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D161构建肺结核的临床诊断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莹 张志苏 +2 位作者 施自伦 赵沨 邢应如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5-523,共9页
目的构建临床诊断模型区分肺结核与非结核性肺病。方法收集258例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信息,通过R软件采用随机数种子的方式分为训练集152例,测试集106例,比例为6∶4,根据患者诊断是否为肺结核将训练集分为结核组95例和非结核组57例,测试... 目的构建临床诊断模型区分肺结核与非结核性肺病。方法收集258例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信息,通过R软件采用随机数种子的方式分为训练集152例,测试集106例,比例为6∶4,根据患者诊断是否为肺结核将训练集分为结核组95例和非结核组57例,测试集分为结核组65例和非结核组41例。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肺结核影响因素并构建诊断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及临床决策曲线(DCA)评估诊断模型的预测价值和临床实用性。结果CD161+%(OR=0.768;95%CI 0.697~0.845;P<0.001)、AST(OR=0.961;95%CI 0.930~0.993;P=0.019)、吸烟史(OR=3.181;95%CI 1.149~8.804;P=0.026)是肺结核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ROC曲线下面积(AUC)达到了0.870(95%CI 0.816~0.924)和0.887(95%CI 0.827~0.948),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拟合度较好(训练集χ^(2)=6.213,P=0.623;测试集χ^(2)=6.197,P=0.625)。DCA表明该模型对肺结核发生概率诊断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结论利用CD161+%、AST、吸烟史构建诊断模型具有一定的诊断性能,便于临床快速区别肺结核与非结核性肺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非结核性肺病 CD161+% 流式细胞术 诊断模型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失巢凋亡相关基因预测肺腺癌转移及预后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2
作者 薛金丹 梁超 +6 位作者 周家伟 刘亚峰 郭建强 韩涛 李芸芸 吴静 胡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068-1081,共14页
目的:失巢凋亡是一种特殊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在肿瘤转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肺腺癌常发生多器官扩散性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本研究旨在探索新的失巢凋亡相关标志物预测肺腺癌转移及预后。方法:从TCGA数据库和GEO数据库获取肺腺癌转... 目的:失巢凋亡是一种特殊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在肿瘤转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肺腺癌常发生多器官扩散性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本研究旨在探索新的失巢凋亡相关标志物预测肺腺癌转移及预后。方法:从TCGA数据库和GEO数据库获取肺腺癌转移患者和未转移患者的基因表达谱和相应的临床数据,从GeneCard数据库下载293个失巢凋亡相关基因。通过无监督聚类分析,将肺腺癌转移患者分成两组肿瘤亚型,TIMER数据库和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评估两组的免疫浸润和免疫细胞功能。接着,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和Cox回归模型构建失巢凋亡相关基因预后模型并进行外部数据集验证,ROC曲线和列线图进一步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同时,评估了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的免疫治疗和药物治疗差异。最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验证标记基因的表达以及多重免疫荧光组化验证标记基因的免疫细胞浸润。结果:两聚类分子亚型在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和免疫细胞浸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Lasso及多因素Cox回归筛选得到了3个失巢凋亡相关预后基因(TLE1、EIF2AK3和BIRC3),构建3基因风险模型。根据风险评分中位值将患者分为高、低风险组,低风险组表现出更高的总生存期时间,免疫活性,肿瘤突变负担和PD1/PDL1表达,这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更好应答一致。列线图一步证明了模型的优越预测价值。qRTPCR显示,3个预后标志基因在肺腺癌细胞系和肺腺癌组织表达更高,多重免疫荧光组化验证其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程度正相关。结论:综上所述,本研究建立了失巢凋亡相关基因为特征的预后风险模型,该模型在肺腺癌患者中有很好的预后预测价值,因而可作为评估肺腺癌患者预后的潜在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失巢凋亡 肿瘤转移 预后模型 免疫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分泌性酸性磷酸酶(SapM)抑制小鼠巨噬细胞自噬 被引量:8
