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瑞舒伐他汀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兔动脉平滑肌细胞骨桥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韩健雄 王小扁 +3 位作者 胡泽平 汪渊 周青 桂淑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兔主动脉骨桥蛋白(OPN)的表达变化。方法复制AS兔模型,检测血清脂质成分;HE染色观察动脉的结构;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主动脉中OPN的表达。结果成功建立了AS兔模型;实验用兔在高脂喂养1...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兔主动脉骨桥蛋白(OPN)的表达变化。方法复制AS兔模型,检测血清脂质成分;HE染色观察动脉的结构;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主动脉中OPN的表达。结果成功建立了AS兔模型;实验用兔在高脂喂养12周后血清中脂质相关指标有明显的增加(P<0.05);HE染色则显示了模型主动脉内膜增厚,有泡沫细胞生成并可见明显的AS斑块;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OPN表达显著上升(P<0.05),治疗后OPN表达降低,AS斑块减少。结论瑞舒伐他汀可能通过降低OPN的表达从而抑制AS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平滑肌细胞 骨桥蛋白 瑞舒伐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兔心脏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余沛 王雪 +3 位作者 王怡 周青 汪渊 朱华庆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747-1751,共5页
目的观察褪黑素(MLT)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兔心脏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普通级纯种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饲喂普通饲料;模型组:饲喂高脂饲料(普通饲料+1%胆固醇+5%猪油);褪黑素组:饲喂高脂饲料的同时MLT灌胃10... 目的观察褪黑素(MLT)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兔心脏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普通级纯种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饲喂普通饲料;模型组:饲喂高脂饲料(普通饲料+1%胆固醇+5%猪油);褪黑素组:饲喂高脂饲料的同时MLT灌胃10 mg/(kg·d)治疗。纯种大耳白兔适应性饲养一周后,采用高脂饮食诱导造模,同时给予褪黑素药物治疗。于12周后处死进行采血,检测血清中血脂等指标。取动脉进行油红染色,检测脂质斑块形成情况;取心脏组织,包埋后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的形态变化;Masson染色检测心肌组织中胶原纤维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相关蛋白及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肌球蛋白轻链(MLC)、肌球蛋白轻链磷酸化(p-MLC)的表达水平。结果动脉油红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出现大量脂质斑块,证明造模成功。血脂结果显示模型组总胆固醇(TCH)、三酰甘油(TG)浓度明显上升,而褪黑素组相对模型组下降。油红染色HE染色结果显示MLT能改善心肌组织形态的紊乱情况,Masson染色结果显示MLT能缓解心肌组织胶原纤维的堆积。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LT能下调p38的磷酸化水平以及MLCK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下调MLC的磷酸化表达水平(P<0.05)。结论 MLT可能通过降低MAPK通路中相关蛋白p38的磷酸化调控MLCK蛋白的表达,从而降低MLC的磷酸化水平对动脉粥样硬化兔心肌组织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心肌组织 褪黑素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肌球蛋白轻链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rf2-HO-1/GPX4信号轴探讨中药靛玉红衍生物E804抑制肺癌A549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4
3
作者 袁育珺 曹华华 +2 位作者 赵敏 罗宇慧 张素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1-335,343,共6页
目的 探讨中药靛玉红衍生物E804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系A549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并阐明Nrf2-HO-1/GPX4信号轴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肺癌A549细胞为细胞模型。采用MTT和细胞划痕实验观察0、10μmol/L E804和10μmol/L E804+不同特... 目的 探讨中药靛玉红衍生物E804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系A549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并阐明Nrf2-HO-1/GPX4信号轴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肺癌A549细胞为细胞模型。采用MTT和细胞划痕实验观察0、10μmol/L E804和10μmol/L E804+不同特异性抑制剂(Nec-1、CQ、Z-VAD、DFO、Fer-1和Lip-1)组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采用DCFH-DA荧光探针法检测0、2.5、5和10μmol/LE804组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比色法检测二价铁离子(Fe^(2+))含量,分光光度法检测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微量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0、2.5、5和10μmol/L E804组细胞SLC7A11、Transferrin、GPX4、SLC40A1、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0μmol/LE804)比较,2.5、5和10μmol/L E804升高细胞内ROS、Fe^(2+)和MDA水平,降低细胞内GSH含量(P<0.01),同时降低SLC7A11、GPX4、SLC40A1、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P<0.01),升高Transferrin表达水平(P<0.05)。与单独使用10μmol/LE804组比较,细胞凋亡抑制剂(Z-VAD)组和细胞铁死亡抑制剂(DFO、Fer-1和Lip-1)组能够部分逆转E804对A549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抑制(P<0.01)。结论 E804可抑制A549细胞增殖和迁移,并诱发铁死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rf2-HO-1/GPX4信号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中药靛玉红衍生物 铁死亡 Nrf2-HO-1/GPX4信号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对K562细胞分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阮晶晶 陈飞虎 +4 位作者 徐佼 沈娟 石静波 吴繁荣 汪渊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38-1243,共6页
