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apX的煤矿通风管理系统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高光发 齐敏菊 黄永红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10,共3页
文章介绍了煤矿通风管理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煤矿通风管理系统的功能及其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法。该系统实现了地图与数据库的自动链接和双向查询,及信息的动态可视化管理,为煤炭生产管理部门对矿井通风信息的管理、查询分析和... 文章介绍了煤矿通风管理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煤矿通风管理系统的功能及其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法。该系统实现了地图与数据库的自动链接和双向查询,及信息的动态可视化管理,为煤炭生产管理部门对矿井通风信息的管理、查询分析和决策提供了一条新的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通风管理 信息系统 MAPX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的地理信息系统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魏磊 石必明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3-85,共3页
Web-Gis技术现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文章从Web-Gis系统的体系构建,到具体功能设计入手,结合淮南新集集团刘庄矿生产实际情况提出用Web-Gis建立煤矿安全地理信息系统,对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的监控和制订应争救援方案都... Web-Gis技术现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文章从Web-Gis系统的体系构建,到具体功能设计入手,结合淮南新集集团刘庄矿生产实际情况提出用Web-Gis建立煤矿安全地理信息系统,对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的监控和制订应争救援方案都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Gis技术 煤矿安全管理 网络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温条件下煤结构与吸氧量的关系 被引量:13
3
作者 何启林 王德明 +1 位作者 陆伟 周福宝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65-869,共5页
采用压汞法技术定量测定了在不同温度与压力下煤样的孔径、孔容积与煤的表面积的值;用分形理论对煤在定压变温条件下结构参数进行分形特征描述,并对用孔径与孔容两种分形维度的值表示煤的孔隙结构的合理性进行了比较.当煤温<100℃时... 采用压汞法技术定量测定了在不同温度与压力下煤样的孔径、孔容积与煤的表面积的值;用分形理论对煤在定压变温条件下结构参数进行分形特征描述,并对用孔径与孔容两种分形维度的值表示煤的孔隙结构的合理性进行了比较.当煤温<100℃时,煤的容积分形维数增大,吸氧量增加,孔隙容积对煤的吸氧量起主要作用;当煤温≥100℃时,煤的分形维数减小,煤的吸氧量也增加,这是由于煤的吸氧量主要是氧化反应速率决定的,孔隙结构特征对煤的吸氧量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的孔隙结构 吸氧量 压汞法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矿井通风系统角联风路自动识别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蔡峰 刘泽功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7期3-6,共4页
角联风路的识别与稳定性分析是矿井通风系统稳定性与可靠性分析理论中的核心内容之一。笔者对通风系统角联风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了通路法的局限性,简化了角联风路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快速、准确、灵活的角联风路自动识别的新方法—... 角联风路的识别与稳定性分析是矿井通风系统稳定性与可靠性分析理论中的核心内容之一。笔者对通风系统角联风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了通路法的局限性,简化了角联风路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快速、准确、灵活的角联风路自动识别的新方法——节点位置法;编写了角联风路自动识别软件,并应用现场数据进行测试,将其结果与通路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证明了节点位置法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矿井 通风系统 角联风路 自动识别方法 稳定性 可靠性 数学模型 节点位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热线法测定松散煤体导热系数试验 被引量:12
5
作者 唐明云 张国枢 +2 位作者 张朝举 束永保 邱进伟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15,共3页
根据国际标准的平行热线法原理,设计出测定松散煤体导热系数试验装置,给出了其计算方法,并对祁东煤矿的不同粒径及不同含水量的煤质进行了反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粒径及含水量的增加,煤体导热系数呈上升趋势,且越趋平稳;最后对结果作了... 根据国际标准的平行热线法原理,设计出测定松散煤体导热系数试验装置,给出了其计算方法,并对祁东煤矿的不同粒径及不同含水量的煤质进行了反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粒径及含水量的增加,煤体导热系数呈上升趋势,且越趋平稳;最后对结果作了详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热线法 松散煤体 导热系数 粒度 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灰色预测系统及其对抽采瓦斯钻孔流量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春华 刘泽功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52-55,共4页
