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声发射的钢纤维再生混凝土动态损伤研究
1
作者 魏天宇 刘鑫 +2 位作者 杨大海 任赟昊 叶雨霞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36-543,共8页
为进一步探究再生粗骨料在绿色建筑中的可持续应用,本文采用巴西圆盘劈拉试验和声发射技术,研究了动态荷载下钢纤维体积分数(0%、0.5%、1.0%、1.5%)、再生粗骨料取代率(0%、30%、50%、100%)和加载速率(0.02、0.20、2.00 mm/s)对钢纤维... 为进一步探究再生粗骨料在绿色建筑中的可持续应用,本文采用巴西圆盘劈拉试验和声发射技术,研究了动态荷载下钢纤维体积分数(0%、0.5%、1.0%、1.5%)、再生粗骨料取代率(0%、30%、50%、100%)和加载速率(0.02、0.20、2.00 mm/s)对钢纤维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和内部损伤演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会降低再生混凝土的动态劈拉强度,而掺入1.0%和1.5%钢纤维不仅可以有效改善这种负面影响,还能增强混凝土的韧性和吸能能力;钢纤维再生混凝土动态劈拉强度增幅最大可达17%。此外,利用上升角和平均频率的变化来反映混凝土的动态裂纹形态演变过程,发现剪切裂纹数量占比随加载速率增大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 巴西圆盘劈拉试验 损伤演化 力学性能 钢纤维再生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场特长公路隧道双洞互补式通风方案设计 被引量:6
2
作者 姜同虎 沈洪波 汪光裕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334-339,共6页
新场隧道为特长公路隧道,采用单向坡,左、右线需风量差异明显。针对新场隧道右线通风负荷过大的情况,提出双洞互补式通风方案,即增设横向换气风道,将左、右线隧道形成网络通风系统,利用左线中富余的新鲜风稀释右线中的污染空气,使左、... 新场隧道为特长公路隧道,采用单向坡,左、右线需风量差异明显。针对新场隧道右线通风负荷过大的情况,提出双洞互补式通风方案,即增设横向换气风道,将左、右线隧道形成网络通风系统,利用左线中富余的新鲜风稀释右线中的污染空气,使左、右线隧道内空气质量均满足规范标准。根据新场隧道工程情况,通过方案比选,对双洞互补式通风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进行研究,并对新场隧道双洞互补式通风方案进行设计。结果表明:新场隧道采用双洞互补式通风方案可以在保证隧道内通风需求的前提下,取消斜竖井以及地下风机房等设施的设置,以较小的初期投资和后期运营管理费用,完善通风系统功能并提高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长公路隧道 双洞互补式通风 横向换气风道 通风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拱隧道改扩建方案探讨与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张雷 王飞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346-354,共9页
以安徽省内某高速公路中双向4车道连拱隧道改扩建项目为依托,提出了10种连拱隧道改建方案,并从行车安全性、对既有工程的充分利用、交通组织易于识别等多角度对方案进行定性分析。根据定性分析结果选出3种较优方案,对3种较优方案从工程... 以安徽省内某高速公路中双向4车道连拱隧道改扩建项目为依托,提出了10种连拱隧道改建方案,并从行车安全性、对既有工程的充分利用、交通组织易于识别等多角度对方案进行定性分析。根据定性分析结果选出3种较优方案,对3种较优方案从工程造价、施工难度、占压矿产等方面进行定量比选分析,并对隧道原位扩挖2种方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模分析,通过模拟结果得出:1)大断面隧道改扩建中采取较强的支护可有效控制隧道变形;2)方案1和方案2施工引起隧道位移和应力均可控,2种最大轴力值相差不大,但方案2位移控制效果更好;3)大跨度隧道在改扩建或新建过程中,需注意隧道拱顶沉降和拱底隆起,其中拱底隆起问题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拱隧道 改扩建方案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悬索桥时域颤振有限元精细化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吴长青 张志田 +1 位作者 王林凯 罗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7,共7页
为准确揭示大跨悬索桥的颤振稳定性能,采用了平均风荷载与气动自激力一体化的气动力模型,并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实现了桥梁的时域颤振分析,评估了平均风效应、几何非线性以及时域计算采取的时间步长对桥梁颤振及后颤振性能的影响。基于... 为准确揭示大跨悬索桥的颤振稳定性能,采用了平均风荷载与气动自激力一体化的气动力模型,并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实现了桥梁的时域颤振分析,评估了平均风效应、几何非线性以及时域计算采取的时间步长对桥梁颤振及后颤振性能的影响。基于上述研究思路,针对某大跨悬索桥的节段模型与全桥模型分别进行了时域颤振分析。数值结果表明:平均风效应会对桥梁的颤振稳定性能产生显著的影响,忽略主梁的平均升力与升力矩将会高估桥梁的颤振稳定性能;主梁的平均阻力促使结构运动的振幅在起始的一段时间内有所增大,但最终逐渐衰减至零;时域计算设置的时间步长不宜偏大,较大的时间步长将使桥梁的颤振临界风速明显偏大;几何非线性效应对桥梁颤振临界风速的影响甚微,但会显著影响桥梁颤振后结构的运动状态,即考虑非线性效应后桥梁的颤振最终演变成限幅的软颤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颤振 自激力 时域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