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皖南烟叶有限责任公司
1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F0002-F0002,I0001,共2页
安徽皖南烟叶有限责任公司是行业改革创新的产物。2004年,安徽省局(公司)为解决皖南烟叶的发展问题,探索在经济水平较为发达地区发展烟叶生产新模式,创新烟叶管理体制和机制,把皖南地区的宣城、芜湖、黄山3个市的烟叶工作,从商... 安徽皖南烟叶有限责任公司是行业改革创新的产物。2004年,安徽省局(公司)为解决皖南烟叶的发展问题,探索在经济水平较为发达地区发展烟叶生产新模式,创新烟叶管理体制和机制,把皖南地区的宣城、芜湖、黄山3个市的烟叶工作,从商业企业分离出来,组建跨地区的股份制专业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统一整合安徽皖南地区的自然、人力等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生产 皖南地区 安徽省 责任 改革创新 农业产业化 地区发展 管理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和品种及其互作对皖南烟叶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沈忱 董洪旭 +8 位作者 汪季涛 王浩军 裴洲洋 张福建 边文杰 张朝 牛文利 李佳欣 杨华应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18-24,42,共8页
[目的]进一步探究并量化区域和品种对烟叶质量的影响程度。[方法]对安徽皖南不同小生态区和不同品种之间烤烟中、上部叶生长的外观、化学和感官质量进行了系统比较以及2因素方差分析,对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和感官特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目的]进一步探究并量化区域和品种对烟叶质量的影响程度。[方法]对安徽皖南不同小生态区和不同品种之间烤烟中、上部叶生长的外观、化学和感官质量进行了系统比较以及2因素方差分析,对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和感官特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中、上部叶区域C和云烟87的外观质量最佳,区域和品种交互对烟叶外观质量存在显著的影响。各区域和品种间中部叶化学成分较为均衡,上部叶质量有所差异;氯离子和总氮受区域影响较大,而钾离子则受品种影响较大。感官质量中以区域C烟叶的感官质量表现最佳,而不同品种间差异不显著,区域对烟叶感官质量相对贡献度较高,而品种对其影响较小,区域对B2F烟叶感官质量的贡献度也显著高于品种。此外,烟叶香气特性与总糖、氮碱比、两糖差呈显著正相关;口感特性和烟碱为负相关,与总糖、氮碱比、两糖差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烟叶外观质量受互作影响较为显著,区域效应对感官及部分化学成分的影响显著高于品种,首次给出了区域和品种对烟叶不同特性的影响程度量化数据。研究结果为区域和品种对烟叶质量的影响效果作出了量化评估,并为烟叶各指标的调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区域 品种 质量分析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载多光谱的烤烟叶片氮含量评估
3
作者 金磊 张驰 +3 位作者 邵小东 杜军 田晶晶 刘宇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1158-1162,共5页
该文研究无人机载多光谱遥感技术对大田烟叶氮素评估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大面积集中连片种植的烟田提供一种高效、准确、无损的氮素营养诊断方式。2023年,在石屏县设置了不同处理的田间试验,并通过无人机载多光谱飞拍和田间采样获取小... 该文研究无人机载多光谱遥感技术对大田烟叶氮素评估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大面积集中连片种植的烟田提供一种高效、准确、无损的氮素营养诊断方式。2023年,在石屏县设置了不同处理的田间试验,并通过无人机载多光谱飞拍和田间采样获取小区多光谱图像数据和烟叶氮含量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MLR)、偏最小二乘(PLSR)、随机森林(RF)等多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烟叶冠层多光谱特征与叶片氮含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结果表明,MLR构建的模型稳定性最高,RF构建的模型取得最高的相关度和最低的误差。本研究证实了多光谱遥感在大田烟叶氮素诊断方面的可行性,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为更多烟草农学参数的遥感反演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烤烟 多光谱遥感 氮素诊断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烟区植烟土壤理化指标及肥力评价研究
4
作者 刘福童 王学瑛 +6 位作者 程学文 王驰 陈楠 徐刚 任天宝 薛琳 沈毅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5期69-76,共8页
