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验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建立及病理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2
1
作者 宋珊珊 张玲玲 魏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648-1653,共6页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系统性的免疫性炎症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胶原性关节炎大鼠、小鼠模型,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多聚糖蛋白诱导的关节炎小鼠模型,链球菌细胞壁诱导的关节炎大鼠、小鼠模型...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系统性的免疫性炎症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胶原性关节炎大鼠、小鼠模型,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多聚糖蛋白诱导的关节炎小鼠模型,链球菌细胞壁诱导的关节炎大鼠、小鼠模型和转基因小鼠模型与人RA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等有着相似特点,是研究RA、筛选抗炎免疫药物较理想的实验性病理模型。探讨RA动物模型的发病机制及其与临床的关系,对进一步了解RA病理、生理、免疫等特点及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RA的药物十分重要。该文将对几种常用的实验性关节炎模型的建立、造模特点、发病机制、与RA的异同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实验性关节炎 胶原性关节炎 佐剂性关节炎 造模特点 病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皮多糖2b对糖尿病大鼠血液流变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赵根海 沈业寿 +1 位作者 卫自 丁诚实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270-1273,共4页
目的:探讨丹皮多糖2b(PSM2b)对糖尿病性大鼠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血浆SOD、MDA含量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联合完全弗氏佐剂诱导糖尿病大鼠,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PSM2b低、中、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 目的:探讨丹皮多糖2b(PSM2b)对糖尿病性大鼠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血浆SOD、MDA含量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联合完全弗氏佐剂诱导糖尿病大鼠,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PSM2b低、中、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连续ig给药60 d,于给药后15 d、35 d、60 d,检测血糖,末次给药后检测糖化血红蛋白、SOD、MDA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与模型组比,PSM2b各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造模大鼠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P<0.01),显著升高造模大鼠的SOD、降低MDA(P<0.01或P<0.05);PSM2b中剂量组明显降低大鼠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P<0.01)。结论:PSM2b能提高大鼠的抗氧化能力,改善大鼠的血液流变性,对防治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有较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 多糖 糖尿病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膜生物色谱法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汪宁 段金廒 +3 位作者 朱荃 丁安伟 李庆林 彭代银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年第5期82-85,共4页
中药的效应—物质基础研究一直是中药研究重点和难点,细胞膜生物色谱技术近年来在中药中应用逐渐受到关注,本文对细胞膜生物色谱法的原理、特点、应用现状进行了阐述,对其在中药研究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 中药的效应—物质基础研究一直是中药研究重点和难点,细胞膜生物色谱技术近年来在中药中应用逐渐受到关注,本文对细胞膜生物色谱法的原理、特点、应用现状进行了阐述,对其在中药研究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通过该方法在中药效应成分分析中的不断应用,以及在实验过程的对该方法不断的完善和优化,细胞膜生物色谱法一定会在中药效应成分的研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膜生物色谱 中药效应成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及山豆根主要生物碱镇痛抗炎作用研究 被引量:54
4
作者 钱利武 戴五好 +2 位作者 周国勤 王丽丽 汪海孙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93-1596,共4页
