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u/M_(x)O_(y)催化甲醇水蒸气重整反应的载体效应
1
作者 张磊 刘明新 +4 位作者 郑亦凇 安国超 韩蛟 张财顺 高志贤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33-1242,共10页
以CeO_(2)、ZrO_(2)、γ-Al_(2)O_(3)、AlO(OH)为载体,RuCl_(3)为钌源,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Ru/M_(x)O_(y)催化剂。通过XRD、BET、H_2-TPR、XPS等表征手段,结合高通量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评价,探究了不同载体对Ru/M_(x)O_(y)催化剂催... 以CeO_(2)、ZrO_(2)、γ-Al_(2)O_(3)、AlO(OH)为载体,RuCl_(3)为钌源,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Ru/M_(x)O_(y)催化剂。通过XRD、BET、H_2-TPR、XPS等表征手段,结合高通量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评价,探究了不同载体对Ru/M_(x)O_(y)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RuO_(x)和载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差异,以及是否存在氧空位,呈现出明显的载体效应。以CeO_(2)为载体制备的Ru/CeO_(2)催化剂,RuO_(x)分散性较好,RuO_(x)和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强,存在氧空位,催化活性较好。在反应温度为420℃,水醇物质的量比为1.2,甲醇水质量空速为6 h^(-1)的条件下,甲醇转化率为88.64%,在高通量下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基催化剂 甲醇水蒸气重整 载体 CeO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壳状Ni_(3)S_(2)/NiMoP_(2)异质结构电催化剂高效大电流密度电解水/尿素复合系统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佳奕 庆绍军 +3 位作者 童希立 项婷 张坤 徐良骥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127,共12页
水-尿素电解是实现氨氮废水脱氮及高效绿色产氢的有效途径之一,但该技术面临的关键难题是缺乏高活性和大电流耐久性的双功能电催化剂。本研究采用水热耦合气相磷化法,在泡沫镍(NF)上合成了一种贝壳状Ni_(3)S_(2)/NiMoP_(2)异质结构催化... 水-尿素电解是实现氨氮废水脱氮及高效绿色产氢的有效途径之一,但该技术面临的关键难题是缺乏高活性和大电流耐久性的双功能电催化剂。本研究采用水热耦合气相磷化法,在泡沫镍(NF)上合成了一种贝壳状Ni_(3)S_(2)/NiMoP_(2)异质结构催化剂,得益于其片状层叠的非均相纳米结构、丰富的氧空位和高效的电子传质,该电催化剂在析氢反应(HER)和尿素氧化反应(UOR)中表现出优异的活性,产生1000 mA/cm^(2)的大电流密度分别仅需−0.205和1.423 V(vs.RHE)的超低电位。双功能Ni_(3)S_(2)/NiMoP_(2)催化剂组装的水-尿素系统的电解活性得到显著提升,仅需要1.580 V的槽压来驱动500 mA/cm^(2)电流密度实现HER和UOR,比全水解系统的电压低159 mV。此外,它在高电流条件下表现出优异的耐久性,可以连续稳定运行长达10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_(3)S_(2)/MoNiP_(2) 异质结构 电催化剂 尿素氧化 制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Al尖晶石氧化物缓释催化剂表面重构对促进甲醇重整反应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侯晓宁 庆绍军 +2 位作者 刘雅杰 张磊 高志贤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4,共8页
Cu-Al尖晶石氧化物作为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缓释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逐渐释放活性Cu,其催化行为与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密切相关。本研究采用酸碱溶液对固相球磨法合成的Cu-Al尖晶石催化剂进行表面处理,以期通过表面组成及结构的修饰来提高... Cu-Al尖晶石氧化物作为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缓释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逐渐释放活性Cu,其催化行为与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密切相关。本研究采用酸碱溶液对固相球磨法合成的Cu-Al尖晶石催化剂进行表面处理,以期通过表面组成及结构的修饰来提高其催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硝酸、氨水、氢氧化钠溶液与催化剂的作用差别极大,酸处理去除了催化剂表面的Cu和Al物种,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则主要去除了Al物种,氨水溶液处理作用最弱,去除了极少量的Cu和Al。伴随着Cu、Al物种的流失,催化剂表面结构重组和铜物种再分布改变了铜的缓释行为。反应性能评价结果表明,硝酸和氨水处理改善了缓释催化性能,其中,硝酸处理后的催化剂表现出更优异的催化稳定性;而氢氧化钠溶液处理不利于缓释催化性能的提高。结合反应后催化剂表征结果,阐明缓释Cu粒径大小和Cu晶粒微观结构应变对催化性能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工作为提高缓释催化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Al尖晶石 表面修饰 表面重构 甲醇重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trollable synthesis of CuAlO_(2) via solid-phase method and its catalytic performance for methanol steam reforming to hydrogen 被引量:3
4