采集皖南主要烟区60个土壤样本(城区烟站15份、黄渡烟站15份、芜湖烟站15份、南陵烟站15份),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土壤容重、含水率、电导率、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有机碳、水... 采集皖南主要烟区60个土壤样本(城区烟站15份、黄渡烟站15份、芜湖烟站15份、南陵烟站15份),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土壤容重、含水率、电导率、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全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和pH值的总变异系数分别为7.55%、32.59%、37.82%、9.72%、40.15%、9.25%、31.49%、24.10%、22.93%、47.02%、72.72%、31.73%、51.31%和8.18%,权重系数分别为0.05、0.06、0.08、0.07、0.05、0.07、0.09、0.06、0.09、0.07、0.09、0.07、0.08和0.05。(2)皖南烟区植烟土壤肥力综合评价中,土壤肥力指数表现为南陵烟站>黄渡烟站>芜湖烟站>城区烟站,其中土壤有效磷的离散程度最大。综上,建议皖南烟区应根据土壤状况适当调整施肥策略,科学精准施肥,调节土壤全氮、有效磷和有机碳含量;此外,在规划烟叶种植面积时,应倾向于南陵烟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烟区 理化指标 相关系数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土壤肥力指数 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皖南地区烟叶种植主体经营现状及发展对策
5
作者 叶林 张凯 +2 位作者 杜璠璠 吴丽萍 杨悦章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第6期18-19,共2页
该文介绍了当前安徽皖南地区烟叶种植主体经营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烟农种烟积极性低、综合素质偏低、经济效益不高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皖南 烟叶种植主体 经营现状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不同质地土壤烤后烟叶中性香气成分含量及焦甜香风格的差异 被引量:29
6
作者 史宏志 李志 +4 位作者 刘国顺 王道支 祖朝龙 王大洲 杨永锋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80-985,共6页
取皖南3种不同质地土壤生产的烤后烟叶样品进行中性香气物质和常规化学成分含量测定,并进行单料烟感官评吸鉴定。结果表明,砂壤土各部位烟叶的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糖类降解产物含量、中部叶的西柏烷类降解产物茄酮含量、下部叶的苯丙... 取皖南3种不同质地土壤生产的烤后烟叶样品进行中性香气物质和常规化学成分含量测定,并进行单料烟感官评吸鉴定。结果表明,砂壤土各部位烟叶的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糖类降解产物含量、中部叶的西柏烷类降解产物茄酮含量、下部叶的苯丙氨酸裂解产物含量水平相对较高。常规化学成分中总糖含量和烟碱含量均较高,糖碱比适宜,评吸认为其感官质量优良,焦甜香突出。水稻土下部和中部叶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中部叶茄酮含量偏低,而上部叶苯丙氨酸裂解产物和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较高,总糖含量较低,上部叶烟碱和总氮含量偏高,糖碱比偏低,焦甜香不显著,上部叶虽香气量大,但劲头偏大。砂壤土烟叶一般变现为中上部烟叶各类香气物质含量偏低,总糖含量较高,但含氮化合物含量偏低,糖碱比偏高,评吸认为焦甜香弱,烟叶香气量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 焦甜香 烤烟 土壤质地 香气物质 常规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不同类型土壤植烟成熟期烟叶的基因差异表达和显微结构的比较 被引量:17
7
作者 邱立友 李富欣 +5 位作者 祖朝龙 马称心 杨超 冯云 刘国顺 赵会杰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49-754,共6页
以烟草品种云烟97为材料,在皖南烟区典型的植烟土壤麻沙土、麻沙泥、粉沙土种植,以水稻土种植作对照,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和显微观察技术对生长成熟期烟叶的基因表达谱和细胞结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水稻土相比,麻沙土植烟成熟期烟叶上... 以烟草品种云烟97为材料,在皖南烟区典型的植烟土壤麻沙土、麻沙泥、粉沙土种植,以水稻土种植作对照,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和显微观察技术对生长成熟期烟叶的基因表达谱和细胞结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水稻土相比,麻沙土植烟成熟期烟叶上调表达的基因主要有细胞增殖、生长和分化的基因,以及与氧化胁迫有关的基因,而下调表达的基因主要是光合作用和蛋白质、磷脂合成的基因。麻沙泥植烟成熟期烟叶上调表达的基因主要有与生长素运输和多糖合成有关的基因及与蛋白质和氨基酸分解有关的基因。粉沙土植烟成熟期烟叶与干旱胁迫有关的基因和与纤维素、果胶质、淀粉和蛋白质分解有关的基因上调。叶片的显微和超显微结构表明,粉沙土和水稻土植烟,烟叶长势差,生长衰退迹象明显;而麻沙土和麻沙泥植烟,尤其是麻沙土,烟叶生长势较好,生长衰退迹象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土壤类型 成熟期 基因芯片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烟叶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及相应对策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贯山 舒俊生 +1 位作者 季学军 方鼎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07年第2期52-55,共4页
