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血吸虫虫卵可溶性抗原抑制TNBS小鼠结肠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路 陈熙 +4 位作者 武艺 徐永伟 徐元宏 王书书 沈继龙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56-1561,共6页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虫卵可溶性抗原(Sj SEA)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保护作用。方法将Balb/c雌鼠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TNBS模型组、TNBS+Sj SEA干预组(TNBS灌肠后6 h、24 h经腹腔注射给予50μg Sj SEA)。测定小鼠肠疾...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虫卵可溶性抗原(Sj SEA)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保护作用。方法将Balb/c雌鼠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TNBS模型组、TNBS+Sj SEA干预组(TNBS灌肠后6 h、24 h经腹腔注射给予50μg Sj SEA)。测定小鼠肠疾病活动指数(DAI)、体质量变化、结肠长度、宏观炎症评分(MAO)、镜下组织学评分(MIO)和髓过氧化物酶活性(MPO)及HE染色。同时用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各组脾中Th1、Th2、Treg的表达。结果与TNBS模型组相比,TNBS+Sj SEA干预组小鼠体质量、结肠长度均有所回升,DAI降低,结肠组织MAO、MIO、MPO均显著降低;HE染色结果显示,TNBS+Sj SEA干预组小鼠结肠炎症程度减弱;FACS检测结果显示:Sj SEA干预后的小鼠脾Th1(CD4+IFNγ+)降低,Th2(CD4+IL-4+)、Treg显著升高。结论 Sj SEA可有效减轻TNB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症,此保护作用可能与平衡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和Treg细胞免疫相关因子的表达、下调Th1、上调Th2、升高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表达比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可溶性虫卵抗原 结肠炎 炎症性肠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干流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61
2
作者 吴利 李源玲 陈延松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32-940,共9页
2011年3、6、9和12月对淮河干流11个采样点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研究,共检出浮游动物79属206种,其中原生动物27属69种,占浮游动物总物种数的33.5%;轮虫35属104种,占50.5%;枝角类12属27种,占13.1%;桡足类5属6种,占2.9%.总体上看,... 2011年3、6、9和12月对淮河干流11个采样点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研究,共检出浮游动物79属206种,其中原生动物27属69种,占浮游动物总物种数的33.5%;轮虫35属104种,占50.5%;枝角类12属27种,占13.1%;桡足类5属6种,占2.9%.总体上看,从上游至下游,浮游动物物种数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浮游动物的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3527447 ind./L和2452 mg/L,轮虫和原生动物丰度是淮河干流浮游动物丰度的主体,轮虫生物量是淮河干流浮游动物生物量的主体,浮游动物及各类群丰度和生物量均表现为从上游到中游逐渐增高的趋势,而从中游到下游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上游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高于中、下游.结果表明:淮河干流上游水质为轻污染,中、下游水质为中污染或重污染.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环境因子的冗余分析表明,水温、溶解氧和流速是与淮河干流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相关性较强的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水质 淮河干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和整合子的检测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琪 程训民 沈继龙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77-381,共5页
