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聊写胸中意气耳——元代倪瓒书法分期特点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孝玉 《书法教育》 2019年第6期41-48,共8页
元代文人地位低下,大量文人无意于官场仕途,转而通过文艺创作来寄托情思,元代文人的隐逸情怀因而形成。总的来说,元代书法基本笼罩在赵孟頫一派所领导的古典主义书风之下,但仍有一部分佛、道、隐士书家独立于时代风尚之外,其中又数隐士... 元代文人地位低下,大量文人无意于官场仕途,转而通过文艺创作来寄托情思,元代文人的隐逸情怀因而形成。总的来说,元代书法基本笼罩在赵孟頫一派所领导的古典主义书风之下,但仍有一部分佛、道、隐士书家独立于时代风尚之外,其中又数隐士书家的成就更高,倪瓒自然是个中代表人物。本文即以倪瓒书法为研究方向,通过对倪瓒书法分期及其特点的研究,揭露出元末文人的隐逸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孟頫 隐逸情怀 倪瓒 元代文人 时代风尚 文艺创作 隐士 古典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守望传统 渐然化新——朱圣涛与他的书法艺术
2
作者 丁启顺 《书画世界》 2022年第7期32-37,共6页
《礼记·乐记》有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万物触发人的眼、耳、鼻、舌、身、意,使其内心感动,发而为艺术。由是艺术需要真情,需要深情,需要激情。数十年来,京华书家朱圣涛对书法艺术一往情深,颇有所成。
关键词 书法艺术 《礼记·乐记》 一往情深 书家 感动 人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法文化概述
3
作者 蒋海东 《书画世界》 2018年第6期76-81,共6页
文化的概念是多样性的、立体的、包容的、开放的、整体的。文化的形成亦是由单一的、个体的、局部的并逐渐走向丰富多元的综合性的过程。文化的形态必将是在其实践应用范围不断扩充、壮大的过程中生成的复合形态。我们人类在生产生活的... 文化的概念是多样性的、立体的、包容的、开放的、整体的。文化的形成亦是由单一的、个体的、局部的并逐渐走向丰富多元的综合性的过程。文化的形态必将是在其实践应用范围不断扩充、壮大的过程中生成的复合形态。我们人类在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方面,比如衣食住行已高度成熟。诸如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礼仪文化、酒文化、戏曲文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文化 物质基础 生产生活 衣食住行 饮食文化 服饰文化 建筑文化 礼仪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林人不觉 独树众乃奇——陈师曾书法研究
4
作者 张孝玉 《书画世界》 2018年第11期75-76,共2页
本文从陈师曾各体书法入手,以作品为实例,通过对陈师曾书法作品的分析,推导出他书法的师承与渊源,最后联系时代背景总结出陈师曾书法的成因,重新确认他在书法史上的地位。
关键词 陈师曾 书法 吴昌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写字吟诗品石头
5
作者 孟宝跃 《大学书法》 2024年第6期60-65,共6页
特色化教育是教育自身的要求,高等书法专业教育自然也应积极探索特色化教育的方式方法。书法讲个性,书法教育也要讲个性。特色化不是狭隘化,特色化需要深度的学科交叉与融合。笔者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将《红楼梦》引入高等书法专业教育... 特色化教育是教育自身的要求,高等书法专业教育自然也应积极探索特色化教育的方式方法。书法讲个性,书法教育也要讲个性。特色化不是狭隘化,特色化需要深度的学科交叉与融合。笔者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将《红楼梦》引入高等书法专业教育中来,此举为书法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取得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教育 科研与教学相结合 特色化 教育教学工作 高等书法专业教育 教学效果 学科交叉与融合 狭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郢布”被误读为“郢爰”之考辨 被引量:1
6
作者 韩书茂 《书画世界》 2018年第12期25-25,共1页
“郢布”是战国中晚期楚国铸行的一种方形金币,整版浇铸,冷却前钤盖方形白文印“郢布”二字,用大型剪刀按所需裁剪成小块,称量使用。楚国春秋时为“五霸”之一,战国时曾建都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纪南城)。公元前278年,败于秦,郢失守,遂... “郢布”是战国中晚期楚国铸行的一种方形金币,整版浇铸,冷却前钤盖方形白文印“郢布”二字,用大型剪刀按所需裁剪成小块,称量使用。楚国春秋时为“五霸”之一,战国时曾建都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纪南城)。公元前278年,败于秦,郢失守,遂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中晚期 考辨 误读 纪南城 公元前 方形 楚国 春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会贯通臻入高境-胡问遂先生书艺成就评述
7
作者 虞卫毅 《书画世界》 2017年第12期20-25,95,共6页
胡问遂先生出生于浙江绍兴的书香家庭,其伯父胡之光是浙江名书家,家族中的兄弟姐妹中多有热衷于书法者。地域与家族的影响,使他少年时代就受到环境的熏陶,对书法和文学萌生了向往与热爱。青年时代,他发奋学书,到处寻师访友,三十... 胡问遂先生出生于浙江绍兴的书香家庭,其伯父胡之光是浙江名书家,家族中的兄弟姐妹中多有热衷于书法者。地域与家族的影响,使他少年时代就受到环境的熏陶,对书法和文学萌生了向往与热爱。青年时代,他发奋学书,到处寻师访友,三十四岁那年,终于遇到其,CH义的书法大师沈尹默先生,并拜在沈先生门下,成为沈先生书法方面的第一个入室弟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会贯通 成就 书艺 浙江绍兴 兄弟姐妹 少年时代 青年时代 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渚文字的书契与考辨
8
作者 韩书茂 端家琪 《书画世界》 2020年第7期27-27,31,共2页
本文首先从良渚玉器上的契刻文字的用笔(刀)、结体、章法三个方面分析论述了良渚先民明确的审美意识传达和娴熟高超的书契艺术;其次从良渚文字与甲骨文字形和义的考辨、释读中,解读出了良渚贵族"鼎鬲衣壶"的华服佳肴、鼓乐巡... 本文首先从良渚玉器上的契刻文字的用笔(刀)、结体、章法三个方面分析论述了良渚先民明确的审美意识传达和娴熟高超的书契艺术;其次从良渚文字与甲骨文字形和义的考辨、释读中,解读出了良渚贵族"鼎鬲衣壶"的华服佳肴、鼓乐巡游的宴享威仪、伐木巧作的舒适建筑等富庶尊贵的生活方式,并提出良渚文字是殷商甲骨文字的直接源头这一重要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渚文字 书契 甲骨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