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矿瓦斯抽采水胶药柱在煤层深孔爆破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6
1
作者 黄文尧 颜事龙 +3 位作者 刘泽功 吴红波 刘健 陈秋宇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72-476,共5页
针对高瓦斯低透气性煤层,从理论上探讨了煤矿瓦斯抽采水胶药柱在煤层深孔中爆破时,炸药爆炸冲击波初始峰值压力和传播到孔壁处的入射压力以及孔壁煤面上的透射冲击压力。建立了炮孔周围煤体中的动态应力场,分析了爆源区径向裂隙区的形... 针对高瓦斯低透气性煤层,从理论上探讨了煤矿瓦斯抽采水胶药柱在煤层深孔中爆破时,炸药爆炸冲击波初始峰值压力和传播到孔壁处的入射压力以及孔壁煤面上的透射冲击压力。建立了炮孔周围煤体中的动态应力场,分析了爆源区径向裂隙区的形成和扩展半径。最后将裂隙区半径应用于煤层爆破孔和抽采孔布置参数设计,提出了高瓦斯低透气性煤层深孔预裂爆破孔和瓦斯抽采孔的合理间距,并进行工程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法为高瓦斯低透气性煤层增透,进而为解决煤层瓦斯抽采提供了一条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采 水胶药柱 深孔预裂爆破 裂隙区 高瓦斯低透气性煤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学研结合 建设创新型综合实验室 被引量:18
2
作者 杨科 华心祝 +2 位作者 孟祥瑞 涂敏 余忠林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4-117,共4页
针对我校采矿工程学科发展和实验室建设特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托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质量工程和产学研基地建设,统筹发展,产学研结合,探索并实践了服务于教学、科研和学科发展的创新型综合实验室建设途径,充分发挥其职能以更好地服... 针对我校采矿工程学科发展和实验室建设特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托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质量工程和产学研基地建设,统筹发展,产学研结合,探索并实践了服务于教学、科研和学科发展的创新型综合实验室建设途径,充分发挥其职能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 学科发展 创新型实验室 保障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距离煤层群卸压采动应力演化数值模拟 被引量:3
3
作者 许鸣皋 杨科 闫书缘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59-1164,共6页
为研究近距离煤层群上部煤层开采时对下部煤岩层产生的应力分布影响效应,以潘二矿西四采区B组煤层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为背景,采用UDEC软件建立近距离煤层群下向卸压开采模型,获得了8-1煤层开采过程中下部煤层群围岩应力场分布特征及高... 为研究近距离煤层群上部煤层开采时对下部煤岩层产生的应力分布影响效应,以潘二矿西四采区B组煤层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为背景,采用UDEC软件建立近距离煤层群下向卸压开采模型,获得了8-1煤层开采过程中下部煤层群围岩应力场分布特征及高应力的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下向卸压开采下部煤层群的卸压效果与岩层结构、开采参数、煤层位置等密切相关,随着开采距离的增加,卸压范围成非线性递减,并受岩层岩性影响,卸压煤层支承压力峰值及卸压范围呈梯级演化.对于确定近距离煤层群下行卸压开采方案提供了合理依据并对回采巷道合理布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群 数值模拟 卸压开采 底板岩层 应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北煤矿综采工作面制冷设备安装位置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马瑞峰 袁树杰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7-48,65,共3页
为有效解决顾北煤矿综采工作面温度较高的问题,采用Fluent软件对综采工作面制冷设备的安装位置进行了模拟,发现制冷设备至工作面距离越近,工作面温度降低越明显;但如果制冷设备至工作面太近,冷空气和热空气不能充分混合,对工作面的降温... 为有效解决顾北煤矿综采工作面温度较高的问题,采用Fluent软件对综采工作面制冷设备的安装位置进行了模拟,发现制冷设备至工作面距离越近,工作面温度降低越明显;但如果制冷设备至工作面太近,冷空气和热空气不能充分混合,对工作面的降温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实践应用结果表明制冷设备风筒出口距工作面50 m时降温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降温技术 降温参数 降温设备安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俯采工作面采空区“三带”分布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张龙 袁树杰 朱成涛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2013年第5期67-71,共5页