目的了解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碳青霉烯酶和整合子的携带情况。方法从我院临床标本分离的65株鲍曼不动杆菌中筛选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株,测定其对15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用EDTA协同试验筛选金属β-内酰胺酶,改良Hodge试... 目的了解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碳青霉烯酶和整合子的携带情况。方法从我院临床标本分离的65株鲍曼不动杆菌中筛选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株,测定其对15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用EDTA协同试验筛选金属β-内酰胺酶,改良Hodge试验初筛碳青霉烯酶;PCR扩增碳青霉烯酶基因和整合酶基因,并测序分析。结果 65株鲍曼不动杆菌中筛选34株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株,对米诺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和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分别为8.8%、47.1%、73.5%和82.4%,对其余11种抗生素耐药率均为100.0%。EDTA协同试验结果均为阴性,改良Hodge试验28株(82.4%)结果阳性。基因扩增和测序结果表明34株细菌中25株(73.5%)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13株(38.2%)产KPC-2型碳青霉烯酶。21株(61.8%)Ⅰ类整合酶基因阳性,其中17株检测出2300bp的可变区基因盒,序列对比显示为aac A4、aad A1和cat B8基因盒。未检出OXA-24、OXA-58、IMP、VIM型酶和Ⅱ类整合酶基因。结论产OXA-23型和KPC-2型碳青霉烯酶是我院2013年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Ⅰ类整合子广泛存在于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但可变区不携带OXA-23型和KPC-2型碳青霉烯酶编码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 碳青霉烯酶 整合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重组蛋白混合抗原的间接ELISA法检测人血清弓形虫IgM和IgG抗体 被引量:6
4
作者 丁邦胜 李霞 +2 位作者 罗庆礼 余莉 沈继龙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58-363,共6页
目的比较弓形虫rSAG1、rHXGPRT和rAK三种重组蛋白作为混合抗原在弓形虫病血清免疫诊断中检测结果与进口试剂盒检测结果的差异,评价三种重组蛋白混合抗原检测在弓形虫病免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美国产Zeus Toxo-ELISA试剂盒筛... 目的比较弓形虫rSAG1、rHXGPRT和rAK三种重组蛋白作为混合抗原在弓形虫病血清免疫诊断中检测结果与进口试剂盒检测结果的差异,评价三种重组蛋白混合抗原检测在弓形虫病免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美国产Zeus Toxo-ELISA试剂盒筛选的阳性血清136例,阴性血清30例。复苏、诱导、表达含有弓形虫pET-28a/SAG1,pET-28a/HXGPRT和pET-28a/AK表达载体的3个菌株,纯化3种重组蛋白。以3种混合蛋白作为诊断抗原,采用间接ELISA法,以正交叉方法优化检测条件,检测66例弓形虫IgM阳性、70例IgG例阳性血清和30阴性血清,比较混合抗原检测和Zeus Toxo-ELISA试剂盒检测结果的差异;以Zeus Toxo-ELISA弓形虫试剂盒检测结果为标准,评价重组蛋白混合抗原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总符合率以及约登指数。结果 IgM:混合抗原与Zeus Toxo-ELISA试剂检测结果经χ2检验,χ2值为3.12,P>0.05,差异无显著性。混合重组抗原的敏感性为89.4%,特异性为96.7%,总符合率为91.7%,约登指数为0.861。IgG:混合抗原与Zeus Toxo-ELISA试剂检测结果经χ2检验,χ2值为0.25,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采用混合重组抗原的敏感性为97.1%,特异性为93.3%,总符合率为96.0%,约登指数为0.904。结论本研究3种重组抗原(rSAG1+rHXGPRT+rAK)混合的间接ELISA法检测弓形虫IgM和IgG,与进口ELISA试剂检测的总符合率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更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重组抗原 免疫诊断 间接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苷通过IL-13信号通路抑制日本血吸虫病小鼠肝脏纤维化 被引量:6
5
作者 杜明占 沈继龙 +2 位作者 吴强 胡向阳 储德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4-320,共7页
目的观察芍药苷(PAE)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脏纤维化及白介素13(IL-13)信号转导通路中的IL-13、信号转导蛋白和转录激活子6(STAT6)、白介素-13受体α1(IL-13Rα1)和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PAE预防血吸... 目的观察芍药苷(PAE)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脏纤维化及白介素13(IL-13)信号转导通路中的IL-13、信号转导蛋白和转录激活子6(STAT6)、白介素-13受体α1(IL-13Rα1)和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PAE预防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BALB/c小鼠感染血吸虫尾蚴12 d开始,药物组每天灌胃给予PAE[0.2 ml,60 mg/(kg.d)×30 d],正常和模型组给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并于感染后第42天起所有各组灌胃给予吡喹酮[500 mg/(kg.d)×2 d]以杀虫。