研究钻孔瓦斯流量的变化及其变化趋势对抽采煤层瓦斯涌出量及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等参量的判定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笔者将煤层抽采瓦斯钻孔看作一个灰色系统,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以原始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建立抽采瓦斯钻孔流量的模拟和预... 研究钻孔瓦斯流量的变化及其变化趋势对抽采煤层瓦斯涌出量及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等参量的判定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笔者将煤层抽采瓦斯钻孔看作一个灰色系统,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以原始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建立抽采瓦斯钻孔流量的模拟和预测GM(1,1)模型。针对数值模拟中大量的矩阵计算,利用MATLAB软件编制高效的计算机程序,实现了对抽采瓦斯钻孔流量的模拟和预测。为了检验模型模拟和预测结果的精度,选择了合理的误差检验模型。通过工程实例证明了GM(1,1)模型可信度较高,关联度较好,均方差比值为一级,拟合优度高。对瓦斯抽采设计和矿井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 钻孔 流量 模拟 灰色 抽采矩阵实验室(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无线电台风井综合参数安全监控系统 被引量:3
7
作者 吴攀 吴永祥 曹珍贯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3-55,共3页
针对煤矿地面风井的安全参数的测控问题,提出基于DSP无线电台测控数据的方案,阐述了DSP的测控分站和DSP的无线电数传电台原理,介绍了系统的总体方案和软件功能。
关键词 DSP 无线电台 地面风井 综合参数 安全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通风系统合理性模糊综合评判 被引量:6
8
作者 苗磊刚 张国枢 秦汝祥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1-63,共3页
针对矿井通风系统中各影响因素具有明显模糊性的特点,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了一种新型的通风系统合理性模糊数学评判模型,对通风系统合理性进行综合评判。并以某矿务局的4个矿为例验证该方法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对系统的合理... 针对矿井通风系统中各影响因素具有明显模糊性的特点,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了一种新型的通风系统合理性模糊数学评判模型,对通风系统合理性进行综合评判。并以某矿务局的4个矿为例验证该方法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对系统的合理性给以直观、定量的描述,操作性强,效果好,可在一般的矿井通风系统评价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风系统 安全评价 模糊综合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基于Web技术的煤矿实时监控系统 被引量:1
9
作者 邵康 李海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3-54,9,共3页
介绍了基于Web监控系统的原理及其组成 ,给出了基于数据库的Web应用系统中监控数据库的连接方案 ,重点讨论了通过Web浏览器访问监控数据库的几种技术方案 ,并从数据库Web应用的技术角度探讨了不同解决方案的特点以及Web应用程序开发的... 介绍了基于Web监控系统的原理及其组成 ,给出了基于数据库的Web应用系统中监控数据库的连接方案 ,重点讨论了通过Web浏览器访问监控数据库的几种技术方案 ,并从数据库Web应用的技术角度探讨了不同解决方案的特点以及Web应用程序开发的相关问题。同时结合矿压实时监测系统的实例 ,分析了通过企业信息平台实现监控系统网络化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用网关接口 开放数据库连接 矿山压力 WEB技术 煤矿 实时监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的矿山企业异构数据库集成系统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熊萍 余忠林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9,共3页
针对当前矿山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使用的大量异构数据库的特点,分析利用了异构的数据库Web集成方法。利用矿山企业已有的数据资源,设计并实现多个数据库Web集成系统。
关键词 矿山 异构数据库 网络数据库 数据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层开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 被引量:71
11
作者 戴广龙 汪有清 +2 位作者 张纯如 李庆明 邵广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2-385,共4页
分析了分源法预测保护层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理论和保护层开采时上覆煤岩层采动裂隙的分布,然后应用分源法预测了谢桥矿1242(1)保护层开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结果为15.93-17.22 m3/min,误差为3.3%-4.5%.