为了防治采空区煤炭自燃,采用热电偶测温和束管气体监测方法对五沟矿1021俯采工作面观测,得到采空区温度及氧浓度的变化情况。通过对温度和氧浓度实测结果的分析,并利用MIN-MAX方法优化,最终确定了采空区"三带"的范围。结合... 为了防治采空区煤炭自燃,采用热电偶测温和束管气体监测方法对五沟矿1021俯采工作面观测,得到采空区温度及氧浓度的变化情况。通过对温度和氧浓度实测结果的分析,并利用MIN-MAX方法优化,最终确定了采空区"三带"的范围。结合五沟矿煤的自然发火期,可以推算出工作面的临界推进速度,以此有效指导工作面的防灭火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火灾 采空区火灾 煤炭自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长壁开采采动应力壳演化模型构建与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杨科 谢广祥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66-1071,共6页
结合走向长壁开采特点及深部开采采动应力壳演化和采动裂隙发育特征,构建了采动应力壳演化的三维分析模型,引入移动坐标系统和椭球面方程,获得了非充分采动条件下首采工作面和护巷煤柱宽度影响下采动应力壳演化形态方程和采动裂隙发育... 结合走向长壁开采特点及深部开采采动应力壳演化和采动裂隙发育特征,构建了采动应力壳演化的三维分析模型,引入移动坐标系统和椭球面方程,获得了非充分采动条件下首采工作面和护巷煤柱宽度影响下采动应力壳演化形态方程和采动裂隙发育范围。基于影响采动应力壳演化和采动裂隙发育特征的因素分析,获得了采动应力壳壳体演化形态方程和采动裂隙发育各参量间的关系。分析表明,采动应力壳演化最易在煤柱侧壳基、壳肩或壳顶发生失稳,其演化失稳模式主要有压缩失稳模式、拉伸失稳模式、剪切失稳模式和复合失稳模式,整体揭示了采动应力壳演化特征及其与采动裂隙发育的动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向长壁开采 采动应力壳 演化模型 采动裂隙 形态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南地区某煤矿安全现状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张龙 袁树杰 朱成涛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7-89,93,共4页
针对淮南地区某煤矿生产现状,综合考虑了众多因素,借鉴历史经验,确定了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生产系统安全性、安全综合管理、环境地质条件、事故历史4个一级指标,以及下设的18个二级指标,并对该煤矿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为"... 针对淮南地区某煤矿生产现状,综合考虑了众多因素,借鉴历史经验,确定了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生产系统安全性、安全综合管理、环境地质条件、事故历史4个一级指标,以及下设的18个二级指标,并对该煤矿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为"临界"。结合评价结果指出了需要整改和完善的安全薄弱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安全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铝双氢氧化物对膨胀阻燃聚丙烯热稳定性能与阻燃性能影响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1
8
作者 聂士斌 吴浩仁 +4 位作者 彭超 袁树杰 张明旭 郭玉强 胡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91-798,共8页
采用一步法制备十二烷基硫酸钠改性的锌铝双氢氧化物(ZnAl(SDS)-LDH),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然后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膨胀阻燃聚丙烯/ZnAl(SDS)-LDH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ZnAl(SDS)-LDH的添加量对膨胀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阻燃性能和热稳定性... 采用一步法制备十二烷基硫酸钠改性的锌铝双氢氧化物(ZnAl(SDS)-LDH),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然后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膨胀阻燃聚丙烯/ZnAl(SDS)-LDH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ZnAl(SDS)-LDH的添加量对膨胀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阻燃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对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体系的阻燃效率不仅与ZnAl(SDS)-LDH的添加量有关,与材料的制备工艺也有很大关系.添加适量的ZnAl(SDS)-LDH可明显提高膨胀阻燃聚丙烯材料阻燃性能和热稳定性能.在ZnAl(SDS)-LDH添加量相同的情况下,先加ZnAl(SDS)-LDH,后加膨胀阻燃剂的样品的阻燃性能明显优于先加膨胀型阻燃剂,后加ZnAl(SDS)-LDH的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双氢氧化物 膨胀阻燃 协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矸石山治理前后周围土壤内重金属含量特征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马骏驰 袁树杰 +1 位作者 张友根 况成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期1523-1525,1709,共4页
