后的碳纳... 为开发设计具有高电化学性能的碳纳米纤维电极,采用静电纺丝技术、戊二醛交联和高温炭化制备聚丙烯腈/高直链淀粉(PAN/HAS)基碳纳米纤维,并对其形貌、元素组成、石墨化晶体结构和比表面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戊二醛交联后的碳纳米纤维呈现连通结构,并具有优异的石墨晶体和多级孔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647 m^(2)/g)和较高的总孔体积(0.60 cm^(3)/g);将其制备成电极,在三电极体系下,当电流密度为1 A/g时比电容为255 F/g,当电流密度为20 A/g时比电容保持率高达71%;经过10000次充放电循环后,电极比电容的保持率高达99.8%,显示出优异的循环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碳纳米纤维 聚丙烯腈 高直链淀粉 电化学性能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纶预牵伸倍数对棉/氨纶/不锈钢丝包覆纱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勇 乔启凡 +2 位作者 王宗乾 李长龙 王炜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2-40,共9页
针对面向个体防护装备的涂层类电磁屏蔽材料存在无弹性、保形性差、不耐洗涤、舒适性差等不足,基于空心锭包缠纺纱机,以氨纶为纱芯、不锈钢丝和棉股线为第一和第二外包覆层,纺制兼具优良弹性和电磁屏蔽功效的棉/氨纶/不锈钢丝包覆纱。... 针对面向个体防护装备的涂层类电磁屏蔽材料存在无弹性、保形性差、不耐洗涤、舒适性差等不足,基于空心锭包缠纺纱机,以氨纶为纱芯、不锈钢丝和棉股线为第一和第二外包覆层,纺制兼具优良弹性和电磁屏蔽功效的棉/氨纶/不锈钢丝包覆纱。探究氨纶预牵伸倍数对包覆纱强伸性能、回弹性能的影响,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优化工艺参数,实现纬向弹性电磁屏蔽机织物的设计构筑。结果表明:氨纶预牵伸倍数对包覆纱性能影响显著。在设定范围内,氨纶预牵伸倍数为2.5时,包覆纱综合质量较优,且在拉伸应变下具有稳健的导电特征。此外,基于包覆纱制备的纬向弹性机织物具有优良的可拉伸性,电磁屏蔽效能与织物放置方向、拉伸应变程度等密切相关。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开发电磁屏蔽耐久性好、高度可拉伸且服用性能优良的电磁屏蔽织物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不锈钢丝弹力包覆纱 氨纶预牵伸倍数 模糊综合评判 可拉伸电磁屏蔽织物 屏蔽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