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常规三轴压缩条件下岩石蠕变破坏时间预测模型
1
作者
张亮亮
程桦
+1 位作者
姚直书
王晓健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11-2022,共12页
为弥补常规三轴压缩条件下岩石蠕变破坏时间预测模型较少及其精度不高等不足,基于Norton蠕变本构关系,将Kachanov岩石蠕变破坏时间函数的蠕变应力用等速蠕变速率函数替换,建立常规三轴压缩条件下一种新的岩石蠕变破坏时间预测模型,提出...
为弥补常规三轴压缩条件下岩石蠕变破坏时间预测模型较少及其精度不高等不足,基于Norton蠕变本构关系,将Kachanov岩石蠕变破坏时间函数的蠕变应力用等速蠕变速率函数替换,建立常规三轴压缩条件下一种新的岩石蠕变破坏时间预测模型,提出了模型参数确定方法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开展砂质泥岩常规三轴压缩蠕变试验,同时统计5种不同类型岩石蠕变破坏时间试验数据,对新建模型的合理性和精确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常规三轴压缩条件下,岩石等速蠕变速率的对数与其蠕变破坏时间的对数呈线性关系;新建模型可以削弱试样之间非均质性和不均匀性给预测结果带来的不利影响,其适用性相对于从蠕变应力角度建立的预测模型更加广泛;6种不同类型岩石蠕变试验结果与新建模型预测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其精确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蠕变
损伤率
Norton方程
蠕变速率
破坏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冲击方向影响下“天然”破裂砂岩强度特性研究
2
作者
石浩
张后全
+3 位作者
宋雷
李明
林钢
陆鹏举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4-286,共13页
研究冲击方向影响下“天然”破裂砂岩强度特性保障地下工程结构的长效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通过双轴压缩模拟试验获取“天然”分布的裂隙,并分析不同围压下裂隙的分布特征;然后,对“天然”分布裂隙进行提取,对其整体旋转0、90°、...
研究冲击方向影响下“天然”破裂砂岩强度特性保障地下工程结构的长效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通过双轴压缩模拟试验获取“天然”分布的裂隙,并分析不同围压下裂隙的分布特征;然后,对“天然”分布裂隙进行提取,对其整体旋转0、90°、180°及270°并移植至SHPB(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颗粒流数值模型;最后,通过模拟动力加载研究“天然”破裂砂岩的冲击强度与双轴压缩强度、裂隙分布信息、冲击方向等因素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显示:1)当双轴压缩围压较低时,试件滑移面相对清晰;随着围压的增加,滑移面的识别难度加大。2)随着双轴压缩轴压水平及围压的增加,试件冲击强度及其对应的时间基本均呈减小趋势;冲击强度大于20 MPa的试件,其应力–时间曲线在峰前弹性阶段的切线斜率基本一致。3)当冲击方向与双轴压缩最大主应力方向垂直时,裂隙数量对冲击强度的影响更显著;当冲击方向与双轴压缩最大主应力方向平行时,裂隙数量对冲击强度的影响相对较弱。4)为深入分析裂隙数量对试件冲击强度的影响,提出分布裂隙数量反值的概念;在不同冲击方向下,分布裂隙数量反值与冲击强度随试件双轴压缩强度的变化基本同步。5)冲击强度对冲击方向的依赖性与宏观破裂面具有重要关联;宏观破裂面的存在能够有效阻隔应力在试件中的传递,从而在不同冲击方向下改变冲击应力的传播路径及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方向
“天然”分布裂隙
强度特性
颗粒流数值模拟
裂隙提取、旋转及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秸秆/聚丙烯纤维-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基本性能正交试验
被引量:
2
3
作者
姚韦靖
韩金秀
+1 位作者
方冉
庞建勇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6-163,共8页
应用正交试验法开展了16组秸秆/聚丙烯纤维-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和3组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基本性能试验。完成了秸秆粉末体积率VS、玻化微珠代砂率VG和聚丙烯纤维体积率VP这3种因素对秸秆/聚丙烯纤维-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劈裂...