在感染后第8、12周末,分别处死小鼠,取血及肝脏,分别用竞争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含量;碱裂解法测量肝脏羟脯氨酸(HYP)含量;苏木精-伊红(HE)和Masson胶原纤维染色法观察肝虫卵性肉芽肿面积和评价肝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染色观察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IL-13、STAT6、IL-13Rα1的表达情况;RT-PCR检测Col–Ⅰ、Col-Ⅲ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感染后第8、12周时,模型组小鼠血清HA水平和肝脏HY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和药物组(P<0.01);肝脏虫卵肉芽肿面积和纤维化程度显著高于药物组(P<0.01);肝脏α-SMA阳性细胞的表达强度显著高于正常组和药物组(P<0.01);肝脏IL-1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药物组(P<0.01);肝脏Col-Ⅰ、Col-ⅢmRN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和药物组(P<0.01)。感染后第8周时模型组小鼠STAT6、IL-13Rα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药物组(P<0.01)。结论 PAE可能通过抑制IL-13信号转导通路而抑制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苷 血吸虫 日本 肝硬化 白细胞介素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医院2012-2013年242株肺炎克雷伯菌β-内酰胺酶及整合子耐药基因检测 被引量:4
6
作者 郭普 贺晓珊 +3 位作者 梅传忠 李兴武 刘双成 沈继龙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37-440,452,共5页
目的了解肺炎克雷伯菌主要的β-内酰胺酶和整合子耐药基因型,明确其耐药特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临床分离的242株肺炎克雷伯菌药敏结果,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其β-内酰胺酶及整合子耐药基因。结果 242株肺炎克雷... 目的了解肺炎克雷伯菌主要的β-内酰胺酶和整合子耐药基因型,明确其耐药特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临床分离的242株肺炎克雷伯菌药敏结果,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其β-内酰胺酶及整合子耐药基因。结果 242株肺炎克雷伯菌对16种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其中氨曲南、头孢唑啉、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和头孢他啶耐药率较高,分别为76.86%、65.70%、63.64%、62.40%和59.92%;亚胺培南、丁胺卡那、厄他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为敏感,分别为17.77%、18.88%、18.88%和23.55%。PCR结果显示,ESBLs基因阳性155株,占64.05%,主要为TEM型和SHV型,两者均存在的菌株有114株,占产ESBLs基因菌株的73.55%(114/155)。其次为KPC基因86株,占35.54%;此外AmpC基因43株,占17.77%,全部为DHA型。整合子基因128株,占52.89%,以整合子1(intI-1)为主,共检出120株,占49.59%。结论我院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情况严重,主要的耐药基因型为TEM型、SHV型、KPC和intI-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 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免疫调节剂增强弓形虫重组ROP2疫苗保护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兴智 杨小迪 +4 位作者 杨雯 陈勇 刘丽丽 沈继龙 孙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70-574,共5页
目的观察弗氏佐剂(Freund’s Adjuvant,FA)、匹多莫德(Pidotimod,PT)和西咪替丁(Cimetidine,CIM)等3种免疫调节剂增强重组弓形虫棒状体蛋白2(rROP2)疫苗的免疫保护效应。方法将10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PBS对照组、重组rROP2疫苗组、FA-r... 目的观察弗氏佐剂(Freund’s Adjuvant,FA)、匹多莫德(Pidotimod,PT)和西咪替丁(Cimetidine,CIM)等3种免疫调节剂增强重组弓形虫棒状体蛋白2(rROP2)疫苗的免疫保护效应。方法将10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PBS对照组、重组rROP2疫苗组、FA-rROP2疫苗组、PT-rROP2疫苗组和CIM-rROP2疫苗组等5组;FA、PT和CIM分别与rROP2抗原混合皮下注射免疫,检测小鼠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指标,并观察弓形虫RH株攻击感染后的生存时间。