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九华山大雾天气气候概况及气象要素特征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汪学军
祝卫华
王新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5期8655-8657,8755,共4页
利用地面气象观测和区域自动气象站探测资料,对九华山大雾天气气候概况及气象要素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九华山大雾春季和冬季是多发季节,大雾分布地域性强,时空差异大;大雾日数呈逐年递减的趋势;大雾存在明显的日变化特征,最易生成大...
利用地面气象观测和区域自动气象站探测资料,对九华山大雾天气气候概况及气象要素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九华山大雾春季和冬季是多发季节,大雾分布地域性强,时空差异大;大雾日数呈逐年递减的趋势;大雾存在明显的日变化特征,最易生成大雾的时间段在04:00~06:00,占总数的36%,00:00~04:00次之,占总数的28%;大雾的消散时段一般在日出后至正午前,其中08:00~10:00占总数的64%。当气温为0~5℃、相对湿度>90%、风速为0~3 m/s时,出现大雾的频率最高。有4种易出现大雾的地面和高空形势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雾
气候概况
气象要素
九华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九华山区下垫面对局地降水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
24
2
作者
丁仁海
周后福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53,共7页
利用安徽中尺度自动气象站的探测数据和多年统计数据,对九华山区下垫面影响降水的地理分布及强度进行讨论,分析下垫面物理过程在降水天气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山区的湿热条件及不稳定能量均强于周边地区,非均匀下垫面的热力作用和山区地...
利用安徽中尺度自动气象站的探测数据和多年统计数据,对九华山区下垫面影响降水的地理分布及强度进行讨论,分析下垫面物理过程在降水天气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山区的湿热条件及不稳定能量均强于周边地区,非均匀下垫面的热力作用和山区地形作用形成地面中尺度风场辐合线及其所造成的上升运动对低空急流起加强作用,这些均影响强对流天气的形成和发展。山区降水地理分布受地形影响很大,山区的降水量、降水日数及降水强度均明显多于周边丘陵地区,并有迎风坡降水明显及在一定高度内山体越高降水量越大的特点。逐小时地面自动站资料分析对山区强降水的形成、发展和消散具有很好的临近预报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垫面
风场辐合线
低空急流
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九华山雾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地形的影响作用
被引量:
3
3
作者
汪学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3期229-235,共7页
利用位于九华山不同海拔高度上测站和自动气象站的气象资料,对比分析雾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地形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年平均雾日平地区为19d,低山区为82d,半山区为145d,高山区为110d,平地区雾日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山区雾日呈逐年减少的趋...
利用位于九华山不同海拔高度上测站和自动气象站的气象资料,对比分析雾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地形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年平均雾日平地区为19d,低山区为82d,半山区为145d,高山区为110d,平地区雾日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山区雾日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平地区的雾主要出现在秋季和冬季,山区的雾多发生在春季和冬季;平地区雾日10月—次年1月出现频率较高一些,山区雾日的高值出现在3月,低值出现在7月,1—4月山区雾的发生频率明显高于平地区;平地区和低山区最易生成雾的时间在05—07时,半山区和高山区在04—08时;平地区和低山区的雾主要在08—10时消散,半山区和高山区主要在09—11时;半山区雾的平均持续时间和最长持续时间均大于其他区域,高山区雾的最短持续时间仅有0.2h;未饱和湿空气随气流进入喇叭口后,受到上升运动的作用,气团抬升冷却,在喇叭口底部区域水汽达到饱和而形成雾;地形逆温的存在提供了稳定的层结条件,对雾的形成和维持起着重要作用;山区风场的辐合作用有利于雾的形成和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
时空分布
地形作用
九华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工增雨在九华山抗旱与森林防火中的应用——以2019年为例
被引量:
2
4
作者
戴修尚
《农业与技术》
2020年第11期133-136,共4页
人工增雨,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在适当的时机,将催化剂引入云的有效部位,达到人工催化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的目的。安徽省九华山风景区属山岳型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年平均降水量2129.1mm,虽雨水充沛,但降水...