3
作者 胡东 王婉 +5 位作者 赵润鹏 徐雪维 邢应如 徐从景 张荣波 吴静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26-729,共4页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分泌性酸性磷酸酶(Sap M)对小鼠巨噬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分别用Sap M、渥曼青霉素、饥饿处理GFP-LC3-Raw264.7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自噬体的形成,Western blot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水平;再用Sap M处...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分泌性酸性磷酸酶(Sap M)对小鼠巨噬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分别用Sap M、渥曼青霉素、饥饿处理GFP-LC3-Raw264.7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自噬体的形成,Western blot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水平;再用Sap M处理GFP-LC3-Raw264.7细胞后加氯喹,Western blot法检测LC3Ⅱ水平。结果 Sap M和饥饿均导致GFP-LC3斑点增多和LC3Ⅱ水平增高,在Sap M处理的细胞中加入氯喹并没有引起LC3Ⅱ的进一步升高。结论 Sap M可阻断自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从而抑制小鼠巨噬细胞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分泌性酸性磷酸酶(SapM) 自噬 融合 Raw264.7细胞 微管蛋白相关轻链3(LC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MV-LC3-Ag85B重组质粒DNA疫苗对结核的免疫保护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胡东 杨小康 +8 位作者 王婉 邢应如 王文洋 杜昭弘 尤其 章力 陈丽萍 吴静 张荣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33-1136,1141,共5页
目的构建结核分枝杆菌Ag85B抗原基因与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基因融合的DNA疫苗,探究其抗结核分枝杆菌保护效应。方法构建pCMV-LC3-Ag85B重组质粒并转染RAW264.7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以pCMV、pCMV-Ag85B、p... 目的构建结核分枝杆菌Ag85B抗原基因与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基因融合的DNA疫苗,探究其抗结核分枝杆菌保护效应。方法构建pCMV-LC3-Ag85B重组质粒并转染RAW264.7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以pCMV、pCMV-Ag85B、pCMV-LC3-Ag85B质粒免疫BALB/c小鼠。末次免疫2周后,Ag85B刺激下培养各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ELISA检测IL-2、IFN-γ、IL-4、IL-10分泌水平。末次免疫3个月后,用H37Rv标准株尾静脉注射感染小鼠,计数肺和脾脏结核分枝杆菌载量。结果 pCMV-LC3-Ag85B在RAW264.7细胞的表达水平与质粒浓度呈剂量依赖性。与pCMV-Ag85B免疫组相比,pCMV-LC3-Ag85B免疫组的IL-2、IFN-γ分泌显著增加,而肺和脾脏内结核分枝杆菌载量降低。结论 pCMV-LC3-Ag85B可显著增强Th1型免疫应答,并显示较好的抗结核分枝杆菌免疫保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结核分枝杆菌 LC3 AG85B 免疫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琥酯上调肺癌患者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CD39、CD279和颗粒酶B表达 被引量:2
5
作者 邢应如 桂思吟 +7 位作者 胡万发 苏忆欣 张文婷 胡春晓 刘亚锋 谢军 吴静 胡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38-346,共9页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ART)对肺癌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健康体检者15例(NC组),肺癌患者21例(LC组),收集临床信息,采集并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ART处理PBMC 24h后,流式细胞术(FCM)检测ART的半数杀伤浓度(LC_(5...