应用正交试验法开展了16组秸秆/聚丙烯纤维-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和3组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基本性能试验。完成了秸秆粉末体积率VS、玻化微珠代砂率VG和聚丙烯纤维体积率VP这3种因素对秸秆/聚丙烯纤维-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劈裂抗拉强度极差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玻化微珠掺入可有效提高混凝土隔热保温性、工作性,但会造成强度损失。玻化微珠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减小最为显著,最大损失幅度为24.64%,秸秆粉末和聚丙烯纤维对抗压强度影响可忽略;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抗拉强度提高极为显著,最大提升幅度为16.72%,同时显著提高拉压比。基于试验数据建立了秸秆/聚丙烯纤维-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抗压和抗拉强度预测模型,预测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温混凝土
秸秆
聚丙烯纤维
玻化微珠
力学性能
正交试验
强度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界面倾角岩石-混凝土组合体蠕变特性研究
4
作者
姚韦靖
刘宇
+2 位作者
庞建勇
韩金秀
肖宇辰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7-149,共13页
为探究岩石-混凝土界面对地下建筑支护结构失效的影响,通过7种不同界面倾角的岩石-混凝土组合体试件的单轴和分级加载蠕变试验,研究了其蠕变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界面倾角的增大,组合体抗压强度呈“W”形变化,倾角在0°,45°,9...
为探究岩石-混凝土界面对地下建筑支护结构失效的影响,通过7种不同界面倾角的岩石-混凝土组合体试件的单轴和分级加载蠕变试验,研究了其蠕变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界面倾角的增大,组合体抗压强度呈“W”形变化,倾角在0°,45°,90°时出现极大值,而倾角在30°,60°~75°时出现极小值;并将其破坏模式分为轴向破坏、组合破坏、界面破坏等3种典型破坏模式。组合体蠕变破坏强度低于单轴抗压强度,表明长期加载对组合体会造成损伤;瞬时应变随界面倾角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与倾角0°的相比,倾角45°,60°,75°,90°的瞬时应变分别减少了22.68%,47.72%,52.01%,4.56%;蠕变比随应力水平的提高呈下降-稳定-上升3个阶段特征;随界面倾角的增大,蠕变破坏临界应力逐渐减小,蠕变稳定阶段逐渐缩短,组合体稳定性逐渐降低。基于试验结果对Burgers蠕变模型参数进行辨识,所得理论曲线与瞬时变形和衰减蠕变阶段试验数据吻合较好。研究成果可为深入认识混凝土支护与围岩结构界面倾角引起的蠕变破坏机制及地下建筑结构支护安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混凝土组合体
界面倾角
应力水平
蠕变
BURGER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考虑微元强度韦伯分布与裂纹长度幂律排布的砂岩强度预测模型
被引量:
4
5
作者
石浩
张后全
+4 位作者
吴疆宇
宋雷
李明
荣传新
陆鹏举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14-1124,共11页
构建统筹考虑岩石内部宏细微观缺陷影响的强度预测模型对于保障智慧矿山的建设以及井下人员设备的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考虑岩石微元强度的韦伯分布与裂纹长度的幂律排布规律,采用数值模拟与理论推导方法分别建立损伤岩石试件的离...
构建统筹考虑岩石内部宏细微观缺陷影响的强度预测模型对于保障智慧矿山的建设以及井下人员设备的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考虑岩石微元强度的韦伯分布与裂纹长度的幂律排布规律,采用数值模拟与理论推导方法分别建立损伤岩石试件的离散元计算模型与强度预测模型,并利用数值计算结果对理论模型的合理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①通过编程同时实现了PFC2D计算模型中微元强度的韦伯分布与裂纹长度的幂律排布,分析了岩石中的宏、细微观损伤与相应分布参数间的定量对应关系。②数值建立了400个同时考虑宏、细微观损伤的砂岩试件并对其进行了模拟加载,实现了对微元强度、预制裂纹信息及岩石强度间关系的统计分析。根据模拟结果构建了砂岩试件单轴抗压强度四维空间散点,得到了多损伤参量影响下的试件抗压强度流动规律。③联合Mori⁃Tanaka方法及岩石损伤概率分布理论,推导建立了12参数的岩石强度预测模型。该模型能够同时描述细微观微元强度与宏观裂纹信息对岩石强度的影响,并且理论模型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高度吻合,相关系数达0.9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元损伤统计
韦伯分布
预制裂纹长度
幂律排布
岩石强度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TRIZ理论的许疃矿南翼探水巷底鼓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
2
6
作者
姚韦靖
刘雨姗
+2 位作者
王成军
庞建勇
张金松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2-97,共6页
针对许疃煤矿33采区南翼探水巷底鼓治理工程实际问题,基于TRIZ理论,采用功能组件分析、因果轴分析,揭示了底鼓现象的原因,采用物-场分析和技术矛盾分析,完成了底鼓控制措施的概念性设计和优化,最终提出了“隔水层+反拱衬砌+锚杆+聚丙烯...