关键词 保护层开采 瓦斯涌出量 预测 瓦斯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空留巷综合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82
12
作者 华心祝 赵少华 +1 位作者 朱昊 胡华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225-2228,共4页
用沿空留巷技术保留的巷道要经历掘进和两次强烈的采动影响,对所需留巷的巷道,应该从掘进期间的支护设计与施工到留巷期间的巷旁支护方式选择,及下个工作面回采期间的加强支护均应统筹考虑,这样才能保证沿空留巷技术的成功实施,故沿空... 用沿空留巷技术保留的巷道要经历掘进和两次强烈的采动影响,对所需留巷的巷道,应该从掘进期间的支护设计与施工到留巷期间的巷旁支护方式选择,及下个工作面回采期间的加强支护均应统筹考虑,这样才能保证沿空留巷技术的成功实施,故沿空留巷技术是一项系统工程。据此,在淮北岱河矿Ⅲ3215工作面机巷进行了沿空留巷实践,巷内采用了锚网索支护,巷旁采用了工字钢密集支柱及矸石(碎煤)带联合支护,并在矿压观测的基础上,得出了所留巷道矿压显现规律,工业试验和应用实践表明,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留巷 巷旁支护 锚网索支护 综合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采速度对综放面围岩力学特征影响研究 被引量:86
13
作者 谢广祥 常聚才 华心祝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63-967,共5页
以谢桥矿#13煤层综放工作面工程地质和开采技术条件为背景,应用计算机数值模拟和实验室相似材料模拟,对不同推进速度下综放面围岩应力、位移、破坏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了工作面推进速度对综放开采安全生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 以谢桥矿#13煤层综放工作面工程地质和开采技术条件为背景,应用计算机数值模拟和实验室相似材料模拟,对不同推进速度下综放面围岩应力、位移、破坏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了工作面推进速度对综放开采安全生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工作面推进速度增加,工作面低应力区和周围煤岩体破坏区的范围以及位移都相应减小,而前方支承压力峰值位置向工作面煤壁靠近,峰值应力增大。现场生产实践适当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有利于保持巷道的稳定性和改善巷道维护状态,但是应做好监测工作,防止岩爆等动力灾害的发生,确保井下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面 推进速度 围岩 力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瓦斯低透气性煤层深孔预裂爆破增透数值模拟 被引量:108
14
作者 蔡峰 刘泽功 +1 位作者 张朝举 林柏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99-503,共5页
针对高瓦斯低透气性煤层,采用Taylor方法建立了一个新的LS-DYNA3D爆破损伤模型,对深孔预裂爆破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再现了爆破过程中,动压冲击震裂、应力波传播与叠加以及爆生气体驱动裂纹扩展的整个过程,分析了爆破孔间距对爆生裂纹和... 针对高瓦斯低透气性煤层,采用Taylor方法建立了一个新的LS-DYNA3D爆破损伤模型,对深孔预裂爆破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再现了爆破过程中,动压冲击震裂、应力波传播与叠加以及爆生气体驱动裂纹扩展的整个过程,分析了爆破孔间距对爆生裂纹和爆破增透效果的影响,提出了高瓦斯低透气性煤层深孔预裂爆破的合理间距为5-6 m,为高瓦斯低透气性煤层的瓦斯抽放提出了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瓦斯低透气性煤层 深孔预裂爆破 应力波 裂纹扩展 叠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透气性突出煤层巷道快速掘进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7