目的本研究探讨新型维甲酸衍生物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4-amino-2-trifluoromethyl-phenyl retinate,ATPR)对K562细胞株的抑制增殖和诱导分化活性并对其机制进行研究。方法ATPR作用于K562细胞3d后,通过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NB... 目的本研究探讨新型维甲酸衍生物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4-amino-2-trifluoromethyl-phenyl retinate,ATPR)对K562细胞株的抑制增殖和诱导分化活性并对其机制进行研究。方法ATPR作用于K562细胞3d后,通过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NBT还原实验法分析细胞的分化指标,瑞氏染色法在油镜下观察加药前后细胞形态学变化,FCM检测分析细胞周期,RT-PCR法检测cyclinE、cyclinD1、CDK2、CDK4、CDK6、p21cip1、p27kip1、p57kip2和PCNA mRNA的变化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cyclin D1和CDK4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ATPR呈浓度依赖性抑制K562细胞增殖的作用。ATPR诱导分化活性表现为NBT阳性细胞率增加,油镜下观察K562细胞有分化成熟的改变,G0/G1期细胞表达量增加,S期细胞表达量减少,呈G1期阻滞。RT-PCR检测发现cyclin E、cyclin D1、CDK2、CDK4、CDK6表达减少,PC-NA、P21cip1、P27kip1改变不明显,P57kip2表达增加。Western blot检测cyclin D1和CDK4蛋白表达减少。结论ATPR有较强的抑制K562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分化的活性,并通过上调P57kip2的表达,抑制Cyclin-CDK激酶复合物,发挥细胞周期阻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ATPR K562细胞株 诱导分化 细胞周期 P57KIP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通过p38/MAPK信号通路调控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MLCK的表达 被引量:4
5
作者 肖林林 朱华庆 +5 位作者 程筱雯 江志奎 左莉 周青 桂淑玉 汪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探讨褪黑素(MLT)通过p38/MAPK信号通路调控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的表达。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空白对照组、DMSO对照组、DMSO+oxLDL组、DM-SO+oxLDL+SB203580组、DMSO+oxLDL+MLT组... 目的探讨褪黑素(MLT)通过p38/MAPK信号通路调控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的表达。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空白对照组、DMSO对照组、DMSO+oxLDL组、DM-SO+oxLDL+SB203580组、DMSO+oxLDL+MLT组、DMSO+oxLDL+MLT+SB203580组。RT-PCR、Western blot、γ-32P-ATP掺入法分别检测各组HUVEC MLCK转录、表达和活性及MLT对p38磷酸化的影响。结果RT-PCR显示oxLDL组MLCK转录增强,MLT组与SB203580组均抑制MLCK的转录;Western blot结果表明oxLDL组MLCK表达、p38磷酸化增强,MLT组与SB203580组均抑制MLCK的表达及p38磷酸化;γ-32P-ATP掺入法检测MLCK活性提示oxLDL组MLCK活性增强,MLT与SB203580降低MLCK活性。结论MLT可能通过p38/MAPK通路调控MLCK的转录、表达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球蛋白轻链激酶 褪黑激素 磷酰化 脐静脉/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4-羟基苯基)维生素甲酰胺抑制人肺腺癌A549细胞体外迁移机制 被引量:4
6
作者 张玲 黄道斌 +1 位作者 吕俊 汪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目的研究N-(4-羟基苯基)维生素甲酰胺(4-HPR)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体外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1μmol/L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4-HPR处理肺腺癌A549细胞24 h后,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其对A549细胞体外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法... 目的研究N-(4-羟基苯基)维生素甲酰胺(4-HPR)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体外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1μmol/L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4-HPR处理肺腺癌A549细胞24 h后,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其对A549细胞体外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骨桥蛋白(OPN)、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的表达和肌球蛋白轻链(MLC)磷酸化程度;细胞划痕实验观察MLCK抑制剂ML-7对A549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1μmol/L 4-HPR处理的A549细胞与细胞对照以及溶剂对照细胞相比,迁移距离明显降低(P<0.05);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1μmol/L 4-HPR可明显降低A549细胞MLCK的表达和MLC磷酸化(P<0.05),而对OPN表达无显著影响;ML-7可明显减少A549细胞迁移距离(P<0.05)。