针对许疃煤矿33采区南翼探水巷底鼓治理工程实际问题,基于TRIZ理论,采用功能组件分析、因果轴分析,揭示了底鼓现象的原因,采用物-场分析和技术矛盾分析,完成了底鼓控制措施的概念性设计和优化,最终提出了“隔水层+反拱衬砌+锚杆+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地坪”的综合底鼓治理方案。在试验巷道完成反拱衬砌施工和现场监测,结果表明:施工完成后60 d的底板最大隆起量小于60 mm,底鼓控制效果显著。TRIZ理论作为一种高度有效的创新方法,扩展了巷道支护工程优化设计思路,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了有益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底鼓
TRIZ理论
围岩控制
反底拱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花岗岩真三轴岩爆时滞性破坏特征试验
7
作者
曾京江
赵军
王晓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5年第25期10850-10860,共11页
高应力环境中的隧道围岩岩爆机制是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前沿课题。为分析不同加载速率下花岗岩岩爆的时滞性破坏特征,利用真三轴岩爆试验系统模拟实际工程中隧道开挖后临空面岩体的受力情况和边界条件,通过三向六面加载且单面快速卸荷...
高应力环境中的隧道围岩岩爆机制是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前沿课题。为分析不同加载速率下花岗岩岩爆的时滞性破坏特征,利用真三轴岩爆试验系统模拟实际工程中隧道开挖后临空面岩体的受力情况和边界条件,通过三向六面加载且单面快速卸荷的方法对花岗岩发生岩爆时的时滞性特征、力学特性、能量演化和声发射特征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花岗岩岩样在真三轴压缩破坏过程中表现出长短不一的“时间效应”,根据时间长短将其分为“无明显时间效应”“弱时间效应”和“强时间效应”岩样;在相同的应力加载速率下,有时滞性的岩样的稳压应力与峰值应力差异较小,有时滞性的岩样弹性模量整体上大于无时滞性的岩样,且时滞性越强,岩样的弹性模量越大。在不同的应力加载速率下,低加载速率下岩样的峰值应力均小于高加载速率下的相应值;在不同的应力加载速率下,相同时滞性破坏的花岗岩岩样破坏强度随加载速率的提高而上升。相同时滞性的花岗岩岩样,能量的曲线走势总体上趋近。不同时滞性岩样在其应力加载过程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AE)撞击率变化特征存在较大差异,有时滞性的岩样在其初始压密阶段及线弹性阶段时岩石内部的声发射活动较剧烈。研究成果可为实际工程中的岩爆灾害预警提供有力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三轴岩爆
时滞性
力学特性
声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常规三轴压缩条件下岩石蠕变破坏时间预测模型
1
作者
张亮亮
程桦
姚直书
王晓健
机构
安徽理工大学
土木建筑学院
安徽理工大学矿山建设工程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安徽
大学
资源与环境
工程
学院
出处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11-2022,共12页
基金
矿山建设工程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No.GXZDSYS20231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2404069)
+1 种基金
安徽省高校科研资助项目(No.2023AH051203)
安徽理工大学高层次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No.2022yjrc32)。
文摘
为弥补常规三轴压缩条件下岩石蠕变破坏时间预测模型较少及其精度不高等不足,基于Norton蠕变本构关系,将Kachanov岩石蠕变破坏时间函数的蠕变应力用等速蠕变速率函数替换,建立常规三轴压缩条件下一种新的岩石蠕变破坏时间预测模型,提出了模型参数确定方法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开展砂质泥岩常规三轴压缩蠕变试验,同时统计5种不同类型岩石蠕变破坏时间试验数据,对新建模型的合理性和精确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常规三轴压缩条件下,岩石等速蠕变速率的对数与其蠕变破坏时间的对数呈线性关系;新建模型可以削弱试样之间非均质性和不均匀性给预测结果带来的不利影响,其适用性相对于从蠕变应力角度建立的预测模型更加广泛;6种不同类型岩石蠕变试验结果与新建模型预测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其精确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
岩石蠕变
损伤率
Norton方程
蠕变速率
破坏时间
Keywords
rock creep
damage rate
Norton equation
creep rate
failure time
分类号
TU451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冲击方向影响下“天然”破裂砂岩强度特性研究
2
作者
石浩
张后全
宋雷
李明
林钢
陆鹏举
机构
安徽理工大学矿山建设工程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安徽理工大学
土木建筑学院
山东科技
大学
省部共建
矿山
岩层智能控制与绿色开采国家
重点
实验室
培育基地
中煤
矿山
建设
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矿业
大学
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
工程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中国矿业
