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型企业知识管理探讨——安徽电力科学研究院企业知识管理分析
1
作者 陈国宏 汪传雷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0-132,共3页
在介绍知识管理和知识型员工的基础上 ,探讨了安徽电力科学研究院的知识管理情况。
关键词 电力科学研究院 企业知识管理 管理分析 安徽 转型 知识型员工 管理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电网二、三道防线的协调控制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宋云亭 马世英 +1 位作者 石雪梅 吴迪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5-20,共6页
在明确电力系统安全稳定三道防线具体定位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安全稳定措施典型配置及安徽电网安全稳定控制措施配置现状,通过安徽电网2008年峰荷方式下单一故障及多种严重故障扰动的仿真计算,对安徽电网安全稳定措施适应性进行了研究,... 在明确电力系统安全稳定三道防线具体定位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安全稳定措施典型配置及安徽电网安全稳定控制措施配置现状,通过安徽电网2008年峰荷方式下单一故障及多种严重故障扰动的仿真计算,对安徽电网安全稳定措施适应性进行了研究,还对安徽电网发电机组同调性和振荡中心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安徽电网二、三道防线的配置原则、二、三道防线措施的协调控制关系,给出了二、三道防线之间的协调配合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电网 三道防线 协调控制 机组同调性 振荡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机改善电力系统阻尼特性的研究
3
作者 陈凡 戴申华 桂国亮 《江苏电机工程》 2012年第6期22-25,30,共5页
风电装机容量的快速增长使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更加显著,因此,研究风电对电力系统阻尼特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建立了含双馈风机的多机系统小干扰稳定分析模型,提出了在双馈风机转子侧控制器中引入附加阻尼控制环节用以改善电力系... 风电装机容量的快速增长使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更加显著,因此,研究风电对电力系统阻尼特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建立了含双馈风机的多机系统小干扰稳定分析模型,提出了在双馈风机转子侧控制器中引入附加阻尼控制环节用以改善电力系统阻尼。最后以WSCC 3机9节点系统为算例,采用特征值分析法对附加阻尼控制环节引入前后系统的阻尼特性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时域仿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附加阻尼控制环节对系统阻尼特性具有良好地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机 阻尼特性 小干扰稳定 附加阻尼控制 特征值分析 时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电网“十二五”期间短路电流限制措施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应闯 李宏仲 +3 位作者 邱文平 张旭昶 范宏 吕风磊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3-87,共5页
随着特高压输电工程和皖北大电源集中投产,短路电流成为困扰安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在华东电网"十二五"规划网架下,对安徽电网2014年、2015年短路电流超标厂站进行分析,并从调整运行方式、改变网架结构和串联电抗器... 随着特高压输电工程和皖北大电源集中投产,短路电流成为困扰安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在华东电网"十二五"规划网架下,对安徽电网2014年、2015年短路电流超标厂站进行分析,并从调整运行方式、改变网架结构和串联电抗器3方面提出短路电流限制措施。通过BPA仿真计算,从短路电流限制效果、静态安全分析及供电可靠性3方面考虑,得到最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输入工程 短路电流 限制措施 安徽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空间高压氢气射流中点火爆炸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马梦飞 於星 +3 位作者 张爱凤 张佳庆 祝现礼 王昌建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25,共10页
采用高速相机和压力传感器,对开放空间中稳态射流氢气点火爆炸初期的火焰行为和超压变化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点火爆炸初期,火焰在点火电极处以球形向外扩散;爆炸后4~6 ms,火焰前锋达到最大位移,之后逐渐熄灭,最后形成射流... 采用高速相机和压力传感器,对开放空间中稳态射流氢气点火爆炸初期的火焰行为和超压变化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点火爆炸初期,火焰在点火电极处以球形向外扩散;爆炸后4~6 ms,火焰前锋达到最大位移,之后逐渐熄灭,最后形成射流火焰。火焰前锋位移主要受喷嘴直径影响,并随喷嘴直径的增大而增大。火焰宽度的变化规律与火焰前锋位移基本相似。整个爆炸过程仅出现1个超压峰值,正压维持时间约为1 ms。在同一点火距离处,峰值超压随氢气流量的增加而增大。在相同氢气流量下,峰值超压随点火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最大峰值超压与氢气流量成正比,与点火距离成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爆炸 火焰前锋位移 火焰宽度 最大峰值超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绝缘开关设备中SF6气体分解产物检测与设备故障诊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5
6
作者 颜湘莲 王承玉 +8 位作者 宋杲 季严松 杨韧 张翔 陈海伦 苏镇西 鲁钢 姚强 刘汉梅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9,16,共10页
