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对建构语文课程知识系统论的两点质疑——与黄厚江老师商榷 |
陈尚达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
2
|
重读《中庸》——关于性情道诚和中节诸问题的若干思考 |
马育良
|
《伦理学研究》
|
2005 |
3
|
|
|
3
|
语文教学过程的两个超越及其实现 |
陈尚达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
4
|
《春江花月夜》的“圆美”艺术 |
汪德宁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
5
|
语文教学的三境界:悟性、灵性、人格 |
黄伟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0 |
1
|
|
|
6
|
课外阅读:不该被遗忘的角落 |
陈尚达
|
《中学语文教学》
|
2006 |
7
|
|
|
7
|
个性化阅读的课程理念与教学转向 |
陈尚达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
2006 |
0 |
|
|
8
|
《孔雀东南飞》主题新解 |
陈尚达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
9
|
要正确解读“小飞蛾的挣扎” |
陈尚达
|
《中学语文教学》
|
200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