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Nemerow)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治理前后矸石山周围土壤重金属状况。结果表明,矸石内重金属的迁移程度受到日晒、风流等外界等因素的影响,削减后矸石山周围土壤内重金属含量比治理前明显下降。
关键词 重金属含量 综合污染指数法 单项污染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冲击载荷下不同形式含柱壳结构的防护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光发 李永池 +1 位作者 黄瑞源 段士伟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1,28,共6页
以防护工程中新型分配层的设计为背景,对含单层和两层柱壳的混凝土结构中应力波的衰减和演化规律进行理论和数值分析,经过大量的计算发现,柱壳的纵向位置、层间距和排列形式对结构的削波性能有着较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含单层柱壳时... 以防护工程中新型分配层的设计为背景,对含单层和两层柱壳的混凝土结构中应力波的衰减和演化规律进行理论和数值分析,经过大量的计算发现,柱壳的纵向位置、层间距和排列形式对结构的削波性能有着较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含单层柱壳时,柱壳距离被保护区域越近,结构的削波性能越好;当含双层结构时,被保护区域的应力时程曲线呈现明显的"驼峰"状,柱壳的层间距越小,结构对应力波的隔离效应越明显,且两层柱壳错开结构防护效果优于对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爆设计 爆炸力学 防护工程 分配层 柱壳 应力波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岩巷U型钢支架屈曲变形失稳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纪尧 杨科 朱朋彬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8-101,106,共5页
根据朱集西煤矿11煤底板巷围岩工程地质条件和巷道变形破坏特征,结合U型钢多段支护特点,构建了U型钢支护支架—围岩承载力学模型,分析了深部软弱岩层条件下U型钢受力特征。通过支架承载能力的计算与校核,获得该条件下U型钢支架弯矩、剪... 根据朱集西煤矿11煤底板巷围岩工程地质条件和巷道变形破坏特征,结合U型钢多段支护特点,构建了U型钢支护支架—围岩承载力学模型,分析了深部软弱岩层条件下U型钢受力特征。通过支架承载能力的计算与校核,获得该条件下U型钢支架弯矩、剪力、轴力的分布特征,确定了应力集中分布的位置,对U型钢支架屈曲变形进行分析。提出了U型钢支护薄弱环节的加强支护方案,即在棚腿中部、肩窝和拱顶梁中部3个关键部位进行锚杆索配纵向钢带梁的支护方法,提高了支架—围岩的整体承载性能,使返修巷道的支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巷道支护 U型钢支架 失稳 地应力 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煤层倾角锚杆支护巷道围岩受力特征物理模拟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向阳 杨科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8-62,共5页
为了研究煤层倾角变化对锚杆支护回采巷道围岩力学特征的影响,结合淮南矿区大倾角煤层开采地质和技术条件,应用自制相似材料模拟旋转试验架,建立了煤层倾角为0°,30°和45°的锚杆支护回采巷道的相似材料模拟模型,系统分析... 为了研究煤层倾角变化对锚杆支护回采巷道围岩力学特征的影响,结合淮南矿区大倾角煤层开采地质和技术条件,应用自制相似材料模拟旋转试验架,建立了煤层倾角为0°,30°和45°的锚杆支护回采巷道的相似材料模拟模型,系统分析了不同煤层倾角锚杆支护回采巷道围岩应力、变形和破坏特征。随煤层倾角增大,巷道围岩应力分布和变形的非对称性特征更加明显;倾角越大,巷道围岩的整体稳定性越差。研究得出顶板、高帮和底板是大倾角煤层实体煤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的关键部位,揭示了煤层倾角变化对锚杆支护巷道围岩力学特征影响的作用机理。工程应用表明,大倾角煤层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的关键是根据巷道围岩非对称结构特点和围岩力学特征的非对称性,采用非对称锚网索组合支护,并不断改进支护材料、优化支护参数、加强施工工艺和质量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倾角煤层 回采巷道 非对称锚杆支护 相似材料模拟 围岩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