目的探讨苦参及山豆根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槐定碱、鹰爪豆碱、N-甲基金雀花碱、野靛碱等主要生物碱的镇痛及抗炎活性。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及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等实验动... 目的探讨苦参及山豆根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槐定碱、鹰爪豆碱、N-甲基金雀花碱、野靛碱等主要生物碱的镇痛及抗炎活性。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及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等实验动物模型,研究化合物抗炎镇痛的活性。结果苦参碱、槐定碱镇痛作用相对较强;氧化苦参碱、槐果碱、鹰爪豆碱对耳肿胀抑制明显;苦参碱、槐果碱、槐定碱能明显抑制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结论大部分苦参碱型生物碱具有一定程度的镇痛抗炎活性,而金雀花型及鹰爪豆型生物碱活性较弱,同时毒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 山豆根 生物碱 抗炎 镇痛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肚菌胞外多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4
5
作者 陈彦 潘见 +2 位作者 周丽伟 张利平 杨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53-556,共4页
目的:研究羊肚菌胞外多糖(EPM)对S180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昆明种小鼠接种S180腹水瘤后随机分组,灌胃给予200、400mg/kg剂量的EPM,以灌胃生理盐水和环磷酰胺为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研究EPM对荷瘤小鼠的抑... 目的:研究羊肚菌胞外多糖(EPM)对S180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昆明种小鼠接种S180腹水瘤后随机分组,灌胃给予200、400mg/kg剂量的EPM,以灌胃生理盐水和环磷酰胺为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研究EPM对荷瘤小鼠的抑瘤率、存活期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通过与肿瘤细胞共培养,观察EPM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EPM能够显著提高荷瘤小鼠的脾脏指数、T-淋巴细胞百分率和巨噬细胞吞噬率;2个剂量的EPM对肿瘤S180的抑制率分别为49.04%和64.42%,并且可以显著延长荷瘤小鼠的存活时间;体外实验发现羊肚菌多糖EPM具有直接杀死S180肿瘤细胞的作用,最高抑制率为46.3%,结论:MEP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和增强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胞外多糖 抗肿瘤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药物的生物学特点及其机制研究概况 被引量:16
6
作者 袁媛 孙亚楠 鲁传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80-1184,共5页
纳米药物的小尺寸、高比表面和高活性赋予纳米给药系统较高的穿透生物膜屏障、组织器官选择性分布和缓控释等许多新的生物活性。该文根据现有的文献报道和本课题组的多年研究结果,对纳米药物吸收、转运和分布等体内过程和机制进行综合... 纳米药物的小尺寸、高比表面和高活性赋予纳米给药系统较高的穿透生物膜屏障、组织器官选择性分布和缓控释等许多新的生物活性。该文根据现有的文献报道和本课题组的多年研究结果,对纳米药物吸收、转运和分布等体内过程和机制进行综合性阐述,旨在提高相关研究人员的关注和研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药物 生物学特性 体内机制 选择性分布 靶向性 缓控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桔梗皂苷对慢性支气管炎小鼠气道重塑的干预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勤 朱敏 +2 位作者 李杨 谢华 张尧生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共8页
探讨桔梗皂苷(kikyosaponin,简称KS)对慢支小鼠气道重塑的干预作用机制.将50只健康小鼠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桔梗皂苷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4组动物均采用烟熏加浓氨水吸入法建立慢支模型,然后分别用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结... 探讨桔梗皂苷(kikyosaponin,简称KS)对慢支小鼠气道重塑的干预作用机制.将50只健康小鼠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桔梗皂苷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4组动物均采用烟熏加浓氨水吸入法建立慢支模型,然后分别用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结束后,取各组小鼠肺组织进行石蜡制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分析气管管壁厚度变化,Masson染色分析肺组织胶原沉积,采用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测量总管壁厚度(WAt/Pbm)、内壁厚度(WAi/Pbm)、平滑肌厚度(WAm/Pbm)以代表气道重塑指标;生化法检测肺组织中羟脯氨酸(Hyp)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MMP-9在肺组织中的表达;蛋白印迹术分析MMP-9和TIMP-1在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HE染色显示,模型组肺组织中支气管明显狭窄,管腔及肺泡中含有大量炎性分泌物,且气道重塑的三项指标均异常增高;免疫组化和三色法显示,模型组小鼠支气管和肺泡细胞中有大量的MMP-9表达,且有胶原蛋白增加明显,生化检测发现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Hyp含量亦异常升高,且MMP-9和TIMP-1表达水平升高显著,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十分显著(P<0.01).在连续用药30 d后,与模型组相比,桔梗皂苷各剂量组能明显抑制慢支小鼠支气管胶原纤维增生,改善气道重塑各项指标;减少MMP-9和TIMP-1表达水平,使气管重塑得到显著的减轻(P<0.05,P<0.01,P<0.01).