通过2005~2006年皖南烟叶基地建设,分析了皖南烤烟生产的环境条件,指出了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解决对策:建设烟水配套工程,规划基本烟田和确定基本烟农,加强烟叶集约化和专业化建设,加大主要技术的研发力度... 通过2005~2006年皖南烟叶基地建设,分析了皖南烤烟生产的环境条件,指出了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解决对策:建设烟水配套工程,规划基本烟田和确定基本烟农,加强烟叶集约化和专业化建设,加大主要技术的研发力度,切实提高烟农积极性,建立素质高和责任心强的烟技员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 烤烟 环境条件 可持续发展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土壤和烟叶中矿质元素含量与烟叶焦甜香特色风格的关系 被引量:22
9
作者 祖朝龙 季学军 +3 位作者 马称心 杨超 刘国顺 邱立友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6-32,共7页
对皖南焦甜香感强度不同的12个烤烟样品中10种矿质元素及其植烟土壤中10种矿质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皖南大部分植烟土壤速效P含量适中,速效K含量较高,不同焦甜香感烤烟的植烟土壤中矿质元素的含量没有明显的差异。与... 对皖南焦甜香感强度不同的12个烤烟样品中10种矿质元素及其植烟土壤中10种矿质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皖南大部分植烟土壤速效P含量适中,速效K含量较高,不同焦甜香感烤烟的植烟土壤中矿质元素的含量没有明显的差异。与优质烤烟相比,皖南不同焦甜香感强度的烟叶中Mn、Cu和Zn含量适中,K、Ca、Fe和Mg含量偏低。在烟叶所含的10种矿质元素中,在C3F等级烟叶焦甜香感"中"的烟叶中Ca、Cu、Fe和Zn含量显著低于焦甜香感"中-"的烟叶。因此,土壤和烟叶中矿质元素的含量对烟叶焦甜香感强度的影响较小,并不是引起烟叶焦甜香感强度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烤烟 矿质元素 特色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砂壤土和水稻土烤烟叶片组织结构发育规律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国 时向东 +2 位作者 季学军 沈思灯 马称心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7-42,共6页
为了弄清烤烟叶片组织结构与皖南焦甜香特色风格的关系,对皖南砂壤土和水稻土烤烟叶片组织结构发育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质地影响栅栏组织细胞快速分裂时期,对细胞总数的影响不明显。土壤质地间烟叶各组织厚度指标在叶肉细胞... 为了弄清烤烟叶片组织结构与皖南焦甜香特色风格的关系,对皖南砂壤土和水稻土烤烟叶片组织结构发育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质地影响栅栏组织细胞快速分裂时期,对细胞总数的影响不明显。土壤质地间烟叶各组织厚度指标在叶肉细胞分裂期差异不大;叶肉细胞伸长前期,砂壤土烟叶栅栏组织细胞快速伸长较早,栅栏组织厚度与叶厚的比值和栅栏组织厚度与海绵组织厚度的比值也较大,而土壤质地引起的叶厚和海绵组织厚度发育差异规律在叶位间表现不一;但水稻土烟叶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和叶厚均在叶长定长和成熟期达到或超过砂壤土水平。随着叶长的增加,皖南烤烟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比值和栅栏组织厚度与叶厚的比值均大体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壤土 黏土 烤烟 叶片 组织结构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化学成分的皖南各区域烟叶质量评价 被引量:5
11
作者 江春 周小兵 +3 位作者 朱启法 薛琳 郭建 洪深求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5期73-75,共3页
[目的]评价分析皖南各区域烤烟化学成分含量及感官质量,为掌握皖南烟叶质量特点及烟叶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对2014年皖南地区6个种植区域所取的70个中上部烟叶样品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与感官质量评吸。[结果]从化学成分来看,皖南烟叶糖... [目的]评价分析皖南各区域烤烟化学成分含量及感官质量,为掌握皖南烟叶质量特点及烟叶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对2014年皖南地区6个种植区域所取的70个中上部烟叶样品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与感官质量评吸。[结果]从化学成分来看,皖南烟叶糖含量普遍偏高,钾含量偏低,部分区域氯含量偏低,其余指标基本在优质烟叶化学成分的适宜范围之内。从感官质量来看,总体烟叶口感较舒适,以黄渡区域最好。[结论]皖南烟叶大部分化学成分含量适宜,浓香型风格突出,具备达到全国优质烟叶的潜力,生产中可通过适当降低糖含量、提高钾离子含量,控制杂气和刺激性来优化烟叶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化学成分 质量评价 皖南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烟区烟叶精益生产探索及思考 被引量:5