结果 FA-rROP2组、CIM-rROP2组小鼠血清IFN-γ、特异性IgG、脾细胞增殖活性及外周血CD4+/CD8+比值均显著高于rROP2蛋白组(P<0.05);PT对外周血CD4+/CD8+比值无明显影响,但显著增加了IFN-γ的水平及脾细胞增殖活性。小鼠攻击试验表明,FA-rROP2组、PT-rROP2组以及CIM-rROP2组小鼠存活时间显著长于rROP2组和PBS对照组组;rROP2蛋白组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PBS组(P<0.05)。结论 FA、PT和CIM可增强rROP2蛋白抗原诱导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都能延长攻击感染小鼠的生存时间,具有增强rROP2蛋白疫苗保护效应的功能。其中CIM的佐剂样免疫促进作用接近于FA,但副作用显著低于后者,具有临床实用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弗氏佐剂 匹多莫德 西咪替丁 ROP2蛋白 免疫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感染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机制及其对宿主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程正阳 张贤 +1 位作者 苏蕊 余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51-754,共4页
弓形虫是引起人畜共患弓形虫病的病原体,它的感染范围广泛,感染途径多样,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发展危害极大。弓形虫感染与人类神经系统疾病关系密切,感染者常常会表现出反应迟钝,性格缺失等行为异常,严重时还会出现精神分裂,情绪失控,自... 弓形虫是引起人畜共患弓形虫病的病原体,它的感染范围广泛,感染途径多样,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发展危害极大。弓形虫感染与人类神经系统疾病关系密切,感染者常常会表现出反应迟钝,性格缺失等行为异常,严重时还会出现精神分裂,情绪失控,自主暴力等精神性问题。本文主要从弓形虫入侵中枢神经系统的机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和宿主行为学的变化3个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中枢神经系统 宿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葡萄糖对肺腺癌A549细胞生长及VEGF、MMP-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晓峰 束军 +2 位作者 程宇 徐胜 沈继龙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63-368,共6页
目的观察高浓度葡萄糖对肺腺癌A549细胞生长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方法根据处理条件不同,将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无干预)、甘露醇组(25 mmol/L甘露醇)、葡萄糖组(10、20、30、40 mmol/L葡萄糖... 目的观察高浓度葡萄糖对肺腺癌A549细胞生长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方法根据处理条件不同,将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无干预)、甘露醇组(25 mmol/L甘露醇)、葡萄糖组(10、20、30、40 mmol/L葡萄糖)、顺铂组(5、10、20、40μmol/L顺铂)和联合组(30 mmol/L葡萄糖联合5、10、20、40μmol/L顺铂),分别处理48 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率,比较不同组别间细胞增殖率的差异;对照组、葡萄糖组、甘露醇组处理24 h和48 h后,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细胞中VEGF、MMP-2的mRNA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MMP-2的蛋白浓度,比较不同组别间VEGF、MMP-2的表达水平差异。结果除10 mmol/L葡萄糖组外,葡萄糖组的细胞增殖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相同顺铂浓度下,联合组的细胞增殖率高于顺铂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葡萄糖组VEGF、MMP-2表达明显增强(P<0.05),且对葡萄糖浓度有一定依赖性,葡萄糖浓度为30 mmol/L时VEGF mRNA、MMP-2的mRNA和蛋白水平达最高值,40 mmol/L时VEGF蛋白浓度最高;相同干预条件,48 h细胞的VEGF、MMP-2表达水平高于24 h(P<0.05)。结论高浓度葡萄糖能促进肺腺癌A549细胞的增殖,增强对顺铂的耐受力及VEGF、MMP-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肺腺癌 生长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16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和VEGF-A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胜 束军 +2 位作者 李晓峰 程宇 沈继龙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89-492,共4页