大学
力学与土木
工程
学院
出处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4-286,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404108,52274145)
安徽省博士后研究人员科研活动项目(2023B726)
+4 种基金
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22AH050807)
矿山建设工程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GXZDSYS2022107)
安徽理工大学校青年基金项目(QNZD2021-03)
安徽理工大学高层次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21yjrc16)
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2410361230,202310361111)。
文摘
研究冲击方向影响下“天然”破裂砂岩强度特性保障地下工程结构的长效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通过双轴压缩模拟试验获取“天然”分布的裂隙,并分析不同围压下裂隙的分布特征;然后,对“天然”分布裂隙进行提取,对其整体旋转0、90°、180°及270°并移植至SHPB(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颗粒流数值模型;最后,通过模拟动力加载研究“天然”破裂砂岩的冲击强度与双轴压缩强度、裂隙分布信息、冲击方向等因素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显示:1)当双轴压缩围压较低时,试件滑移面相对清晰;随着围压的增加,滑移面的识别难度加大。2)随着双轴压缩轴压水平及围压的增加,试件冲击强度及其对应的时间基本均呈减小趋势;冲击强度大于20 MPa的试件,其应力–时间曲线在峰前弹性阶段的切线斜率基本一致。3)当冲击方向与双轴压缩最大主应力方向垂直时,裂隙数量对冲击强度的影响更显著;当冲击方向与双轴压缩最大主应力方向平行时,裂隙数量对冲击强度的影响相对较弱。4)为深入分析裂隙数量对试件冲击强度的影响,提出分布裂隙数量反值的概念;在不同冲击方向下,分布裂隙数量反值与冲击强度随试件双轴压缩强度的变化基本同步。5)冲击强度对冲击方向的依赖性与宏观破裂面具有重要关联;宏观破裂面的存在能够有效阻隔应力在试件中的传递,从而在不同冲击方向下改变冲击应力的传播路径及范围。
关键词
冲击方向
“天然”分布裂隙
强度特性
颗粒流数值模拟
裂隙提取、旋转及移植
Keywords
impact direction
“Naturally”distributed fracture
strength characteristic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particle flow code
fracture extraction,rotation and transplantation
分类号
TU45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秸秆/聚丙烯纤维-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基本性能正交试验
被引量:
2
3
作者
姚韦靖
韩金秀
方冉
庞建勇
机构
安徽理工大学
土木建筑学院
安徽理工大学矿山建设工程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芜湖市勘察测绘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6-163,共8页
基金
矿山建设工程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GXZDSYS2022106)
淮南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2021022)
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KJ2020A0297)。
文摘
应用正交试验法开展了16组秸秆/聚丙烯纤维-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和3组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基本性能试验。完成了秸秆粉末体积率VS、玻化微珠代砂率VG和聚丙烯纤维体积率VP这3种因素对秸秆/聚丙烯纤维-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劈裂抗拉强度极差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玻化微珠掺入可有效提高混凝土隔热保温性、工作性,但会造成强度损失。玻化微珠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减小最为显著,最大损失幅度为24.64%,秸秆粉末和聚丙烯纤维对抗压强度影响可忽略;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抗拉强度提高极为显著,最大提升幅度为16.72%,同时显著提高拉压比。基于试验数据建立了秸秆/聚丙烯纤维-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抗压和抗拉强度预测模型,预测效果较好。
关键词
保温混凝土
秸秆
聚丙烯纤维
玻化微珠
力学性能
正交试验
强度预测模型
Keywords
thermal insulation concrete
straw
polypropylene fiber
glazed hollow beads
mechanical properties
orthogonal experiment
strength prediction model
分类号
TU528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界面倾角岩石-混凝土组合体蠕变特性研究
4
作者
姚韦靖
刘宇
庞建勇
韩金秀
肖宇辰
机构
安徽理工大学
土木建筑学院
