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D161构建肺结核的临床诊断模型
1
作者 张莹 张志苏 +2 位作者 施自伦 赵沨 邢应如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5-523,共9页
目的构建临床诊断模型区分肺结核与非结核性肺病。方法收集258例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信息,通过R软件采用随机数种子的方式分为训练集152例,测试集106例,比例为6∶4,根据患者诊断是否为肺结核将训练集分为结核组95例和非结核组57例,测试... 目的构建临床诊断模型区分肺结核与非结核性肺病。方法收集258例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信息,通过R软件采用随机数种子的方式分为训练集152例,测试集106例,比例为6∶4,根据患者诊断是否为肺结核将训练集分为结核组95例和非结核组57例,测试集分为结核组65例和非结核组41例。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肺结核影响因素并构建诊断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及临床决策曲线(DCA)评估诊断模型的预测价值和临床实用性。结果CD161+%(OR=0.768;95%CI 0.697~0.845;P<0.001)、AST(OR=0.961;95%CI 0.930~0.993;P=0.019)、吸烟史(OR=3.181;95%CI 1.149~8.804;P=0.026)是肺结核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ROC曲线下面积(AUC)达到了0.870(95%CI 0.816~0.924)和0.887(95%CI 0.827~0.948),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拟合度较好(训练集χ^(2)=6.213,P=0.623;测试集χ^(2)=6.197,P=0.625)。DCA表明该模型对肺结核发生概率诊断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结论利用CD161+%、AST、吸烟史构建诊断模型具有一定的诊断性能,便于临床快速区别肺结核与非结核性肺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非结核性肺病 CD161+% 流式细胞术 诊断模型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