目的探讨miRNA-16作用不同时间对体外培养的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对VEGF-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0 nmol/L,的miRNA-16和阴性对照序列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进人肺腺癌A549细胞中,通过qRT-PCR法检测转染后A549细胞中miRN... 目的探讨miRNA-16作用不同时间对体外培养的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对VEGF-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0 nmol/L,的miRNA-16和阴性对照序列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进人肺腺癌A549细胞中,通过qRT-PCR法检测转染后A549细胞中miRNA-16的表达水平,MTT法检测转染miRNA-16后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ELISA法检测转染miRNA-16后细胞VEGF-A表达水平。结果转染培养24h后,测得转染组miRNA-16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转染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转染组细胞VEGF-A表达水平较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miRNA-16能引起细胞增殖抑制,并且可能与下调VEGF-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VEGF-A miRNA-16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蠕虫及虫源性分子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宋晓蓉 徐元宏 沈继龙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6-190,共5页
机体接触包括蠕虫在内的病源微生物机会减少,尤其在幼年时期免疫系统失去病源微生物的塑造和协调,是导致西方发达国家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发病率迅速增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蠕虫感染能激发强烈的Th2免疫应答,可以改善Th1介导的自... 机体接触包括蠕虫在内的病源微生物机会减少,尤其在幼年时期免疫系统失去病源微生物的塑造和协调,是导致西方发达国家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发病率迅速增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蠕虫感染能激发强烈的Th2免疫应答,可以改善Th1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过程。日益增多的流行病学及实验研究证实了蠕虫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过敏性疾病的保护作用,显示了优异的临床应用价值。蠕虫感染能激发强烈的Th2免疫应答,可以改善Th1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过程。目前,蠕虫感染诱导的宿主Th2免疫偏移已成为感染免疫调节研究的重要模型,并显示了优异的临床应用价值,具有诱人的临床应用前景。然而其负向免疫调控的机制至今尚未明了。本文回顾近年来蠕虫及其分子调节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着重探讨蠕虫感染及其分子发挥免疫抑制作用的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虫感染 虫源性分子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偏移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纯度日本血吸虫卵的分离及活性鉴定 被引量:2
12
作者 钟政荣 徐云侠 +4 位作者 宫继勇 罗庆礼 闻慧琴 宋晓蓉 沈继龙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9-212,共4页
目的探讨制备高纯度、高生物活性的的日本血吸虫卵分离方法。方法将匀浆后的血吸虫感染的兔肝组织悬液分级过滤,再将滤液离心,去除组织碎片,分离的虫卵再次经过325目分样筛过滤,收集筛上虫卵,最后将收集的虫卵用密度1.070的Percoll分离... 目的探讨制备高纯度、高生物活性的的日本血吸虫卵分离方法。方法将匀浆后的血吸虫感染的兔肝组织悬液分级过滤,再将滤液离心,去除组织碎片,分离的虫卵再次经过325目分样筛过滤,收集筛上虫卵,最后将收集的虫卵用密度1.070的Percoll分离液梯度离心,吸取下层Percoll液中的纯化虫卵;显微镜观察分离虫卵的纯度,吖啶橙染色观察虫卵的死活,环卵沉淀试验鉴定虫卵的分泌活性。结果每个肝脏获得约1g左右的虫卵,分离的虫卵纯度高,吖啶橙染色和环卵沉淀试验结果显示,分离的活虫卵比例高、生物活性好。结论该虫卵分离方法操作简单、用时短、效果好,分离的虫卵完全满足各种研究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虫卵 分离 纯化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锂介导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大鼠脂肪干细胞增殖和成骨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璇 徐燕 +1 位作者 郑桂婷 沈继龙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90-594,共5页