气体绝缘设备中SF6气体分解产物检测为设备故障诊断提供了有效依据,笔者对SF6气体分解产物的检测技术、试验研究、数据建模及其在设备故障诊断应用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概要总结了国家电网公司近年来在SF6气体分解产物研... 气体绝缘设备中SF6气体分解产物检测为设备故障诊断提供了有效依据,笔者对SF6气体分解产物的检测技术、试验研究、数据建模及其在设备故障诊断应用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概要总结了国家电网公司近年来在SF6气体分解产物研究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提出了SF6气体分解产物相关方面仍需进一步研究的内容,结合设备状态评价的需求,以期得到设备故障诊断的SF6气体分解产物判据,直接指导气体绝缘设备的运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设备 SF6气体分解产物 故障诊断 检测 试验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煤泥试验研究 被引量:32
7
作者 刘彦鹏 李建民 +1 位作者 余永生 马斌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0-64,76,共6页
以淮北临涣30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为研究对象,对掺烧煤泥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煤泥投入后床温下降,炉膛上部差压增加,引风机电流增大;给煤泥系统响应负荷变化速度要明显快于给煤系统,低位煤泥给入方式不会引起分离器超温和尾部烟道... 以淮北临涣30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为研究对象,对掺烧煤泥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煤泥投入后床温下降,炉膛上部差压增加,引风机电流增大;给煤泥系统响应负荷变化速度要明显快于给煤系统,低位煤泥给入方式不会引起分离器超温和尾部烟道后燃的现象;随着入炉煤泥量的增加,底渣含碳量增大,而飞灰含碳量的变化并不明显;床温控制在880℃以上时,底渣含碳量会明显降低;煤泥投入后会导致排烟温度升高,锅炉效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煤泥 床温 底渣含碳量 飞灰含碳量 排烟温度 锅炉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kV输电线路零序阻抗的测量及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胡中慧 傅中 +2 位作者 杨道文 郑世玲 刘振山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90-92,共3页
500kV输电线路零序阻抗受线路结构、运行方式、干扰电压、地质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其测量结果会产生误差,具体分析了零序阻抗原理、不同运行方式下零序阻抗实测的方法和理论分析,并结合实际研究了几条500kV输电线路零序参数,提出了在实测... 500kV输电线路零序阻抗受线路结构、运行方式、干扰电压、地质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其测量结果会产生误差,具体分析了零序阻抗原理、不同运行方式下零序阻抗实测的方法和理论分析,并结合实际研究了几条500kV输电线路零序参数,提出了在实测和计算中注意的问题,提高实测数值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零序阻抗 理论 实测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绝缘子硅橡胶伞群材料的老化特性及其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34
9
作者 陈晓春 郑敏聪 李建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57-62,共6页
通过表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attenuated totalreflection-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ATR-FTIR),研究了运行老化和试验室人工加速老化条件下硅橡胶的老化特性。人工加速老化样品分别由600h紫外老化和500 h盐雾老化获得... 通过表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attenuated totalreflection-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ATR-FTIR),研究了运行老化和试验室人工加速老化条件下硅橡胶的老化特性。人工加速老化样品分别由600h紫外老化和500 h盐雾老化获得;运行老化样品抽取了安徽省内运行15年左右的部分110kV和500kV合成绝缘子。试验结果表明运行老化的合成绝缘子伞群材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问题,主要包括有机硅橡胶主链断裂、交联度下降以及侧链甲基减少。紫外作用600h导致硅橡胶的有机成分含量有所下降,但对于无机阻燃剂填料Al(OH)3的影响不大;盐雾作用500 h后的硅橡胶有机成分明显变化,但Al(OH)3的含量有稍许降低。以上结果,对于进一步研究合成绝缘子的老化以及抗老化优化设计具有借鉴意义,可供制造、设计及运行等部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射红外光谱分析 合成绝缘子 硅橡胶 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滞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网络化AGC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付鹏武 周念成 +1 位作者 王强钢 陆巍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88-195,共8页
针对网络化自动发电控制(AGC)系统通信延迟的不确定性和数据丢包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滞模型预测控制(MPC)算法的网络化AGC系统,该方法采用计及通信延时的互联电网时滞动态状态方程作为MPC的原始预测模型,以最优加权算法预测通信延时;并... 针对网络化自动发电控制(AGC)系统通信延迟的不确定性和数据丢包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滞模型预测控制(MPC)算法的网络化AGC系统,该方法采用计及通信延时的互联电网时滞动态状态方程作为MPC的原始预测模型,以最优加权算法预测通信延时;并在MPC滚动优化目标函数中增加输出量预测值变化量,以减少发电机组调节次数。利用MPC多步超前预测控制功能,在执行机构信号接收端设置缓存器存储控制量预测序列,作为网络偶发数据包丢失时的备用次优控制信号。