12
作者 相智华 薛宝燕 +5 位作者 程森 蔡宪杰 舒方国 沈思灯 张智 肖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2期65-66,118,共3页
在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过程中,皖南烟叶公司主动适应市场变化和烟区户均种植规模较大的现状,加强生态维护,积极探索烟叶精益生产。通过实践,探索以精确信息、精良技术、精准作业、精干队伍、精细管理和精益物流为主要内容的精益生产,... 在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过程中,皖南烟叶公司主动适应市场变化和烟区户均种植规模较大的现状,加强生态维护,积极探索烟叶精益生产。通过实践,探索以精确信息、精良技术、精准作业、精干队伍、精细管理和精益物流为主要内容的精益生产,促进烟叶生产由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指出皖南烟区在下一步的精益生产探索中,需进一步强化"精简+精准"的技术体系研发,用设备装备技术,逐步优化工作业务流程,不断完善规模化种植下的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益生产 规模化种植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叶方式对皖南烟区烟叶等级结构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初跃 张楠 +9 位作者 祖朝龙 姜超强 姚忠达 孙鹏 王新锋 朱启法 董庆 阎轶峰 马称心 沈嘉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14-22,共9页
为了明确去叶数量和去叶时间对烤烟等级结构、经济效益和烟叶品质的影响,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设置去叶数量和去叶时间2个因素,对烤后烟叶的正/副组烟叶重量比、等级结构、化学指标及感官质量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打顶前7 d去除3~4... 为了明确去叶数量和去叶时间对烤烟等级结构、经济效益和烟叶品质的影响,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设置去叶数量和去叶时间2个因素,对烤后烟叶的正/副组烟叶重量比、等级结构、化学指标及感官质量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打顶前7 d去除3~4片下部叶,其副组烟比例比打顶当天、打顶后7 d处理的显著降低,且烟叶产量、产值显著增加,同时烟叶感官质量也得到提升。打顶当天去除4片下部叶处理,中部叶覆盖的叶位范围最广(第6~17叶位),烤后烟中部叶比例最高(44.05%),等级结构最合理。打顶后7 d去除4片下部叶处理的上部叶比例最高(38.94%),中部叶比例最低(28.70%),等级结构最差。综合分析,打顶前7 d去除3片下部叶处理的中部叶比例高(40.02%),副组烟比例低(20.45%),各部位烟叶感官品质较好,产量、产值最高,是最合理的去叶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皖南烟区 去叶方式 正/副组烟叶比例 等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烟区烟叶原料收购模式现状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薛宝燕 王道支 +3 位作者 张智 张丽娜 魏骏 张雪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6期268-270,共3页
针对皖南烟区烟叶收购模式现状,分析收购流程中存在的收购效率低下、收购成本偏高、质量无法追溯和信息共享方面存在的信息系统各自为政、信息系统开发落后、烟叶生产过程关键信息缺失的问题,提出了流程重组、设备升级、系统共享、现场... 针对皖南烟区烟叶收购模式现状,分析收购流程中存在的收购效率低下、收购成本偏高、质量无法追溯和信息共享方面存在的信息系统各自为政、信息系统开发落后、烟叶生产过程关键信息缺失的问题,提出了流程重组、设备升级、系统共享、现场管理和全员培训等对策和建议,以期改进收购业务流程,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收购 模式 流程 皖南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皖南外引烤烟品种筛选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国侠 胡海洲 +3 位作者 常爱霞 李云 薛琳 冉法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5期28-31,共4页
[目的]为了明确外引品种在皖南的适应性,筛选适应皖南种植的烤烟新品种。[方法]利用大区示范对比试验,对外引的4个烤烟新品种NC102、NC297、NC71、NC55的农艺性状、抗病性、经济性状以及烤后烟叶品质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现最好的品种... [目的]为了明确外引品种在皖南的适应性,筛选适应皖南种植的烤烟新品种。[方法]利用大区示范对比试验,对外引的4个烤烟新品种NC102、NC297、NC71、NC55的农艺性状、抗病性、经济性状以及烤后烟叶品质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现最好的品种是NC102,其农艺、经济、病害抗性、原烟外观及评吸质量均优于K326,可作为重点筛选品种。[结论]NC297、NC71、NC55叶部病害抗性较差,不适宜皖南种植;建议对NC102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新品种 引种试验 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烟叶焦甜香风格特色形成的生态特点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丽萍 薛琳 +5 位作者 朱启法 陆阳 程廷明 季学军 刘洪祥 王传义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第23期37-39,122,共4页
