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低血糖对学龄前期儿童气质及行为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赵钰玮 刘光辉 +1 位作者 余静 张健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44-848,共5页
目的新生儿低血糖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少数患儿可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文中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症患儿在学龄前期的神经心理行为发育情况。方法采用中国学龄前儿童气质量表和Conners父母用症状问卷对安徽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自200... 目的新生儿低血糖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少数患儿可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文中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症患儿在学龄前期的神经心理行为发育情况。方法采用中国学龄前儿童气质量表和Conners父母用症状问卷对安徽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自2009年3月至2013年5月期间35例确诊为新生儿低血糖症患儿(低血糖组)进行评估,同时收集纳入对象的围产期、临床资料以及家庭环境信息;同时随机抽取同期50例健康新生儿(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低血糖组与对照组儿童均主要为"易养型气质"和"中间偏易养型气质";低血糖组儿童的气质维度中趋避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组儿童行为问题总检出率为24%,表现为学习问题和心身问题,与对照组儿童行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低血糖症影响学龄前期儿童的行为发育,应根据其气质和行为发育特点采取个体化的临床治疗和教育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低血糖症 学龄前期 气质 行为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细化管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0
2
作者 丁敏 胡章敏 +1 位作者 尹依菊 周倩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3期176-180,共5页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8月安徽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80例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精细化管理,均...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8月安徽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80例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精细化管理,均连续观察5 d。比较两组蓝光治疗时间、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体重变化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蓝光治疗时间、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各时间点比较及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两组护理后2、4、5 d时,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低于护理前,护理后4、5 d时低于护理后2 d,护理后5 d时低于护理后4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比较,护理后2、4、5 d时,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体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泻、发热、皮疹的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需换血治疗,也未见胆红素脑病发生。结论精细化管理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效果显著,利于患儿康复,明显缩短住院时间,缓解新生儿科病房紧张压力,既提高了病床的周转率,又降低了患儿的住院成本,值得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精细化管理 总胆红素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波谱技术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新生儿早期胆红素脑损伤中的评估作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叶同生 张健 +2 位作者 胡克非 刘光辉 郑洪 《安徽医学》 2017年第5期552-555,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胆红素脑损伤时磁共振波谱技术(MRS)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变化特征,为新生儿胆红素脑损伤的早期干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6年3月入住安徽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114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新生儿胆红素脑损伤时磁共振波谱技术(MRS)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变化特征,为新生儿胆红素脑损伤的早期干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6年3月入住安徽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114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头颅核磁共振(MRI)检查是否有脑损伤,分为观察组(胆红素脑损伤)和对照组(无脑损伤),同时分别进行MRS分析及BAEP检测,MRS分析所测定的代谢产物包括: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复合物(Cr);胆碱复合物(Cho);并以Cr的峰下面为内参照物,计算NAA/Cr、Cho/Cr、NAA/Cho比值。比较两组MRS及BAEP的差异。结果观察组NAA/Cr比值(1.34±0.26)较对照组(1.50±0.36)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A/Cho及Cho/Cr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AEP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MRI基础上,MRS联合BAEP检查有助于新生儿胆红素脑损伤的早期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胆红素脑损伤 磁共振波谱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在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丽丽 戴立英 郑洪 《安徽医学》 2020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诊治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9年4月在安徽省儿童医院行纤支镜检查的5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纤支镜检查结果、支气管肺泡灌洗结果以及手术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50例...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诊治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9年4月在安徽省儿童医院行纤支镜检查的5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纤支镜检查结果、支气管肺泡灌洗结果以及手术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50例患儿中,18例(36.00%)表现为气促的新生儿肺炎和/或肺不张者,22例(44.00%)表现为持续喉喘鸣和/或吸气性呼吸困难者,10例(20.00%)表现为声音嘶哑和/或哭声低弱者。31例患儿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并送检病原学检测,其中,22例为阴性(70.97%),9例为阳性(29.03%)。临床转归结果:痊愈2例(4.00%),好转37例(74.00%),无改善和/或加重11例(22.00%)。50例患儿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率及血氧饱和度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时,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h时,PO 2水平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例(36.00%)患儿出现低氧血症,2例(4.00%)发生支气管黏膜轻微出血,1例(2.00%)术后出现抽搐。结论纤支镜在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中有较明显的诊治效果,术后预后较好,在该疾病的诊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呼吸系统 婴儿 新生儿 动脉血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临床与磁共振特征 被引量:6
5