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ART)对肺癌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健康体检者15例(NC组),肺癌患者21例(LC组),收集临床信息,采集并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ART处理PBMC 24h后,流式细胞术(FCM)检测ART的半数杀伤浓度(LC_(50))及诱导T细胞高表达CD39和CD279的最佳浓度;最佳浓度的ART诱导后,FCM检测NC组CD8^(+)和CD4^(+)T细胞CD39、CD279的表达水平,以及LC组CD8^(+)和CD4^(+)T细胞CD39、CD279、CD38、CD28、颗粒酶B(GrzB)、穿孔素(PerF)、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2(IL-2)的水平。结果ART的LC_(50)为522μmol/L,最佳浓度为200μmol/L。LC组CD8^(+)和CD4^(+)T细胞CD279的基线表达显著高于NC组;200μmol/L ART诱导后,在NC组CD8^(+)和CD4^(+)T细胞中,CD39的表达显著升高;在LC组CD8^(+)和CD4^(+)T细胞中,CD39、CD279和GrzB的表达显著升高,IL-2表达显著降低,而CD38、CD28、IFN-γ和PerF等表达未见显著差异。促进ART诱导CD8^(+)T细胞表达CD39的临床因素有未放疗;促进ART诱导CD8^(+)T细胞表达CD279的因素有年龄>60岁、淋巴细胞数>1.26×10^(9)/L、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5、放疗、0.29×10^(9)/L≤单核细胞数≤0.95×10^(9)/L。结论肺癌患者T淋巴细胞高表达CD279;ART诱导肺癌患者CD8^(+)和CD4^(+)T细胞CD39、CD279和GrzB的表达上调,从而调节T细胞亚群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肺癌 CD39 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 颗粒酶B 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pM诱导的自噬体-溶酶体融合阻断依赖于SapM和Rab7的相互作用
6
作者 胡东 王婉 +7 位作者 赵润鹏 徐雪维 邢应如 倪升发 徐从景 铁保贤 张荣波 吴静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78-1182,共5页
目的研究Rab7在结核分枝杆菌毒力因子分泌性酸性磷酸酶(SapM)诱导的自噬体-溶酶体融合阻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ab7小干扰RNA(si Rab7)转染Raw264.7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P62蛋白水平。m Cherry-SapM转染Raw264.7细胞后免疫荧光检测Sap... 目的研究Rab7在结核分枝杆菌毒力因子分泌性酸性磷酸酶(SapM)诱导的自噬体-溶酶体融合阻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ab7小干扰RNA(si Rab7)转染Raw264.7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P62蛋白水平。m Cherry-SapM转染Raw264.7细胞后免疫荧光检测SapM与Rab7共定位情况,免疫共沉淀分析SapM与Rab7的关系。用3种SapM的突变体SapM△ARCA,SapM△FRED和SapM△CT转染Raw264.7细胞,分析SapM的不同突变体与Rab7的关系。结果 si Rab7处理后,细胞P62水平显著增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SapM与Rab7在胞内共定位;免疫共沉淀分析显示SapM与Rab7可相互沉淀;3种不同突变形式的SapM中,只有SapM△CT不能与Rab7相互作用。结论 SapM诱导的自噬体-溶酶体融合阻断依赖于SapM与Rab7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性酸性磷酸酶(SapM) 自噬 Rab7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中3种标记的Tregs细胞表达频率比较
7
作者 邢应如 孟阿娜 +1 位作者 胡东 张荣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98-803,共6页
目的 :分析CD4+CD25High、CD4+CD25+CD127Low/–、CD4+CD25+Fox P3+3种标记的Tregs细胞比例的相关性,探讨不同荧光素组合标记Tregs细胞的鉴定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健康体检者60例,平均分成2组(Ⅰ组、Ⅱ组),Ⅰ组用CD25-APC/CD127-PE/CD4-F... 目的 :分析CD4+CD25High、CD4+CD25+CD127Low/–、CD4+CD25+Fox P3+3种标记的Tregs细胞比例的相关性,探讨不同荧光素组合标记Tregs细胞的鉴定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健康体检者60例,平均分成2组(Ⅰ组、Ⅱ组),Ⅰ组用CD25-APC/CD127-PE/CD4-FITC三色抗体标记,Ⅱ组用CD25-PE/CD127-Alexa Fluor禄R647/CD4-Per CP-Cy5.5标记;另选Ⅰ组10例,用CD25-FITC/Fox P3-PE/CD4-Per CP-Cy5.5/CD127-Alexa Fluor禄R647四色抗体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Cell Quest软件分析,比较Tregs细胞结果差异,分析Fox P3+与CD127Low/–的相关性。结果:CD25+CD127Low/–Tregs细胞Ⅱ组(7.89±1.37)%明显高于Ⅰ组(6.37±1.83)%(P=0.001),2组中CD4+CD25High和CD4+CD25+CD127Low/–的相关系数(r)分别是0.944、0.916;(94.08±1.93)%的CD25+Fox P3+细胞低表达CD127,CD25+Fox P3+和全血检测CD25+CD127Low/–的Tregs细胞有较高的相关性(r=0.846),结果差异不明显(P=0.774)。结论:CD25+CD127Low/–是Tregs细胞特异性标志,适合临床应用。全血检测Tregs细胞,用CD25-APC、CD127-PE、CD4-FITC荧光素组合检测结果与Fox P3相关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CD127 FOXP3 流式细胞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SCLC骨转移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被引量:2