该文系统分析了皖南烟区生态、土壤特点,并与津巴布韦烟区生态特点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皖南烟区生态气候兼具南北特征,烟叶生长发育阶段的平均温度较高,有利于烟苗的正常生长发育;降雨量适中且总体分布较均衡,有利于水肥耦合和优质烟... 该文系统分析了皖南烟区生态、土壤特点,并与津巴布韦烟区生态特点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皖南烟区生态气候兼具南北特征,烟叶生长发育阶段的平均温度较高,有利于烟苗的正常生长发育;降雨量适中且总体分布较均衡,有利于水肥耦合和优质烟叶的形成,特色烟开发潜力大。并且针对特色烟叶开发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 特色烟 焦甜香 生态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烟区不同采收成熟度对云烟97烟叶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董祥洲 黄魏魏 +2 位作者 黎根 王川 陆阳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第23期35-36,121,共3页
该文以皖南烟区主栽品种云烟97为试材,研究了上、中2个部位3个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烤后烟外观质量、等级结构、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成熟度的提高,烤后烟青筋烟减少,颜色趋淡但光泽更趋鲜亮,叶片厚度由厚趋薄,结构... 该文以皖南烟区主栽品种云烟97为试材,研究了上、中2个部位3个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烤后烟外观质量、等级结构、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成熟度的提高,烤后烟青筋烟减少,颜色趋淡但光泽更趋鲜亮,叶片厚度由厚趋薄,结构也由僵硬逐渐趋于疏松,橘黄烟和上等烟比例逐步提高,微带青烟比例逐渐减少,均价逐步增加,烟碱有逐步增加的趋势,烟叶的钾含量呈现下降趋势,两糖比更趋协调。适当提高成熟度(CM2),烟叶香甜韵明显,浓香型风格显现,透发感好。以中部叶80%黄左右,栽后110~115d左右采收,上部叶95%~100%成黄采收,栽后130d左右采收最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采收成熟度 化学成分 评吸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烟区生态安全烟叶开发措施及成效 被引量:1
18
作者 薛琳 金磊 +4 位作者 王丽萍 徐刚 朱启法 冉发芬 王传义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期326-327,共2页
系统地介绍了皖南烟区生态安全烟叶生产开发的工作措施、培训管理和初步成效,并针对烟区地域特点提出因地制宜、循序渐进、试点先行的工作建议,旨在为全国其他烟区生态安全烟叶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烟草 生态安全 生产开发 措施 成效 皖南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烟区一二三次采收对烟叶质量结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国 李世金 +7 位作者 王川 朱启法 马称心 江春 冉法芬 申国明 闫宁 徐海清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第22期42-45,183,共5页
研究常规3次采收(4-4-4片)、2次采收(5-5片)和1次采收(8片)等不同烟叶采收次数对烟叶质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3次采收,烟草叶片生长较正常;2次采收、1次采收,烟草叶片出现“生长稍旺”和“生长过旺”的现象。综合烟叶长势和采收... 研究常规3次采收(4-4-4片)、2次采收(5-5片)和1次采收(8片)等不同烟叶采收次数对烟叶质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3次采收,烟草叶片生长较正常;2次采收、1次采收,烟草叶片出现“生长稍旺”和“生长过旺”的现象。综合烟叶长势和采收成熟度来看,随着采收次数减少,“长势偏旺、过旺”和“采生、采过”的几率增加;随着采收次数和留叶数的降低,烟叶产量、产值呈现降低趋势。云烟97的2次采收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均高于常规3次采收,说明一定程度减少采收次数可以保证烤烟的产量、产值以及上等烟比例;对于云烟87而言,2次采收和1次采收的烟叶外观质量优于常规3次采收,说明减少采收次数可以保证烤烟的外观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采收次数 烟叶产质量 皖南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焦甜香特色优质烟叶研究开发实践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国 张惠林 +3 位作者 朱启法 李世金 程廷明 颜鸿祥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21期107-108,155,共3页
该文总结了皖南烟区焦甜香特色烟叶的发展过程、研究开发历程及取得的主要成效,为行业特色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皖南 焦甜香 特色优质烟叶 研究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