目的探讨在体外生长环境下不同浓度氯化锂对脂肪干细胞(ADSCs)增殖和成骨分化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①从3周龄SD大鼠腹股沟脂垫分离出脂肪组织,使用0.1%Ⅰ型胶原酶消化后置于含10%胎牛血清DMEM培养,以0、2.5、5、10、20、40 mmol/... 目的探讨在体外生长环境下不同浓度氯化锂对脂肪干细胞(ADSCs)增殖和成骨分化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①从3周龄SD大鼠腹股沟脂垫分离出脂肪组织,使用0.1%Ⅰ型胶原酶消化后置于含10%胎牛血清DMEM培养,以0、2.5、5、10、20、40 mmol/L浓度的氯化锂作用ADSCs24、48、72 h,用MTT法测定氯化锂对细胞增殖的作用;②ADSCs加入含0、2.5、5、10、20、40 mmol/L氯化锂的成骨培养液中培养7 d后测定细胞中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③用RT-PCR法检测成骨诱导3 d后,不同浓度氯化锂作用7 d时ADSCs中β-catenin、糖原合成激酶3β、AKP的表达。结果在体外环境培养下,低浓度氯化锂(2.5、5、10 mmol/L)促进干细胞增殖,高浓度氯化锂(20、40 mmol/L)抑制细胞增殖。5、10 mmol/L氯化锂促进ADSCs中AKP的活性,但是40 mmol/L具有明显抑制AKP活性的作用。同时,氯化锂能上调β-catenin和AKP的表达。结论氯化锂在体外对大鼠ADSCs增殖有双重影响,并且促进AKP活性和ADSCs成骨分化,具有剂量依赖性。5 mmol/L浓度的氯化锂可作为促进大鼠ADSCs增殖和成骨分化的最适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信号通路 脂肪干细胞 氯化锂 增殖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Sj14-3-3特异性IgY的制备及其诊断日本血吸虫病循环抗原的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罗庆礼 周银娣 沈继龙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11-1014,共4页
目的制备抗重组日本血吸虫信号转导蛋白14-3-3(Sj14-3-3)的鸡卵黄免疫球蛋白(IgY),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诊断体系(IgY-ELISA),探讨用于日本血吸虫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Sj14-3-3制备并纯化卵黄抗体IgY和兔多克隆IgG抗体;以IgG为捕获抗体... 目的制备抗重组日本血吸虫信号转导蛋白14-3-3(Sj14-3-3)的鸡卵黄免疫球蛋白(IgY),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诊断体系(IgY-ELISA),探讨用于日本血吸虫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Sj14-3-3制备并纯化卵黄抗体IgY和兔多克隆IgG抗体;以IgG为捕获抗体,IgY为检测抗体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诊断方法,检测72例急性血吸虫病患者、128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132例正常人、42例肺吸虫患者、60例华支睾吸虫患者和46例钩虫感染者血清。探讨基于IgY的循环抗原检测的应用价值。结果成功制备并鉴定了抗Sj14-3-3特异性IgY和IgG抗体,建立了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体系;检测急性血吸虫病患者和慢性血吸虫病患者血清的阳性率分别为73.6%和48.4%,正常人血清的阴性率为94.7%;与肺吸虫患者、华支睾吸虫患者、钩虫感染者血清的交叉反应分别为7.1%、6.7%、6.5%。结论建立了基于IgY的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体系,用于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的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日本血吸虫病的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病 循环抗原 14-3-3蛋白 卵黄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L-13Rα2抑制IL-13介导的NIH-3T3胶原I的合成及血吸虫病肝组织中sIL-13Rα2/IL-13的表达(英文)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静 王维 +6 位作者 李小月 储德勇 闻慧琴 周银娣 张诗海 罗庆礼 沈继龙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15-721,共7页
目的研究在成纤维细胞NIH-3T3中IL-13可溶性受体sIL-13Rα2对IL-13的抑制作用,为进一步研究sIL-13Rα2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体内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奠定基础。方法用ELISA和RT-PCR检测感染日本血吸虫的BALB/c小鼠0、6、8、10和12w不同... 目的研究在成纤维细胞NIH-3T3中IL-13可溶性受体sIL-13Rα2对IL-13的抑制作用,为进一步研究sIL-13Rα2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体内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奠定基础。方法用ELISA和RT-PCR检测感染日本血吸虫的BALB/c小鼠0、6、8、10和12w不同感染时期肝脏组织IL-13和sIL-13Rα2表达和转录水平。构建sIL-13Rα2表达质粒转染成纤维细胞NIH-3T3,用IL-13(50ng/mL)刺激转染后成纤维细胞NIH-3T3,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该细胞分泌的Ⅰ型胶原。