结论 4-HPR可能通过减少MLCK的表达和MLC磷酸化,抑制A549细胞的体外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HPR 人肺腺癌A549 迁移 肌球蛋白轻链激酶 细胞划痕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对肝癌细胞系HepG2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与G蛋白-cAMP信号途径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胡超杰 朱华庆 +4 位作者 周青 汪道兵 胡冰 汪渊 王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82-1186,共5页
目的研究褪黑素(melatonin,MT)对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以及其对G蛋白-cAMP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MT对HepG2细胞生长的影响,放免法检测细胞内cAMP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抑制型G蛋白α1(Gαi1)、抑制型G蛋白α2(Gα... 目的研究褪黑素(melatonin,MT)对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以及其对G蛋白-cAMP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MT对HepG2细胞生长的影响,放免法检测细胞内cAMP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抑制型G蛋白α1(Gαi1)、抑制型G蛋白α2(Gαi2)、抑制型G蛋白α3(Gαi3)、刺激型G蛋白(Gαs)表达水平。结果MTT检测结果表明,MT在10-8~10-5mol.L-1的浓度范围内,72h共培养后,可有效抑制HepG2细胞增殖,且呈一定的时间浓度依赖关系。为进一步研究MT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与G蛋白-cAMP信号通路的关系,检测浓度为10-5mol.L-1的MT作用HepG2细胞后0、15、30、45、60、90、120min后Gαi1、Gαi2、Gαi3和Gαs和细胞内cAMP水平变化,结果发现MT作用HepG2细胞30min后可明显下调Gαi1、Gαi2、Gαi3的表达水平,但对Gαs表达无明显影响,同时发现MT处理后cAMP水平有下降的趋势,但是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T呈时间浓度依赖性的抑制体外培养的HepG2细胞生长,其机制可能与影响G蛋白-cAMP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G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RA通过ERK/MAPK通路调控AS兔心脏MLCK的表达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雪 余沛 +3 位作者 王怡 周青 汪渊 朱华庆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94-1499,共6页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通过信号调节激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ERK/MAPK)通路调控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兔心脏中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的表达。方法普通新西兰大耳朵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ATRA组,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通过信号调节激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ERK/MAPK)通路调控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兔心脏中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的表达。方法普通新西兰大耳朵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ATRA组,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和ATRA组给予高脂饲料(普通饲料+1%胆固醇+5%猪油)喂养,并且ATRA组同时给予ATRA灌胃5 mg/(kg·d)。12周后,取动脉和心脏组织,油红染色分析动脉壁斑块形成情况;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心脏中MLCK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MLCK蛋白和ERK蛋白磷酸化水平。体外培养H9c2心肌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ATRA组、ERK/MAPK选择性抑制剂(PD)组。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MLCK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12周以后,AS兔模型建立成功。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动脉壁形成大量粥样斑块;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心肌组织出现严重的紊乱情况;Masson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心肌组织发生明显胶原纤维堆积;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心肌组织中MLCK表达量增多;而给予ATRA以后,心肌组织紊乱情况得到改善,胶原纤维堆积得到缓解,MLCK表达量和ERK磷酸化水平均有所降低。并且模型组细胞中MLCK蛋白表达升高,给予ATRA和PD98059后,MLCK表达降低。结论 ATRA可能通过ERK/MAPK通路降低模型兔心肌细胞MLCK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动脉粥样硬化 心肌组织 肌球蛋白轻链激酶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对人胃腺癌细胞株BGC-823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杨艳艳 胡安拉 +2 位作者 张素梅 周青 汪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67-871,共5页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人胃腺癌细胞株BGC-823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ATRA处理BGC-823后,MTT法检测ATRA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计算半数抑制率(IC50),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划痕法检测其对细胞迁移...