结果显示,桔梗皂苷可明显减轻慢支小鼠气道重塑的病理改变,其干预机制可能是通过清除慢支小鼠肺组织中的炎性因子和自由基的含量,同时又能抑制MMP-9和TIMP-1的表达,从而达到减少胶原蛋白的沉积以减轻气管狭窄而达到逆转气道重塑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皂苷 慢支模型 气道重塑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血浆中的新藤黄酸HPLC测定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汪电雷 张瑞 +5 位作者 陶秀华 张弦 陈卫东 王效山 李庆林 彭代银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64-1167,共4页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新藤黄酸浓度的HPLC方法,并用于新藤黄酸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以藤黄酸为内标,建立大鼠血浆中新藤黄酸的HPLC测定方法。采用该方法测定大鼠单剂量静脉注射1、2、4 mg.kg-1新藤黄酸后不同时间点大鼠...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新藤黄酸浓度的HPLC方法,并用于新藤黄酸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以藤黄酸为内标,建立大鼠血浆中新藤黄酸的HPLC测定方法。采用该方法测定大鼠单剂量静脉注射1、2、4 mg.kg-1新藤黄酸后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浆中的新藤黄酸的浓度,对其血药浓度-时间采用BABP 3.0软件拟合,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血浆中新藤黄酸在0.07~18.0 mg.L-1浓度范围,其线性关系良好(r=0.999),定量下限为0.07 mg.L-1,提取回收率分别为大于70%,其日内、日间RSD均小于10%。新藤黄酸以1、2和4 mg.kg-1静脉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T12分别为(43.61±0.61)、(46.07±2.11)和(46.73±1.14)min,AUC0-t分别为(158.52±6.27)、(211.13±9.33)和(361.37±14.97)min.mg.L-1。结论所建立的HPLC法样品前处理简便、操作简便、能满足新藤黄酸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藤黄酸 大鼠 血药浓度 HPLC 测定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超 戴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7-32,共6页
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纳米级膜微粒,能在细胞与细胞之间传递信息。外泌体参与调控细胞的生理活动,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细胞外囊泡,外泌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该文综述AS相关细胞(免疫细胞... 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纳米级膜微粒,能在细胞与细胞之间传递信息。外泌体参与调控细胞的生理活动,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细胞外囊泡,外泌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该文综述AS相关细胞(免疫细胞、血小板、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在AS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细胞外囊泡 动脉粥样硬化 细胞 炎症 免疫 MI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适注射液抗动脉血栓作用机制及其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鹏夫 阚红卫 +2 位作者 黄世福 杨士友 陈菡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392-1395,共4页
目的:研究心适注射液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作用及其抗动脉血栓作用机制。方法:以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发小鼠体内血栓形成与冰水浴造成血瘀模型,观察体内、外血栓形成、血小板黏附率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结果:心适注射液各剂量组均明显降... 目的:研究心适注射液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作用及其抗动脉血栓作用机制。方法:以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发小鼠体内血栓形成与冰水浴造成血瘀模型,观察体内、外血栓形成、血小板黏附率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结果:心适注射液各剂量组均明显降低小鼠体内血栓形成以及大鼠血小板黏附率,改善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抑制大鼠血栓形成。结论:心适注射液能改善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有效地对抗动脉血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适注射液 血栓形成 血小板黏附率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络欣通胶囊的质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丁领振 胡容峰 +1 位作者 王键 杨静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6-300,共5页
目的建立脑络欣通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制剂中主要药材当归、红花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黄芪中的黄芪甲苷,三七中的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h,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在与对照品或对照... 目的建立脑络欣通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制剂中主要药材当归、红花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黄芪中的黄芪甲苷,三七中的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h,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在与对照品或对照药材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黄芪甲苷在4.0~20.0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2;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分别在0.4—2.0、0.08—8.0、0.08~8.