结果感染后小鼠肝脏肉芽肿组织中IL-13和sIL-13Rα2的蛋白表达水平随感染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高,第8wIL-13水平达到高峰(16.1586pg/mL),随后逐渐降低但仍高于正常水平(3.4146pg/mLP=0.017);第10wsIL-13Rα2的分泌达到高峰(4827.426pg/mL),以后逐渐减低,但仍高于正常水平(4057.112pg/mLP=0.021)。IL-13和sIL-13Rα2的mRNA转录趋势和ELISA检测结果相符合,均随感染时间的延长而增高,分别在第8w和第10w达到最高峰,随后逐渐降低但仍高于正常组小鼠(P=0.033;P=0.025)。实验组(sIL-13Rα2=2mg/mL)Ⅰ型胶原mRNA转录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减低8.83%(P=0.012);蛋白水平较对照组减低7.41%(P=0.031)。结论sIL-13Rα2在NIH-3T3细胞中对IL-13有抑制作用,提示sIL-13Rα2在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中具有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13Rα2 IL-13 NIH-3T3 日本血吸虫病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苷对感染血吸虫小鼠肝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闻慧琴 沈继龙 +1 位作者 罗庆礼 李小月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5-119,共5页
目的探讨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经吡喹酮治疗的不同时期,给予芍药苷对肝组织虫卵肉芽肿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以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BALB/c小鼠构建肝纤维化模型,随机分为(Ⅰ)杀虫前给药组、(Ⅱ)杀虫同时给药组及(Ⅲ)杀虫后给药组。除正常... 目的探讨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经吡喹酮治疗的不同时期,给予芍药苷对肝组织虫卵肉芽肿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以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BALB/c小鼠构建肝纤维化模型,随机分为(Ⅰ)杀虫前给药组、(Ⅱ)杀虫同时给药组及(Ⅲ)杀虫后给药组。除正常组外,杀虫治疗、芍药苷治疗组和对照组小鼠分别于感染后12d、42d和72d给予芍药苷和对照,并于102d、132d和162d处死。检测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P)、羟脯氨酸(Hyp)、虫卵肉芽肿大小、肝纤维化分级以及胶原Ⅰ的表达。结果在组Ⅰ和组Ⅲ,芍药苷明显降低血清中HA、PⅢP和肝组织中Hyp的含量,减小虫卵结节并降低肝纤维化严重程度分级,降低胶原Ⅰ的表达(P<0.05或P<0.01);在组Ⅱ,大部分指标没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芍药苷无论是早期或延后给药,都具有抑制虫卵肉芽肿,减少胶原的生成从而对抗小鼠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苷 日本血吸虫病 肝纤维化 胶原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溴丙酮酸对肺腺癌A549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及转移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梅 束军 +1 位作者 朱宁 沈继龙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74-1178,共5页
目的 观察3-溴丙酮酸(3-BrPA)对肺腺癌A549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及转移相关蛋白波形蛋白(Vimentin)、基质金属蛋白-9(MMP-9)表达能力的影响。方法 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A549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己糖激酶-2(HK2)活性试剂盒检测A54... 目的 观察3-溴丙酮酸(3-BrPA)对肺腺癌A549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及转移相关蛋白波形蛋白(Vimentin)、基质金属蛋白-9(MMP-9)表达能力的影响。方法 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A549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己糖激酶-2(HK2)活性试剂盒检测A549细胞内的HK2活性;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不同浓度3-BrPA对A549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和细胞内MMP-9、Vimentin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划痕实验和Transwell结果显示,3-BrPA干预组的A549细胞迁移距离、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均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HK2活性结果显示,3-BrPA干预组A549细胞内HK2活性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ELISA实验结果显示,3-BrPA干预组MMP-9、Vimentin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 3-BrPA能显著抑制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能显著抑制肿瘤转移相关蛋白MMP-9和Vimentin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溴丙酮酸 肺腺癌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性抗日本血吸虫肌球蛋白Fab噬菌体抗体体外杀童虫作用