15
作者 刘健 刘泽功 石必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27-831,共5页
针对在低透气性突出煤层巷道掘进过程中,煤与瓦斯突出综合检测指标经常超限,掘进速度缓慢等问题,提出了深孔预裂控制爆破和巷帮钻孔边抽边掘相结合的综合防突技术,研究了深孔预裂控制爆破技术的作用机理,阐述了深孔预裂控制爆破技... 针对在低透气性突出煤层巷道掘进过程中,煤与瓦斯突出综合检测指标经常超限,掘进速度缓慢等问题,提出了深孔预裂控制爆破和巷帮钻孔边抽边掘相结合的综合防突技术,研究了深孔预裂控制爆破技术的作用机理,阐述了深孔预裂控制爆破技术的工艺流程和巷帮钻孔的布置参数.研究表明:在低透气性突出煤层中采用深孔预裂控制爆破和巷帮钻孔边抽边掘相结合的防突措施,可有效地消除激发突出的应力和煤体结构的不均匀性,提高煤体强度和煤层透气性,使巷帮钻孔瓦斯抽放量大幅度地提高,增大了煤体抑制突出的阻力,能有效地预防和消除在掘进过程中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且提高巷道掘进速度3~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透气性突出煤层 巷道掘进 深孔预裂控制爆破 边抽边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柱宽度对综放回采巷道围岩破坏场影响分析 被引量:31
16
作者 谢广祥 杨科 常聚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3-176,共4页
为了研究综放回采巷道围岩破坏场随护巷煤柱宽度变化的特征,采用计算机数值模拟(FLAC3D)对不同煤柱宽度综放回采巷道围岩破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宽度煤柱的巷道围岩在回采期间破坏有很大差异,极窄小煤柱完全破坏,中等煤柱压应力... 为了研究综放回采巷道围岩破坏场随护巷煤柱宽度变化的特征,采用计算机数值模拟(FLAC3D)对不同煤柱宽度综放回采巷道围岩破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宽度煤柱的巷道围岩在回采期间破坏有很大差异,极窄小煤柱完全破坏,中等煤柱压应力较高,较大宽度煤柱内存在弹性区,但造成的煤炭损失大;巷帮实煤体的破坏主要以剪切破坏为主,而煤柱的破坏则主要是剪切、拉伸复合破坏。合理的护巷煤柱宽度应大于保证煤柱不被压垮、不发生裂隙向采空区漏风、诱发自燃的最小煤柱尺寸,同时最大煤柱宽度应避免煤柱承受较高应力而失去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 回采巷道 围岩破坏场 煤柱宽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南矿区开采煤层顶板抽放瓦斯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27
17
作者 袁亮 刘泽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9-152,共4页
针对淮南矿区低透气性高瓦斯煤层开采过程中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和回风流中浓度超限、瓦斯事故时有发生但又缺乏合理有效的根治技术这一难题,开展了淮南矿区开采煤层顶板抽放瓦斯技术的研究.通过采空区顶板岩层移动的理论分析,采用数值模... 针对淮南矿区低透气性高瓦斯煤层开采过程中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和回风流中浓度超限、瓦斯事故时有发生但又缺乏合理有效的根治技术这一难题,开展了淮南矿区开采煤层顶板抽放瓦斯技术的研究.通过采空区顶板岩层移动的理论分析,采用数值模拟计算、实验室相似材料试验和工业性试验研究方法,找到了顶板抽放瓦斯钻孔或顶板巷道合理布置的位置,采煤工作面瓦斯抽放率达到60%以上,使淮南矿区采煤工作面瓦斯灾害问题得到了根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矿区 煤层 顶板 抽放瓦斯技术 上隅角 回风流 瓦斯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采煤层顶板环形裂隙圈内走向长钻孔法抽放瓦斯研究 被引量:96