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人胃腺癌细胞株BGC-823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ATRA处理BGC-823后,MTT法检测ATRA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计算半数抑制率(IC50),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划痕法检测其对细胞迁移能力的作用,平板克隆法观察其对细胞体外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可能与迁移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ATRA对BGC-823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IC50为42.402 5μmol/L;ATRA可抑制细胞生长速度,使细胞形态拉长;ATRA可抑制BGC-823细胞的迁移;ATRA可明显降低细胞克隆形成数(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TRA显著降低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的表达和肌球蛋白轻链(MLC)的磷酸化。结论 ATRA对人胃腺癌细胞株BGC-823细胞的迁移具有抑制作用,可能与降低MLCK表达和MLC磷酸化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RA 胃癌 迁移 肌球蛋白轻链激酶 肌球蛋白轻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全反式维甲酸衍生物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对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慧 周青 汪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6-160,共5页
目的研究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ATPR)对人肝癌细胞株Hep G2增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Hep G2细胞为研究对象,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ATPR分别作用细胞,应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 目的研究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ATPR)对人肝癌细胞株Hep G2增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Hep G2细胞为研究对象,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ATPR分别作用细胞,应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Hep G2细胞内周期蛋白D(cyclin D)及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DK4)和CDK6蛋白表达量。结果ATPR能够显著抑制Hep G2细胞的增殖,将细胞阻滞在G0/G1期,呈浓度与时间依赖性(P<0.05),并且同浓度、同一处理时间下,ATPR的抑制率更高(P<0.05);此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TPR较ATRA更能显著下调Hep G2细胞中cyclin D和CDK6蛋白表达水平(P<0.05),而CDK4蛋白水平在各组变化均不明显。结论同等浓度下,ATPR抑制Hep G2细胞增殖的效果明显强于ATRA,其机制可能是ATPR通过下调cyclin D和CDK6蛋白的表达水平,造成G0/G1期阻滞,最终导致肝癌细胞株Hep G2的增殖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HEPG2细胞 全反式维甲酸 4-氨基-2-三氟甲 基苯基维甲酸酯 细胞周期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性脂肪肝模型大鼠肝脏G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超杰 江志奎 +6 位作者 刘超 何苇 陈孝宇 张素梅 朱华庆 周青 汪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90-494,共5页
目的探讨乙醇联合高脂饮食诱导大鼠肝脏早期脂肪变性的可能机制。方法高脂饮食配合乙醇灌胃,连续6周,制备大鼠脂肪肝模型。6周末取血,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 目的探讨乙醇联合高脂饮食诱导大鼠肝脏早期脂肪变性的可能机制。方法高脂饮食配合乙醇灌胃,连续6周,制备大鼠脂肪肝模型。6周末取血,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制备石蜡及冰冻切片,进行肝脏病理学检查。Westernblot分析各组大鼠肝脏组织中抑制型G蛋白α1(Gαi1)、抑制型G蛋白α2(Gαi2)、抑制型G蛋白α3(Gαi3)、刺激型G蛋白(Gαs)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乙醇联合高脂饮食条件下大鼠血清ALT、AST、TG、TC明显升高且伴有HDL-C的显著下降;OilRedO(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乙醇联合高脂饮食组大鼠肝脏脂肪变明显;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的Gαi1、Gαi2、Gαs表达明显下降,Gαi3的表达水平在模型组中呈增高趋势。结论乙醇联合高脂饮食能够进一步诱导大鼠肝脏的脂肪变性,病变程度与乙醇剂量呈正相关,其发病机制可能和G蛋白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的改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酒精性 GTP结合蛋白质类 脂肪类/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A和PD98059对全反式维甲酸抑制HepG2细胞表达OPN的影响
12
作者 何苇 谢斌 +8 位作者 张玲 左莉 胡若磊 张素梅 朱华庆 程筱雯 周青 桂淑玉 汪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81-484,共4页