8
作者 胡春晓 刘亚锋 +9 位作者 苏忆欣 郭健强 张文婷 王雪芹 谢军 胡万发 吴静 邢应如 胡东 丁选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32-836,共5页
目的构建列线图来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骨转移的发生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医院确诊的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是否发生骨转移、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吸烟状况、PS评分、TN分期、骨转移前是否有其他部位的转移、癌胚抗原(CEA... 目的构建列线图来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骨转移的发生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医院确诊的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是否发生骨转移、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吸烟状况、PS评分、TN分期、骨转移前是否有其他部位的转移、癌胚抗原(CEA)水平、甲胎蛋白(AFP)水平、血清钙浓度(Ca^(2+))、血清磷浓度(P)、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利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决策曲线分析法(DCA)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及临床获益度,使用列线图进行模型可视化。结果ROC曲线下面积(AUC)显示,在建模组(n=138)及验证组(n=92)中,联合指标(年龄、性别、病理类型、CEA、ALP)预测的AUC值(建模组=0.792,验证组=0.629)均高于单一指标预测值。结论该研究构建的预测模型效果良好,可为临床筛选NSCLC骨转移的高危患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骨转移 危险因素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GGA数据库构建肺腺癌自噬相关基因预后风险模型 被引量:2
9
作者 王雪芹 刘亚锋 +7 位作者 吴静 周家伟 邢应如 张鑫 李丹婷 谢军 丁选胜 胡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28-533,共6页
目的基于TCGA数据库,结合人类自噬数据库构建预测肺腺癌患者预后的风险模型,探讨自噬相关基因预后风险模型对肺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性能及与免疫微环境的相关性。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下载肺腺癌患者临床信息和转录组数据,结合人... 目的基于TCGA数据库,结合人类自噬数据库构建预测肺腺癌患者预后的风险模型,探讨自噬相关基因预后风险模型对肺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性能及与免疫微环境的相关性。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下载肺腺癌患者临床信息和转录组数据,结合人类自噬数据库筛选出232个自噬相关基因。通过Cox回归分析筛选出4个独立与预后相关的自噬基因,并采用风险评分构建肺腺癌预后预测模型,用ROC曲线评价预测模型性能。使用ESTIMATE和CIBERSORT在线网站(https://cibersort.stanford.edu/)探索风险评分与肿瘤免疫微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肺腺癌中有30个差异表达的自噬相关基因,其中4个自噬基因(BIRC5、ERO1A、ITGB4、NLRC4)具有预测患者预后的功能。依据风险评分进行分组,Kaplan-Meier分析表明高风险组生存率低于低风险组(P<0.0001)。ROC曲线表明风险评分模型判断肺腺癌预后的准确性(AUC=0.757)。ESTIMATE和CIBERSORT分析提示风险评分模型与肿瘤微环境中的多个免疫细胞亚群浸润相关。结论自噬相关基因预后风险模型较临床数据能更好地预测肺腺癌患者预后。在高风险组中,CD4+记忆静止细胞可改善肺腺癌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自噬 免疫细胞 免疫浸润 生存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 kD早期分泌型抗原靶点(ESAT6)抑制巨噬细胞的自噬并促进BCG的增殖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雪维 赵润鹏 +5 位作者 张荣波 吴静 胡东 邢应如 倪升发 铁保贤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0-314,共5页