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分别为0.9930、0.9920、0.9987。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单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能够更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络欣通胶囊 黄芪甲苷 三七总皂苷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类风湿关节炎分子靶点的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2
作者 张玲玲 魏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91-1296,共6页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 atoid arthritis,RA)的药物虽有很多,但由于RA的发病机制和病因还没有完全阐明,目前还没有一种药物能够根治RA。随着对炎症过程的认识不断深入,特别对信号转导路径的认识,人们一直努力找寻一些调理疾病进程的具...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 atoid arthritis,RA)的药物虽有很多,但由于RA的发病机制和病因还没有完全阐明,目前还没有一种药物能够根治RA。随着对炎症过程的认识不断深入,特别对信号转导路径的认识,人们一直努力找寻一些调理疾病进程的具有特异性的干扰信号转导路径新的治疗药物。TNF-α阻断剂和IL-1受体拮抗剂等细胞因子拮抗剂在临床试验中治疗RA起到明显的效果。调节滑膜细胞G蛋白-AC-cAMP和Ras-MAPKs信号通路是中药白芍总苷和木瓜总苷发挥抗滑膜细胞增殖的重要分子机制。该文将对一些以细胞因子、炎症介质、细胞表面抗原、信号转导为靶点的药物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信号通路 分子靶点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含量测定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朱洁平 李峰 沈业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8期9648-9650,共3页
[目的]对天麻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并测定其各组分中多糖、蛋白质和糖醛酸的含量。[方法]用正交试验对天麻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然后采用苯酚-硫酸法、间羟基联苯法和考马斯亮兰法分别测定天麻多糖及其各组分中总糖、糖醛酸和蛋白... [目的]对天麻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并测定其各组分中多糖、蛋白质和糖醛酸的含量。[方法]用正交试验对天麻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然后采用苯酚-硫酸法、间羟基联苯法和考马斯亮兰法分别测定天麻多糖及其各组分中总糖、糖醛酸和蛋白质的含量。[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A2B2C3,即: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2.5 h,提取次数为3次;在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达13.15%。天麻多糖及其各组分中糖含量分别为65.8%、84.6%和87.3%,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9%、0.28%和2.7%,糖醛酸含量分别为29.7%、26.3%和39.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为天麻多糖生产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多糖 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原代培养的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潘礼龙 戴敏 王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10-413,共4页
目的建立简单有效且重复性高的大鼠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原代培养技术。方法取大鼠主动脉,将主动脉内膜暴露于外,采用不同浓度的Ⅰ型胶原酶以及不同消化时间对组织块进行预消化,然后将大鼠主动脉切成小块按内膜朝下贴在鼠尾胶原包被... 目的建立简单有效且重复性高的大鼠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原代培养技术。方法取大鼠主动脉,将主动脉内膜暴露于外,采用不同浓度的Ⅰ型胶原酶以及不同消化时间对组织块进行预消化,然后将大鼠主动脉切成小块按内膜朝下贴在鼠尾胶原包被的培养瓶上进行培养。结果2.0g·L-1型胶原酶消化1h的组织块细胞迁出速度且组织迁出率明显提高(P<0.05),组织贴壁后24h即可见内皮细胞从组织块周围游离出来,呈短梭形或类三角形,d4~5即可进行传代培养,传代后d3~4即可融合成单层,呈典型“铺路石”状排列,经免疫组化S-P法鉴定有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存在,进一步确认其为内皮细胞。结论经2.0g·L-1Ⅰ型胶原酶消化1h的组织块,组织块迁出率及内皮细胞迁出速度明显提高,从而大大缩短原代培养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主动脉 内皮细胞 原代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炎病因及其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5
作者 阚红卫 魏安祥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8年第8期957-960,共4页