18
作者 任翠平 程晓虎 +6 位作者 童晶晶 汪洁 成晓 廖法学 雷黎 刘森 沈际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01-1104,共4页
目的观察人源性抗日本血吸虫肌球蛋白Fab噬菌体抗体体外杀伤血吸虫童虫作用。方法利用日本血吸虫肌球蛋白(Sj myosin)对人源性抗日本血吸虫Fab噬菌体抗体库进行富集筛选,获得抗Sjmyosin的特异性噬菌体抗体,将该抗体和巨噬细胞或补体与... 目的观察人源性抗日本血吸虫肌球蛋白Fab噬菌体抗体体外杀伤血吸虫童虫作用。方法利用日本血吸虫肌球蛋白(Sj myosin)对人源性抗日本血吸虫Fab噬菌体抗体库进行富集筛选,获得抗Sjmyosin的特异性噬菌体抗体,将该抗体和巨噬细胞或补体与日本血吸虫童虫共培养,测定体外杀伤日本血吸虫童虫作用。结果将抗Sj myosin噬菌体抗体和巨噬细胞及补体与血吸虫童虫共培养时,在培养后24h即出现杀伤作用(童虫死亡率为4.69%),48h童虫死亡率达84.06%,96h童虫死亡率达89.38%。结论人源性抗Sj myosin Fab噬菌体抗体具有体外杀伤日本血吸虫童虫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噬菌体抗体 血吸虫童虫 体外杀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离子通道Na_v1.7在大鼠牙髓炎中的表达
19
作者 祝心威 蒋勇 +5 位作者 沈继龙 罗庆礼 李炯 陶然 许乐 朱凌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73-877,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大鼠实验性牙髓炎牙髓中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Nav1.7的表达,探讨Nav1.7的表达与牙痛的关系。方法大鼠切牙髓腔暴露,置入脂多糖(LPS)诱导产生牙髓炎。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封LPS 1、3、5 d组,HE染色观察各组牙髓组织病理学改... 目的通过检测大鼠实验性牙髓炎牙髓中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Nav1.7的表达,探讨Nav1.7的表达与牙痛的关系。方法大鼠切牙髓腔暴露,置入脂多糖(LPS)诱导产生牙髓炎。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封LPS 1、3、5 d组,HE染色观察各组牙髓组织病理学改变。通过免疫组化、ELISA和逆转录PCR(RT-PCR)方法检测大鼠正常牙髓和炎症牙髓中Nav1.7的表达。结果封LPS 1 d组,牙髓中未见明显炎症,而封LPS 3和5 d组牙髓中炎症反应程度逐渐上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Nav1.7在所有牙髓中均有表达,封LPS 3和5 d组牙髓中Nav1.7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ELISA结果与上述结果相似。RT-PCR结果显示,封LPS 3和5 d组牙髓中Nav1.7 mRNA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上调(P<0.05)。结论在牙髓炎中,Nav1.7可能以时序控制方式表达明显增多,且与牙髓炎炎症程度相关。鉴于Nav1.7在疼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牙髓中Nav1.7的表达可能涉及牙痛的病理生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 牙髓 炎症 NAV 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吸虫及其相关蛋白与自身免疫性疾病(英文)
20
作者 王书书 计永胜 沈继龙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7-63,共7页
自身免疫性疾病(ADs)是以特定的靶器官或多个器官系统的慢性损害和功能障碍为特征,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现有数据显示,血吸虫感染或注射血吸虫相关蛋白可能保护或减轻机体免受自身免疫性疾... 自身免疫性疾病(ADs)是以特定的靶器官或多个器官系统的慢性损害和功能障碍为特征,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现有数据显示,血吸虫感染或注射血吸虫相关蛋白可能保护或减轻机体免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损害。研究学者已经建立相应的小鼠自身免疫疾病模型,证实了注射血吸虫蛋白具有诱导宿主Th2免疫偏移,下调Th17反应,并诱导旁路途经活化的巨噬细胞,从而减轻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肯定的治疗效果。在这篇综述中,我们总结了血吸虫感染及血吸虫相关蛋白与减轻Th1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之间的关系,力争明确其潜在的免疫保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 血吸虫 Th1Th2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