通过对两区域互联电网网络化AGC系统的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确保在随机通信延迟下网络化AGC具有优异的动态响应性能,该系统对通信延迟变化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发电控制 通信延迟 模型预测控制 滚动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算法混合优化的广义预测控制器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肖本贤 朱志国 刘一福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20-824,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混合优化的广义预测控制器(generalized predictive control based on particleswarm optimization,简称PSOGPC),将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简称PSO)引入到广义预测控制的滚动寻优过程中,有... 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混合优化的广义预测控制器(generalized predictive control based on particleswarm optimization,简称PSOGPC),将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简称PSO)引入到广义预测控制的滚动寻优过程中,有效解决了广义预测控制在被控对象存在约束时难以获得最优预测控制输入及求解复杂的问题。并对普通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了改进,提高了优化过程的求解精度和收敛速度。多种约束情况和对电厂锅炉的主汽温控制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良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预测控制 粒子群优化算法 混合优化策略 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风火电送端系统直流闭锁紧急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丁明 张炎 +2 位作者 韩平平 张海天 李宾宾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928-1937,共10页
在分析直流闭锁对送端系统电压特性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风火电和电容器协调的紧急控制和优化切机策略。该策略在保证系统稳定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整流站电容器的切除量和风火电切机量的分配,使恢复系统稳定所需的风火电总切机量最小。... 在分析直流闭锁对送端系统电压特性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风火电和电容器协调的紧急控制和优化切机策略。该策略在保证系统稳定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整流站电容器的切除量和风火电切机量的分配,使恢复系统稳定所需的风火电总切机量最小。最后以西北某风火打捆直流外送系统为算例,验证所提协调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 风电 电容器 直流闭锁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多项式理论在NPC逆变器消谐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群京 陈权 +2 位作者 姜卫东 杜晓峰 胡存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8-93,共6页
针对传统迭代方法求解非线性消谐方程组存在的不足,提出应用多元多项式理论消除中点箝位式(neatral point-clamped,NPC)三电平逆变器中的谐波技术。文中以消除5、7、11次谐波为例,说明了在求开关角过程中如何应用初等对称多项式降幂和... 针对传统迭代方法求解非线性消谐方程组存在的不足,提出应用多元多项式理论消除中点箝位式(neatral point-clamped,NPC)三电平逆变器中的谐波技术。文中以消除5、7、11次谐波为例,说明了在求开关角过程中如何应用初等对称多项式降幂和结式理论消元,并总结出应用多项式理论求解消谐方程的一般性步骤。研究表明,该方法一方面克服了数值求解消谐非线性方程组迭代初值选择困难的情况,另一方面可以求得精确全局解,而且借助数学计算软件求解速度快、实时性强。最后对求出的两组开关角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结果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电平逆变器 多元多项式 消谐 结式 初等对称多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SO-RBF优化策略在锅炉过热系统辨识中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肖本贤 王晓伟 刘一福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82-1385,1389,共5页
提出了基于改进PSO算法的RBF神经网络混合优化(MPSO-RBF)方法,并将其应用到非线性系统的辨识中。该方法将改进PSO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和RBF神经网络局部优化的高效性相融合,克服了普通PSO算法收敛的不稳定性和RBF网络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 提出了基于改进PSO算法的RBF神经网络混合优化(MPSO-RBF)方法,并将其应用到非线性系统的辨识中。该方法将改进PSO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和RBF神经网络局部优化的高效性相融合,克服了普通PSO算法收敛的不稳定性和RBF网络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缺点。经典型非线性系统仿真试验,并与GA-RBF和RBF辨识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基于MPSO-RBF的混合优化方法较GA-RBF和RBF优化速度快、逼近性能好,可以达到更优的辨识精度。最后,通过对火电厂的过热汽温动态特性的辨识实例,同样证明了MPSO-RBF方法具有更好的性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PSO算法 RBF神经网络 非线性系统辨识 混合优化策略 过热汽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满意度原理的光柴储微网系统优化运行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倩 丁津津 +2 位作者 刘童 芮涛 王群京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8-95,共8页
