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认知功能损害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
作者 黄媛媛 朱启东 +4 位作者 王凤晨 耿峰 张雨龙 张玲 刘寰忠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87-1392,共6页
目的比较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与正常儿童认知功能损害的差异,分析ADHD儿童认知功能损害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33例ADHD儿童(ADHD组)和117例正常儿童(对照组)作为受试者。SNAP-IV父母版和Weiss′s功能性缺陷程度量表评估ADHD... 目的比较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与正常儿童认知功能损害的差异,分析ADHD儿童认知功能损害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33例ADHD儿童(ADHD组)和117例正常儿童(对照组)作为受试者。SNAP-IV父母版和Weiss′s功能性缺陷程度量表评估ADHD相关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MATRICS认知成套测验(MCCB)评估认知功能损害程度,执行功能的行为评定量表(BRIEF)评估执行功能损害程度。比较ADHD组和对照组认知功能损害的差异。进一步根据ADHD患儿临床表现型和年龄段分别进行分组,比较各组患儿认知功能损害程度的差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ADHD儿童认知功能损害程度的影响因素。观察哌甲酯缓释片对ADHD儿童认知和执行功能损害程度的改善情况。结果ADHD组SNAP-IV父母版均分、Weiss′s功能性缺陷程度量表总分、连线测验和BRIEF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符号编码测验和迷宫测验均低于对照组(P<0.05)。ADHD-HI患儿的符号编码测验评分高于ADHD-I和ADHD-C组(P<0.05),ADHD-C的BRIEF总分高于ADHD-I和ADHD-HI组(P<0.05)。随着年龄的递增,ADHD患儿的连线评分逐渐降低,而符号编码和迷宫评分逐渐增加(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ADHD儿童的连线测验、符号编码测验和迷宫测验评分的影响因素(P<0.05);SNAP-IV父母版均分和Weiss′s功能性缺陷程度量表总分是ADHD儿童的BRIEF评分的影响因素(P<0.05)。经过哌甲酯治疗,ADHD儿童的连线测验评分和BRIEF总分均降低(P<0.001),而符号编码和迷宫测验评分均升高(P<0.001)。结论年龄越小的患儿,ADHD相关临床症状越严重,则ADHD儿童认知功能损害越严重。经过哌甲酯治疗后,ADHD儿童的认知和执行功能损害程度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认知功能 执行功能 临床症状 影响因素 哌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K2-STAT3/STAT5信号通路与儿童食物过敏CD4^+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曾晓燕 胡波 +1 位作者 李传应 陈必全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97-901,共5页
目的:探讨JAK2-STAT3/STAT5信号通路与儿童食物过敏CD4^+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食物过敏患儿78例,为过敏组;同期收集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儿童78例,为对照组。并根据儿童年龄将过敏组和对... 目的:探讨JAK2-STAT3/STAT5信号通路与儿童食物过敏CD4^+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食物过敏患儿78例,为过敏组;同期收集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儿童78例,为对照组。并根据儿童年龄将过敏组和对照组分为A、B、C、D四组,其中A组≤1岁,B组1~3岁(不包括1岁),C组3~6岁(不包括3岁),D组6~11岁(不包括6岁)。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Th17和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百分比,同时采用q PCR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JAK2、STAT3、STAT5的mRNA水平,分析两组儿童上述CD4^+T淋巴细胞亚群和JAK2、STAT3、STAT5表达水平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JAK2-STAT3/STAT5信号通路和CD4^+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A组、B组、C组儿童Th1、Treg淋巴细胞百分比及Th1/Th2、Treg/Th17比值均明显高于过敏组患儿A组、B组、C组,而Th2、Th17淋巴细胞百分比均小于过敏组所对应的同年龄段患儿,随儿童年龄增大,两组间差异均明显减小,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D组儿童和过敏组D组儿童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针对A、B、C三组患儿JAK2、STAT3、STAT5和CD4^+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相关性比较,Th1、Treg、Th1/Th2、Treg/Th17的相关性系数均<0(P<0.05),而Th2、Th17的相关性系数均>0(P<0.05),且上述三组的相关系数绝对值逐次减小。上述信号通路分子与CD4^+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在D组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低龄食物过敏儿童的JAK2-STAT3/STAT5信号通路存在明显活化和CD4^+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现象,JAK2-STAT3/STAT5信号通路可有效调控CD4^+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并伴随患儿年龄增大,上述作用相关性减弱并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K2 STAT3 STAT5 信号通路 儿童食物过敏 CD4^+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腹部术后并发念珠菌血症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孙静敏 邓芳 +1 位作者 朱玉林 金丹群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17-1820,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腹部术后并发念珠菌血症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有腹部手术史继发念珠菌血症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病原学特征、高危因素及转归情况,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患儿感染... 目的探讨新生儿腹部术后并发念珠菌血症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有腹部手术史继发念珠菌血症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病原学特征、高危因素及转归情况,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患儿感染病原菌多见于白色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率为50%。死亡组与存活组相比在氟康唑耐药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相比较,死亡组入住ICU时间较长,多并发低蛋白血症、贫血、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伤,使用抗生素时间及全肠外喂养时间均较长。患儿病死率高达36.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脓毒血症、全胃肠外喂养是患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预防性及经验性抗真菌治疗是患儿死亡的唯一保护性因素。结论新生儿腹部术后并发念珠菌血症的患儿病情危重,死亡率高,结合血清学检测结果及临床危险因素可早期识别及诊断,预防性及经验性抗真菌治疗是患儿死亡的唯一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血症 念珠菌病 危险因素 新生儿 手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佐治新生儿硬肿症疗效观察
4
作者 俞发舟 陆文燕 张俊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1年第1期33-34,共2页
将新生儿硬肿症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3例给予复温、补液、加强喂养以及激素、抗生素、维生素E等治疗;治疗组31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2~4mg/kg·d^(-1),分1~2次静脉滴注,直至硬肿消失。结果两组复温所需时间无明显差异... 将新生儿硬肿症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3例给予复温、补液、加强喂养以及激素、抗生素、维生素E等治疗;治疗组31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2~4mg/kg·d^(-1),分1~2次静脉滴注,直至硬肿消失。结果两组复温所需时间无明显差异,硬肿开始消退时间治疗组为2.5±0.95d,对照组5.88±2.82d,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硬肿完全消失的时间,治疗组为6.89±2.27d,对照组11.63±3.88d,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笔者对川芎嗪作用机理及优点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硬肿症 川芎嗪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