人工增雨,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在适当的时机,将催化剂引入云的有效部位,达到人工催化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的目的。安徽省九华山风景区属山岳型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年平均降水量2129.1mm,虽雨水充沛,但降水季节分布极为不均,常出现秋冬旱。2019年9—11月,九华山遭遇70a一遇的干旱灾害,景区生活用水断供,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连日维持极高火险级5级。九华山气象管理处多次实施人工增雨,作业效果明显,为缓解景区旱情、增加水库蓄水、降低森林火险等级、补充地下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增雨
森林防火
抗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DFC3光电式数字日照计故障排查与维护
被引量:
6
5
作者
朱一正
杨严意
董猛
《农业与技术》
2019年第7期53-54,共2页
本文阐述光电式数字日照计设备结构与原理,例举DFC3光电式数字日照计运行过程中的常见故障,给出排查方法及日常维护措施,旨在为气象台站维护该型设备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DFC3光电式数字日照计
工作原理
故障排查
日常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九华山大雾天气气候概况及气象要素特征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汪学军
祝卫华
王新来
机构
安徽省九华山气象管理处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5期8655-8657,8755,共4页
文摘
利用地面气象观测和区域自动气象站探测资料,对九华山大雾天气气候概况及气象要素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九华山大雾春季和冬季是多发季节,大雾分布地域性强,时空差异大;大雾日数呈逐年递减的趋势;大雾存在明显的日变化特征,最易生成大雾的时间段在04:00~06:00,占总数的36%,00:00~04:00次之,占总数的28%;大雾的消散时段一般在日出后至正午前,其中08:00~10:00占总数的64%。当气温为0~5℃、相对湿度>90%、风速为0~3 m/s时,出现大雾的频率最高。有4种易出现大雾的地面和高空形势场。
关键词
大雾
气候概况
气象要素
九华山
Keywords
Fog
Climate survey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Mount Jiuhua
分类号
S161.5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九华山区下垫面对局地降水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
24
2
作者
丁仁海
周后福
机构
安徽省九华山气象管理处
安徽省
气象
科学研究所
出处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53,共7页
文摘
利用安徽中尺度自动气象站的探测数据和多年统计数据,对九华山区下垫面影响降水的地理分布及强度进行讨论,分析下垫面物理过程在降水天气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山区的湿热条件及不稳定能量均强于周边地区,非均匀下垫面的热力作用和山区地形作用形成地面中尺度风场辐合线及其所造成的上升运动对低空急流起加强作用,这些均影响强对流天气的形成和发展。山区降水地理分布受地形影响很大,山区的降水量、降水日数及降水强度均明显多于周边丘陵地区,并有迎风坡降水明显及在一定高度内山体越高降水量越大的特点。逐小时地面自动站资料分析对山区强降水的形成、发展和消散具有很好的临近预报指示作用。
关键词
下垫面
风场辐合线
低空急流
不稳定性
Keywords
underlying surface
wind convergence line
low-level jet
instability
分类号
P [天文地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九华山雾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地形的影响作用
被引量:
3
3
作者
汪学军
机构
安徽省九华山气象管理处
出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3期229-235,共7页
基金
安徽省池州市科技社会发展项目(CZ201040)
文摘
利用位于九华山不同海拔高度上测站和自动气象站的气象资料,对比分析雾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地形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年平均雾日平地区为19d,低山区为82d,半山区为145d,高山区为110d,平地区雾日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山区雾日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平地区的雾主要出现在秋季和冬季,山区的雾多发生在春季和冬季;平地区雾日10月—次年1月出现频率较高一些,山区雾日的高值出现在3月,低值出现在7月,1—4月山区雾的发生频率明显高于平地区;平地区和低山区最易生成雾的时间在05—07时,半山区和高山区在04—08时;平地区和低山区的雾主要在08—10时消散,半山区和高山区主要在09—11时;半山区雾的平均持续时间和最长持续时间均大于其他区域,高山区雾的最短持续时间仅有0.2h;未饱和湿空气随气流进入喇叭口后,受到上升运动的作用,气团抬升冷却,在喇叭口底部区域水汽达到饱和而形成雾;地形逆温的存在提供了稳定的层结条件,对雾的形成和维持起着重要作用;山区风场的辐合作用有利于雾的形成和维持.
关键词
雾
时空分布
地形作用
九华山
Keywords
fog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effect of topography
mount Jiuhua
分类号
TN91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工增雨在九华山抗旱与森林防火中的应用——以2019年为例
被引量:
2
4
作者
戴修尚
机构
安徽省九华山气象管理处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20年第11期133-136,共4页
文摘
人工增雨,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在适当的时机,将催化剂引入云的有效部位,达到人工催化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的目的。安徽省九华山风景区属山岳型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年平均降水量2129.1mm,虽雨水充沛,但降水季节分布极为不均,常出现秋冬旱。2019年9—11月,九华山遭遇70a一遇的干旱灾害,景区生活用水断供,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连日维持极高火险级5级。九华山气象管理处多次实施人工增雨,作业效果明显,为缓解景区旱情、增加水库蓄水、降低森林火险等级、补充地下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人工增雨
森林防火
抗旱
分类号
S16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DFC3光电式数字日照计故障排查与维护
被引量:
6
5
作者
朱一正
杨严意
董猛
机构
安徽省九华山气象管理处
中环天仪(天津)
气象
仪器有限公司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9年第7期53-54,共2页
文摘
本文阐述光电式数字日照计设备结构与原理,例举DFC3光电式数字日照计运行过程中的常见故障,给出排查方法及日常维护措施,旨在为气象台站维护该型设备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DFC3光电式数字日照计
工作原理
故障排查
日常维护
分类号
P414.5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九华山大雾天气气候概况及气象要素特征分析
汪学军
祝卫华
王新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九华山区下垫面对局地降水的影响分析
丁仁海
周后福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九华山雾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地形的影响作用
汪学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人工增雨在九华山抗旱与森林防火中的应用——以2019年为例
戴修尚
《农业与技术》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DFC3光电式数字日照计故障排查与维护
朱一正
杨严意
董猛
《农业与技术》
201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