18
作者 刘泽功 袁亮 +3 位作者 戴广龙 石必明 卢平 涂敏 《中国工程科学》 2004年第5期32-38,共7页
开采煤层工作面的瓦斯主要来源于该煤层、采空区和邻近层的卸压解吸瓦斯。由于煤层松软 ,顺层钻孔施工难 ,不便钻孔抽放瓦斯。若对采空区实施大面积抽放 ,工程难度大 ,而且抽不出高浓度瓦斯。因此 ,寻找瓦斯运移的裂隙通道和瓦斯富集区 ... 开采煤层工作面的瓦斯主要来源于该煤层、采空区和邻近层的卸压解吸瓦斯。由于煤层松软 ,顺层钻孔施工难 ,不便钻孔抽放瓦斯。若对采空区实施大面积抽放 ,工程难度大 ,而且抽不出高浓度瓦斯。因此 ,寻找瓦斯运移的裂隙通道和瓦斯富集区 ,实施有效的瓦斯抽放工程是实现高效瓦斯抽放的技术关键。采用实验室相似材料试验、数值模拟计算和工业性试验研究方法 ,研究寻找采场上覆岩层中环形裂隙圈形成机理和位置 ,把抽放钻孔布置在环形裂隙圈内 ,进行“环形裂隙圈内走向长钻孔法”瓦斯抽放。这种瓦斯抽放技术使低透气性高瓦斯煤层的开采和瓦斯抽放分层区进行 ,在开采层工作面采煤 ,在顶板层裂隙区抽放卸压瓦斯 ,对流向工作面上隅角的瓦斯起到了截流作用 ,解决了松软低透气性高瓦斯煤层群开采瓦斯抽放困难的关键技术难题。该瓦斯抽放技术在淮南矿区高瓦斯工作面的应用结果表明 ,采煤工作面瓦斯抽放率达到 6 0 %以上 ,实现煤层群首采煤层安全、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顶板 相似材料试验 数值计算 环形裂隙圈 瓦斯抽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斯涌出异常预报煤与瓦斯突出 被引量:33
19
作者 秦汝祥 张国枢 杨应迪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99-602,共4页
通过对掘进工作面突出前夕煤壁瓦斯浓度变化规律的研究,提出了利用瓦斯浓度变化预报煤与瓦斯突出的方法,并建立了突出预报数学模型.研究表明:对瓦斯浓度序列的移动平均线、振幅、频次和方差等几个方面的综合评判,可预报掘进工作面突出... 通过对掘进工作面突出前夕煤壁瓦斯浓度变化规律的研究,提出了利用瓦斯浓度变化预报煤与瓦斯突出的方法,并建立了突出预报数学模型.研究表明:对瓦斯浓度序列的移动平均线、振幅、频次和方差等几个方面的综合评判,可预报掘进工作面突出的发生,并以潘一矿突出实例进行验证,表明在突出前2.5 h瓦斯浓度变化出现异常,根据这一异常可实现突出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异常 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等含水层下留设防砂煤柱开采的试验与研究 被引量:41
20
作者 杨本水 王从书 阎昌银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2-346,共5页
百善煤矿主采煤层上方直接覆盖有 2 2~ 2 7m的砂砾石含水层 ,严重威胁矿井的安全生产 .为了安全合理地开采 ,进行了矿区水文地质和上覆岩层岩石力学、水理性质以及“两带”高度试验 .结果表明 :含水层内含黏量较高 ,垂直渗透能力较弱 ... 百善煤矿主采煤层上方直接覆盖有 2 2~ 2 7m的砂砾石含水层 ,严重威胁矿井的安全生产 .为了安全合理地开采 ,进行了矿区水文地质和上覆岩层岩石力学、水理性质以及“两带”高度试验 .结果表明 :含水层内含黏量较高 ,垂直渗透能力较弱 ;所留煤柱属软弱或极软弱类型 ;风化带内黏土矿物含量较大 ;吸水后体积膨胀 ,再生隔水能力强 ;受采动影响后 ,具阻水和抑制导水裂隙带继续发展的双重作用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 ,取得了将垂高 5 0m的防水煤柱缩小到 12~ 2 0m防砂、防塌煤柱的技术突破 ,安全地多采煤 6 0 0多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砂煤柱 综采工作面 防水煤岩柱 含水层下采煤 风化带 矿井 覆岩 导水裂隙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