动物模型在胆囊炎的病因研究、发病机理的探索以及治疗措施的评估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胆囊炎的病因,与感染、激素、神经、代谢等因素有关。继常规模拟临床的细菌感染造模之后,总胆管结扎、迷走神经切除、食物喂养、异物植入、... 动物模型在胆囊炎的病因研究、发病机理的探索以及治疗措施的评估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胆囊炎的病因,与感染、激素、神经、代谢等因素有关。继常规模拟临床的细菌感染造模之后,总胆管结扎、迷走神经切除、食物喂养、异物植入、药物诱导、狭窄成石等在胆囊炎模型建立中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大量能较好模拟人体相应胆囊炎的动物模型,有助于对药物进行临床前的药效学评价和进一步研究胆囊炎的机制和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炎 病因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风胶囊水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健 夏伦祝 +1 位作者 孟楣 王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2期234-236,共3页
目的:优选新风胶囊的最佳水提取工艺。方法:以新风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和水溶性浸出物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提取过程中浸泡时间、加水量、提取时间3个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影响新风胶囊提取的显著因素是加水量。结论:新风... 目的:优选新风胶囊的最佳水提取工艺。方法:以新风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和水溶性浸出物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提取过程中浸泡时间、加水量、提取时间3个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影响新风胶囊提取的显著因素是加水量。结论:新风胶囊最佳提取工艺为A3B2C1,即浸泡时间0.5h;加水量8倍,6倍,6倍;提取时间2.0h,1.5h,1.5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风胶囊 黄芪甲苷 正交试验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安通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桂双英 时军 郑峙云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537-1539,共3页
关键词 前列安通胶囊 TLC 盐酸小檗碱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arrestin的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汪庆童 魏伟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2-164,共3页
β-arrestin 1和2是一类介导受体脱敏的重要可溶性蛋白质,对绝大部分与受体偶联G蛋白介导的信号转导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在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脱敏、内化、复敏、细胞增殖反应和基因转录中具有重要地位。对... β-arrestin 1和2是一类介导受体脱敏的重要可溶性蛋白质,对绝大部分与受体偶联G蛋白介导的信号转导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在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脱敏、内化、复敏、细胞增殖反应和基因转录中具有重要地位。对β-arrestin介导的复杂信号通路的研究将揭示它们的调节功能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有助于开发新一代影响GPCRs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ARRESTIN G蛋白偶联受体 信号转导 受体脱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细胞损伤的细胞模型研究概况 被引量:5
19
作者 邓奕 汪宁 +3 位作者 朱荃 谢晓梅 段金廒 丁安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2期374-376,共3页
在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药物的研究中,利用体外细胞模型进行药物的筛选成为重要的研究手段。主要结合神经细胞损伤的机制,综述了各种体外神经细胞损伤的细胞模型建立的方法,为开展中药及其方药防治脑血管疾病的研究提供合适的细胞模型。
关键词 神经细胞损伤 细胞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与人工栽培天麻多糖清除自由基作用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峰 朱洁平 +2 位作者 方士英 徐茂宏 沈业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1期4785-4786,4788,共3页
[目的]研究野生与人工栽培天麻多糖清除自由基作用。[方法]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Fenton反应法和DPPH体系法对野生、人工栽培天麻多糖清除O2-.、.OH及DPPH.3种自由基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野生、人工栽培天麻多糖对O2-.、.OH和DPPH.3种... [目的]研究野生与人工栽培天麻多糖清除自由基作用。[方法]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Fenton反应法和DPPH体系法对野生、人工栽培天麻多糖清除O2-.、.OH及DPPH.3种自由基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野生、人工栽培天麻多糖对O2-.、.OH和DPPH.3种自由基清除效果相近,均具有较好清除作用,存在良好的量效关系,即随着其质量浓度的增大,清除效果逐渐增强。野生天麻多糖清除O2-.、.OH、DPPH.3种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1.01、2.61和2.44 mg/ml;人工栽培天麻多糖清除O2-.、.OH及DPPH.3种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1.08、2.75和2.54 mg/ml。[结论]野生、人工栽培天麻多糖均具有很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Rhizoma Gastrodiae) 多糖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