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翻译主体性研究和描写交际翻译学的理论框架 被引量:17
1
作者 程永生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8-73,共6页
翻译主体性研究摒弃见物不见人的研究模式,重点研究翻译主体、翻译主体意识和翻译主体性,描写交际翻译学的理论框架以人为本,因此可将描写交际翻译学的理论框架应用于翻译主体性研究。通过尝试,我们看到翻译是交际过程,也是认知过程,还... 翻译主体性研究摒弃见物不见人的研究模式,重点研究翻译主体、翻译主体意识和翻译主体性,描写交际翻译学的理论框架以人为本,因此可将描写交际翻译学的理论框架应用于翻译主体性研究。通过尝试,我们看到翻译是交际过程,也是认知过程,还是语言文化交流和译入方语言文化建构过程。不同过程有不同的翻译主体。主体意识主要表现为作者的创作意识、译者的认知意识和对两种语言文化的操纵意识、读者的接受意识。对翻译主体和翻译主体意识的研究,汇成翻译主体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主体性研究 描写交际翻译学 翻译主体 主体意识 翻译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输出理论在听力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程少武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3期75-78,共4页
运用语言输出假设理论指导英语听力教学 ,听力教学不仅要提高听力材料输入质量改进输入的方式 ,而且语言输出应和输入相结合 ,听、说、读、写相结合 ,从而使所听内容经过大脑思维创造 ,转化成自己的东西 。
关键词 语言输出 语言意识 听力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描写与交际——我国现代翻译理论研究的两大主题 被引量:2
3
作者 程永生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1期89-94,共6页
我国翻译理论研究有自己独特的传统 ,但近来随着现代语言学与现代翻译理论的输入 ,我国的翻译理论研究已经开始而且也应该朝着描写与交际的方向发展。本文将进一步阐发描写与交际的基本含义 。
关键词 现代翻译理论研究 翻译交际 描写 交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示、英语时态系统与英语时态选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程永生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1期109-114,共6页
指示是语言与语境的一个接口。英语时态系统的形成是操英语的人们在时间轴上切分客观世界的结果 ,分现在时态系统与过去时态系统 ,以现在时态系统为规范。在这两个系统中 ,分别以一般现在时与一般过去时为规范 ,其他时态都相对于各自的... 指示是语言与语境的一个接口。英语时态系统的形成是操英语的人们在时间轴上切分客观世界的结果 ,分现在时态系统与过去时态系统 ,以现在时态系统为规范。在这两个系统中 ,分别以一般现在时与一般过去时为规范 ,其他时态都相对于各自的规范时态。英语时态的选用 ,一般先选用时态系统 ,再选用规范时态 ,然后根据需要选用其他时态。但英语时态系统的选用与体裁之间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示 英语时态 英语时态系统 英语时问指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花”=“yellow flowers”?——从一例中诗英译看将互文性理论引入翻译研究的必要性 被引量:8
5
作者 高路 高远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4期83-87,共5页
互文性理论是西方后结构主义文本理论中的一种。该理论认为所有的意指系统都是对先前的意指系统的转换 ,文学作品总是与其他作品乃至整个语言文化体系相互关联、交织 ,对任何文学文本的释义总是建立在正确认识其互文关系的基础之上。本... 互文性理论是西方后结构主义文本理论中的一种。该理论认为所有的意指系统都是对先前的意指系统的转换 ,文学作品总是与其他作品乃至整个语言文化体系相互关联、交织 ,对任何文学文本的释义总是建立在正确认识其互文关系的基础之上。本文拟从一例中诗英译来具体分析译者在识别与传译原文中的互文关系时的一些得失 ,以进一步论证将互文性理论引入翻译研究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性 翻译研究 诗歌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