目的 6 kD早期分泌型抗原靶点(ESAT6)能够促进卡介苗(BCG)的增殖,巨噬细胞的自噬功能能有效杀伤BCG,研究ESAT6与自噬的相互作用,为揭示ESAT6介导的免疫逃逸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别观察对照质粒pCMV-HA和重组质粒pCMV-HA-ESAT6转染以及Ea... 目的 6 kD早期分泌型抗原靶点(ESAT6)能够促进卡介苗(BCG)的增殖,巨噬细胞的自噬功能能有效杀伤BCG,研究ESAT6与自噬的相互作用,为揭示ESAT6介导的免疫逃逸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别观察对照质粒pCMV-HA和重组质粒pCMV-HA-ESAT6转染以及Earle平衡盐溶液(EBSS)处理的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中BCG的生长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pCMV-HA-ESAT6的RAW264.7细胞0、8、12、24、32 h后,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蛋白水平。转染pCMV-HA、pCMV-HA-ESAT6、氯喹(CQ)单独处理和CQ与pCMV-HA-ESAT6转染联合处理条件下,Western blot法检测LC3的水平,Lyso Tracker Red染料法计数溶酶体数量,观察罗琴培养基上BCG的情况。结果 pCMV-HA-ESAT6转染的RAW264.7细胞中BCG的生长旺盛,而EBSS处理组生长受抑制;在0、8、12、24、32 h,pCMV-HA-ESAT6转染的RAW264.7细胞中LC3Ⅰ向LC3Ⅱ转换逐渐增强;与对照组相比,溶酶体荧光探针Lyso Tracker Red染色法显示pCMV-HA-ESAT6、CQ以及CQ与pCMV-HA-ESAT6转染处理组的溶酶体较多且体积大,但后三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CMV-HA-ESAT6、CQ以及CQ与pCMV-HA-ESAT6转染处理组的BCG生长旺盛。结论 ESAT6抑制RAW264.7细胞内的自噬水平,并且能够促进RAW264.7细胞中感染BCG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分泌型抗原靶点6(ESAT6) 巨噬细胞 自噬 卡介苗(BC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腺癌预后代谢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文婷 刘亚锋 +7 位作者 胡春晓 王雪芹 谢军 张雪 胡万发 吴静 邢应如 胡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1-48,共8页
目的基于代谢基因的生物信息学构建肺腺癌预后模型及验证。方法获取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和基因表达数据集(GEO)肺腺癌相关数据,套索(LASSO)回归构建多基因预后模型并计算风险值(RS)。单因素、多因素Cox独立预后分析,通过受试者... 目的基于代谢基因的生物信息学构建肺腺癌预后模型及验证。方法获取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和基因表达数据集(GEO)肺腺癌相关数据,套索(LASSO)回归构建多基因预后模型并计算风险值(RS)。单因素、多因素Cox独立预后分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并进行生存分析。构建列线图评价模型的可行性,通过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进行代谢基因功能富集分析。肿瘤免疫评估资源(TIMER)数据库分析患者RS与免疫细胞浸润以及与免疫检查点分子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运用TCGA数据库基于18个代谢相关基因构建肺腺癌预后模型,RS可以作为独立的预后因子。ROC曲线下面积为0.713。生存分析显示,与高风险组相比,低风险组总体生存率更高,预后模型与免疫细胞的浸润以及与免疫检查点分子的表达有关。结论代谢相关基因肺腺癌预后模型的RS是独立预后因子,模型具有较高的预后判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代谢基因 预后模型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和体外实验探讨粉防己碱治疗早期矽肺的关键通路 被引量:2
12
作者 梁超 周家伟 +8 位作者 刘亚锋 郭健强 王清森 苏忆欣 邢应如 胡春晓 谢军 吴静 胡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23期1792-1802,共11页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和体外实验探究粉防己碱治疗早期矽肺发展的关键通路。方法:通过文献挖掘收集矽肺患者的差异表达基因;利用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O)收集二氧化硅滴注小鼠的差异表达基因;借助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Gene...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和体外实验探究粉防己碱治疗早期矽肺发展的关键通路。方法:通过文献挖掘收集矽肺患者的差异表达基因;利用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O)收集二氧化硅滴注小鼠的差异表达基因;借助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GeneCards、比较毒物基因组学数据库(CTD)获取矽肺相关的疾病靶点;分别将差异表达基因和疾病靶点通过R语言及Metascape平台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使用薛定谔(Schrödinger)及Pymol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及修饰;制备二氧化硅刺激的巨噬细胞和上皮细胞模型,通过PCR技术和蛋白免疫印迹(WB)验证分析结果。