作者 胡海燕 尹传高 +1 位作者 王丽丽 张健 《安徽医学》 2014年第8期1055-1057,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临床、头颅磁共振(MRI)的特征。方法选择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病例42例(脑损伤组)及同期住院的新生儿低血糖无脑损伤的病例45例(无脑损伤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损伤组平均最低血...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临床、头颅磁共振(MRI)的特征。方法选择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病例42例(脑损伤组)及同期住院的新生儿低血糖无脑损伤的病例45例(无脑损伤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损伤组平均最低血糖值明显低于无脑损伤组(P<0.01),低血糖持续时间明显长于无脑损伤组(P<0.01),脑损伤组治疗24 h后血糖恢复正常者明显低于无脑损伤组(P<0.01)。脑损伤组头颅MRI早期表现为受损部位的弥散加权成像技术(DWI)高信号42例(100%),脑损伤的部位多分布在顶枕叶38例(90.5%)。脑损伤组30例患儿进行6~18个月随访,发生低血糖脑损伤神经系统后遗症20例(66.7%);无脑损伤组无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新生儿血糖值越低,低血糖持续时间越久,脑损伤越重,低血糖脑损伤预后差,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低血糖 磁共振 预后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双面光疗箱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退黄效果 被引量:3
6
作者 卢林阳 赵友谊 张健 《安徽医学》 2016年第5期601-603,共3页
目的观察双面光疗箱内使用银色反光材料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退黄效果。方法将2013年6~8月安徽省儿童医院62例临床诊断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按入院顺序编号,设奇数为干预组,偶数为对照组。干预组31例,使用改良的双面光疗箱进行... 目的观察双面光疗箱内使用银色反光材料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退黄效果。方法将2013年6~8月安徽省儿童医院62例临床诊断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按入院顺序编号,设奇数为干预组,偶数为对照组。干预组31例,使用改良的双面光疗箱进行蓝光照射;对照组31例,使用普通新生儿双面光疗箱蓝光照射。比较两组患儿在光疗前及光疗8小时、12小时及24小时的经皮胆红素值;同时观察光疗对两组患儿的副作用。结果两组患儿光疗前经皮胆红素测定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疗8小时后干预组经皮胆红素测定值下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光疗期间出现的副作用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的双面光疗箱较普通光疗箱,能更有效降低胆红素水平,退黄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光疗 反光材料 高胆红素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例新生儿皮肤异常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分析
7
作者 王影 戴立英 刘光辉 《安徽医学》 2022年第8期897-900,共4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期色素失禁症(IP)患儿的临床表型及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安徽省儿童医院7例IP的临床资料;利用gap-PCR及Sanger测序,对患儿IKBKG基因进行外显子缺失和点突变筛查,对结果阴性患儿续以外显子组测... 目的分析新生儿期色素失禁症(IP)患儿的临床表型及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安徽省儿童医院7例IP的临床资料;利用gap-PCR及Sanger测序,对患儿IKBKG基因进行外显子缺失和点突变筛查,对结果阴性患儿续以外显子组测序(WES)检测。结果7例中有5例经基因检测确诊为IKBKG变异导致的IP,其中p.Q120*和p.K277Nfs*4为未报导过的新变异。1例经WES检测考虑PLEC变异所致大疱性表皮松解症,1例因拒绝进一步WES检测结果诊断不明。结论IKBKG基因靶向gap-PCR及Sanger测序是确诊IP的有效一线检测;新鉴定的2个致病性变异扩展了IKBKG致病性变异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失禁症 新生儿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HFOV、NIPPV、NCPAP疗法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对比观察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莹莹 戴立英 +4 位作者 朱峰 许红 马晓洁 张朋 黄金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18期72-76,共5页
目的观察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HFOV)疗法、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疗法及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出生胎龄28~32周的RDS早产儿101例,其中NHFOV组33例、NIPPV组34例及NCPAP组34例,... 目的观察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HFOV)疗法、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疗法及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出生胎龄28~32周的RDS早产儿101例,其中NHFOV组33例、NIPPV组34例及NCPAP组34例,三组均予肺表面活性物质及枸橼酸咖啡因治疗,在此基础上NHFOV组、NIPPV组、NCPAP组分别采用NHFOV、NIPPV、NCPAP无创通气方法。观察并记录三组治疗前及无创通气治疗1、6、24 h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pH值、P/F;记录三组无创通气过程中PS使用情况、无创通气时间、总氧疗时间、改用有创通气治疗及频繁呼吸暂停发生情况,观察三组患儿鼻损伤及肺气漏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NCPAP组比较,治疗1、6、24 h时NHFOV、NIPPV组患儿PaCO_(2)降低,PaO_(2)及P/F比值升高(P均<0.05)。与NCPAP组比较,NHFOV、NIPPV组患儿PS应用情况及有创通气例数例数少(P均<0.05)。三组总用氧时间及无创通气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患儿鼻损伤、肺气漏、腹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与NCPAP比较,NHFOV、NIPPV用于RDS早产儿无创通气治疗效果较好,可改善患儿的氧合、减少CO_(2)潴留、减少外源性PS使用及有创通气使用,并发症发生风险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疗法 无创通气疗法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疗法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疗法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疗法 呼吸窘迫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有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早产儿肠道菌群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英豪 戴立英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8期57-60,共4页
目的分析患有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早产儿肠道菌群。方法66例早产儿(胎龄<37周),其中发生NEC44例(观察组,其中观察1组22例、观察2组22例)、未发生NEC 22例(对照组),观察1组在诊断NEC 24 h内收集粪便标本... 目的分析患有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早产儿肠道菌群。方法66例早产儿(胎龄<37周),其中发生NEC44例(观察组,其中观察1组22例、观察2组22例)、未发生NEC 22例(对照组),观察1组在诊断NEC 24 h内收集粪便标本,观察2组在治疗后(NEC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全量喂养时)收集粪便标本,对照组于入院24 h内收集粪便标本。采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三组患儿粪便肠道菌群DNA,对肠道菌群进行物种分类学分析(优势菌群占比),测算三组肠道菌群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Sobs指数、Simpson指数及Chao值)。结果观察1组患儿肠道菌群的优势菌群主要为肠球菌、厚壁菌、变形菌及双歧杆菌;观察2组患儿肠道菌群的优势菌群主要为大肠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厚壁菌门及变形菌门;对照组肠道菌群的优势菌群主要为大肠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及厚壁菌门。观察1组、观察2组及对照组患儿肠道菌群Shannon指数分别为0.93±0.50、0.91±0.51、1.10±0.34;Sobs指数分别为19.36±7.08、21.23±6.43、21.96±4.76;Simpson指数分别为0.51±0.26、21.23±6.43、0.46±0.16;Chao值分别为22.16±7.62、24.25±7.10、25.44±6.97,三组肠道菌群多样性指数间比较,P均>0.05。结论患有NEC的早产儿肠道菌群以厚壁菌门及变形菌门为主双歧杆菌比例较少。患有NEC的早产儿与早产儿肠道菌群多样性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厚壁菌门 变形菌门 双歧杆菌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