芜湖市勘察测绘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安徽理工大学矿山建设工程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出处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7-149,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174141)
淮南市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23A313)
+1 种基金
矿山建设工程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GXZDSYS2022106)
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S202310361232)
文摘
为探究岩石-混凝土界面对地下建筑支护结构失效的影响,通过7种不同界面倾角的岩石-混凝土组合体试件的单轴和分级加载蠕变试验,研究了其蠕变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界面倾角的增大,组合体抗压强度呈“W”形变化,倾角在0°,45°,90°时出现极大值,而倾角在30°,60°~75°时出现极小值;并将其破坏模式分为轴向破坏、组合破坏、界面破坏等3种典型破坏模式。组合体蠕变破坏强度低于单轴抗压强度,表明长期加载对组合体会造成损伤;瞬时应变随界面倾角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与倾角0°的相比,倾角45°,60°,75°,90°的瞬时应变分别减少了22.68%,47.72%,52.01%,4.56%;蠕变比随应力水平的提高呈下降-稳定-上升3个阶段特征;随界面倾角的增大,蠕变破坏临界应力逐渐减小,蠕变稳定阶段逐渐缩短,组合体稳定性逐渐降低。基于试验结果对Burgers蠕变模型参数进行辨识,所得理论曲线与瞬时变形和衰减蠕变阶段试验数据吻合较好。研究成果可为深入认识混凝土支护与围岩结构界面倾角引起的蠕变破坏机制及地下建筑结构支护安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岩石-混凝土组合体
界面倾角
应力水平
蠕变
BURGERS模型
Keywords
combined rock⁃concrete specimens
inclination angle
stress level
creep
Burgers model
分类号
TU528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TU45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考虑微元强度韦伯分布与裂纹长度幂律排布的砂岩强度预测模型
被引量:
4
5
作者
石浩
张后全
吴疆宇
宋雷
李明
荣传新
陆鹏举
机构
安徽理工大学矿山建设工程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
大学
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
工程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中国矿业
大学
力学与土木
工程
学院
安徽理工大学
土木建筑学院
山东科技
大学
、省部共建
矿山
岩层智能控制与绿色开采国家
重点
实验室
培育基地
中煤
矿山
建设
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14-1124,共11页
基金
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22AH050807)
矿山建设工程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GXZDSYS2022107)
+3 种基金
安徽理工大学校青年基金(QNZD2021-03)、安徽理工大学高层次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2021yjrc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274145,41974164,52074240,5217409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018ZDPY08)
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2310361111)资助。
文摘
构建统筹考虑岩石内部宏细微观缺陷影响的强度预测模型对于保障智慧矿山的建设以及井下人员设备的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考虑岩石微元强度的韦伯分布与裂纹长度的幂律排布规律,采用数值模拟与理论推导方法分别建立损伤岩石试件的离散元计算模型与强度预测模型,并利用数值计算结果对理论模型的合理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①通过编程同时实现了PFC2D计算模型中微元强度的韦伯分布与裂纹长度的幂律排布,分析了岩石中的宏、细微观损伤与相应分布参数间的定量对应关系。②数值建立了400个同时考虑宏、细微观损伤的砂岩试件并对其进行了模拟加载,实现了对微元强度、预制裂纹信息及岩石强度间关系的统计分析。根据模拟结果构建了砂岩试件单轴抗压强度四维空间散点,得到了多损伤参量影响下的试件抗压强度流动规律。③联合Mori⁃Tanaka方法及岩石损伤概率分布理论,推导建立了12参数的岩石强度预测模型。该模型能够同时描述细微观微元强度与宏观裂纹信息对岩石强度的影响,并且理论模型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高度吻合,相关系数达0.991。
关键词
微元损伤统计
韦伯分布
预制裂纹长度
幂律排布
岩石强度预测模型
Keywords
element damage statistics
Weibull distribution
prefabricated crack length
power-law distribution
rock strength prediction model
分类号