围绕微网系统环保经济运行优化问题,在并网和孤岛运行状态下,建立了以分布式发电单元的发电费用、折旧费用和环境治理费用为目标,考虑微网运行约束条件的经济优化运行模型,形成多目标有约束优化问题。基于满意度原理的模糊综合判断将多... 围绕微网系统环保经济运行优化问题,在并网和孤岛运行状态下,建立了以分布式发电单元的发电费用、折旧费用和环境治理费用为目标,考虑微网运行约束条件的经济优化运行模型,形成多目标有约束优化问题。基于满意度原理的模糊综合判断将多目标转化为单目标问题。再应用全面学习粒子群算法,对微网内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和储能装置充/放电优化求解。以包含光伏、柴油发电机、锂电池、电动汽车充电桩和负载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为具体研究对象,优化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算法和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 经济运行 模糊综合评价 全面学习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变电站电能质量检测问题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罗亚桥 计长安 +1 位作者 占勇 徐斌 《现代电力》 2010年第2期31-34,共4页
首先介绍了电子互感器结构及其在数字化变电站中的应用,其次分析了光电流互感器、光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GIS电压互感器、独立式电子互感器的原理,并仿真了电流互感器、GIS电压互感器的幅频和相频响应曲线,最后讨论了数字化变电站... 首先介绍了电子互感器结构及其在数字化变电站中的应用,其次分析了光电流互感器、光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GIS电压互感器、独立式电子互感器的原理,并仿真了电流互感器、GIS电压互感器的幅频和相频响应曲线,最后讨论了数字化变电站电能质量测试装置应具有的功能,并提出了检定检测装置准确度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数字化变电站 电子式互感器 频响特性 检测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束空间ESPRIT算法电力系统谐波检测 被引量:5
17
作者 程志友 左靖坤 +3 位作者 陆巍 王家琦 梁昭 高天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16,27,共6页
电力系统中谐波检测是无功补偿、谐波滤除等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的前提。针对传统电力系统中谐波检测方法存在的精确度低,抗噪性差等问题,本文将波束空间ESPRIT算法应用于电力系统谐波检测。该算法以信号空间为模型,首先用盖氏圆检测出... 电力系统中谐波检测是无功补偿、谐波滤除等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的前提。针对传统电力系统中谐波检测方法存在的精确度低,抗噪性差等问题,本文将波束空间ESPRIT算法应用于电力系统谐波检测。该算法以信号空间为模型,首先用盖氏圆检测出信号源数,然后利用波束空间将阵列接收的数据通过变换得到波束空间的数据,再将波束空间的数据分解为噪声和信号子空间后由ESPRIT算法得到信号的频率估计值。最后由扩展PRONY方法计算得到信号的幅值。通过仿真实验验证和实际数据分析表明该方法速度快,精确度高且抗噪性强,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盖氏圆 波束空间 ESPRIT PRONY 谐波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考虑风电出力和负荷不确定性的最优调峰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彬 毛荀 彭晓涛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6-113,共8页
风电的随机波动特性可能使风电系统存在反调峰现象。在分析风电并网使系统对调峰需求发生变化的基础上,建立了风电出力和负荷的不确定性模型,并以最大限度消纳风电为目标,通过考虑使电网收益最大、满足潮流安全约束等因素建立了基于实... 风电的随机波动特性可能使风电系统存在反调峰现象。在分析风电并网使系统对调峰需求发生变化的基础上,建立了风电出力和负荷的不确定性模型,并以最大限度消纳风电为目标,通过考虑使电网收益最大、满足潮流安全约束等因素建立了基于实时电价的火电、水电和抽水蓄能联合调峰优化模型,并采用最优潮流和粒子群算法研究了改进优化模型的求解方法。最后,对所研究调峰策略优化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证明了该策略在提高电网收益的同时,能够充分利用各调峰机组的调峰能力,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系统 调峰 实时电价 粒子群算法 最优潮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500kV线路雷击跳闸原因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庆军 刘文海 郑世玲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5-86,共2页
利用雷电定位系统(LLS)分析2002、2003年安徽电网500kV输电线路雷击跳闸后,得出绕击是500kV输 电线路雷击跳闸的主要原因。提高线路绝缘水平、减小避雷线保护角及杆塔接地电阻等措施是线路防雷工作的重要措施,LLS对于雷击故障点的查找... 利用雷电定位系统(LLS)分析2002、2003年安徽电网500kV输电线路雷击跳闸后,得出绕击是500kV输 电线路雷击跳闸的主要原因。提高线路绝缘水平、减小避雷线保护角及杆塔接地电阻等措施是线路防雷工作的重要措施,LLS对于雷击故障点的查找、事故分析都有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雷击跳闸 雷电定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电机励磁系统数学模型及参数对电网动态稳定性分析结果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石雪梅 汪志宏 +1 位作者 桂国亮 戴申华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22-27,共6页
针对发电机及其励磁系统的数学模型及参数对电网动态稳定分析结果的影响,选取2007年安徽电网夏季高峰方式数据文件,采用中国电科院版动态稳定仿真程序,对影响电网动稳定较大的几个因素分四种方案作了详细计算分析,指出采用不同的发电机... 针对发电机及其励磁系统的数学模型及参数对电网动态稳定分析结果的影响,选取2007年安徽电网夏季高峰方式数据文件,采用中国电科院版动态稳定仿真程序,对影响电网动稳定较大的几个因素分四种方案作了详细计算分析,指出采用不同的发电机励磁系统模型及参数,动态稳定分析结论差别较大,其中实测模型参数最多的方案计算结果与实际运行工况基本接近,且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电网内发电机使用经典模型及经典参数会使动态稳定分析结果失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机 励磁模型 动态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