目的研究佛波醇酯(PMA)和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1/2)抑制剂PD98059对全反式维甲酸(ATRA)体外抑制人肝癌细胞株(HepG2)表达骨桥蛋白(OPN)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方法PMA、PD98059分别处理经ATRA处理的肝癌细胞HepG2,光镜下观察... 目的研究佛波醇酯(PMA)和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1/2)抑制剂PD98059对全反式维甲酸(ATRA)体外抑制人肝癌细胞株(HepG2)表达骨桥蛋白(OPN)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方法PMA、PD98059分别处理经ATRA处理的肝癌细胞HepG2,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West-ernblot检测骨桥蛋白(OPN)、ERK1/2表达及其磷酸化变化,ImagePro软件分析各条带灰度值变化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在ATRA显著抑制肝癌细胞表达OPN并诱导细胞分化的基础上,PMA可刺激OPN表达,这种作用可被PD98059明显抑制。结论激活ERK1/2通路可逆转ATRA抑制HepG2表达OPN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 细胞分化 蛋白质类/分析 肝肿瘤/病理学 肝肿瘤/遗传学 肝细胞/病理学 蛋白激酶类 佛波醇酯类 信号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甘草定对结直肠癌细胞RKO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13
作者 杨小平 邹多兵 +3 位作者 丁延辉 左莉 周青 汪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研究光甘草定(Gla)对人结直肠癌细胞株RKO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RKO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比色法测定Gla对RKO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Hoechst 33258染色检测RKO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RKO... 目的研究光甘草定(Gla)对人结直肠癌细胞株RKO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RKO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比色法测定Gla对RKO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Hoechst 33258染色检测RKO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RKO细胞内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蛋白以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ax)、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8(Caspase-8)、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9前体(Procaspase-9)、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水平。结果 Gla抑制RKO细胞的增殖,并呈浓度与时间依赖性(P<0.05);Gla能调节MAPK信号通路JNK1/2,p38磷酸化的水平;Gla可诱导RKO细胞凋亡,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Procaspase-9的表达水平(P<0.05),上调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P<0.05),而Caspase-8蛋白水平在各组变化均不明显。结论 Gla能抑制结直肠癌RKO细胞的增殖,并通过下调Bcl-2/Bax的比值诱导凋亡,其可能与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RKO细胞 光甘草定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对动脉粥样硬化兔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王小扁 韩健雄 +3 位作者 胡泽平 王北 周青 汪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动脉粥样硬化兔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普通级新西兰白兔3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高脂组、atRA组。正常组给予标准饲料,余两组给予高脂饲料(标准饲料加1%胆固醇和5%猪油)喂养。12周后,超声检测不同时...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动脉粥样硬化兔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普通级新西兰白兔3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高脂组、atRA组。正常组给予标准饲料,余两组给予高脂饲料(标准饲料加1%胆固醇和5%猪油)喂养。12周后,超声检测不同时期各组兔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R)和血管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NE-DR),并测定相关血脂变化及进行病理形态学检查。结果atRA组兔的血脂水平较高脂组显著降低,EDR较高脂组明显改善(P<0.05),3组间NED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tRA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功能 超声 全反式维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15
作者 左莉 张素梅 +6 位作者 胡若磊 朱华庆 程筱雯 周青 桂淑玉 吴强 汪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20-622,共3页
目的探讨人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SM-1在9例正常黏膜、37例腺瘤和88例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原位杂交检测到ESM-1 mRNA在正常黏膜和腺瘤中的表达呈强阳性,表达率... 目的探讨人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SM-1在9例正常黏膜、37例腺瘤和88例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原位杂交检测到ESM-1 mRNA在正常黏膜和腺瘤中的表达呈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和94%,而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组织,为34%;免疫组化检测到正常黏膜和腺瘤中ESM-1蛋白表达率为67%和81%,而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率为39%。ESM-1mRNA和蛋白表达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ESM-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病理学 原位杂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9c通过调控SIRT1表达介导动脉粥样硬化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李贞贞 唐海涛 +3 位作者 王怡 周青 汪渊 朱华庆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2-176,共5页