TU45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TRIZ理论的许疃矿南翼探水巷底鼓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
2
6
作者
姚韦靖
刘雨姗
王成军
庞建勇
张金松
机构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省
创新方法推广应用与示范基地
安徽理工大学
土木建筑学院
安徽理工大学矿山建设工程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出处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2-97,共6页
基金
安徽省创新方法推广应用与示范基地开放基金重点项目(2022AHIMF02)
国家创新方法工作专项项目(2018IM010500)
+1 种基金
矿山建设工程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GXZDSYS2022106)
淮南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2021022)。
文摘
针对许疃煤矿33采区南翼探水巷底鼓治理工程实际问题,基于TRIZ理论,采用功能组件分析、因果轴分析,揭示了底鼓现象的原因,采用物-场分析和技术矛盾分析,完成了底鼓控制措施的概念性设计和优化,最终提出了“隔水层+反拱衬砌+锚杆+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地坪”的综合底鼓治理方案。在试验巷道完成反拱衬砌施工和现场监测,结果表明:施工完成后60 d的底板最大隆起量小于60 mm,底鼓控制效果显著。TRIZ理论作为一种高度有效的创新方法,扩展了巷道支护工程优化设计思路,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了有益参考借鉴。
关键词
巷道底鼓
TRIZ理论
围岩控制
反底拱
优化设计
Keywords
floor heave
TRIZ theory
surrounding rock control
inverted arch
optimization design
分类号
TD35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花岗岩真三轴岩爆时滞性破坏特征试验
7
作者
曾京江
赵军
王晓飞
机构
中铁
建设
集团华东
工程
有限公司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5年第25期10850-10860,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274070)
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SKLMRDPC23KF13)
矿山建设工程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022年度开放课题(GXZDSYS2022108)。
文摘
高应力环境中的隧道围岩岩爆机制是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前沿课题。为分析不同加载速率下花岗岩岩爆的时滞性破坏特征,利用真三轴岩爆试验系统模拟实际工程中隧道开挖后临空面岩体的受力情况和边界条件,通过三向六面加载且单面快速卸荷的方法对花岗岩发生岩爆时的时滞性特征、力学特性、能量演化和声发射特征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花岗岩岩样在真三轴压缩破坏过程中表现出长短不一的“时间效应”,根据时间长短将其分为“无明显时间效应”“弱时间效应”和“强时间效应”岩样;在相同的应力加载速率下,有时滞性的岩样的稳压应力与峰值应力差异较小,有时滞性的岩样弹性模量整体上大于无时滞性的岩样,且时滞性越强,岩样的弹性模量越大。在不同的应力加载速率下,低加载速率下岩样的峰值应力均小于高加载速率下的相应值;在不同的应力加载速率下,相同时滞性破坏的花岗岩岩样破坏强度随加载速率的提高而上升。相同时滞性的花岗岩岩样,能量的曲线走势总体上趋近。不同时滞性岩样在其应力加载过程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AE)撞击率变化特征存在较大差异,有时滞性的岩样在其初始压密阶段及线弹性阶段时岩石内部的声发射活动较剧烈。研究成果可为实际工程中的岩爆灾害预警提供有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
真三轴岩爆
时滞性
力学特性
声发射
Keywords
true triaxial rock burst
time delay
mechanical properties
acoustic emission
分类号
TU458 [建筑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常规三轴压缩条件下岩石蠕变破坏时间预测模型
张亮亮
程桦
姚直书
王晓健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冲击方向影响下“天然”破裂砂岩强度特性研究
石浩
张后全
宋雷
李明
林钢
陆鹏举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秸秆/聚丙烯纤维-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基本性能正交试验
姚韦靖
韩金秀
方冉
庞建勇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不同界面倾角岩石-混凝土组合体蠕变特性研究
姚韦靖
刘宇
庞建勇
韩金秀
肖宇辰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考虑微元强度韦伯分布与裂纹长度幂律排布的砂岩强度预测模型
石浩
张后全
吴疆宇
宋雷
李明
荣传新
陆鹏举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基于TRIZ理论的许疃矿南翼探水巷底鼓控制技术研究
姚韦靖
刘雨姗
王成军
庞建勇
张金松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花岗岩真三轴岩爆时滞性破坏特征试验
曾京江
赵军
王晓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