作者 QING Shaojun SUN Xun +3 位作者 LI Xinglong WANG Lei WU Zhiwei WANG Jianguo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41-1651,共11页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controllable synthesis of CuAlO_(2) using copper hydroxide and pseudo-boehmite powders as raw materials via a simple solid-phase ball milling method,along with its catalytic performance investi...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controllable synthesis of CuAlO_(2) using copper hydroxide and pseudo-boehmite powders as raw materials via a simple solid-phase ball milling method,along with its catalytic performance investigation in methanol steam reforming(MSR).Various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such as calcination temperature,calcination atmosphere,and heating rate.Characterization techniques including BET,XRD,XPS,SEM and H2-TPR were employed to analyze the samples.The results revealed significant effects of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on the phase compositions,specific surface area,reduction performance,and surface properties of the CA-T catalysts.Based on the findings,a synthesis route of CuAlO_(2) via the solid-phase method was proposed,highlighting the importance of high calcination temperature,nitrogen atmosphere,and low heating rate for CuAlO_(2) formation.Catalytic evaluation data demonstrated that CuAlO_(2) could catalyze MSR without pre-reduction,with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CA-T catalysts being notably influenced by calcination temperature.Among the prepared catalysts,the CA-1100 catalyst exhibited the highest catalytic activity and stability.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might be useful for the further study of the catalytic material for sustained release catalysis,including the synthesis of catalytic materials and the regulation of sustained release catalytic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AlO_(2) solid-phase method methanol steam reforming sustained release catalysis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质工程一体化的水平井压裂窜扰成因分析——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地区致密油藏为例
5
作者 闫骁伦 李越 +4 位作者 李铭琪 刘会胜 马新仿 张士诚 肖聪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25年第4期164-174,共11页
针对准噶尔盆地玛湖地区致密油藏水平井组“工厂化”压裂作业过程中出现的井间窜扰成因认识不清的问题,基于地质工程一体化的研究思路,建立了实际地层的地质力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反演计算储层初始地应力场,并利用蚂蚁体与地震体属性... 针对准噶尔盆地玛湖地区致密油藏水平井组“工厂化”压裂作业过程中出现的井间窜扰成因认识不清的问题,基于地质工程一体化的研究思路,建立了实际地层的地质力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反演计算储层初始地应力场,并利用蚂蚁体与地震体属性融合方法通过断层自动拾取技术建立了储层多尺度确定性天然裂缝模型,形成了“地应力场反演-天然裂缝识别-复杂裂缝扩展”一体化建模和分析流程,研究分析了储层地应力场和天然裂缝带的组合特征对压裂窜扰的影响,以及实际窜扰井组的压裂后缝网形态和井间裂缝沟通情况。结果表明:多簇裂缝的非均衡、非对称扩展是造成玛湖地区“多井连片、多段连通”复杂压裂窜扰的内在原因,受到低逼近角小断层诱导作用和高逼近角大尺度天然裂缝捕获作用的双重影响,为主要控制因素;而小尺度天然裂缝和岩石力学参数非均匀分布对多簇裂缝非均衡、非对称扩展的影响较小,为次要控制因素;合理利用储层断裂系统、控制压裂改造强度可有效降低致密储层水平井压裂窜扰的风险。研究成果可为致密油藏水平井组压裂开发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窜扰 复杂裂缝扩展 地质工程一体化 致密油藏 天然裂缝 玛湖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流限流电路的直流单极接地故障自适应重合闸技术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常骐 路佳宁 +2 位作者 洪玮 信赢 李斌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877-4886,共10页
为避免柔性直流系统重合于永久性故障,造成二次过流冲击从而威胁系统安全,需采用预先判断故障性质的重合闸方法以确保系统的有效重启和可靠恢复。针对配置有混合式直流断路器的架空线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提出一种基于直流限流电路的直流... 为避免柔性直流系统重合于永久性故障,造成二次过流冲击从而威胁系统安全,需采用预先判断故障性质的重合闸方法以确保系统的有效重启和可靠恢复。针对配置有混合式直流断路器的架空线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提出一种基于直流限流电路的直流单极接地故障自适应重合闸技术。首先,提出直流限流电路拓扑结构并分析其工作原理,该拓扑由限流单元、吸能单元和故障性质判别单元组成,与混合式直流断路器串联接入直流线路。此后,结合故障发展过程,理论计算各阶段故障暂态电流、暂态电压的表达形式,并提出直流限流电路各元件的参数选择依据。最后,在PSCAD平台搭建系统模型并进行故障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自适应重合闸技术能准确判断故障性质,并具备较好耐过渡电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故障限流 柔性直流电网 直流单极接地故障 自适应重合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