目的研究miR-29c能否通过调控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类1(SIRT1)的表达影响动脉粥样硬化(AS)进程中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方法采用ApoE-/-基因敲除小鼠(ApoE-/-),经适应性饲养,于6周龄时以高脂饲料喂养,构建AS模型(AS组);以C57BL/6J小... 目的研究miR-29c能否通过调控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类1(SIRT1)的表达影响动脉粥样硬化(AS)进程中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方法采用ApoE-/-基因敲除小鼠(ApoE-/-),经适应性饲养,于6周龄时以高脂饲料喂养,构建AS模型(AS组);以C57BL/6J小鼠为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12周后取主动脉,检测miR-29c表达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水平、活性氧(ROS)、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水平。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别转染miR-29c mimic和antagomir,以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50μg/ml)进行刺激,检测各组TNF-α表达、ROS、NADPH氧化酶水平。此外,实时PCR和Western blot检测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模型中SIRT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变化,并进一步检测正常细胞转染miR-29c mimic与antagomir后SIRT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AS组miR-29c表达及TNF-αmRNA、ROS、NADPH氧化酶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oxLDL刺激后,与对照组相比,转染miR-29c antagomir细胞中TNF-α、ROS、NADPH氧化酶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之相反,转染miR-29c mimic细胞中TNF-α、ROS、NADPH氧化酶水平明显升高(P<0.05)。此外,oxLDL刺激HUVEC后,细胞的SIRT1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有所降低(P<0.05)。然而,正常细胞转染miR-29c mimic和antagomir后结果显示在SIRT1 mRNA水平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IRT1蛋白表达水平有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miR-29c对SIRT1的调控可能处于翻译后水平。结论miR-29c可下调SIRT1表达进而增强AS进程中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9c 动脉粥样硬化 SIRT1 炎症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甘草定通过p38/MAPK通路调控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动脉MLCK表达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淦娴 王怡 +4 位作者 丁俊丽 丁延辉 周青 汪渊 朱华庆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9-313,共5页
目的研究光甘草定能否通过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影响动脉粥样硬化(AS)兔模型主动脉内皮细胞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的表达。方法建立AS兔模型,将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光甘草定组。正常对照... 目的研究光甘草定能否通过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影响动脉粥样硬化(AS)兔模型主动脉内皮细胞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的表达。方法建立AS兔模型,将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光甘草定组。正常对照组用正常饲料喂养;高脂模型组、光甘草定组用高脂饲料喂养,12周后分析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成分的变化,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分析兔动脉壁形态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兔模型主动脉内膜MLCK的分布和表达;Western blot分析兔动脉内膜MLCK水平及p38蛋白磷酸化变化。结果成功建立AS兔模型,在给予高脂饮食12周以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清中TC增高(P<0.05),TG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体标本观察到大量兔动脉粥样斑块形成,HE染色显示高脂模型组兔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间隙明显增大并伴有大量泡沫细胞,内膜增厚明显;免疫组化显示主动脉内膜MLCK表达量增多;Western blot显示动脉p38磷酸化水平增强(P<0.05)。而加喂光甘草定后,血管内膜病变程度有所下降,MLCK表达有所下降,动脉p38磷酸化水平有所下降(P<0.05)。结论光甘草定可能通过p38/MAPK通路影响AS兔模型主动脉内皮细胞MLCK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肌球蛋白轻链激酶 光甘草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MAPK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熊方圆 唐松涛 +3 位作者 苏欢 周青 汪渊 朱华庆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34-638,共5页