结果:筛选出矽肺病人差异表达基因2065个,滴注二氧化硅大鼠差异表达基因2291个,矽肺相关疾病靶点803个。GO富集分析主要涉及G蛋白偶联受体结合、调节炎症反应、参与免疫反应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主要包括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ECM-receptor interaction)、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等。不同来源的差异基因和疾病靶点同时筛选出IL-17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表明矽肺药物粉防己碱与IL-17信号通路中的RAF/MEK/ERK通路有良好的结合效果。细胞实验表明粉防己碱通过调控RAF/MEK/ERK通路降低巨噬细胞中TNF-α、TGF-β等炎症因子的表达,同时抑制上皮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及炎症因子表达。结论:粉防己碱通过RAF/MEK/ERK通路调控炎症反应和上皮间质转化(EMT)从而影响早期矽肺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肺 粉防己碱 生物信息学 分子对接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药结核分枝杆菌与耐药基因突变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孔伟伟 邢应如 +5 位作者 胡万发 胡东 吴璇 于莉 汪旻旻 黄升海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9-332,共4页
探讨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MTB)耐药性与基因突变情况。68例临床分离菌株采用罗氏药敏实验检测MTB对利福平(RFP)、异烟肼(INH)、链霉素(SM)、吡嗪酰胺(PZA)和乙胺丁醇(EMB)的耐药情况,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检... 探讨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MTB)耐药性与基因突变情况。68例临床分离菌株采用罗氏药敏实验检测MTB对利福平(RFP)、异烟肼(INH)、链霉素(SM)、吡嗪酰胺(PZA)和乙胺丁醇(EMB)的耐药情况,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检测MTB临床分离株耐利福平(rpo B)、异烟肼(kat G)、链霉素(rps L)、吡嗪酰胺(pnc A)、乙胺丁醇(emb B)基因突变率,5种耐药基因突变率依次为78. 2%、69. 8%、72. 2%、43. 8%、31. 4%,其中高耐株基因突变率分别为92. 1%、80. 0%、87. 5%、72. 0%、45. 5%。低耐株分别为47. 1%、25. 0%、28. 5%、13. 0%、7. 7%。MTB耐药基因突变与耐药水平密切相关,PCR-SSCP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rpo B、kat G、rps L、pnc A和emb B基因突变快速、敏感、特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药敏实验 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像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组织UCHL1高表达与不良预后相关 被引量:3
14
作者 阿布都色麦尔·热依木 戴京京 +1 位作者 邢应如 周武碧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66-1372,共7页
目的:探讨泛素C末端水解酶L1(UCHL1)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Oncomine数据库筛选UCHL1基因在肺癌中的表达;STRING数据库构建UCHL1互作网络并进行富集分析;GEPIA数据库和免疫组化分析肺癌及癌旁组织UCHL1蛋白的表达;Ka... 目的:探讨泛素C末端水解酶L1(UCHL1)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Oncomine数据库筛选UCHL1基因在肺癌中的表达;STRING数据库构建UCHL1互作网络并进行富集分析;GEPIA数据库和免疫组化分析肺癌及癌旁组织UCHL1蛋白的表达;Kaplan Meier-Plotter分析UCHL1和相关蛋白与患者总生存率(OS)的关系;χ^(2)检验分析UCHL1表达与肺癌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Cox回归模型预测肺癌患者OS的危险因子。结果:Oncomine数据库研究表明UCHL1在肺癌中显著性上调;STRING数据库筛选出与UCHL1互作得分前10的蛋白;UCHL1及相关蛋白主要富集于蛋白去泛素化、宿主细胞成分、泛素蛋白连接酶结合和泛素介导的蛋白质水解通路;UCHL1及相关蛋白(UCHL3、SNCA)在肺癌中存在差异表达;UCHL1低表达患者的OS明显增高,SNCA低表达患者的OS降低;UCHL1表达与患者性别和病理分期显著相关;UCHL1表达和N分期是肺癌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UCHL1在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并与肺癌患者不良预后相关,有可能成为肺癌患者治疗以及判断预后的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CHL1 肺癌 总生存率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