目的观察褪黑素(MLT)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抗凋亡机制。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采用链脲佐菌素(STZ)25 mg/kg腹腔注射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开始给予MLT治疗24周。24周后,取心... 目的观察褪黑素(MLT)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抗凋亡机制。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采用链脲佐菌素(STZ)25 mg/kg腹腔注射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开始给予MLT治疗24周。24周后,取心脏组织,HE染色检测心肌组织的形态变化,Masson染色检测心肌组织的胶原纤维的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组织细胞凋亡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其相关凋亡蛋白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HE染色显示MLT能改善心肌组织形态的紊乱情况,Masson染色显示MLT能缓解心肌组织胶原纤维的堆积。与糖尿病大鼠比较,MLT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的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显示MLT能下调凋亡蛋白Bax和caspase3的表达(P<0.05),上调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P<0.05);此外,MLT也能明显下调p-JNK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 MLT可能通过下调血糖、MAPK通路中pJNK信号通路表达,改善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心肌组织 MLT 凋亡 MA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及其衍生物对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周佳丽 颜蕴文 +3 位作者 江巧玲 吴燕 周青 汪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4-158,共5页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及其衍生物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ATPR)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体外凋亡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ATRA及其衍生物ATPR分别处理MDA-MB-231细胞48 h后,Hoechst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RT-PC...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及其衍生物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ATPR)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体外凋亡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ATRA及其衍生物ATPR分别处理MDA-MB-231细胞48 h后,Hoechst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RT-PCR检测凋亡蛋白Caspase-3 mRNA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相关凋亡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ATRA相比,相同浓度的ATPR能明显促进MDA-MB-231细胞的凋亡,随着浓度的增加,凋亡作用越加显著(P<0.05)。RT-PCR显示ATPR作用后Caspase-3 mRNA水平显著上调(P<0.05)。Western blot法显示ATPR能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NF-κB、survivin的表达(P<0.05),上调促凋亡蛋白Bax、Grim-19、Caspase-3的表达(P<0.05)。结论 ATPR比ATRA更明显地促进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MDA-MB-231 ATPR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延缓糖尿病大鼠肾脏细胞衰老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永昕 刘婉卿 +3 位作者 周青 汪渊 王怡 朱华庆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32-1036,1041,共6页
目的观察褪黑素(MLT)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的影响,探究MLT延缓大鼠DN进程的作用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15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MLT组,每组各5只。模型组及MLT组采用腹腔注射法给予链脲佐菌素(STZ)55 mg/kg,建立DN大鼠模型。成功建... 目的观察褪黑素(MLT)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的影响,探究MLT延缓大鼠DN进程的作用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15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MLT组,每组各5只。模型组及MLT组采用腹腔注射法给予链脲佐菌素(STZ)55 mg/kg,建立DN大鼠模型。成功建立模型后,MLT组采用腹腔注射给予MLT 10 mg/(kg·d),正常组与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6周后,取大鼠腹主动脉血及肾脏组织,检测血清中尿素氮(BUN)、血肌酐(SCR);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组织形态学变化;β-半乳糖苷酶染色(SA-β-gal)检测肾脏细胞衰老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肾脏组织中自噬标志物(p62、LC3B)、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及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CDK)抑制因子(p16、p53和p2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BUN、SCR水平升高,肾间质纤维化明显,肾脏组织自噬水平降低,MLCK、p16、p53、p21表达水平均升高。给予MLT后,与模型组比较,MLT组血清中BUN、SCR水平降低,肾脏组织衰老延缓,病理损伤明显减轻,肾脏组织自噬水平也得到改善,MLCK、p16、p53、p21表达水平均降低。结论MLT可以通过增强自噬、延缓衰老进而改善DN大鼠的DN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自噬 褪黑素 P16 P53 MLC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